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第六十五章 山雨欲来

A+A-

    沈芝今日穿了一席春辰色齐胸襦裙, 雪光缎披风,下马车时发间的步摇叮咚摇曳,她身姿轻盈地朝陆远峥跑去。

    陆远峥伸开双臂将她拥入怀中, 方才脸上的愁郁收敛了干净,亲昵温润道:“芝芝是来接本王的吗?”

    沈芝在他怀中颔首,回想到他方才一路行走过来时脸上似有愁郁之色, 担心问道:“王爷,方才皇上可有为难你?”

    陆远峥瞧着她鹿般挂满忧心的眸子, 人黑润润的惹人怜爱, 忍不住刮了一下她的鼻尖:“此事勿须芝芝挂怀, 本王会妥善处置。”

    “我也是担心你……”沈芝欲言又止。

    陆远峥将她搀扶进马车中, 随后也钻了进来, 坐定后方安慰她道:“皇上被人蒙蔽视听,欲除本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这么多年明枪暗箭,本王都安然无恙的过来了, 芝芝不必担心。”

    沈芝慨叹:“我自然是相信你了,不过, 这两日我总觉得心有不安, 皇上这次让你归京看太后,定是醉温之意不在酒的。”

    陆远峥拥她入怀:“芝芝料想的不错, 方才皇上提出了派安抚总督去雍州坐镇的主意。”

    “万万不能。”沈芝大惊之下脱口而出。

    陆远峥抚着她的手道:“芝芝放心,本王已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只要本王一直不松口,此事便永不得举。”

    沈芝这才稍稍安了心,她垂下了眼眸,瞧着马车地板上射进的一簇光斑, 静默不语。

    陆远峥将她搂地更紧了:“芝芝莫怕,本王今日已然跟陛下了。”

    “了什么?”沈芝抬首瞧着他。

    陆远峥深邃的漆眸带着点点光泽:“本王,等四夷归降,便告老还乡,永不入京。届时芝芝可愿陪着本王云游四海?过普通百姓的日子?”

    “自然愿意。”沈芝眸中迸出喜色,这一直是她毕生夙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离,过平凡简单的日子,无忧无虑。

    只不过,嫁给陆远峥以后,这个愿望便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激动之下,沈芝忍不住攀着他的胳膊啄了一下陆远峥的唇角。

    陆远峥的眸中笑意愈发深浓,他笑意缱绻地对沈芝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沈芝将头钻在他怀中,像猫似的蹭了又蹭:“那你可要加紧努力,别让我等太久了。”

    “夫人之命,不敢不从。”陆远峥轻笑,被她弄得怀里痒痒的,抚着她的秀发笑着道。

    马车缓缓行驰着,走过朱雀大街的时候,沈芝突然仰头对陆远峥道:“王爷,我想去一趟侯府。”

    陆远峥颇有些诧异,沈芝解释道:“前几日出了那样的事情,大姐姐心情肯定不好,我想去可那看她。”

    “好,那本王陪你一起去。”陆远峥当即道。

    沈芝却:“不必了,我跟大姐姐话,或许一时半会好不了,王爷先回家吧。”

    陆远峥思忖了一瞬,想着回去还有一些公务要处理,便应下了。

    “好,我会让卫歆来保护你的安全。”

    沈芝虽觉得他有些题大做,回侯府能有什么安全问题,但她知道,今日若是不让卫歆过来,陆远峥恐是放心不下了,于是拖长着调子笑道:“好——臣妾遵命——”

    *

    宁远侯府内,沈岚正在屋内对着佛龛点香祷告,沈芝走进来时,正好看到跪在蒲团上闭目磕头的沈岚。

    沈芝并未扰她,脚步放轻地走到香案前取了三根香烛,亦焚香求祷起来。

    两人虽然所求之事不同,但双双跪在蒲团上叩拜着。

    沈岚发现身边多了沈芝,微微侧目,看她闭眸沉静,口中念念有词,而后起身将香箸插在了香炉中。

    沈岚亦将香箸插了,而后转身对沈芝道:“三妹妹,你怎么来了?”

