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伤风败俗
昨天报纸上都登出来了,她爸还是不让她动。
直到今天二中那边家长闹事,传出林欢颜快被学校开除的消息,她爸才终于点头,可以回林家,和林欢颜算总帐了。
林凤英一听也乐得快蹦高了,带着一雪前耻的劲头儿和丈夫女儿一起回了娘家。
这回她不只要一雪前耻,还要把那个不要脸的死丫头赶出林家去,把西屋要回来。
要是徐彩霞不干,就连她一起赶出去!
一鼓作气回到娘家,要找的人却全都不在,就一个傻大哥,还高高兴兴的跟妹妹妹父打招呼,问他们咋挺长时间不回来了呢。
林凤英哼了一声:“有你那个好女儿在,我们哪敢回来啊。”
林大志虽然脑子不太好使,但自己亲妹妹那种冷嘲热讽的语气他是熟悉的,也能直接从语气里判断出,妹妹这是生气了。
“咋?欢颜她又惹你生气了?”林大志问得加着心。
“惹我生气,我哪敢生她气啊,人家整个宏阳市的大名人,连晚报都给登了,我哪敢跟人家呆在一个院里啊。”
林大志有点儿发懵,虽然妹妹的听着都好像是好话,可听着好像又不太像好话呢。
一般妹妹阴声怪气的话最多也就一两句,然后就要开始骂人开始扯着嗓门儿喊了,当然,打人挠人的时候也有。
今儿这是咋地了?咋一直那么话呢,也不喊也不骂的。
“上报纸了?”林建国放下中的大茶缸,面色有点儿凝重,“老大家大丫头在外边惹事了?”
“您自己看看吧,我都不好意思。”林凤英把一张报纸递给父亲。
李素琴也凑过去看。
嘴上着不好意思,林凤英却还是坐过去,指着报纸上的字,边捡紧要的给爸妈念两句,边加点儿解释。
深怕老两口看不懂,看懂了也怕他们不懂这里头的涵义,不懂这事情的重要性。
果然,李素琴就没太看明白,中间问了两回不着边儿的,比如那一晚上真能赚好几百?再比如,和人在酒店吃点喝点,还不用自己花钱,就能拿那老多钱?
林凤英边在心里埋怨自己这个妈真是钻到钱眼里了,边面带冷笑,问李素琴:“要你也是上了年纪经历过事儿的,解放前大市口那条街是干啥的你不知道?前院孙家二太奶以前是干啥的你不知道?”
李素琴用力回想了一下。
大市口那在解放前那可老有名了,除了大烟馆,最多的就是“窑子”,里头的姐儿天天站在各家门口搔首弄姿的甩绢儿,勾搭老爷们儿进去。那些女的不穿金戴银,但个个都好吃好喝好穿好戴的,出门还都有马车接送。
曾经有一段时间,李素琴还挺羡慕的,想等长大了也像她们似的。
等后来明白事儿了,走到那那条街口都要绕着,碰上那里头的女人是要吐唾沫的。
再一想前街孙二太奶奶,李素琴就更明白了。
孙家二太奶奶不是孙二爷的老婆,孙家那一辈就太老爷一个男丁。
二太奶原来就是大市口的姐儿,被孙家太爷接到家里娶了当二房。那地方出来的女人嫁了人也没个正经当媳妇的样,天天打扮得妖妖娆娆的捧着把瓜子四处闲逛,水蛇一样的腰身把巷子里的老爷们儿魂儿都给勾去了,据在孙家别干活,那是连洗脸水都不肯自己倒的。
楼子里的红牌,肯嫁到这平头百姓家里,还是个二房,人家图的就是孙家能把她当祖宗供着。
可那又咋样?
后来还不是挨批,挂着“破鞋”的牌子被押着游街?
最可笑那天她还穿着旗袍化着妆,那些老爷们儿就是没出息,见了她那样儿还都不忍心动了。
还是李素琴带头往她脸上扔了个臭鸡蛋,街里那些早就对孙家姨奶奶恨得牙根痒痒的妇女同志们,才一拥而上了。
就因为是最先动的,李素琴还被当时的组织委员会当众表扬了,还给叫上台戴了朵大红花
正在回忆自己的光荣时刻,林建国一巴掌拍在面前的炕桌上,打断了她的美好回忆。
“她真干这伤风败俗的事儿了?”
林凤英指指报纸:“报上都登出来了,那还能假?”
唐晶晶在一边:“就是,而且报上没登之前她们学校早就有人知道了,都传到我们学校了,还总有人问我是不是我表姐,我这几天上学都抬不起头来。”
唐连宽冲女儿使了个眼色,唐晶晶赶忙把随身带着的杂志拿出来:“不信你看看这个,上面有照片。”
林建国看着外孙女递过来的杂志,心里那一点儿侥幸的希望,也破灭了。
用后世的话,这就叫有图有真相。
林建国的确是不太稀罕那个大孙女。一来大志家和凤英家不一样,大志姓林,林家第一个娃,林建国希望是个能接户口本的,生了个女娃,他打心眼里就不太高兴。
二来,老大家那丫头脾气太暴,而且和自己闺女不一样。凤英爱吵吵是爱吵吵,但自己的女儿他自己知道,凤英撒泼骂人甚至和人抓挠,那都是一时之气,闹完就完了,就算可着她闹也闹不大。
老大家大丫头不一样,她那眼睛里有股子狠劲儿,有几回和她姑打架,那神情看着都恨不得上来咬上一口,而且不把对方咬死不算完。如果不是顾忌着她妈她妹,那丫头真敢和人拼命。
林建国觉得,那就是个狼崽子,要是个男娃,那就是个敢和人动刀子的。
不待见是不待见,可他也不希望这事儿是真的。林欢颜,总是姓着林呢,这事儿传出去老林家脸上难看啊,自己出去都得被人截脊梁骨。
还有这一大家子人,男女老少,以后都咋出去见人?
见姥爷半晌没话,唐晶晶继续添油加火:“今天她们学校挺多家长都去找校领导了,都自己家孩子不能和这样不要脸的学生一个学校,都闹着要退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