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当顾爸爸的货车送到福利院的时候,宋城杨有些吃惊。
他以为潘敬他们只是几个家庭康的孩子,没想到真的能到做到。
宋城杨和货车司聊了聊天,知道了顾隽家庭情况确实不错,有这个能力。
他当晚就给院长打了电话。
当潘敬他们第二次去福利院的时候,意外地看到了一个老太太。
陈彩花院长头发花白,比钱奶奶年纪一些,但是脸色发黄,头发散乱。
这不是潘敬想象中,那个会贪污的院长形象。
甚至陈彩花穿着的衣服都不合体,就像是别人捐的。
她脸色严肃,话都有些凶巴巴的。
有几个孩子争吵起来,陈彩花很粗鲁地把孩子们拉开:“再闹挨打!”
孩子们慌乱地跑开了,但是逃跑的过程中,孩子们嘻嘻哈哈的,还回头看她。
陈彩花似乎在生气,似乎又没有生气。
潘敬看不懂她。
宋城杨在院子里陪孩子们玩耍,潘敬喊了一声:“宋老师!”
宋城杨扭头,挺惊喜:“你们来啦!”
然后他侧头,和院长了声:“这三个孩子就是上次给我们捐东西的。”
陈彩花走过来,干干巴巴地问了个好:“你们好。”
她个子不高,额头有几道愁苦的横纹。
陈彩花直奔主题:“我想问下你们家能给我们捐款吗?我想和你们的父母谈一下。”
这个态度挺气人的。
顾隽有些不开心:“您和我吧,我和我爸妈。”
陈彩花固执地坚持:“我要和你爸妈。”
她脸上皱纹很深,脸很瘦,像个蔫蔫巴巴的葡萄干。
顾隽气闷,不想话。
潘敬争取了下:“院长奶奶,有什么事,您可以先和我们。有些事我们能决定的。”
陈彩花还是那句:“我想问下你们爸爸妈妈能不能给我们捐个款。”
得了,没用。
这老太太的态度确实气人,捐个款整的和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一样。
最后,顾隽把自己爸爸的电话号码写在纸条上,交给了她。
“看看她想做什么吧。”顾隽声对潘敬和张红娟。
他们在福利院里,给宋城杨帮了一会忙。
孩子们还是比较抗拒他们,自己玩自己的。
今天天气好,宋城杨把仓库里的一些东西拿出来晒了晒。
潘敬帮着他搬运东西。
陈彩花进了教室里,不知道去干什么了。
潘敬趁问:“灭火器放到楼上好了吗?”
宋城杨很轻地“嗯”了一声。
这就好。
起码最恶劣的情况不会发生了。
宋城杨似乎对他们有了警惕心,话特别少,自顾自地忙碌着。
他们帮了一会儿忙,就回去了。
晚上时,顾隽给潘敬家里打了个电话。
钱奶奶接到的:“喂?”
顾隽乖乖巧巧:“奶奶,我找敬敬。”
隔着电话,钱奶奶一时没认出来顾隽的声音。
她只听出来是个男孩的声音。
一下子,老太太如遭雷劈。
她捂着通话口,鬼鬼祟祟地声叫隋爷爷:“老隋,老隋,有男生找咱孙女!”
隋爷爷正在泡脚,脚上沾着水,就穿上拖鞋跑了过来。
他也鬼鬼祟祟,探着头声问:“男孩子啊?”
钱奶奶谨慎地点头。
他们俩犹豫了会,最终还是决定叫孙女过来。
潘敬听到喊声,接了电话。
老两口坐在床边,严肃讨论:“敬敬不会谈恋爱吧?”