    沈芝拉过沈岚的手,关心道:“有些放心不下姐姐,所以过来了。”

    “我挺好的,妹妹多思了。”沈岚垂眸道。

    沈芝将沈岚扶回卧房,在她面前福了个身道:“此事归根结底与我是有干系的,大姐姐可会怪罪妹妹?”

    沈岚连忙将她扶起来,目光真挚道:“自然不会,此事实乃是母亲犯下大过,咎由自取,怨不得谁。”

    沈芝安抚她道:“那大姐姐也要尽快调整好心情才是,整日忧心对身子不好。”

    “我记住了,多谢妹妹。”沈岚勉强挤出一个笑来。

    沈芝见她如此可怜,叹了一口气道:“大姐姐,我听父亲前几日向皇上请旨处置大夫人,把她禁足在千隆寺,不许孩子们探视,想必你是在为这件事苦恼吧。“

    沈岚煞白了一张脸颔首道:“对啊,我着实没想到,父亲会狠心到这个地步。”

    沈芝缓缓道:“父亲这么做,自然是不想大夫人的事情传出去伤了自家儿孙的名声,也唯有这般大义灭亲的做法,才能堵住纷纷的流言。”

    沈岚听闻此言,脸色又垮了几分:“哎,我本来还想去向父亲求情呢……”

    沈芝望着她道:“大姐姐糊涂,现在找父亲只会被责骂,这样吧,皇上让王爷后日去吴太山接太后,我跟王爷让你一块去,到时候大夫人被罚这件事情,你跟太后,或许太后心慈,听到这样的事情愿意帮忙。”

    沈岚眸光闪烁,拉着沈芝的手道:“欸!我记下了,多谢妹妹。”

    沈芝看着不再愁眉苦脸的沈岚,心中稍稍松快了一些,虽然林慕做了那么多坏事,但她和大姐姐好歹是亲母女,她曾经所计较的一切也都是因为大姐姐。

    得饶人处且饶人,她如今帮她们一回,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

    千隆寺的大雄宝殿内,林慕一身素服,头戴尼姑帽,正在跟众僧侣一起坐念经。

    佛堂里传来阵阵低吟梵声,约莫中午,日头直了的时候,上午的早课才算结束。

    跟着随侍的刘嬷嬷过来将林慕扶起,带着她跨出殿门。

    林慕膝盖酸疼,走路的时候一扭一拐,她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罪,整日的诵经祈福对她的身体而言,是一种消耗。

    刘嬷嬷是陪在林慕身边的老人了,亦是她从的奶娘,故而千隆寺软禁的日子苦寒,她也愿意跟着来,她瞧着林慕吃这么大苦,泫然欲泣道:“姑娘从到大,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苦啊!”

    “刘嬷嬷,别了,扶着我快些去后堂吧,不然一会儿又该饿肚子了。”林慕扶着刘嬷嬷的额手臂,努力想走快些。

    千隆寺地处长安郊野,寺内的香客并不多,故而僧侣所食饭菜都是定量的,有时候去的晚了,常常只有白饭甚至什么都没有了。

    果不其然,林慕今日腿麻走得慢,去的时候,只剩下一些菜汤勉强充饥了。

    刘嬷嬷喝完菜汤回到禅房午憩,林慕关上门,刘嬷嬷垂泪道:“姑娘,这日子太折磨人了,怎么过啊!”

    林慕转过身,扶住刘嬷嬷的肩膀,压着嗓子道:“刘嬷嬷。”

    话间,她眸中的愤恨之意一点点涌上来,最后变成一片汪洋:“咱们现在还有最后一个办法,你得帮我。”

    刘嬷嬷眼中的泪憋了回去,瞧着她激动道:“姑娘还有什么法子?老奴必定白死不辞。”

    林慕眼中阴邪更重,她压低嗓子道:“若是没有陆远峥和那贱人,我们怎会落到这般田地,而那陆远峥,本就是在刀尖上走路的,多少人要他的命啊!我们只需将他轻轻一推,便可让他万劫不复。”

