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A+A-

    如今朝中几个得势的将军里头, 阿桂无疑是最得乾隆重用的一个。他骁勇善战,哪怕为军机处重臣,也常年征战在外, 回京的时日都屈指可数。

    和琳想要从军, 前不久刚承袭了世职,如今是三等轻车都尉。只是从军,也并没有那么的容易。和珅了解和琳的能力,如让和琳去营中当一个兵, 那就是真正屈才了。

    他也不想让和琳从一个兵开始干起, 况且, 现如今的军营中,从哪儿入营,去哪个营中, 甚至是去哪位将军麾下,在哪个地方驻守, 是戍边还是去仗的地方, 这里头都是有讲究的。

    和琳还年轻, 看和琳的样子, 将来是必有一番作为的。和珅同和琳深谈过,他也不想阻碍和琳的上进,和琳想要做的事情, 和珅不会过多干涉,但是有些事儿,能帮的在和琳需要的范围内, 他还是会出手的。

    那些个与他不对付的将军,和琳是不能去跟着他们的。和珅也不想把和琳往一般人那里放,在乾清门做侍卫做个几年后, 和琳就能去军中,和琳也是很优秀的,乾隆也是知道他的,断不能让和琳的将来太过普通了。

    和珅思来想去,又与和琳谈过,兄弟俩就一致盯上了阿桂。

    虽不会在这一二年就去阿桂手底下,但是这线倒是可以趁着这时候牵起来的。

    和珅与阿桂没有什么来往,这些年在军机处中,阿桂不经常回来,和珅先前也没有这个算,自然也没有同阿桂有过接触。

    如今兄弟俩有了这个算,和珅觉得还是要想一个稳妥的法子才行。这一次阿桂会在京城待上一段时间,他们兄弟俩倒是可以好好的琢磨一下。

    阿桂从四川回来,这次回来是亲向乾隆明四川那边的情况的,再者,如今那边战事胶着僵持不下,也是请乾隆做主拿个主意的,究竟接下来是怎么样的一个章程,是继续这么耗下去,还是稍微退一步留待日后再决,都需要乾隆钦定。

    而这又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出的决定,因此阿桂会在京城里待上一段时间,等乾隆做出最后决断后,他再带着旨意回四川。

    翌日入宫值守的时候,和珅刚到宫门口就遇见了福长安刚从马车上下来。

    他们倒也不是约好的,就是正好撞见了。

    昨日福长安在和府用过了晚饭后就回府了,他如今在军机处中还是没有具体的差事分派,如今还是以学习为主,便是军机章京们的差事也不会去做。

    和珅如今要处理的公务比较多,有时候和珅忙不过来,会稍微让福长安上手处理一些事情,就如同从前他在军机处时那样,前辈们有什么公务忙不过来,他也会跟着处理一样。

    只是福长安明显不如从前和珅在军机处中学习行走时那般机敏,刘统勋等人虽觉得福长安挺聪明的,便是让福长安跟着处理一些公务,也绝比不上当初和珅那时候所做的事情。

    福长安同着和珅一道进宫到了军机处,如今的天是越来越热了。

    乾隆原本算今日便去园子里住着的,但因为起的时候突然有些不大舒服,就推迟了今日的行程,想着在宫中再歇两日再动身。

    乾隆不去,军机处自然也还要在宫中待上两日,等乾隆住进圆明园后,他们再跟着去到圆明园里的值房。

    和珅与福长安刚踏入值房,就听见军机处中有人声议论,阿桂应该在今日就会入宫觐见乾隆。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阿桂凌时分就已经回京了。

    福长安的位置还在和珅的旁边,刘统勋刘纶他们在另一边,如今每个人的桌案上都摆着些公文,福长安自从跟着和珅开始处理些公文后,他的桌案上也会摆着些公文。因此两个人各自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和珅瞟了一眼福长安的位置,发现桌案上摆着十来本公文,也并未在意,而是与众人点头致意过招呼后,就开始准备各自忙着各自的差事了。

