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不够灵通

A+A-

    林妈推门进来,把两盘饺子放在桌上:“刚煮的,怕你们不乐意上那屋吃,给你们端过来。一兜肉的,趁热吃。”

    恬在此时,屋外的鞭炮一股脑地响起来,夜空被无数烟火点亮。

    电视里,新年倒计时开始。

    面前饺子的热气,扑着面孔。

    林欢颜的心情随之舒展开来。

    管它什么前生今世,管它什么旁观还是预知,重要的是当下。

    当下,她就活在这人间烟火里;当下,她的亲人就暖暖地围在她身边。

    足够了。

    足够她无限感恩,并全力以赴过好这一世。

    重生以来,一切看似举重若轻,实际上,林欢颜都已经尽了她能做到的最大努力。

    从身无分文头无寸瓦,和母亲妹妹一起“寄人篱下”,到争房子、争赔偿、酒店做兼职、再到从千里之的羊城拿到代理、出摊、招代理,及至今日,有和初步的财力积累,还有一群真心以待的伙伴。

    包括一掷五万,购买认购证。

    这里头,有她的两世为人的智慧经验,更多的,是那个从一开始就树立下的“让亲人们都过上好日子”的强大信念。

    望着窗外烟火,林欢颜的心头,在温暖的同最,升起更大的希望——她一定会成功,她一定会找到那个最佳的节点,把里的认购证放出去,取得最大的收益。

    她能做到,因为,她是那个被老天眷顾的重生者。

    不知是不是信念的感召,当天晚上,她真的得到了关于认购证的“提示”,不过不是来自老天,而是来自孟逸泽。

    三十晚上林欢颜的传呼就忙碌起来,很多同学朋友发来春节贺语。过了零点,消息就更多了。

    那时的人对于春节比二十年后还要重视,很多人都是掐着点儿,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发消息的。

    听着接连不断的提示音,林欢颜不禁想——这一晚上,传呼台的服务人员怕是要忙够呛。

    因为消息太多,传呼又需要人工服务来转到呼上,所以收到的消息都有不同程度的置后。

    孟逸泽的信息是在十二点四十几分时收到的,和肖月、展欢、于宏波他们单纯的拜年信息不同,孟逸泽在两句吉祥如意的贺语之后,还加了句——这次是沾了你的光了,下次有会再一起发财。

    林欢颜对着短信看了半天,“这次”指的是认购证,这一点她明白。

    让她不解的是,看孟逸泽的意思,似乎赚到的钱已经落袋为安了。

    以现在这个涨幅,他就出了?

    胃口这么?

    还是,孟家眼通天,听到了什么内部消息,这一世的认购证不会涨到后世那种“可怖”的程度,所以他才及早脱,见好就收了?

    这么想着,林欢颜坐不住了。

    本想着明天一早再给发来消息的人回复拜年,她家里没有电话这点别人也知道,想来也不会怪她。

    可这个孟逸泽的消息,却让她等不到明早了。

    和妈妈黄老师也发了消息来,她得回一个,还有肖月父母的,因为自己是晚辈也不好拖到明早。

    然后走出家门,去公用电话亭回电话。

    身后还跟了条尾巴,欣一定要跟着姐姐,是外面放鞭的太多,怕姐姐一个人害怕。

    其实多半是她自己不愿去正屋,自己一个人在西屋又不敢。

    在电话亭拨通孟逸泽的,那边的一声“喂”和他的人一样,带着几分懒洋洋的笑意,似乎那双总是上挑带笑的桃花眼就近在眼前。

    互相道了句“过年好”,林欢颜直奔主题:“你里的认购证,出了?”

    “没啊,”那边笑笑的,“这才哪到哪儿,我有那么短视么?现在出亏都亏死了。”

    “你还亏?一套白板一万,你现在出净赚两倍还多,六百万,赚的就有一千多万了。”林欢颜吐槽,到“一千多万”的时候,声音里不自觉地就带出了一点点不甘来。

    ——明明是我的主意,一个跟着“搭船”的,人家赚上千万,反观自己,十几万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

    “一套一万?你从哪儿得来的消息?”电话那边问。

    “魔都黑市啊,现在最高出到一万了。”林欢颜没自己留了人在魔都。

    虽然对方借给她一万块本钱,而且两人现在也是一边儿的,但一些没有必要的细节,林欢颜并不打算合盘托出全无保留。

    “呵你的消息”那边发出一声轻笑,“也太不灵通了啊。”

    “价格又有变化了?”欢颜顾不得对方语气里的一点儿调笑之意,紧跟着问。

    “其实,也不是变化,而是一种信息的不对等。”孟逸泽的声音轻松而和缓,“你所的一套白板一万,那是街上收购的价格,而这些收购的人,他们都不是真正要认购证的。这一点,明白吧?”

    其实在孟逸泽到一半的时候,林欢颜就想到了——街上收购的,都是在中间赚差价的,俗称“二道贩子”。他们当然不可能买了认购证自己持有,等着抽号摇奖进入股票市场。他们收购这个,是因为有更大的庄家要,是因为这个有市场,他们收完,是要卖给别人的。

    而且他们卖出去时面对的上家,还未必是真正要持有的人,也许,这中间要倒卖两、三,甚至更多。

    也就是,自己让吴昊去接触的地摊收证的贩子,是整个收购认购证链条的最底端,他们报出的价格是最低的,因为,他们也要赚钱!

    想通了这一层,林欢颜立刻问:“你能接触到上游收购的人?”

    “不是上游收购的,我接触的是,真正最顶端的买家。”孟逸泽道。

    然后,不待林欢颜再问,直接以一个数字证明了他所言非虚:“现在真正要杀入股票市场的几个大户,对一套白板的报价是,两万。”

    林欢颜暗暗吸了口气——路边贩子报的是一万,这中间竟然有整整一倍的差价,真黑呀!

    “不过呢,能接触到这几个大户的人确实不多,就他们通常去的那几个会所,年费也得几十万,而且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所以外头的价格只报到一半也算合理了,因为这中间不知要辗转经过多少。”孟逸泽。

    果然如此,这东西真是要经过很多环节,被层层赚差价才能达到最终的庄家中。

    “那你,能接触到那些人吧?”林欢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