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答案
朝堂风向往往是在一瞬间改变的。
英国公突然被下狱,家人流放的旨意如同平地一声雷,将朝臣们砸的晕头转向。虽然之前的各种清算已经让他们有了估计,但是没想到结果如此惨烈。
英国公拿来开刀之后,紧随其后的居然是霖郡王。
大晟开朝以来,并没有处理过二品以上的郡王,这让那些勋贵们前所未有的担心,当初陛下承诺的不清算,现在看来是要被推翻了。
谁在天佑朝时没有做一些犯法的事情呢?本以为一切都翻篇了,没想到现在又开始重新清算。
除却那些新入朝的官吏,其他人多多少少里都不干净,这下是真的是人人自危了。
苏寄云终于结束刑部的账册整理工作,和林惜雪一起将最终账册上报给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看着最终整理出来的账册,连声叹气。
“为官者,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富贵者,以权谋私以利相勾连。”刑部尚书摇头,“盛世所碍,不外于此。”
苏寄云垂眸,“这是不可避免的吗?”
“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刑部尚书道,“或许刚入官场的人,都是抱着利国利民的心去做的,只不过在这官场经历多了,有些心志不坚的人会被这名利所诱,忘记了自己当初要做什么。我们所在之地,是一个王朝权力最集中的地方,心志不坚者,很容易为名利所动摇。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对着唾可得的权力做到无动于衷的。”
“尚书大人,是如何做到不为所动的呢?”苏寄云问道。
刑部尚书微愣,似乎没想到她会如此直白的提出这个问题,但转念一想苏寄云之前的事迹,又觉得这话由她问出来也正常。
“无所求者,便不会被名利所困。”他答道,以一种过来人的语气,“本官入朝三十载,只求一个无愧于心,无愧于民。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如此便足以。其他的对本官来不重要。”
林惜雪突然低下头,撇开目光。
苏寄云莫名其妙的看向她,林惜雪轻咳一声,没有什么。
林惜雪应该是有什么不好在刑部尚书面前的话,苏寄云也不会当着刑部尚书的面去追问这些,只好先对尚书告辞,“既然账册都已经处理好了,我们便先回户部了,”
刑部尚书点头,“这段时间有劳你们了。”
“应该的应该的。”苏寄云应道,“那我们先告辞了。”
刑部尚书嗯了一声。
苏寄云和林惜雪一起离开刑部前往户部。
“你刚才想什么?”苏寄云走着,突然想起来林惜雪之前的欲言又止。
林惜雪一脸八卦道:“你应该不知道刑部尚书的背景吧?”
苏寄云微愣,“我还真不知道。”
“刑部尚书出身世家,自幼便是在这帝京长大的,自便看遍了这人世繁华。一个已经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世家子弟,已经看遍了繁华,他眼中还能容得下那些微末的名利?”林惜雪道,“要知道,朝廷的贪官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出身平民未曾见过世面,骤然置身于名利场间而容易迷失了自我。”
“另一种便是出身世家有点权力但权力又不是特别足够的人,这种人会一心去追求更高的权力。因为他拥有过权力,知道权力的好处,所以更加明白更高的权力会给他带来什么,这样他才会一心去追求权力。比如霖郡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像是之前王爷在云州处理的那些官员就属于前者,他们出身不高,好不容易挣得一个可以碰到上层的会,自然会死死地牢牢的抓住,不让其落空,所以才会铤而走险去做那些贪赃枉法的事情。”
苏寄云若有所思,“那你呢?”
林惜雪无语,“我了这么多,你就给我这么一个反应?”
