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 59 章

A+A-

    ~您好。见到我就明天使需要再多买几章了哟。  “既然是请人家吃饭,你就好好吃饭,喝的什么酒!瓜干酒再便宜,也不是白捡的!”

    提起这个,项英雄也是一肚子气:“还不是因为你那闺女!”

    “毛咋啦?之前不是都开了嘛,人家宋根本就没当回事,只当是丫头的玩笑话。”

    “宋不计较,但你闺女一点不知道收敛!吃饭的时候,看人家的眼神,跟个登徒子似的!”项英雄在脸上啪啪拍了几下,“我怕又被他发现,就赶紧劝酒,喝醉了省心!”

    “她乐意看就让她看!你这个爹当得可真累,闺女多看谁几眼,你也要管!”

    项英雄扑腾着翻身坐起来:“看看看!你知道人家有没有家室?万一看出苗头来了,怎么办?”

    苗玉兰一伸又把他推倒了,嗤笑:“我自己的闺女,我最清楚!咱家毛就是嘴上淘气,心里明白得很!你就放心吧,出不了岔子!再,我跟红梅打听了,他俩都没成家呢。就算真招了这个女婿,咱也不吃亏。”

    “快别做梦了!你以为那个渔业公司是什么好地方呢,一般人根本玩不转!等着瞧吧,兴许熬不了几天,这宋和吴就得卷铺盖走人了。”

    *

    翌日。

    晨光钻进窗棂,照亮半个屋子。

    从陌生房间醒来,宋恂盯着天花板上一团团焦黄的水渍,怔忡了好半晌。

    他真的从省城辗转来到了一个在地图上查无此地的渔村

    想到省城的家人朋友,船厂的同事,还有那个没做完的简易导管螺旋桨的试验,宋恂不禁长叹一口气。

    他不后悔之前的选择,只是可惜了那个没做完的试验。

    如果试验成功,对于港作拖轮来,不但能增加拖力,还能兼顾更良好的操作性能。也能给船厂开辟新业务提供一个思路。

    可惜

    不知自己走后,这个项目会交给谁。

    宋恂瘫在床上胡思乱想了一阵,就利索地翻身起床。

    多思无益。

    从今往后就要在这渔村扎根了,还是想想眼前吧

    他去院子里洗漱的时候,村子里不少人家的烟囱已经飘起了青烟。

    项前进从隔壁院捧回来一笸箩玉米饼子,一进门就咋咋呼呼地关心:“宋哥,昨天喝了那么多酒,怎么不多睡一会儿?早饭还没做好呢!”

    着就要拉他进灶间,看看正在熬的棒面粥。

    宋恂在门口瞅了一眼,鼓励道:“挺好的,你慢慢做吧,我出去跑两圈,回来再吃饭。”

    “别呀,这就出锅了!”

    项前进从遍体污垢的架子上翻出两只豁口大碗,当着宋恂的面用滚水涮了涮,见他没像那些知青似的,露出嫌弃神色,才盛出了一碗粥。

    想着只凭这样单调的早饭恐怕要不来那二十块钱,项前进又忍着心痛,舀出一勺黄糖放进他的粥里。

    人家挺用心地做了早饭,宋恂不好一走了之,只好坐到了饭桌前。

    项前进凑到桌边盯着他吃饭,还好奇地问:“宋哥,你大清早出去跑什么呀?去哪儿跑两圈?”

    宋恂正想多土话,就很有耐心地答:“去海边跑跑,顺便看一下这边的船只情况。就当锻炼了。”

    “哎呀,城里人就是不一样,我们从来不锻炼,干活就够累的了。”项前进呵呵笑,“你看我,为了少吃点饭,省点粮食,每天只上午去上工,下午都在家躺着,就怕饿得太快。”

    锻炼身体固然好,但那消耗的不只是体力,还有干粮呀!

    这位要是每天都出去锻炼,那得多吃他家多少粮食啊!

