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处置
“太白星现,乃不祥之兆。”国师道,“最近星象运行紊乱恐将有大事发生。”
凤君晚皱眉,“这预示着什么?”
“大晟,恐怕会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国师道,神情严肃,“星象只能告诉我这些,但是预言都是不确定的,我不能确保找到事情原因和在哪里发生。也就是,我们无法预防,只能等待它发生。”
长孙承晔皱眉,“那就只能坐以待毙?”
“防不住的,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此事我回去之后再想想办法,明日会上报陛下。无论会发生什么,准备都得做好。”国师的语气中带着藏不住的忧虑,“但愿不是在帝京。”
“无论发生在哪里,都会危及大晟。”凤君晚道,“有劳国师绸缪了。”
国师点了点头,“这是我职责所在,那我先回去了,这天气看上去好像要下雨了。”
“有劳国师。”长孙承晔道。
国师离开之后,凤君晚开始叹气,“最近的事情,真是一个接一个。你,真的是流年不利吗?”
“天灾人祸,都是必然。”长孙承晔没什么表情,“世无可避。”
凤君晚奇怪的看着他,“你今日进宫之后就一直这副态度,怎么,遇到了什么事情?”
“你知道一件事情背后的主使,但你却找不到钉死他的证据,你会怎么办?”长孙承晔不答反问。
“找证据弄死他啊,万事万物都有其轨迹,事情只要做过便会留下痕迹,就算痕迹清理干净,那也有去清理痕迹的人。这一切都无法完全抹去,只要用心查,就没有查不到的。”凤君晚拍了拍他的肩,“更何况,你如果想要做什么,下面多的是人帮你去做。皇子的身份,该好好利用的时候就得好好利用。”
“只要你有意的露出一些意思,下面的人都会按照你的心意去做事。”凤君晚似乎意有所指,“回吧,这天看上去要下雨了。”
长孙承晔若有所思。
一直待在暗处的沈三,听完凤君晚这番话,捂脸。
他确定了,这一家子,没一个善良的人!
晋国公府的账册彻查完毕,最后结果上呈给女帝。晋国公作为虚爵,账册里面却查出来很多意料之外的流通,部分银钱流向了不知名处,顺着线索往下查却中断了,女帝对此很不满。
除此之外,从账册交易之中可以确定,晋国公与地方官员有往来,地方官员送钱到帝京,经过不同的人中,最后送到晋国公里。接下去查之后,更发现,晋国公还与霖郡王有金钱往来。
这一下又将霖郡王牵扯了进来。
女帝翻了翻账册,最后将奏报丢到一边。
“来人!”她怒气冲冲。
令官匆匆进来。
“传旨,晋国公收受贿赂,欺上瞒下,勾结地方官员,贪污巨大,着废去国公头衔,押入狱中,秋后问斩。其家族亲眷直系流放三千里,旁系贬出帝京,终身不得回。”
令官听着旨意,匆匆记录着,提醒道:“陛下,天牢里还关着晋国公之子”
“那就把他们爷俩关在一起,让刑部决定刑期,一起处斩。”女帝满脸怒容,“另外,召霖郡王入宫。”
令官领旨,“微臣遵命。”
女帝又看了一眼账册,烦躁的将账册丢掉。
收押晋国公的旨意刚到晋国公府时,召霖郡王的旨意也到了郡王府。
霖郡王却仿佛早就知道女帝会召他入宫一般,早早做好了准备,在府里等着。令官刚到,便起身跟着一起进宫。
女帝没有等多久,撑着靠着椅子,看到霖郡王不紧不慢的走进来。
“参见陛下。”霖郡王从容不迫的行礼。
女帝没动,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你,这些年朕对你如何?”
霖郡王低着头,“陛下待臣很好。”
“真的吗?你没有心怀怨怼?”女帝声音带着冷意。
“自然没有,臣一向感佩陛下的天恩,是陛下的仁慈,才能让臣苟活至今,臣对陛下,只有感激之情,不会有怨怼之心。”霖郡王沉声道。
“可你做的事情不像是感佩朕的恩德,而是依仗朕的恩德而无法无天。”女帝将边的账册丢到他面前,一副打算听他狡辩的姿态,“解释一下。”
霖郡王拿起账册,翻看了一下,“这里面的都是无稽之谈,相信陛下也会明辨。”
“没有其他想的了吗?”女帝看着他。
霖郡王跪的笔直,“没有。”
“你朕是相信你,还是相信证据?”
“陛下会相信陛下愿意相信的。”霖郡王道。
“呵。”女帝一声冷笑,“朕已经下旨,晋国公收监等候问斩,其家眷流放。你也想要这样的结果吗?”
“陛下想要给臣这样的处置吗?”霖郡王抬头,“如果陛下想这么做,臣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如果陛下不会这么做,臣自认清者自清。”
女帝骤然起身,走到他面前,俯视着他,“你以为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朕就会转变心意?朕不信你的清者自然,朕只相信证据。证据就是你参与了敛财,参与了贪污,甚至连晋国公也受你指使。你觉得朕没放过晋国公,难道会放过你?”
霖郡王抬头,话锋一转,“陛下,先帝会看着。”
女帝脸色阴了下去,轻轻俯下身,掐住他的脖子,微微用力,“朕可以杀了他,自然也不会在乎他的魂魄。他活着都斗不过朕,更何况死了。”
“陛下想杀臣吗?”霖郡王问道。
女帝冷冷得看着他,收回了,“你该死,但朕不会亲自动。”
霖郡王捂着脖子,大口大口的呼吸,“陛下,心软不是件好事。”
“朕怕你黄泉路上孤单,所以准备给你多找几个同伴。”女帝转身上阶,“那个兵工坊,也和你有关吗?”
“陛下,为什么会觉得,一个注定要死的人,会告知陛下尚未有确凿证据的事情呢?”霖郡王咳嗽着,却慢慢笑了起来。
女帝从奏章堆里面抽出来一个,丢到他面前,“因为朕并不是没有证据。”
霖郡王顺了顺气,捡起奏章,三两行扫完,脸色终于变了。
“终究是臣时运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