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回忆往事 多年友谊今亲家

A+A-

    给母亲端来牛奶让她喝下,将母亲的卧室窗帘拉好,晓晓随手关闭了母亲房间的灯,退出了母亲的卧室,轻手轻脚回到自己睡觉的卧室。

    躺在床上的晓晓母亲,却没有丝毫睡意,为了不让大女儿担心,她装作无事,可是三个孩子,两个都辞职了,做母亲的又怎能不担心?

    她想起了女婿海泉的父母,那是一对自己眼里最恩爱的夫妻,可惜啊……

    如果海泉的父亲郑文博还活着,海泉都不会活得这么累,这个孩子太可怜了,可是女儿在国外开餐馆也很辛苦啊,毕竟不在自己身边,孩子有个难处,老人们都帮不上忙。

    女儿、女婿挣钱又是为了女婿的妹妹贝贝,谁让贝贝这个孩子还在母亲肖英的肚子里,她的父亲郑文博就已经去世了。

    最糟糕的是郑文博突然车祸去世,对这个遗腹子的影响,就是生下来不久,就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连晓晓爸爸请来心脏方面最有权威的专家,给这孩子彻底检查后,都,这个孩子恐怕活不过15岁。

    在省医学院,晓晓的爸爸、海泉的爸爸是一个宿舍上下铺的舍友,比自己高两级,毕业后两人又一起分配到离省城500多公里的最偏远的县卫生院。

    当低两级的自己,两年后也分到那个卫生院时,海泉的爸爸郑文博已经跟海泉的妈妈肖英谈婚论嫁了。

    肖英是家里的老大,家里兄弟姐妹7个,父亲是县中学的校长,母亲是个家属,和街道居委会的几个大妈一起开了一个压面铺。

    肖英是县政府的字员,是个漂亮而又话、干活都很利索的人,因为全县职工运动会,两个运动会上都很出色青年男女相识、自由恋爱了。

    当自己分配到县医院参加工作不久,郑文博和肖英就结婚了,在晓晓爸爸这一届同学里算是结婚最早的。

    等自己和晓晓爸爸结婚的时候,海泉都半岁了,被肖英抱着来新房帮忙。

    漂亮可爱又很萌的海泉,趁大人一个疏忽,就给新房里,拼起来的两张单人床的新床单上画了个地图,肖英不好意思极了,在海泉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将孩子匆忙抱走了。

    当自己生下晶晶不久,正在家里坐月子。

    一天,正在医院农场劳动的晓晓爸爸,匆匆回到家里来换衣服,郑文博出事不在了。

    原来每年秋天,医院农场种植的土豆成熟了,单位一个科室留一个人,剩余的人都去农场地里挖土豆,给职工分掉,算是一年过冬的福利。

    今年也是这样,在山坡上,挖出的土豆堆在了地边,郑文博下山回单位,开了单位的手扶拖拉机准备去将土豆拉下来给大家分。

    上山坡时有个急弯子,正碰上农机局的大拖拉机也拉着单位的土豆拐弯下山坡,开拖拉机的也是本单位职工,都不是专业的司机,两个非专业的司机慌忙避让,还是碰在了一起。

    不巧的是,随着被撞翻的手扶拖拉机一起倒地的郑文博,被对方崭新的大拖拉机无情碾压,车上,还有满满一车刚挖出的土豆。

    而那时,郑文博的妻子肖英正怀着第三胎。

    因为自己生晶晶坐月子没有出去,听晓晓爸爸,肖英哭的昏过去几次,当时自己和晓晓爸爸就很担心肖英这样会对肚子里的胎儿不好。

    大家伙都在劝,肖英也知道、知道,可是孩子生下后,还是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虽然这个孩子又聪明、又漂亮,长得跟画的一样,还是只选了优点画的那一张……