    宋恂舀粥的一顿,抬眸在他故作天真的脸上溜了一圈,直看得他将撑在饭桌上的两个肘收回去,才淡淡道:“以后你就按照每个月20斤的定量买粮吧,粗粮细粮都行。如果不够吃,超出的部分,我月底补给你。”

    闻言,项前进眉开眼笑地答应下来,直以后保证每顿的饭量都足足的,哪怕他跑上八圈回来,也保管让他吃饱。

    吴科学揉着太阳穴走出房门,正巧听到这番话,忍了一顿早饭的工夫,才在去上班的路上问出口。

    “不是好了,每个月交十块钱嘛,你怎么又给他加钱,你是财神爷啊?”

    宋恂反问:“你觉得贾红梅会坑咱们?”

    “应该不会吧,红梅嫂子办事还是挺大气的。”

    “她想给外甥弄点零花钱,又不想占咱们太多便宜,所以原本要交给项队长家的十六块就真的只够买口粮的,没有多少富余。”

    吴科学:“所以呢?”

    “现在这十六块虽然抓在项前进的里,但是哪怕全买粗粮,也顶多能省下三两块。你他这样每天只上半天工的人,会为了三两块钱给咱们忙活一日三餐吗?”

    “你这是给他吊根胡萝卜啊?”吴科学嬉笑。

    “不全是。咱们吃住都在这里,总不能让人家孩子白忙一场。”

    十六岁的,咋咋呼呼的半大子,在宋恂眼里确实还是个孩子。

    “都十六了,算啥孩子。”吴科学撇嘴,“我十六的时候都能去厂里帮我妈加班了,你十六还上大学了呢。”

    宋恂不想跟他探讨年龄问题,与路上碰到的老乡点头问好,拽着他进了公司的大瓦房。

    *

    正是盛夏时节,大瓦房的院子里连片落叶都没有。

    可是,第一个到岗的严秋实却独自一人,拿着大扫帚唰唰扫地。

    看背影,还有点萧瑟。

    吴科学对这位能普通话的同事颇感亲切,进门就玩笑道:“严,你怎么总在扫院子?”

    严秋实没精打采地:“没别的事做,打发时间吧。”

    宋恂正想找人问问支公司的情况,便将他请进办公室,从随身的背包里翻出一包茶叶,给三人都沏上了茶。

    然后问出憋了一天的问题,公司是不是遇上什么麻烦了?

    严秋实没隐瞒,关键是这事想瞒也瞒不住,队里的人基本全知道。

    “是有点麻烦,前两天来的是县水产供销公司和公社水产站的人。”他斟酌半天,还是投下一个炸弹,“咱们今年的生产指标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

    宋恂和吴科学俱是一惊。

    今年已经过半了,两个渔汛过去后,夏汛又遭遇了禁渔期,产量难以保证。

    也就是,几乎全年的生产指标都压在了秋汛上。

    想到海洋渔业公司和水产供销公司之间的关系,宋恂也有些头疼。

    渔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海洋捕捞,而县水产供销公司,则负责全县的水产流通业务。

    收购、销售、定价的事归人家负责。

    看目前的情况,瑶水支公司的渔获应该是就地上交到南湾这边的。

    所以,渔业公司渔获量的多寡,影响的不只是自己的生产指标,还有水产供销公司的。

    难怪水产站的人会三天两头上门来催呢!

    吴科学在这一行呆得比宋恂还久,自然明白其中的弯弯绕。

    “严,咱们瑶水支公司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在屋里指了一圈,“只看这办公环境,不像是完不成生产任务的单位呀!”

    看起来财大气粗的。

    严秋实苦笑,当初他就不同意盖这样一栋扎眼的大瓦房,实在是不合时宜。

    还不如在村里找个破院子暂时用着,留下盖房的钱买船。

    可是刘主任雄心勃勃,坚信支公司必将发展壮大,不出一年,无论是文员还是船员的数量都会翻倍。

    所以应该一步到位,有个像样的办公地点。

    为了这间办公室和其中的陈设,他们花出去半艘帆船的费用。

    宋恂见他沉默不语,另起话题问:“咱们公司目前有多少渔船?”

