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回屋的时候, 正好看到周福宝从屋子里走出来。
周满愣了一下,总感觉好久没看到她一样。
听她留在了县城中学,要去县城高中上学的。
不过周福宝还是那样, 看到她,先给她翻了个白眼。
周满才不搭理她, 直接就进屋去了。
要周福宝也够郁闷的, 她觉得这次重生, 根本没有上次顺利,简直可以用坎坷来形容了。
现在大队里的知青知道可能要恢复高考了,连地都不下了, 连工分也不挣了,到处借课本借资料抄。
这也就算了,左右也不关她的事情,可是想到那个方知青,真是憋了一肚子火,她对那个人那么好,有好吃的都省一口给他,结果呢,居然趁她上学的时候, 利用家里的关系,把分到他们大队的那个回城名额拿到手里, 然后拍拍屁股回去了。
什么都没留给她,个白眼狼,你句话也是好的。
只感觉自己的一腔热血都喂了狗了。
“站在这里做什么?”周建军走出来,见周福宝站在那里发呆, 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没事,我进去了爸。”
周建军应了一声, 心里还是很烦躁,他为了避开县城的那些人,特地跑到了省城去,可是谁知道,居然在省城被人压价了,压得比药店还低,关键是还不能不卖给他们。
而且他还在巷子里被人套麻袋揍了一顿。
这让他心生不妙,原来省城也有那些人。
他有些无力,要是这样,他连省城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
要是他刚出来那会儿,去举报不定还有用,可他现在自己又做了,要去不是自投罗网?
到底,他不甘心就这样活下去,他还有儿子呢。
那段有钱的生活实在是让他过得太过于富足了,他舍弃不了那种生活,也可以,他也想让儿子过上那种生活。
既然省城也做不了,那他就再走得远一些,总有那些人顾不到的地方。
二房怎么想的,三房一概不知。
在老宅住了一晚上,他们就回到城里了,毕竟还要工作的。
只是冯桂英又开始担忧了,要是周满考上省城中学怎么办?那离家可就远了。
“妈,没事的,要是考上了,不是好事嘛。”
好事是好事,就是觉得闺女离家太远,心里不踏实。
“妈,你要是这么担心,咋不让我姐直接考县城的高中呢,离家还近呢。”
冯桂英一巴掌拍过去,“你要是能去省城考个试,你妈我做梦都能笑醒了,还在那个叨叨个没完,回屋写你的作业去,还当哥的呢,妹妹比自己高一个年级,你也不臊得慌。”
周良撇了撇嘴,不过还是不服气,看了看一旁发呆的老弟,一揽他的肩膀,“走,咱们回屋写作业去。”
周信不想写作业,可看着哥哥威胁的眼神,又不得不妥协。
那边成绩出的也快,同周满估算的分数差不多。
就她在家等消息的时候,县城初中已经先一步得到消息了。
“啥,我们学校的周满考了第一?”校长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房间里来回来的踱步,嘴里不停的道,“好啊好啊,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出息的。”
旁边有人提醒道,“周满已经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了。”
校长冲那人翻了个白眼,“她初中是在我们学校读的,这是她到哪里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而且如果恢复高考的商讨真的通过了,周满简直就是学校的金字招牌了。
“那您当初,还不如把她留在县城上高中呢。”
“没出息,那不是耽误人家孩子嘛。”
就是校长也不得不承认,省城的教学质量肯定是优于县城的,孩子能出息,到哪里都是好的。
校长搓了搓手,“毕竟是我们毕业的,咱们也得给点奖励才是。”
红旗公社的刘书记也接到了电话,时隔两年,周满同学再次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不过这次,是省城中学第一名,喜得刘书记在办公室里大笑三声。
有人提醒周满全家已经搬到县城去了的时候,同样被刘书记翻了白眼,搬到县城去了又怎么样?能改变过周满曾经在他手底下的大队住了十多年的事实吗?
他立刻让人到上河大队去报喜,自己琢磨着要不要送点奖励什么的。
没过多久,上河大队就传遍了这个好消息,冯桂英不在家,他们就来找李秀兰唠嗑。
这可让李秀兰彻底抖起来了,冯桂英不在,还不是任由她发挥。
那把自己夸得是声泪俱下,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啊,真是一个伟大又慈祥的奶奶。
唯一人间清醒的卢老太睁着她那圆溜溜的大眼睛问道,“我咋听,满丫头要上学那会儿你是不同意的,宁可让二房的丫头去,也不让满丫头上学来着?”