“我知道你的意思,所以我才这么问你啊。”苏寄云道,“你刚刚所举的两个例子,你应该是对应的后者,但又不是完全的后者。你出身国公世家,也算是顶级勋贵家族了,若是不入仕途,便会在世家子弟之中选择一个出嫁。但你入了仕途,你好像并无所求。”
她道:“你选了一条与众人相违背的路,但你却无所求。”
林惜雪沉默了一瞬,看着街边热闹的叫卖声,人流如织,她从中慢慢走过,她之前从未想过自己入仕是为了什么。最初好像是为了不被家族束缚,不像那些姐妹们困于后宅,每天为了一些鸡毛蒜皮而斗争,待到年龄到了,便被父母指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并且余生为了他付出一切,照顾后嗣,辗转于妯娌之间,困囿于命妇之中。
在入学之后,她接触了更多的人,见到了更多的人,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明白了自己于这世间的意义,那时候起,她就再也没有为后宅那些事情所费心过了。那些女人之间的争斗,似乎已经离她而去了。
她看见了与众不同的天地,便不再在乎那曾经想要困住她的一切。
她读的书越多,结识的人越多,她便越清醒。
前所未有的清醒。
但她似乎尚未去寻找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若不是今日苏寄云问起,她都不会仔细去思考,她入仕到底是为了什么。
她将视线从身边不断往来的人拉回,看着苏寄云,“那你呢?你为何入仕,凭什么做官?”
苏寄云一笑,似乎知道她会反问,很快给出了答案,“我的答案很简单,我是为了百姓入仕。”
“这样吧,我是为了百姓成为一个官员,为了百姓踏入仕途,为了这天下有更多女子得到选择的权,做自己的权利,为自己而活的权利。”她声音朗朗,在人声鼎沸之中温柔而坚定,“你我皆知女子在这世间要遭遇多少不公,会受到多少苦难,我以身去试一条全新的路,无论它是好是坏,只有有人走,之后便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只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今后的女子,才会有更多的出路。”
“我见众生于苦难之中挣扎,我想尽我之力帮他们,也是帮我自己。”
“曾经我一心只想改变女子所处的境地,认为只有让她们明礼,觉醒,如此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可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我明白了,这一切不能只靠女子自己努力。”苏寄云道,“男权社会维持了数千年,想要打破不是那么容易的,身为女子,我们所争的并不是立身的权利,而应该是与他们平等的权利。”
“天生成人,本就不该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男子也好,女子也好,都应该得到一样的选择,一样的教育,一样的前途。”
“既然男子可以读书,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入仕,那为什么女子不能?女子并没有差在哪里。甚至有些女子,比男子厉害多了。陛下不就是这样吗?”苏寄云道,她行与人世身侧,着与他们似乎毫无关联却息息相关的话语,“我们要的公平,应当是一致的公平。男子有的,我们也该有。一样的选择放在面前,这才是公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她道,“我们应当成为这样的官吏。”
林惜雪看着她,恍然间想起初见之时,她面对女帝所给出的回答。
“女子经过这条路进入了朝堂,既然陛下有这样的能力和野心,那么陛下一定会保证进入朝堂的女子的话语权。偏听则信兼听则明,只有听到不同的声音,才能去判断到底哪一个选择是正确的。至于分裂他人权位,民女认为,权力这种东西,要掌握在正确的人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能力这个东西是看个人的,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进入朝堂的女子有能力去掌握这些,那么那些人也无法阻止她们。女子为官成为风向之后,其他的女子势必会觉醒,会为了自己的权利斗争。我相信,天下女子,自当奋发。”
林惜雪终于明白,苏寄云当初给出的答案,从未忘记,而是在这条路上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她真的在履行自己的话语,用实际行动去诠释那个构想。
“天下女子,自当奋发。”林惜雪轻声道。
苏寄云听到了,她停下脚步,慢慢笑了起来,“我为何入仕,这就是答案。”
林惜雪也停住了脚步,伸出握紧她的,“我自当与你心愿一同,你在这条路上不会孤单。”
苏寄云浅浅笑着,“好,我们一起努力。”
人流不息,每个人都在走向自己的终点,无人知晓身边侧身而过的人心中在想什么,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他们不会知道,会有人为了他们的能够有努力的权利,而奋斗终生。
万事万物流向自己的归宿,人们也走向自己的宿命。
不可更改,不会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