隋爷爷不太开心:“那可不行。”
钱奶奶也不同意,但是她想到了自己儿子,又有些迟疑:“交交朋友还是可以的。”
老夫妻两个意见不一致,争执了起来。
潘敬正接着电话,被他们两个的声音吵到了。
她对顾隽:“你等下,我看看家里怎么了。”
然后,她放下电话筒,认真听了听,有些无奈。
“顾隽啊,”潘敬拿起电话,大声喊了一句。
把电话那头的顾隽吓了一跳:“敬敬,你那么大声叫我大名干嘛?我有点害怕。”
老两口的争执声停了。
潘敬安心了,和顾隽道歉:“刚刚有些事情,你接着。”
钱奶奶和隋爷爷面面相觑,早啊,是顾隽的话,他们不就安心了吗。
顾隽,那可是和敬敬、红娟从一起长大的姐妹啊。
有什么好担心的。
顾隽定了定神:“我爸他接到了电话,就是那个陈彩花院长。”
“我爸她可奇怪了,要求见面,我爸最近太忙了,见不了。但是我爸听我了福利院的事,本来就想捐款的,所以我爸直接告诉她,别来了,会捐款的。”
“你猜她什么,敬敬。”顾隽语气神秘起来。
“她,能不能一部分钱走官方,留一些钱走私人途径。”
“我爸都惊住了。”
“她解释了,福利院有些需求不能写在账面上,但是确实又对孩子们有帮助。”
“我爸最后同意了,因为确实没多少钱。我爸觉得她挺逗乐的,明明是求人办事,也不会软话,我爸要不是我们和他过这事,肯定就不理她了。”
潘敬也懵了,老太太玩的挺大啊。
如果宋城杨的院长出去忙重要的事,就是去做这个的,那问题就大了。
院长出去找企业拉捐款,然后又要求一部分走私人途径。如果数额够大的话,那么一旦事发,宋城杨作为知情人,也会有连带责任。
潘敬想到了宋城杨和气的脸,有些气。
他这是什么命啊。
上辈子葬身火海,这辈子牢狱之灾。
“我们得告诉他严重性。”潘敬严肃地。
顾隽也点头:“是的,我们这两天再去找他一趟”
这次为了节省时间,顾隽叫了自己家的司来送他们。
顾隽坐在副驾,张红娟和潘敬坐在后排。
“我找了家里的报纸,”张红娟从书包里拿出来一个本子:“找到了和雪花福利院有关的新闻,然后全都剪了下来,贴在本子上了。”
潘敬打开,一个个认真看。
雪花福利院被评上过几次优秀。每次都会有领导去颁奖,然后发一笔奖金。
新闻上的照片里,不同的领导和陈彩花一起捧着奖杯,站在福利院的大门口。
隔段时间,福利院都改下墙体颜色,看上去温馨又崭新,被维护得很好的样子。
还有些照片,是在那栋楼的一楼拍的,领导在里面视察。
新闻里,雪花福利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已经连续三年获得了优秀福利院的称号。
张红娟:“我问了郑乒乒,她帮我打听的,是如果得了优秀,就会有钱拿。并且,后期的捐献,会优先考虑。”
还是钱啊。
潘敬想不明白,陈彩花不穿金不戴银,甚至连件好衣服都没有。
甚至她的独女都已经去世,家中没有亲眷,那她要这么多钱干嘛?
并且还是冒着风险,搞这种违规的事情。
她一个老太太,到底要做什么?
潘敬觉得陈彩花和宋城杨,走在了悬崖上。
甚至,她感觉,是不是雪花福利院的孩子们,都知情?
他们是不是在默默地守护着同一个秘密?
因为司送他们,这次到的很快。
孩子们对他们热情多了。
有个盲女孩,年纪还,记得那盒糖,听到他们声音很兴奋,甚至主动对他们打了招呼。
虽然因为看不见,那个女孩打招呼的方向错了。
潘敬他们站在门口,女孩却对着仓库挥了挥。
但是,潘敬忽然明白了宋城杨当时的心情。
被孩子们慢慢地接受,那种温暖和成就感,是别的事情给不了的。
这次,他们没有直接去找宋城杨,而是找了十二。
一群孩子在玩丢绢。
腿脚不利索的,和盲的,都围着坐成一圈,而两个聋哑的孩子,围着他们跑。
有跑的,有猜的,玩的挺开心。
孩子们都有缺陷,有的不明显,有的就残缺在身体上。
但是他们笑得灿烂。
可怜的十二,心脏不好,不能激动。
不能跑,也不敢猜,只能百无聊赖地在一边坐着,缝沙包。
十二玩不了丢沙包。
潘敬在十二一边坐下:“给谁做的?”