    “有三对帆船。”

    “既然有船,哪怕只是隔三差五地无计划捕捞几,也不至于连三分之一的任务都完不成吧?而且,咱们有砚北港这么好的条件,怎么只配了三对帆船?”这也是宋恂疑惑的地方。

    严秋实向门口张望几眼,确定本地的那三人一时半刻不会来上班,才喝了口茶,低声:

    “瑶水大队的情况很复杂,有些事情简直闻所未闻,让人大开眼界!这么跟你们吧,自瑶水支公司成立以来,整整三年,三年呐!没有一年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

    这是宋恂始料未及的,他皱眉问:“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要把支公司设在瑶水大队?”

    “选址在这里,地理条件只是一方面,公司看中的还有当地的渔民!”严秋实叹口气,问,“省渔还有个下属单位叫‘联合加工厂’,你们听过吧?”

    宋恂点头。

    “联合加工厂的一项重要业务是生产鱼肝油!”

    宋恂对兄弟单位的业务不甚了解,不过,只听话音也能听出个大概。

    他迟疑着问:“上级给瑶水这边定下的任务是捕捞生产鱼肝油的原料鱼?”

    “不全是,但也差不多吧。南湾的渔民,大多有着丰富的远海捕捞经验,擅长捕捞大型海鱼。比如同一个公社的金海大队,人家的社员就很擅长钓鲨鱼,那边的生产任务几乎年年超额完成!”

    宋恂&p;p;p;p;吴科学:“”

    金海大队,正是裴副主任给出的另一个支公司所在地。

    这是什么运气!

    二选一还能选个最差的!

    吴科学正听到兴头上,忍不住着急地问:“既然两个大队的条件都差不多,怎么人家能超额完成,咱们就年年拉饥荒呢?”

    “这就要到瑶水的两大拦路虎——‘假正经’和‘假道士’了!”

    宋恂:“”

    什么鬼。

    吴科学催促他不要卖关子,赶紧。

    “这两人呢,一个是大队书记,叫贾新华。”严秋实露出一个牙疼的表情,嘬着牙花子解释,“这个人吧,不是什么坏人,但是挺能坏事的。至于为啥叫他‘假正经’,时间一长,你们自有体会。”

    “那另一个呢?不会是大队长吧?”吴科学不信地摇头,“项队长我们昨天刚见过,人还不错。”

    “的就是这个假道士!在当大队长之前,他其实是娘娘庙的道士,全公社无人不知!”严秋实悻悻地,“其实,这个项英雄才是真正的祸头子,咱们刘主任就是被他气进医疗站的!”

    预示着自己到了新单位必将“诸事顺意”!

    提着行李走在最后的吴科学,被他这副生无可恋的样子逗得花枝乱颤,胸前的肥膘都跟着抖了两抖。

    “快走快走,一会儿那群鸡鸭也该下车了!”吴科学大笑着催促,然后指着出站口的一群人,“你看,那边好像是来接咱们的!”

    宋恂回望过去,果然看到有个中年人高高地举着一块木牌子——“欢迎省城宋专家”。

    他假意谦虚道:“我算什么专家?而且咱们来南湾的事应该没人知道,哪怕知道也不至于这样大张旗鼓地接站。”

    居然来了五六个人!

    “嗐,你没来过农村,不知道省城专家在乡下的行情!”吴科学拉着他上前,自信道,“听我的,准没错!”

    宋恂一面吐槽“你哪来的自信”,一面半推半就地被他拖到了那几人跟前。

    他们刚自报了家门,就被其中一人亲热地握住了,上下摇晃。

    项英雄操着一口地道的南湾土话:“宋专家,欢迎欢迎呐,社员们日也盼夜也盼,总算将您盼来啦!”

