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点蜜
天色渐渐地暗沉下来,呼啸的北风呼啦啦地在山道上肆虐, 卷起地上、树梢的皑皑积雪弥漫开来。虽然每一寸空气里都凝着刺骨的寒意, 但是宋氏的额上却布满了细汗。
陡坡之下一片白茫茫,半天看不到人影,宋氏在坡边来来回回地走动, 一边又忙着催下人们往坡下寻去。
林秋宁也早从软轿中下来了, 此刻一双眼睛正红通通的盯着先前林婉宜滚落的方向。半天, 她终于抬起头, 呜咽着问宋氏:“娘,姐姐会没事的对吗?”
宋氏紧皱着眉,闻言只微微点了一下头,一颗心却提得老高。其实,林婉宜被推下山坡那一幕她看得清楚明白,知道她被那不知从哪儿冲出来的青年护得严实,即便滚下坡去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可是到这会儿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却仍然音信全无。宋氏心里的不安越发地强烈起来。
不提孤男寡女一处, 便是这般冰天雪地的严寒也不是林婉宜能够禁受得住的。如果林婉宜有个三长两短……宋氏骤然想起九年前的事情来,不由一下子攥紧了手里的绢帕。
宋氏不话, 脸色绷得生紧,林秋宁站在一旁,见此只好又把目光移开了去。
这一移,她便注意到蹲在坡边的伸长了脖子往下瞅的孟桓,走过去, 问他:“你在看什么?”问完,想到跟自己姐姐一起掉下去的那人,“你……是在找梅林大哥哥吗?”
孟桓转过脑袋,看了她一眼,又把脑袋转回去,眼巴巴地望向坡下。
林秋宁见他不搭理自己,正准备张口再点什么的时候就看到一直蹲着不肯动的男孩突然蹿了起来,朝右边跑去。林秋宁下意识地随着望过去,就看到一道颀长的身影正从右边的山道处过来,看样子像是刚从山下上来。
她歪了歪脑袋,一时不解孟桓的激动从何而来。
而孟桓虽然年纪,但是惯有认脸记人的好本事。即便隔得远,他还是一眼认出了王呈林。
“我大哥呢?“他问道。
王呈林看着一脸淡定的孟桓,讶于他年纪能够如此淡定之余,更生出几分赞许。他点点头,伸手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开口温声道:“放心,没事了。”完,越过他走到宋氏等人面前,轻轻一拱手道:“林姑娘这会儿已经安然无恙,正在山脚等候夫人。”
宋氏还记着之前护卫的话,见状大惊,连忙移步避开了这拱手一礼,“民妇不敢当将军大礼。”一面就要福身拜下去。只是还没等她动作,就被王呈林淡声止住。
宋氏缓缓站直了身子,“敢问将军,女她……”
王呈林道:“林姑娘吉人天相,并无大碍,只是山道难走,故而未曾上山来。”
山坡高陡,又覆着厚厚的一层冰雪,加上孟桢腿上有伤,所以只能沿着坡道往下摸索,等出了坡下的松林,人便已经到了历山脚下。
闻言,宋氏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转念想起一同滚落坡底的青年,有心多问一句,可对上王呈林那张略有几分眼熟的俊脸,却不由得止了言语。
见她无话,王呈林没算多做停留,转身走回到孟桓面前,正准备领着他先下山去时就听见身后的宋氏唤了一声。
“王将军。”
“夫人还有旁事?”王呈林止步回身,挑眉问道。
虽只简简单单一个挑眉动作,但他眉目之间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神采却丝毫不像是个久历沙场、提剑杀敌的武将,反而有些清隽的书生气。而最令宋氏心惊的是他眉目神态竟与林修儒有五六分相仿。她面露迟疑,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民妇冒昧,不知将军是何方人士?”
王呈林扯了下唇,缓缓启唇:“信阳。”
言罢,却径直领着孟桓下山而去,留下宋氏震惊于原地。
信阳界内,她可从不知有哪户王姓人家出了名将军,甚至还尚了公主。
王呈林……林珵?