十二努了努嘴:“给傻子。”
那个方向是两个脑瘫儿。
“他们跑得慢,还容易撞人,其他人不愿意和他们玩沙包,我给他们做一个。”
潘敬问她:“你介意我问你的身体吗?”
十二摇头:“问呗。”
她年纪不大,但是话带着看透世俗的范儿。
也没等潘敬问,她自己就了:“天生的心脏病。”
这也是她被亲生父母丢弃的原因。
潘敬没去问这到底是什么类型的心脏病,毕竟医学名词,她也听不懂。所以她简单粗暴地问十二:“能治吗?”
十二:“治不了。但是能缓解,让我死的慢点。”
这一句话,直接让潘敬喉咙哽住了,但是十二平平静静,给沙包里塞了细沙土。
“不需要安慰我,”十二没等潘敬话,就冷静开口:“时候,我听了太多安慰,已经免疫了,并且安慰也不能当药吃。”
“安慰我,只能让你们心情好一点,却不能让我心情变好。”十二冷漠地:“我记得很久之前,有个人告诉我,每个孩子都是苹果,只是因为我们过于香甜,上帝才多咬了一口。”
“那我觉得,上帝挺不是人的。”
潘敬无话可。
“我喜欢雪花的名字。”十二声了一句。
潘敬想了想,终于明白了这个福利院名字的含义。
大气中的水气结晶成了雪花,大部分雪花都是高度对称的六边形。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总有些雪花不是那么标准。
它们是有缺陷的。
但是雪花,不标准的,却最罕见。
你们这样的存在,已经弥足珍贵。
她们没有再继续关于十二身体的话题。
十二的沙包有些瘪,她重新拆开,又往里塞了一把细沙土。
对这次的成果,她还算满意,继续讲起来其他的事情。
“哥应该和你了,我之前还有个哥哥,和我一样的病,已经死了。”
潘敬用力平复心情,抓住这个时问:“宋城杨移植了他的眼睛,就过来了吗?”
“对啊。”听到宋城杨的名字,十二更放松了:“结果来了就回不去了。”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你好,那是天赐的福分。
潘敬试探着:“那你哥在这儿,是正式员工吗?发工资吗?”
“不发。”十二随口应:“我哥吃住都在这儿,用不着钱。到了用钱的时候,院长给他钱。”
“院长的钱从哪儿来?”潘敬随口接上。
“从”十二刚想,忽然反应过来,看了潘敬一眼:“你套我话。”
然后,二十缝着沙包,再也不话了。
但是,很明显,十二是知情的。
一个偌大的秘密,被牢牢锁在福利院里,外面的人无法知道。
宋城杨忙里忙外,他从仓库里跑出来,喊了一声:“挪下衣服!”
孩子们呼啦啦跑过去。
独眼女孩跑过去,扭过头:“十二,我给你收,你别过来了。”
太阳动了位置,衣服不在阳光下了。
孩子们抱着衣服,宋城杨把晾衣杆换了位置。
孩子们重新把衣服挂上去。
他们追着太阳。
宋城杨拍了拍,和身边的孩子们了几句话,孩子们嘻嘻哈哈的,他拍了拍他们的头,又去忙了。
他们之间有着亲人一样的默契。
顾隽受不了这种被瞒着的感觉了。
“这里人少,”他声:“趁没人注意,我偷偷从外面爬窗户去楼上看看。”
只能那样做了。
潘敬去教室找宋城杨,和他话,吸引注意力,张红娟去找门卫。
和宋城杨着话的时候,潘敬满脸心不在焉,似乎藏着心事。
宋城杨觉得不对,往外面看,只看到了张红娟。
他豁然站起身:“那个男孩呢?”
潘敬拦着他,这时候顾隽从宿舍楼后跑过来,里拿着。
顾隽进来,举着:“我爬到楼上去,拍到了!”
