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妖僧】他的佛法

A+A-

    敦煌万佛窟

    为藏站在书架边,手里翻阅着佛经,这些佛经大多都还未翻译成汉文,几个年幼的沙弥挑着灯伏案翻译着佛经。

    “你有烦恼么?”迦耶尼看向为藏。

    为藏抬头,问:“为何这么?”

    迦耶尼双手拢在袖中,:“你眉宇之间有沟壑万千,双眼总是带着迷茫。”

    为藏轻笑一声,问:“什么是福报?”

    迦耶尼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恶行恶果,善行善果,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

    “倘若今生别人对你做了恶事呢?”为藏问:“那是因为前世欠下的债么?”

    迦耶尼注视着为藏,道:“因果循环。”

    “倘若我前世只是断了他一根手指,今生他却断我一臂,这算是我还清了他的债,还是他今生又欠了我的债呢?”为藏道:“那我是否来生也能断他一足?”

    迦耶尼道:“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既要原谅,为何还要有因果?”为藏问。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迦耶尼死死盯着为藏,他觉得这位远道而来的漂亮僧人似乎心有郁结,这不是一个僧人该有的心态,他劝慰道:“为何执迷于因果?”

    为藏垂下那双漂亮的眸子,烛火晃动,眸子隐藏在阴影下看不出神色来。迦耶尼握住为藏的手,道:“这世间,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诸多烦恼,烦恼无以排遣故有心结,莫要为欲求而恼。”

    “僧人犯了错,谁来惩罚?”为藏道:“子女犯了错有父母惩罚,士兵犯了错有军法处罚,僧人呢?”

    “心。”迦耶尼道:“潜心悔改,心便得到原谅。”

    为藏抬眸,眸子里多了更多的烦恼,他问迦耶尼:“悔改便能得到原谅么?”

    迦耶尼看着为藏的眸子,一时间竟无法告知答案。

    为藏又道:“我从赵国而来。”

    迦耶尼等着为藏继续。

    为藏松开迦耶尼的手,将佛经放回到书架上,:“赵王崇佛,他在赵国境内建了无数座寺庙供奉佛祖,寺庙里的和尚不用干活,每天诵诵经念念佛便有钱拿,甚至有无数汉女被剃光了头送到寺庙里当尼姑,这些尼姑地位低下,被这些和尚猥亵了,也不敢伸张,他们杀了人,奸污了女人,你他们能被原谅么?他们在佛前诵诵经就可相安无事么?”

    迦耶尼从未去过东土,他终其一生都守在万佛窟看守这些佛经,翻译这些经书,并为前来参悟的沙门讲解佛经,他的一生枯燥但又无比单纯。他的见解从来只是来自书里而已。

    和尚犯错能被原谅么?悔改就能被原谅么?如若做了十恶不赦的坏事,剃了发加入沙门便可被原谅么?

    迦耶尼无法给为藏答案。

    为藏走近迦耶尼,道:“我听大师你是这天下最精通佛法之人,你给我的法只是潜心悔改,心便得到原谅么?”

    迦耶尼道:“我并不是最精通佛法之人。”

    “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可笑……”为藏对伽耶尼:“我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女孩的父母被一个土匪杀了,土匪再准备杀她的时候来了一位和尚,和尚劝阻了土匪,让女孩免于死亡,这原本是一个好故事,对吧,和尚算是救了她的命。”

    伽耶尼看着为藏,等待着为藏继续下去。

    为藏的眼神逐渐空洞,仿佛回到了这个故事里,他道:“这个女孩活了下来,但她心中的仇恨没有被磨灭,她走访了天涯海角,去各处寻觅功夫上乘的剑客、刀客亦或者匪贼,她向他们学习,十年后,她学得了一身上乘的功夫,可她也从女孩变成了女人,她又花了五年的时间去寻找这个杀害她父母的匪,终于,她找到了个这个匪,可当他找过去的时候,发现此匪已经剃光了头发遁入空门,匪也不在是女人的对手,女人将他倒在地,正欲杀死他的时候,曾经那个老和尚有前来阻止,让女孩放下屠刀,匪早已改过自新,现在已经没有匪,只有一心向佛的和尚……你觉得,女孩将怎么选择呢?”

    “聂海茫茫,回头是岸。”伽耶尼道:“何不放下妄想和执念。”

    为藏轻笑一声,:“女孩还是杀了匪,而和尚也杀了女孩。”

    伽耶尼沉默应对。

    为藏问他:“当年和尚为何不杀匪,如今却要杀了女孩?”

    伽耶尼道:“女孩执念太深,执念会让人入魔。”

    “不,因为匪找到了靠山,所谓的遁入空门就是他的靠山,他剃了度,手上所有的鲜血都可以洗净,这是他的战术,他曾经杀过十个人亦或者百个人,可女孩只杀了一个人,杀了一个弑了她父母的人。”为藏:“而且因为这一个人的性命她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她花费了自己十五年的时间,她本应该可以找个好丈夫,过着相夫教子的常人生活,可匪毁了她的一生,还让她失去了双亲,女孩只是杀了他而已,和尚却杀了女孩。和尚却不觉得自己杀了一个心怀仇恨的人,和尚只觉得自己杀了一个仇恨的魔,你,女孩是不是太不划算了?”

    伽耶尼无法评论。

    为藏当然知道伽耶尼不懂女孩的心情,因为事情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他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做出任何评论,他甚至可以把自己成是圣人来指责女孩。

    为藏失望地对迦耶尼摇了摇头,双手拢进袖中,一柄短刀抽出插进迦耶尼的胸口。迦耶尼瞪大一双眼,揪住为藏的衣服,颤抖着嘴唇,艰难道:“为什么?”