    晓晓的妈妈躺在床上,思绪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发生的一些陈年往事之中……

    海泉的爸爸去世后,因为自己当时只有两个女儿,加上晓晓爸爸和海泉爸爸多年兄弟般的交情,所以晓晓爸爸一直把海泉当成儿子在养。

    晶晶两岁的时候,自己两口子调动工作回了省城,本想带着已经上二年级的海泉一起到省城来上学,肖英也同意了,谁知海泉哭着不肯,要在家帮着妈妈照顾两个妹妹。

    虽然离开了那个县城,但每年都有肖英带来当地特产,而自己也是一直和肖英犹如姐妹一样的交往,每年三个孩子过年的新衣、玩具、书籍没少了往那个县城带,直到晶晶嫁给海泉,两家结为亲家。

    海泉一直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因为父母长得都漂亮,这孩子从就长得好,学习还好。

    初中时,晓晓爸爸又想让这个孩子来省城师范附中上学,若是在附中上,依着海泉的学习成绩,估计北大、清华也都考上了,海泉还是拒绝了,依然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妈妈和妹妹,直到考进省城的医学院,才来到自己身边,还是跟时候一样,听话、懂事,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

    也有一点不一样,自己的儿子还总是跟自己犟嘴,不听话,可是海泉不一样,除了两次让他到省城上学,海泉没有听话以外,其它的事情,从来没有违拗过大人。

    海泉比晓晓大三岁,比晶晶大六岁,自己本来是想让晓晓嫁给海泉的,结果晓晓自己碰上了范有金,没有告诉父母就领证结了婚,还把她自己的工作也调到了县城,好在,结婚后,还算幸福,一对双胞胎孩子也可爱的没法提。

    晓晓出嫁后,晶晶告诉父母,姐姐不嫁海泉哥,她嫁!

    看着女儿坚定的样子,自己和晓晓爸爸都放心了,不论是针对海泉还是女儿晶晶,因为海泉是个让人可以信赖的好孩子。

    出国进修交流学习,海泉本不愿意去,怕花费更多的钱,想攒钱给妹妹看病,还是自己劝着去的,晶晶的陪读也是自己同意的。

    可是现在,为了挣钱,晶晶选择辞掉工作,自己可真不想让她这样做啊!

    听晓晓,这次志成买厂子,晶晶前后寄来了6万美元,明天白天给肖英个电话,看贝贝这次看病是什么时候?

    等贝贝再去看病,我到弟弟跟前张嘴借上些吧,弟弟的诊所也挺挣钱的。

    唉,操不完的心啊……

    晓晓的母亲想着、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让自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起床后的晓晓,看着卧室出来,气色不太好的母亲,很担心。

    母亲连连自己没事,就是昨晚又有些失眠了,还宽慰晓晓:“我自己就是医生,哪里不舒服了,我会给自己看的,就是想起来一些陈年旧事,等一会跟你肖英阿姨聊聊天,也就好了。”

    想到母亲和肖英阿姨的交情,晓晓放心了。

    吃过早饭,母亲给妹妹的婆婆肖英阿姨电话去了,晓晓手脚麻利的将母亲的房子来了个大扫除,该洗的洗、该擦得擦,毕竟已经离新年不远了。

    弟媳夕颜中午下班过来,不让晓晓再干,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自己每周末干一些,用不了两周就干完了。

    晓晓笑着,从自己结婚后,每次来省城都是出差、或者接送孩子。

    急急忙忙的来去,自己给母亲就没干过多少活,难得这次有两天机会,周末才回去,应该好好表现表现。

    吃过午饭,夕颜笑着要和晓晓一起接着干活,被晓晓推到次卧午睡去了,自己和母亲在母亲的卧室里听母亲讲和肖英阿姨聊天的长长短短、贝贝的病情。

    周末,坐火车回到市里,拿着母亲给两个孩子买的吃的、用的,自己给孩子买的书,到汽车站,坐着班车回到县城,晓晓又回到了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