    刘嬷嬷听着她附耳过来所的一番话,眸子睁得越来越大,喃喃道:“好,好,姑娘,我知道了。”

    *

    三日后,接到圣旨的陆远峥带着沈芝去吴太山的幽泉行宫接太后回宫,沈芝特意向陆远峥争取到了让沈岚同行的机会,沈岚很是感激。

    一路上,陆远峥骑马,沈芝和沈岚坐轿,吴太山在长安五十里外的佩县,半日的车程便能到。

    来到吴太山的时候,已经是日暮了,山上霞光交辉,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太后在景山台接见了几人,陆远峥和沈芝沈岚纷纷下跪行礼。

    太后约莫五旬出头,保养得当,一张脸上皱纹极少,她带着镶玉翠冠,云鬓珠玑环绕,一双眸子深刻且富有生菜,看得出来,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她用丹蔻妖娆的手挥动着示意几人起身,语调温善道:“都是孝顺的孩子,快快请起吧!”

    三人起身后,太后将目光落到了陆远峥身上,急急招手让他过去,慈爱道:“佑宁,快到哀家身边来,让哀家好好看看你。”

    陆远峥是先帝的义子,自然也是太后的义子,太后曾经对陆远峥寄予厚望,关注良多,陆远峥随先帝还朝住在大内之时,寝殿在太后居所附近,太后常召他,将他视为亲生儿子一般。

    陆远峥一身挺拓的紫色官府,胸前的回鹘格外英烈,太后瞧着他风姿依旧不减当年,慨叹道:“佑宁,哀家有多年没见你了?”

    陆远峥认真回道:“太后娘娘与臣,约莫十年未见了。”

    太后眼中盈着泪光:“佑宁,为了大永江山,真是苦了你了。”

    “为人臣子之本分,太后严重了。”陆远峥抱拳有礼道。

    太后见他如今刻意保持距离,全然不似少年时率真懵懂,与自己亲近无隙的样子。不由感慨道:“佑宁,多年不见,你更英武了,倒是哀家,哀家老了,哎,老了。”

    陆远峥抬眸看着太后,稍有动容道:“太后娘娘千秋万岁,如何会老。”

    “佑宁,还属你会哄人。”太后露出了笑容,慈祥道。

    话间。她突然想到了一同前来的两位官家女,将目光投了过去,问道:“佑宁,听你娶妻了,这王妃是哪一位啊?”

    沈芝闻言,立刻蹲身行礼道:“太后,是臣妾。”

    陆远峥顺着介绍道:“太后娘娘,这位是本王夫人,另一位是夫人的家姊。”

    “好好好。”太后笑得合不拢嘴,上下量着沈芝,连声道:“好孩子,到哀家身边来。”

    沈芝今日穿着见素色流纱长裙,整个人温雅地宛如新雪,干净的不染尘埃,她知道太后喜欢素净,故而特意扮了一番。

    沈芝走到太后身前,太后执起她的手,开怀道:“真好,真好,与佑宁相配的很,相配的很。”

    沈芝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太后将胳膊上的玉镯取了下来,戴在了沈芝白璧无瑕的手腕上,笑眯眯道:“这镯子配你,哀家便赐给你了。”

    沈芝受宠若惊,蹲身谢恩:“多谢太后。”

    太后笑道:“客气什么,哀家一见你就喜欢的紧,再加哀家把佑宁当儿子,你便是哀家的儿媳妇,哀家这个老太太第一次见面,给见面礼,那是应当的。”

    沈芝咧嘴笑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

    “哈哈,真是个活络的孩子。”太后再次夸奖。

    太后望了望天边的暮色,日暮低垂,霞光也渐渐暗了,发了话:“时辰不早了,一块随哀家去用膳吧。”

    罢,她起身拉着沈芝往外走,这时候,随立在一旁的沈岚忍不住了,想着反正要将事情求一求的,不如趁着现下太后心情大悦的时候。

    于是她几步走到太后面前跪了下去,挡住了两人的去路。

    沈岚躬身磕地,声音嘹亮道:“太后娘娘,臣女有不情之请,还望太后娘娘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