顾隽气哼哼的:“你们楼上的的环境和楼下不一样!你们骗人!”
潘敬严肃问他:“你们的钱去哪儿了?政府拨的资金呢?”
宋城杨闭着嘴,不打算开口。
张红娟话了:“我爸在政府,能管你们这儿。如果你不,我就把照片给我爸爸看。还会举报你们!”
宋城杨低着的头,终于抬了起来:“我。”
但他要了个承诺:“如果我了,你们觉得我们不是坏人的话,就帮我们瞒着,可以吗?”
他央求着,潘敬点了头。
顾隽严肃地把藏在怀里。
潘敬回头看他一眼,顾隽回了个眼神。
其实顾隽没有爬窗户,也没有拍,他们是诈他的。
宋城杨叹了口气,讲起了他们的故事。
宋城杨当时刚刚岁。
爸爸妈妈,恢复光明是他十八岁最好的礼物。
但是宋城杨惶惶不可终日。
他一直呆在公立医院,却在移植眼角膜前,被送到了私人医院。
当时他在公立医院时,同病房的还有一个女孩。
女孩认真地记录着供体的排序,和还差多久,才能轮到自己接受眼角膜。
宋城杨比她来的晚,也做了登记。
后来,女孩从病房搬了出去,不知道是回家了,还是去了其他医院。
宋城杨等了很久很久,终于换上了新的眼角膜。
再次看到光的时候,他欣喜地看着一切。
以前觉得习以为常的,现在才发现弥足珍贵。
那几天,他最爱看的就是树、花和云。
好美啊,他在心里感叹着,想不明白初中的自己,为什么写不出来描写景色的作文。
他感恩着,发自内心地感谢那个捐献的人。
直到后来,他又见到了那个同病房的女孩。
她的排序更靠前,但是仍然没有做术。
宋城杨意识到有问题。
他心里有些怕。甚至不敢在镜中看自己的眼睛。
眼角膜,是谁的?
他问过姐姐,但是姐姐只是:“是个自愿捐赠遗体的人。”
宋城杨问:“为什么我能优先得到眼角膜?”
姐姐摸了摸他的头:“因为你运气好,最匹配。”
他又问:“是不是花钱了?”
姐姐转了身:“没有,你别管了,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大学,我们就放心了”
他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爱,但是也惦记着那个无名的的捐赠者。
宋城杨只有十八岁。
十八岁的少年,对一件事情有了执念,指不定哪一天就真的会去做。
他鼓起了勇气,翻找了父母的,从地图的导航记录里找到了那家他做术的私人医院。
他独自过去,等了很久。
这个医院不正规,人不足,他终于等到了一个护士换班无人的时候,看到了术记录。
“患者:宋城杨
术类型:眼角膜移植术
术时间:”
长长的一列表格,写满了当时宋城杨的术信息和术后护理事项。
在备注一栏里,有一行的、不引人注目的字:
供体:六。
他以为这是编号,却在另一个文件里,看到了姓名栏,出现了一个单字,六。
也看到了供体来源,雪花福利院。
宋城杨心里一阵凉意。
那个孩子,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他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痛。
此后,他试探过自己的姐姐,但是姐姐对这个话题很避讳,不愿谈起。
终于,宋城杨做了决定。
他要去看看那个孩子生长的地方。
过去的路上,少年做好了决定,如果真的那里存在非法的勾当,那么他会举报,不让其他孩子再遇到这样的事情。
也让那些做了错事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但是,少年担心自己的家人。
他怕姐姐会被一起抓进去,所以一路上思考,想好了匿名举报方式。
但是到了地方,改变了他的计划,也改变了他的一声。