这样一个猜测才涌上心头,宋氏手里攥着的帕子便蓦地落了地,皑皑的白雪称得那帕角的忍冬花竟透出几许生机来。
等到宋氏等人到山脚的时候,林府的马车正停在路旁的树下,马车旁除了赶车的六子外还有一名护卫。那护卫的衣着宋氏才从山上见过,知他是王呈林身边的人,便发了芸香前去听,而自己则牵着林秋宁上了马车去瞧林婉宜。
马车里,林婉宜一张脸雪白,唇色有点儿淡淡的发紫,正合目养神。
听见动静,她缓缓睁开眼,见到一脸忧色的宋氏与林秋宁,轻轻地扯了下唇,“让你们担心了。”
“没事就好。”除了脸色不大好看,见她身上并没有落下伤口,宋氏的心这会儿才彻底放下来。坐到林婉宜的身旁,拉住她冰凉的手,宋氏心有余悸地道,“可真把我吓坏了,你若是有个好和歹,叫我们怎么办?”这,饶是她出身书香,也忍不住低声把齐麟骂了一通。末了,才想起另一人来。
见她问及孟桢,林婉宜眸中水波微澜,她轻轻地垂下眼帘,抿抿唇角,倒也没瞒着宋氏什么,当然,关于那人她却没有多提。
“那孟桢于你有救命之恩,这会儿他先走了,倒不好当面谢过。也罢,等回家去与你爹了,还是改日登门谢过才好。”宋氏看向眼帘微垂的林婉宜,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问她,道,“婉宜,你,你有没有觉得那位王将军有些眼熟?”
“王将军?”林婉宜微微一愣,转而反应过来,眼神飘忽了一下,摇摇头,反而问宋氏道,“母亲为何这样问?”
宋氏讪讪一笑,“没事,我只是觉得他长得跟你兄长又七八分相像所以才……哎,许是我想太多了。”
林婉宜翕了翕唇,状似无意般把视线移到车厢中间矮几上那半盏摇摇晃晃还散着浅浅热气的茶水上,想起之前在坡下的事情来。
初抬眸看清王呈林的面容,她只觉得有几许熟悉,觉他像极了那个在记忆里快要模糊了的身影,然而她的疑惑没有持续很久,王呈林脱口而出的那一声“浓浓”恰恰印证了她心中的那个猜测。
正如宋氏所言,二十五岁的王呈林跟九年前的林珵有七八分相似,余下的两三分不同,是因为如今的他早褪去了当年年少的青涩,也敛去了那时的锋芒与气焰,整个人内敛许多。再加上曾经久历沙场,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提笔弄墨的白面书生。
阔别九年重逢的兄妹只是相对而立,没有人再开口破那片沉寂。
林珵是不知该如何与妹妹解释,至于林婉宜,对当初兄长抛下自己和弟弟头也不回的离开,虽嘴上不在意,但心里却并不是没有点儿怨气的。如果林珵没有离开,或许她不会被孤单单送去金陵,饶是宋老太爷和老夫人待她亲厚,姊妹兄弟再亲密,可她一个外姓的表姑娘住在宋家庄九年,难免也会尝到些许寄人篱下的滋味。
最终破沉寂的人是孟桢。
彻骨寒的冰雪使得他腿上的伤口生疼,终于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哎呦”了两声。他看了眼两兄妹,开口破僵局,只对王呈林道:“将军,这里到底不是话的地方,冰天雪地的,怕是婉……林姑娘的身子禁受不住,咱们还是先离开这儿再?”他抬头朝四野望了一圈,隐约辨出通向山脚可以通行的路,便指了过去,道,“从这边走,等出了下面的林子,再想办法给山上送信好了。”
王呈林看了一眼林婉宜,颔首。
三人出了雪地,正好走到林家的马车边,因着六子迎了上来,王呈林在嘴边着圈儿的话囫囵半晌还是没能出口,但却仍记着叮嘱林婉宜暂时不要把他的行踪与身份告知其他人,甚至怕孟桢漏了嘴,在接了孟桓下山以后就亲自将其送走。
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腕上,然后缓缓往上移,隔着衣袖摸到藏在袖笼里那一封厚厚的书信,林婉宜轻咬了下唇,开始盼着马车能够走得更快一些。
陆河村下河村孟家院的门口,胡氏牵着裹得严严实实的侄女儿不住地朝村口的方向张望,眼见天色越来越暗,没看到两个侄儿回来,她心里渐渐焦急起来。
这时候,孟海正好兜着手从外面回来,瞧见她俩,便道:“昨晚的雪下得大,路都堵住了,孟桢不定还在寺里。你带着秀秀进屋去,别吹坏了。”
胡氏道:“大宝了今儿家来,定是在路上。不行,你给我去村头瞧瞧去。”
孟海不敢反驳她,只好兜着手转身,可还没踏出院子,就看见从村口方向来的黑压压的人群。
这样的阵仗孟海见过一次,是侄子上回在城里受了伤被人送回来,这会儿看着那群人朝自家院子来,孟海粗粗眉毛一抖,觉得不太好了。
作者有话要: 这本书的更新为大家讲了另一个故事,叫做《论千金扇的fg倒掉》《作者自己脸的那些日子》
最近忙着处理导师课题的数据,加上临近读书会各种做笔记完成任务,忙得很想把自己劈成两个人,没顾上的更新,在此我也很难受5555555请可爱们见谅。然后榜单还剩七千字,明天没意外会更掉!
这章发二十个红包吧,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