    宋恂着实没有料到对方会如此热情,只好客气道:“辛苦大家特意为我们跑一趟!”

    “应该的应该的!”

    可不是应该的嘛!

    面前这位可是来南湾考察的省城专家!

    是能决定他们公社未来命运的人!

    半个月前,在七二年的第四次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领导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

    省农科院和农所联合发起的一个械化大项目将要落户南湾了!

    关键是,投建资金由省里和县里均摊!

    一石激起千层浪。

    好多生产队的干部都急了,纷纷想办法将这个不要钱的大项目争取到自己队里。

    作为瑶水村生产队的大队长,项英雄当然也要积极跑动起来。

    “宋专家,还没吃午饭吧?我们都安排好了,就在对面的国营饭店为你们接风!”

    “一会儿请您尝尝我们南湾的特色菜,‘八鲜过海’。”项英雄上提着一桶海鲜,邀功似地接话,“现在正是禁渔期,队里都忙着收夏粮呢。我们每家凑一点,才把做菜的材料凑齐了!”

    宋恂听着干部们对“八鲜过海”滔滔不绝的描述,意外扬眉。

    菜确实是好菜,但事情也得弄明白。

    他还没为南湾做啥贡献呢,怎么好意思让大家这么破费

    不过,干部们很快就为他解惑了。

    “宋专家,您要是能来我们团结公社就好了!有了您的支持,我们公社肯定能尽快实现‘械化万头养猪场’的宏伟目标!”

    “宋专家,您看您啥时候到我们瑶水大队看看?除了本地黑猪,我们队里还养了几十头乌克兰大白猪咧!猪崽们都等着您呐!”

    “宋专家,南湾县十万群众的猪肉供应,就靠您啦!”

    在旁人听来,团结公社的干部们真是太会话了,这样的恭维话有谁会不喜欢哩!

    然而,作为被吹捧的对象,宋恂面上的神色却渐渐古怪起来。

    他,宋恂,养猪?

    开什么玩笑?

    想起刚才把他拱下车的那群猪仔,宋恂的汗毛都快竖起来了。

    项英雄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为人还算粗中有细。

    发现宋恂的表情不太对,便一拍脑门,“哎呦”了一声:“居然把最重要的事忘了!”

    众人一齐看向他:“?”

    “宋专家是从省城来的,八成听不懂地方的土话,咱们刚才的那些,他根本没听懂!”

    大家露出恍然神色。

    好在项英雄早有准备,他让众人稍等,就风风火火地跑去了火车站对面。

    宋恂不想继续耽搁时间,便对另外几人坦言:“这里恐怕有些误会,我只是个技术员并不是专家,也不会养猪。”

    不料,干部们却露出“我懂你”的表情,自以为贴心地:“没事,宋专家,咱就是先接您去我们公社考察考察,您之后要是还想‘微服’去别的公社,我们也可以帮忙瞒着。”

    但跟我们就不必藏着掖着了吧?

    *

    车站对面。

    项队长正拉着什么人往回跑。

    正午的阳光有些炫目,宋恂眯起眼才看清那是个年轻姑娘。

    宽阔的帽檐下,只隐约露出一个秀气的下巴,两根不长的麻花辫,活泼地在肩头跳跃。配上蓝白格子连衣裙和斜跨的帆布书包,像个很有活力的中学生。

    项羽一举着吃到一半的冰棍,一努力压住快要飞起来的裙摆,边跑边抱怨:“爹,专家又不会跑,你急什么呀?我的冰棍差点被人碰掉了!”

    “回头再给你买一根!”项英雄擦擦脑门上的汗,气道,“让你来是办正事的,你这丫头却自己疯跑得不见人影。今天要是不能把宋专家争取到咱们队里,回去就让你大哥收拾你!”