宋城杨直接找了院长,那时候的院长,面色更加蜡黄。
老太太听了宋城杨的来意,明白这是“六”的供体接受者。
她黯淡的眼睛被耷拉的眼皮遮住了一半,长时间地看着宋城杨的眼睛。
她把宋城杨带进了办公室里,又叫进来一个孩子。
陈彩花院长没话,让那个孩子站在宋城杨面前。
宋城杨不明白她要做什么,认真看了看。
这个孩子,脑后有一道长长的疤痕。
那道疤痕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那个孩子的脸。
就像是被什么东西拖曳着,那个孩子的面孔整体向右挪移。
孩子左边的五官比右边的更加分散,似乎已经经过了术,已经有了轻微的修正,但还是很诡异。
他的脸像是被拼凑起来一样,面对这个孩子,宋城杨能认识到他是个人,但很难将自己和他当成同一个物种。
像个怪物,宋城杨脑中闪过这个想法。
老太太让孩子出去了。
“他出生时,脑子后面就有肿瘤。”陈彩花:“后来越长越大,把他的五官挤压变形,因为治疗费用比较贵,父母把他抛弃了。”
这是个令人心疼的故事,但是宋城杨不明白这和“六”是什么关系。
“我送他去了医院,”老太太语速很慢:“医院的结论是,这个肿瘤会继续生长,影响他的脑子,甚至可能致死。我向上级递交了医院的报告,然后申请了医疗基金。”
“我们这里就是这样,如果孩子有疾病的话,一定会治疗,务必让有会活下去的孩子,活下去。”
“我的申请通过了,资金拨下来了,他脑后的肿瘤也被成功切除了。”
“没了那颗肿瘤,他能活很久了,对他的治疗也就结束了。”陈彩花平静地问:“你觉得怎么样?”
宋城杨沉默了,他明白了。
“他能活下去。”宋城杨轻声:“但不是作为正常人。”
“是啊。”陈彩花干巴巴地笑了一声:“我看着他,难过啊。”
“捐款的时候,别人都不愿意给他拍照,甚至不愿看见他。”
“有一次,领导要过来视察,专门给我打了电话,最好别让他出来。”
“他懂事,一有外人来,就自己藏在屋里。”
“可我心疼啊!”老太太已经老了,泪腺不发达,哭不出来。
但是宋城杨能听到她的哽咽。
“他这样活着,”陈彩花低下头重复了一遍:“我心疼啊”
宋城杨不出话来。
如果这样下去,那个孩子,以后怎么办?永远是个异类,永远无法融入社会。
“你需要钱?”宋城杨轻声问。
“是,后来我又向上级申请过资金,给他做个整容术。但是申请被驳回了。批复资金有限,应该把钱用在救命的地方,而不是用来整容上。”
“我也组织过捐款,但是一起等待捐款的,不只有他,还有其他生命垂危的孩子,那些孩子肯定应该优先。”
“我没办法了。”她轻声。
“六是怎么回事?”这是宋城杨最介意的事情。
“六心脏病,天生的,刚开始他爸妈看他是男孩,不舍得扔。治了几年,花销太大,最后就放弃了。”
“六到我们这儿来的时候,已经六岁了,是个大孩子了,懂很多事。他和我过,半夜里听到过爸妈话,爸妈,这么些钱,都够再生两个孩子的了,然后他就被放弃了。”
“六一直都不爱话,但是很懂事。他长大了,就像是整个福利院的孩子王,孩子们都听他的,叫他哥哥。他知道我们缺钱,帮忙想办法,组织孩子们少吃饭。”
“没什么用,”老太太摇头:“我问过了,那个整容术很麻烦,费用比切除后脑的肿瘤更高。”
“后来,六再次发病,医生这次没救了,他的父母已经耽误了最好的会。”陈彩花声音有点颤:“六和我,等他死了,让我把他卖了吧,他以前听他爸妈过,有些地方能买卖,并且很贵。”
“他让我用卖他的钱,去给其他孩子治病。”
“他,既然孩子们叫他一声哥哥,他想给弟弟妹妹们留点东西。”
“临终前,他安排的好好的,给弟弟整容,别那么丑了,给妹妹买最贵的进口药”
陈彩花终于哭了出来,号啕着:“他那么懂事,我不想那么做!但是再不做术的话,其他孩子就晚了啊!”