    “大师亦无法抚平我心中的疑惑,可你却妄下定论。”为藏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迦耶尼苦笑道:“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迦耶尼沾染了笔墨的双手从为藏的身上松开,身体重重地摔在地上。那两个伏案翻译的和尚听着声音抬起头,见迦耶尼倒在一片血泊之中惊叫着跑向为藏。

    为藏甩袖,掀翻烛火,烛火轰然点燃佛经。

    那两个和尚被火势包围,不曾想如何脱险,而是脱下衣服想要将燃烧的火苗扑灭。

    为藏摇了摇头,在袖子上擦了擦短刀,阔手往外走去。

    万佛窟的洞窟里传来阵阵火光和硝烟,硝烟遮天蔽日,连漫天的星辰亦看不真切。和尚们从洞窟里跑出来,大喊着:“走水了!”

    那位送水的和尚踉跄着跑出来,喊道:“先救人!”之后又钻见了洞窟里。

    为藏站在万佛窟前,抬头看了眼佛陀泥塑,转过身往沙漠中走去。

    他的身后是漫天火光和惊慌失措的和尚们,而他隽秀的脸上也并没有喜色,反而更加失落。

    悟性最高的为藏,佛图澄最看重的徒弟,当年是以为能够成为邺宫寺主持的和尚。可他的目标不是主持,他想要寻求佛法的根本。

    《中论》也好、《百论》也罢,亦或者是《十二门论》、《杂藏》,这些都不能告诉他人性。

    “师父。”菩提树,尚且年幼的为藏拿着经书问佛图澄:“为何佛起?”

    佛图澄道:“因缘起。”

    “缘为何物?”为藏问。

    佛图澄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彼时,石勒还只是个将军,邺宫寺只是一个寺庙。

    待到为藏大了些,他看见一批一批的女人被送进了寺庙里,邺宫寺不再是单纯的佛法之地了。

    为藏似乎天生就有强烈的共情,他会同情每一个遭受到困难的人,同时,这也让他很痛苦,好像每一件悲惨的事情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他和道安一样,很的时候就跟随在大和尚佛图澄身边,他和道安学着一样的经书,听着一样的梵文,可越长大越发现,这个世界太痛苦了,邺宫寺太痛苦了,可为什么师父和大师兄可以视而不见?

    夏日的晚间是最舒服的时刻。尚是少年的为藏坐在繁茂的树上,他的手里拿着经书。

    邺宫寺又来了很多和尚和尼姑,这些和尚和尼姑并非自愿来的,他们是赵王的俘虏,他们被勒令送进来剃度。

    他们站在院子里,石家的公子在院子里像挑选妃子一样在他们中间徘徊,可这位石公子并不满足,他让这些人全都把衣服脱了,要看看他们衣服里的模样。

    无人敢不从。

    石公子开始当着众人的面将一个尼姑压在身下。佛陀的泥塑身就在不远处,佛陀半垂着的眼睛似乎在看着他们。

    为藏心里默默地喊道:“佛祖快显灵啊!快显灵啊!!救救这个可怜的尼姑吧!!”

    可佛祖并没有出现,石公子行完了他的苟且之事,他开始觉得这个女人无趣了,拔出剑要杀了尼姑。佛祖依旧没有出现,出现的是为藏。

    他终于无法忍受了,从树上跳下来,跑过去挡在尼姑面前。

    石公子从未见过如此俊俏的和尚,他的剑没有忍心刺向为藏,他丢开了剑,让人带走为藏。

    为藏知道被带走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他拼命的挣扎,唿喊,他看着那些脱光了衣服的人,喊道:“救救我!!!来个人啊!!救救我!!!去叫我师父!!!求求你们了!!!!”

    没有人回应他,也没有人敢动,连那个被侮辱了的尼姑也低着头只装作没看见。

    他接下来的命运已经预料到了,这位石公子像对待一个妓女一样对待他,或许是因为他太过美丽了,石公子没有杀他。

    石公子只告诉他:“你师父也救不了你,他在我父亲手下做事,虽然他的话我父亲会听,但我父亲也可以选择不听,你跟着我吧。”

    为藏道:“我师父只是不知道你的罪行。”

    “他知道。”石公子:“不信你回去问问。”

    石公子放了他,他回到邺宫寺去问师父,师父却只是连连叹息,只是无可奈何。而他在邺宫寺里的日子也不再向以往那样。

    他和道安是师父最器重的孩子,寺里的和尚们都见不得他好,如今他被拉下了神坛,那些和尚们开始数落他,甚至有些人会在黑暗里偷偷潜入他的房间,将他按在床上。他的佛祖仍是没有来,他再一次被石公子带回了住所,他终究无法忍受这种亵渎,杀了这位石公子,因此也被降罪,只能逃离。

    他曾经也觉得这是因为人心的恶没有根除,

    这些年,他去了很多地方,跑遍了无数了寺庙,他看遍了无数的经书也遇到了无数的人,他发现,人心的恶是没办法根除的,因为人原本就是恶的,可他们偏偏要藏起来,要伪装起来。

    佛也是错的,人根本没办法向佛,因为佛也是如此的虚伪。

    该杀的杀,不该杀的不杀,该留的留,不该留的不留,这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不是由佛来决定的!这是由实力来决定的!

    多年过去了,为藏终于在不夜天这里找到了答案。胜者才能书写历史,胜者就是道理。他要战胜师父,然后将自己的“佛”法传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