    被亲爹没头没脑地吓唬了一通,项羽反而笑嘻嘻地讨价还价:“城里人管我这个活计叫翻译,工资可高了!你可别想只用一根冰棍就打发了我!”

    项英雄敷衍地“嗯嗯”应着,不由分地将人带到宋恂等人面前。

    “宋专家,这是我闺女,以前在县里上过初中,会普通话,我特意带她来给大家当翻,翻”项英雄赶忙催促闺女:“快帮我跟宋专家!”

    他没哪个是宋专家,项羽却径自将目标锁定在那个身量最高的男同志身上。

    金色的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精致的下颚线和挺拔的鼻梁。

    不过,相比于这张清隽且充满距离感的脸,她更在意对方身上那种似乎很有积淀的,文化人的气质。

    兴许是阳光的朦胧光晕,或是省城专家的光环加持,她觉得人家宋专家身上的白衬衫好像都比旁人的白上几分。

    项羽暗自“啧啧”两声。

    而后若无其事地将她爹的话转述给这位宋专家。

    宋恂再次正色解释:“我叫宋恂,刚从省城调职到南湾县团结公社工作,不会养猪,也不会修猪圈,不是你们要找的那位养猪专家,你们弄错了”

    干部们仔细研判他脸上的表情,发现不似作伪,才瞬间炸了锅。

    接错人了?

    好的宋专家,怎么是个西贝货呢?

    眼见有两个干部还要与自己纠缠,宋恂故意看了眼表,提醒道:“真正的宋专家可能还在等人接站,你们快去吧,正事要紧。”

    几个干部凑在一起嘀咕一通,便举着“欢迎省城宋专家”的牌子呼呼啦啦地四散开来。

    目送他们远去,宋恂与怔愣在原地的翻译点点头,叫上一句方言也没听懂的吴科学告辞离开。

    走出没多远,就再次听到项队长热情饱满的声音:“宋专家,欢迎欢迎呐,社员们日也盼夜也盼,总算将您盼来啦!”

    “宋专家,还没吃午饭吧?我们已经安排好了”

    吴科学好奇地抻着脖子回望,正好瞧见项队长提着那只装海鲜的桶子,献宝似地往人堆里挤。

    真真是贵宾级的待遇!

    人家那边热热闹闹,他们这里冷冷清清。

    他瞅瞅身畔的宋恂,不无遗憾地想,都是省城来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

    南湾县是处于祖国地图鸡胸位置的一个临海渔业县,县史志可以写厚厚的好几摞。

    熙攘喧哗的马路,陈旧低矮的建筑,如旗帜般挂满街头的各色床单,国营面馆的海鲜汤底,热心指路的豁牙大娘,以及那几个认错人的公社干部

    这些是南湾县留给宋恂的最初印象。

    简陋,却充满烟火气。

    一路打听,找到汽车站时,他已经将之前的误会抛诸脑后了。

    作者有话要:  感谢在2022-0-420:9:92022-0-52:23: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半颗山竹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anne362930瓶;翠花妈妈、23困死了、酒酿圆子、一直在学习、桑迪、面面20瓶;ll瓶;随亿、try、(??w??)??j、32065、晴方好、糖不苦、阿吖吖、沉睡的二哈、蚊子包、20404、咔叽咔叽的柯南南、常叶、紫色的、瘦瘦、本草、简、洛、熊打豆豆、莫不静好、鱼丸、四嫂、弌乁攺弋、七七、万万酒、快乐美人、牙尖、浅唱、那悲哀、z0瓶;溜溜瓶;椰汁、qwe、李佳熹、嗯啦、苏木星、20055瓶;方笺3瓶;青青、一颗成精的茶花、阿寅好好、kz2瓶;清扎、33042、一个两个萝卜、29930、晨熙麻麻、籍,犹赋也、红糖糍粑、yd、楠楠、摇光、45602、微蓝、被窝怪兽、4540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