“我总得救一个。”她双眼无神地喃喃。
六的卖命钱,用到了其他孩子身上。
那个脸孔变形的孩子,已经接受了一次术,后续还有很多次。
一次次修正,他会从怪物变成人。
等他长大后,就会带着他那个没会长大的六哥哥的惦记,走向社会,当一个真正的正常人。
“后来,我就留下来了。”宋城杨对潘敬他们:“她一个老太太,做了错事,我不想让她再错下去了。我看着她,也陪着她。”
后来,他们一起做了很多事情,把福利院从比较繁华的地方搬出来,这样子就没有人为了编制专门考到这儿来了。
他们用了院长已逝女儿和丈夫的名字,当工作人员。
陈彩花家乡无依无靠的大姐,被她带来,在这里照顾孩子、也做做饭。
还有他们在附近见到的种不动田的老大爷,让他当门卫。
如果遇到了检查,就让老大爷的儿女暂时过来,当下工作人员。老大爷的儿女们勤勤恳恳种着父亲的地,并不深究这是在做什么。
就这样,他们两个,密谋了这一场大事。
“我们想让孩子们活下去,也想让孩子们正正常常活下去。”宋城杨:“但是不能再做六那样的事了。总得从别的地方搞钱。”
“最怕的就是检查,但是检查都不太严格。毕竟都只是为了工作而已,不会有人深究。所以我们只装修了一楼二楼,并且装修的很好,这样子能多得几次优秀,奖金更多。”
“但是钱不够,有些孩子的病需要很贵的进口药养着,不能报销。普通家庭都养不起这样的病孩子,上级更不会拨款,这得我们自己想办法。”
“所以我们得自己出去要钱。”宋城杨语气低落。
“要钱这事不好办,我跟院长去过。”
“遇到了善心人还好,但是大家挣钱都不容易,所以我们吃了不少冷脸子。她又不会软话,就挨骂更多了。”
“有她不要脸的,有她诈骗的。我跟她去了两次,就受不了,想骂人,想哭。”
“后来,她就不让我去了。”
“院长,年轻人,别受这气。她老了,看开了,怎么都能受。”
“楼上不能让你们去,因为没怎么装修,但是还有别的原因。”
宋城杨带着他们上楼了。
打开了楼梯门的锁,他们走上去,看到了毛坯墙,和挤在一起的床,很干净,但是非常简陋。
这一层的尽头,有一间关着门的屋。
宋城杨走到门口,骄傲地拧开门:“看我们的成果!”
门开了,潘敬看到了很高端的冷藏柜,里面放着写着各国语言的进口药,还有几台看起来很复杂的医疗器。
“有几个孩子肯定能慢慢好起来的,”宋城杨充满了希望:“然后啊,等有了钱,那两个傻子也能好一点。”
潘敬不出话来。
他们做错了,但是错的让人心疼。
错误已经酿下,如果不处理的话,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潘敬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帮他们。
“那个私人医院是黑医院,如果能收钱搞非法移植术的话,肯定也会做其他事。”潘敬严肃。
张红娟深吸一口气:“不能再错下去了。”
宋城杨把门锁上:“我知道我们有错,但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院长是后悔的,我能看出来。”宋城杨:“她总是看着我的眼睛,就像看着另一个人。”
“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让她解脱。”
当有了健康和幸福的家庭时,钱不是很重要的东西。
但是在缺少一些东西的情况下,钱是最珍贵的东西。
为了钱,她能做明知道不该做的事。
陈彩花这几天没有外出,一直在办公室里算孩子们的病,还需要多少钱。
宋城杨把潘敬他们带了过去。