“放屁,哪个瞎嚼蛆的,他那是嫉妒,在挑拨离间,我大孙女的学费我还出了呢,要是我不同意她上学,那我能给她出这个学费吗?要我,满丫头能有这样的功劳,我这个做奶奶的,也是有一份苦劳在里头的。”
“那你也就出了一半,另一半还是你亲家出的。”
可不是,李秀兰想起来,她那亲家还出了一半的学费呢。
不过没关系,他又不在这儿。
反正她是宣扬的整个大队都知道了,而且她也没错啊,周满考试之前,她不还去买肉给老三了,让他好好照顾满丫头的。
反正,李秀兰就是觉得她有功劳,周满考初中之前她也给买了,还是有功劳的,谁也不能把她这份功劳给抹掉。
县城里的三房也得到了消息,周建国原本还在上班的,谁想到朱厂长兴冲冲的过来找他,让他赶紧回家。
“建国,给你批假了,你可赶紧回去吧,你闺女考试成绩出来了,是第一名,县里领导,让你赶紧回家,要接受表彰呢。 ”
周建国整个人已经懵了,就呆呆的站在那里。
最后还是工友推了他一把,让他回过神来。
忍不住抹了把脸,这才发觉刚才修过机器,手上都是机油。
不过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连忙换下工作服,“领导,那,那我先回家看看去。”
“哎哎,你赶紧去吧。”
见他着急忙慌的走了,大家伙都知道,也不由的笑出声来,就是徐干事的脸上都带着羡慕,她抱着期望带着闺女去考了省城中学,谁想到压根儿就没考过,只好回来上了县城高中。
朱厂长高兴的直搓手,看到站在一旁的徐干事,把她拉过来商量商量,“你县里都给奖励了,咱们厂里要不要也表示表示?”
“这,不好吧,到底不是咱们厂子弟学校毕业的,其他人会不会有意见?”徐干事也想,可她是工会的,也得为其他人考虑考虑。
“那怎么办?我估摸着,省城那边肯定也会给奖励的,咱们也不能落后啊。”
徐干事也急,虽然周满考省城去了,可人家也实实在在的帮过她闺女,还是她闺女的朋友,私心里,她也想为周满争取一份的。
“厂长,要不咱们这样吧,周满虽然不是咱们子弟中学毕业的,可她是厂里工人的女儿,也是咱们厂的子弟了,你看能不能把她请过来,给大家伙传授传授学习经验,现在上头有恢复高考的意向,这家家都有孩子,肯定动心。”
“这主意不错,等周建国同志回来,咱们问问他。”
“得咧。”
另一头周建国快速的赶回了家,冯桂英已经回来了,院子里还站着几个人,像是公社的刘书记,还有大队长,陈县长,大多还是眼熟的。
还有几个陌生人,是省城的领导,来给周满送奖励的。
这大场面,可真是壮观,愣是把院子衬得拥挤了起来。
冯桂英把周建国扯到一边,示意他赶紧洗脸,别在这么多领导跟前丢人。
周建国这才发现自己脸上的机油还在呢,立马进屋给洗了,那边领导已经带着人在采访周满了。
基本是领导问一句,周满答一句,然后身边还有人负责记录下来。
看到照相机的时候,冯桂英还吞了吞口水,娘咧,她这是又要上报纸了?
虽然都是领导,可毕竟主角是周满,所以周家人当仁不让的站在了中间的位置,其他的位置,就按照领导的职位高低,他们自动给排好了。
不过中间位置也不是那么好站的,手里还得捧着领导送过来的奖励,那奖励把脸都挡住了,拍出来的照片里,只有他们捧着奖励的样子,根本就没有他们的脸。
拍下来的照片,不仅省城报纸上登了,县城报纸上也登了,两家虽然用的同一张照片,内容却是不一样,夸得都是自己这边的领导。
朱厂长知道那天那么多领导都在,心里那个悔啊,他应该跟着去的,怎么也能在领导身边蹭个位置啊。
这更加坚定了厂里也要给奖励的想法。
趁着有空找到了周建国,乐呵呵的看着他,语气温和,“建国啊,你觉得厂里怎么样啊?”
“挺好的。”
“是这样的,我想托你件事,你看能不能帮帮忙?”
周建国纳罕,厂长还有事情能让他帮忙的?
“就是,你女儿不是考上省中了吗?我想请她到咱们厂里来给大家伙传授传授经验,毕竟这家家都有孩子,也算是给厂里人谋点福利。”
“这事啊?”周建国有点为难,不是他不想帮,实在是周满最近特别忙,她得跟着冯桂英宣传去,毕竟是典型的宣扬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例子,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害怕他们不改正。
这样的效果显然也是有的,不过也架不住有的人旧思想实在是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