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善恶两面

A+A-

    这个时节樱花已经凋谢了,只剩下地上残余的花瓣,褪去颜色,一寸寸融入土地。

    苏寄云看着殿宇,“听当初宫变,陛下下令将宫城都重修了一遍,霁月殿也重修了?但是这看上去也不像是新修的啊。”

    长孙承晔看着霁月殿,“没有。当初霁月殿在天佑逼宫之时烧毁了一间殿宇,但是其他地方都安然无恙。之后宫变的地区也集中在太极殿那边,并没有波及到这里,所以霁月殿没有所到损坏。在陛下下令重修宫城的时候,霁月殿被单独挑了出来,不参与重修。”

    “陛下想要留住一些记忆。”苏寄云轻声道。

    “或许吧,但这里,并没有什么记忆。”长孙承晔带着她往里面走,“陛下幼时便被送离了宫城,并没有在这里待过。”

    苏寄云打量着四周,“若是前大晟未亡陛下想必会过得更开心些。”

    “命运本就是无常的,更何况一个国家的命运。”长孙承晔道。

    两人往里面走,虽然常年无人前来,但是里面很干净,想必是时常派人打扫,一切都和数年前一样,毫无变化。

    他们在后殿遇见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女帝安然坐在石桌旁,正在提笔作画。

    长孙承晔意外的走过去,“母亲。”

    苏寄云行礼,“参见陛下。”

    女帝将她扶起来,“霁月殿内,没有大晟女帝,只有凤南卿。”

    苏寄云瞪大了眼。

    凤南卿放下画笔,换了一只细毛笔,在纸上勾勒枝丫,“许久未动笔了,倒是生疏了。”

    “母亲本就不擅画作。”长孙承晔却开始拆台。

    凤南卿:“”

    儿子有个屁用,拆台他第一名。

    长孙承晔接过她中的笔,“我来吧。”

    凤南卿痛快的将笔递给他,本来她也只是心血来潮。

    “坐会儿吧,这子若是画画,是看不见旁人的。”凤南卿牵着苏寄云在一旁坐下,“你身子可将养好了?”

    “回陛下,差不多好了。”苏寄云如实道。

    “过了,这里没有女帝,不要叫我陛下。”凤南卿微微皱眉。

    苏寄云犹豫,“那叫什么?”

    凤南卿瞅了一眼在作画的长孙承晔,“我倒是想让你随那臭子叫我母亲,但你脸皮薄怕是一时半会儿听不到,叫我夫人就行了。”

    苏寄云从善如流,“夫人。”

    凤南卿点点头,她最喜欢的便是苏寄云这一点,干啥都很配合。

    “倒是没想到你们俩一起来了。”凤南卿轻笑道。

    “夫人有所不知,我此次随着殿下前来,是因为王爷告知了一些事情,殿下想来看望祖母,也是理所应当的。”苏寄云道。

    凤南卿不见惊讶之色,“我就知道他会将这些事情都告诉你。不过也无妨,你知道了也不是问题。我凤氏一脉有太多的秘密,有些啊,得带进土里去,有些却想让世人知道。”

    苏寄云安静听着,她知道她现在要做的便是倾听,而不是发问。

    “霁月殿,是我母妃生前所住的地方,她也没有住多少日子,便随着父皇去了。这里便一直荒废下去了。”凤南卿缓缓道,“彩云易散,霁月难逢。有时候我也在想,会不会当初入住这个殿宇,便是错误。但其实,无论住哪里,叫什么名字,都逃不了命运。”

    “大晟逃不了灭亡的命运,母妃逃不了自焚的命运,而我,逃不了复国的命运。”

    苏寄云的心狠狠一跳,从她出生起便从不同的地方听不同的本,女帝是如何一步步颠覆天佑,恢复大晟正统,这期间付出了多少,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可如今,她已经积威甚重的女帝,不会轻易对外人吐露所思所想,哪怕她现在顶着二皇子所爱之人的名头,也不可能听到女帝真实的想法。

    “夫人”苏寄云咬了咬牙,试图试探一下,“我曾有幸听过,夫人这一路艰难,有很多人为此付出了很多。我听了一个,叫道鉴的人。他是什么样的人?”

    凤南卿意外的看着她,“你从哪里听的道鉴?”

    苏寄云有点犹豫,“我不能。”

    “也罢,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能从他人口中听到这个名字。”凤南卿微微叹息,“距他身亡,已经二十多年了。”

    “我只知道他出身巫族,与我母妃同族,自幼相识,因为有佛缘,早早的便出家了。他本应该一心向佛,却在听我母妃死在大晟之时,放弃了大道,选择了为她复仇。”

    苏寄云下意识啊了一声。

    凤南卿笑了笑,“就是你想的那样,他在入佛之后,方才看清自己的心,但他看清的时候,伊人已经嫁为人妻,还是后宫众多嫔妃之中的一个。他本想远远观望,秉持着他那已经失去本心的大道度过余生,却没想到,只等来死讯。”

    “于是他走上了复仇的道路,他知道我的身份,来到我身边,帮助我复国。”凤南卿的声音浅淡,望着沉浸在作画之中的长孙承晔,“其间牺牲了一些人,做了一些有违佛道之事,在我登临帝位之后,他离开了。”

    “他去哪儿了?”苏寄云问道。

    “不知道。”凤南卿摇头,“我最后得到他的消息的时候,是国师来告诉我,她入梦见到了他。在一片沙漠,自焚而死。”

    苏寄云一惊,自焚。

    这和那位女子的死法相同

    “他选择了最为激越,也与我母妃相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夫人,这位法师的法名,何意?”

    凤南卿:“我以我道鉴苍生,是为道鉴。”

    苏寄云交握着双,“这倒是与他的一生相契合。他取这个法名,是预见了这样的一生吗?”

    “善恶于他,都无法界定,他是一个随自己心意而行事的人。”凤南卿起身,“刚刚我,他是听我母妃在大晟身亡才前来大晟为她复仇的吧?”

    “是啊。”苏寄云一愣,“难道不是吗?”

    “从我刚刚的描述里面,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凤南卿循循善诱道。

    苏寄云想了想,“清醒、疯狂、深情不折段。”

    凤南卿拍了拍她的肩,“对,不折段。他在认清自己的心之后,便抛弃了佛道,踏入俗世,与天佑帝合作,打算倾覆大晟,将我母妃带走。”

    “他成功了,也失败了。”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他倾覆了大晟,却没有带走所爱之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葬身火海。”

    “于是,他万劫不复。”

    道鉴,上一本书的反派,突然想把他拎出来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