关上门,潘敬冷静把自己的计划了出来:“那个黑医院问题太大了,绝不能留。我们会为了孩子们筹款,也会处理好之后的事情。”
潘敬还攒了一些钱,顾隽家最富裕,并且他知道公司的公益计划和捐款额度。
他们有条不紊地着,张红娟不时补充。
院长看着里那张纸,这些金额,她还要出去不要脸地求很久,但是可能按照这几个孩子的计划,真的能很快就够了。
陈彩花目光黯淡,明白自己这辈子终究只是一个普通人。
她用处不大,不会好话,挣不来钱,有的只是没用的善心。
“我愿意提供证据。”陈彩花平静地。
她后悔很久了。
每天晚上,都会梦见六。
如果能得到审判的话,是一件大好事。
潘敬把自己攒了很多年的钱都拿来,把银行卡交给了宋城杨。
这笔钱,她本来是想攒够了,在京市买个大房子的。
毕竟她知道,以后京市的房价,会有多么可怕的涨幅,她想给爷爷奶奶买个新房子。
这个计划要延后了。
顾隽的爸妈没有从公司出钱,而是拿了自己的钱。
他们公司还要维持蓝房子那边,如果盈利不好的情况下,不能再负担太多。
不过暂时是够了。
张红娟和爸爸了这件事,她爸爸很重视,打了电话给警局负责人,要求一定追查到底。
陈彩花提供了很多证据。黑医院和相关人员都被抓拿归案。
宋城杨还提供了六的遗书,表明是自愿的,想为陈彩花减刑。
即使戴罪立功,陈彩花还是会被审判。
她的罪行太多了。
她揽下了所有的罪名,把宋城杨撇得干干净净。
审判那天,没有允许旁观,因为这个案件有可重复性,需要保密。
最后,张红娟从自己爸爸嘴里得知了最后的结果。
“判了,要关好几年。”张红娟告诉潘敬:“她年纪很大了,本来明年退休的。”
潘敬不知道她还能不能活到出来。
宋城杨一个人担起了福利院,上级派的新院长马上就要来了,以后的管理会更加严格一些。
他带了话给潘敬他们:“我不怪你们,院长也不怪你们。”
“其实院长挺感谢你们的。”
“我们俩,没什么能力,找到了一条错路,就蒙头往前走。院长其实一直睡不好,总梦见六。上次我去监狱看望她,她现在能睡个好觉了。”
潘敬和顾隽家里捐的那些钱,被对口分配到每个孩子身上,院长很安心。
这是个惩恶扬善的大团圆结局,但是潘敬不出话来,也无法赞扬这个结局一声“圆满”。
一个好故事里,有很多配角。
跟着主角就够了。
如果非要去探究每个配角的人生,那么每个故事,都不上是完美的ppyendng。
潘敬有些怕,不敢再去雪花福利院。
她给自己认识的人打电话,请求帮助。
秦导,他们单位会组织捐款。
王旷,会看看院里那几个心脏病孩子的病例,好好研究。
程良接了电话,听潘敬讲完这个故事,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这不就巧了吗”
潘敬没懂这句话的意思。
但是程良直接开车过来,把潘敬接到了他家里。
程婆婆和拾荒婆婆正在家里,面对几个工作人员,感觉很懵。
拾荒婆婆的田地面积被核算出来了。
和提交上去的资料基本没差别。
因为面积太大,所以来了几个政府工作人员和银行的人员,专门来讨论赔偿方案。
拾荒婆婆有些慌。
她知道自己家房子会被拆掉,然后自己会获得新房子和一些钱,但是她没想到会那么多。
工作人员,如果她选择房屋的话,能在之后的科技园区里拥有两栋写字楼和十几套大面积商品房。
这是过于庞大的资产。
拾荒婆婆无法想象。
她很喜欢和自己的老姐妹去看那些漂漂亮亮的大楼,楼外面是闪光的玻璃,看上去就很昂贵。
看一眼就够了。
她没想过自己能进去,更没想过自己竟然能拥有。
她不敢要,慌张地摆:我不要!我不要!
乌恩琪不明白:“那就不要房子,要股份,或者要钱?”
拾荒婆婆更加剧烈地摇:不要!不要!
乌恩琪耐心地问:“为什么?”
