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努力生活,最可靠的是自己
安晓晓更忙了,有香上大学去了,晓晓才感觉这个平时不怎么话的姑子对自己的生活影响很大,是自己不可多得的生活帮手。
也因为习惯了有香的存在,所以当早忙忙碌碌的晓晓收拾着两个孩子的穿戴和早餐,才渐渐发现范有金在家里呆的时间太少了,他的理由永远都是加班、加班。
好在两个孩子很听话,将妈妈的忙碌看在眼里,比同龄的孩子懂事许多。
每天放学回家,两个孩子跟着放学的队伍到家属楼下,跟同学和跟队老师挥手再见后,就回家了。
回家后的两个孩子,用家里座机给妈妈个电话,就掏出自己的书本做家庭作业,等安晓晓下班,两个孩子比着也把作业做完了。
两个孩子就是这点好处,一起玩耍,不孤单。
安晓晓下班回家,看见两个孩子叽叽喳喳、争先恐后给自己讲校园发生的故事,一个讲,一个补充或纠正,一天工作的疲乏也就烟消云散了。
范有金依然还是很会,甜言蜜语很轻易的一堆堆、一串串的从嘴里出来,安晓晓有时也很奇怪,自己以前怎么就这么喜欢听这些淡而无味、华而不实的假话呢?
安晓晓依然除了忙碌的上班,照顾两个孩子的起居和学习以外,就是自己继续的学习考证。
范有金不加班的日子,家里的孩子和早餐都是范有金在准备,只是这样的时间很少……
将要进入年底的忙碌期了,今年因为是即将进入千禧年,包括电脑都有许多的程序要变,估计工作也会比往年忙碌一些。
安晓晓因为有香不在,自己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虽然范有金不加班的日子也在管孩子,但忙碌的时候多、空闲的时候短,自从家暴后,安晓晓从来没有把范有金当成主要依靠的力量。
她 想起一句老话:“靠山山倒、靠水水干,这世上,最可靠的是自己靠自己。”
工作上,她靠自己的努力,在单位业务上,已经成为业务骨干。
生活中,在有香的帮助下,自己也渐渐的将孩子和家庭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学习上,经过几年辛苦的努力和付出,已经把助理会计师的资格证书拿到了手里,下一个目标,争取早日拿到会计师的职称。
单位也因为自己拿到的这个助理会计师职称,将这几年考试报名的花费全部报销,还给自己奖励了2000元钱,相当于自己2个月的工资。
这两年工资也在年年的调整标准,也比前几年高多了,虽然物价也水涨船高,但看着工资卡上的数字,心情还是不错,安晓晓想着。
刚把两个孩子洗漱干净送进各自的卧室,将门关好,弟弟志成来了电话,这个电话完全出乎晓晓的意外……
弟弟安志成来电话,要辞职购买弟媳白夕颜老家的一家乳胶厂。
原来,当兵复员回来分配在省城市经委工作的弟弟,上半年被抽调到弟媳的老家,离省城不足百里的一个下辖县搞企业改制,现在已经接近尾声。
在对需要搞改制的企业全面的了解和摸查后,对其中的一个乳胶厂,在改制出售时,弟弟报了名。
在竞价拍卖前,需要缴纳竞价款,给二姐安晶晶了这件事,二姐给汇来一万美元,完成了竞价资格审查,经过竞价,弟弟安志成买到了这个厂子,前提是必须辞职。
安晓晓问:“夕颜是什么看法?”
弟弟:“夕颜同意辞职,这是我们两口子商量的结果,夕颜,趁现在年轻,前面的路都是黑的,闯一闯,反正夕颜有工作,家里有固定的收入,即使挣不了钱,也没关系,年轻就是资本。”
晓晓:“既然你们两口子已经决定了,我就支持你们的做法,只是你应该先给我,我帮着你计算一下相关的数据,看是否合适?
因为我们这里的型企业也在改制,好些也都出售了,最近我们局里国资科的人也忙的不可开交的收钱呢。”
晓晓又:“需要的钱,借到了吗?问舅舅借的?姐姐到同事们跟前帮你也借一点?”
志成:“不用了,大姐,钱够了,二姐又给我寄来了5万美元,我都没去舅舅那里张嘴,因为辞工作的事情,我不敢让母亲知道,害怕她老人家血压升高,给你,就是想让你抽空回来,跟妈妈好好做做思想工作,因为只能瞒一时,不能瞒很久,妈妈要从别人跟前听见更糟糕。”
安晓晓也想知道自己的弟弟究竟买了一个什么样的厂子,值得弟弟辞职去下海。
第二天一上班,将自己手头的工作处理了一下,安晓晓到科长跟前好歹,总算又请了几天假。
,安晓晓回到家中,将孩子交待给最近没有加班的范有金,买上班车票,来到了夕颜的老家,弟弟要买厂子的县城,算利用自己的财务专业优势,为弟弟安志成买的厂子把把脉。
下午5点,下了班车的晓晓被等在车站的弟弟直接接到惜颜父母家。
一路上,夕颜看着县城的风景。
虽然这里离省城只有100多公里,但因为在山区,所以海拔还是比省城高高出许多,与省城树上还黄绿相间的景象相比,这里的树叶已经稀稀落落,残存的黄叶也随风大量的飘散,透露着冬的寒意。
夕颜的父母都是县城跟前乡镇的学老师,夕颜的母亲已经退休,父亲还在上班。
夕颜的父母住在教育局的家属楼里,今年夏天才修好的楼房,院子的地坪还没有,铺满沙石子的院子里,进进出出都是往里搬家的人。
夕颜的父母算是这幢家属楼里最早搬进来的人,房间里,客厅很大,卧室、餐厅、卫生间很,三个卧室一字排开,和安晓晓家的布局差不多。
见到夕颜的父母,安晓晓突然有些急迫地想要见到自己孤单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