拾荒婆婆认真地比划:我这辈子没做过什么贡献,没有资格得到那么多。
她停顿了一下,比划出一个乌恩其从没见过的势。
我不配。
拾荒婆婆是这么的。
拾荒婆婆提出了一个想法,她想把这些房子,直接写程山山的名字。
乌恩琪也拒绝了,理由是一样的,山山没有为拾荒婆婆做过什么事,她也不配。
她们正在争执的时候,程良接到了这个电话。
“这不就巧了吗”
程良感叹了一句,然后把潘敬接了过来。
潘敬把雪花的故事,讲给了两个老太太。
拾荒婆婆听完后,就明白了在之后的人生里,她们应该做的事情。
最后,拾荒婆婆要了一栋写字楼,几户商品房,不多的现金,还有以后科技园区的股份。
她计划的好好的。
现金自己和程婆婆留一点花,其他的给孩子们用。还要把福利院好好修一修。
以后写字楼的租金和股份分红,全都给福利院。
那几户商品房,自己住一套,其他的留给山山。
这样,就是最好的安排。
雪花的孩子们,失去了她们的彩花奶奶之后不久,收获了两个新的奶奶。
这两个奶奶不会话,脾气很好。
并且,这两个奶奶很爱看电影,晚上经常在院子里放露天电影,和孩子们一起看。
看电影的时候,还有很甜的爆米花。
宋城杨经常去探望陈彩花。
有时候,会带去孩子们的信。
潘敬他们也去过。
陈彩花穿着囚服,脸色平和。
“挺好的,我年纪大了,狱警给我安排的工作不累,室友也不错,能聊上来。”陈彩花。
这让潘敬的心不是那么焦灼。
并且,陈彩花的脸色似乎红润了一点,不是那么蜡黄。
“其实,我觉得在这里还挺好,”陈彩花感叹了一句:“比我以前要轻松多了。”
不用操心那么多,不用跑来跑去地要钱,不会被骂,还可以睡个好觉。
陈彩花觉得自己终于开始了养老。
“谢谢你们啊。”最后,她真心实意地。
程良也想做些有用的事,捐款够了,那他就做些别的。
他联合了商会的其他企业,开了个会,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
他们以后会在自家的工厂接收一些福利院出来的残障人士。
如果福利院的孩子长大后,实在无法靠自己融入社会的话,这个组织增加了他们的去处。
潘敬问过那个面部畸形的孩子的去处。
“他啊,整容之后,长得挺好的,也是福利院最健康的孩子了。已经被领养了。”宋城杨,还拿了那个孩子近期的照片。
那个孩子清秀,脸上隐约有些缝合的痕迹,在阳光下,和自己的养父母灿烂笑着。
潘敬长舒了一口气。
多少个巧合,终于有了最后这个结局。
作者有话要: 这个故事基本还是原来的思路,也有一些更改。刚开始写了之后,被提醒有些敏感,所以更改成现在的样子。大家还是幸福的,院长出狱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去接她。院长太累了,这对她来,就像个休假。没有写到的一个点,是六和十二的名字。
六来福利院的时候是六岁,走的时候是十二岁。十二知道哥哥去世之后的故事,她觉得自己活不了很久,也想和哥哥一样做。所以她把自己改名为十二,纪念哥哥,继续哥哥做过的事情。这段比较敏感,不写了。
宋城杨来了,敬敬、红娟和顾隽来了,两个老奶奶也来了,十二好好活着。
孩子们都可以好好活着了。
(很多年前,老师带我们去福利院,我看到了一个长得很丑的孩子,他躲在屋子里,不出来。福利院的阿姨他已经治疗过了,命保住了,只是丑了点而已,没什么影响。但是没人和他玩。后来这个福利院搬走了,我读书也换了地方,不知道他们后来的故事。)
关于这一章的时间线明:202日:更新第一,被评论提醒,所以紧急删掉了一些文字。因为v章更改后,字数不能少于第一,所以将内容重复,对不起!
已经重新梳理思路,努力在保留之前想法的基础上,把这个故事写完整。
2029日:因为担心读者重复购买,也害怕影响阅读体验,所以选择在第五十八章万字更新。
福利院的故事告一段落啦,孩子们会好好长大,敬敬也会遇到更多的人,发生其他的故事,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