    到了夏日,便是在值房中摆了冰块也难以久坐,值房中人在和珅这些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忙活了三四刻钟之后就会从坐塌上站起来,然后在院子里稍微走动一下,活动活动筋骨。

    外头着实是有些热,但好在之前宫里让人过来整修过值房,在外头的院子里加了些葡萄架子,还有个回廊,倒是可以在底下转悠转悠,值房里不好走动怕影响旁人,院子里倒是可以稍微活动一下。

    和珅不管旁人如何,他是到了一定的时辰就要起来活动一下的。办差固然重要,但是他可不愿意再像上辈子那样一心一意只顾着半茶从不活动身体,最后导致上了年纪后膝盖便不行了,后来病痛袭来,甚至连下床走动都做不到。

    那病发作的时候特别疼,和珅是疼怕了。所以这会儿哪怕是还很年轻,他也要好好的保重自己的身体。

    如今刘统勋刘纶等几个军机处中年老之人,都是一辈子几十年兢兢业业的办差,在军机处中少也有三十年了,日复一日的盘腿坐在坐塌上处理公文办差,很少下来活动。甚至有时候忙起来,一整天都不起身动弹。

    这年轻的时候还好,到了年老之后,这膝盖和腰就不大好了,夏日炎热冬日寒凉,稍不注意就是一身的毛病,如今只要在坐塌上盘腿做个半个时辰,他们再起身就很困难了,甚至需要太监来帮忙,否则的话,凭借他们自己是很难起来的。

    几位老臣的膝盖都不是很好,每年都会上折子乞老致仕,但乾隆只是不准。他是离不开这几位的,若非他们当真是卧床不能动弹了,否则乾隆是不会放着几位老臣致仕的。

    这些军机处中人可都是瞧见了的,年老之人身子骨脆弱,不能再跟着和珅这么活动了,但年轻些的瞧见了他们这些后遗症,自然会心生保养之意。

    只是和珅素来在军机处中与人之交淡如水,这几年来,也就福长安一个同他亲近些,别人都没这么亲近过。

    所以和珅起来活动的时候,便有人跟着,也只是在旁边,并不会与和珅有太多的交流。

    况福长安这样不是重生有自诩身子骨强壮的年轻子,没有和珅那般通透的心智,又没真体会过老年身体不好的困苦窘境,自然不将这个当做一回事。

    所以和珅在外头活动筋骨的时候,福长安还在值房中看他的公文。

    和珅如今在军机处值房中劳逸结合的事儿,乾隆一早就知道了,他素来看重和珅,之前也有些人和珅这样不对,这是偷懒懈怠,结果乾隆倒不高兴了,要不然朕也不要歇息了,大家每日一天十二时辰都用来处理政务,用膳嬉戏也不要做了,全部办差多好。

    乾隆那会儿是真不痛快,这话一传出去,也就没人敢什么了。

    原先乾隆也没有一定要军机处如何如何认真如何如何勤奋,只要不消极懈怠,适当的休息肯定是可以的。

    但自从刘统勋刘纶入了军机处后,他们一贯做事认真刻苦,那休息都是没有的事,两个人往坐塌上一坐,一上午两三个时辰那都是可以一动不动的。

    要不是还需要用膳,他们甚至可以一整日都不起身。这勤奋刻骨的风气便是他们带起来的。要不是和珅入了军机处,这几年慢慢的潜移默化影响众人,只怕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如今军机处中的这几位也是要同刘统勋和刘纶一样,那膝盖和腰的问题就大了。

    乾隆这边,当然是希望臣子们身体好,能给他办差的时间越长越好,所以瞧见和珅用心办差的同时还这么用心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乾隆还是挺支持的。

    话回来,和珅在院子的回廊里活动下腿脚,屋里头冰块不间断的供着,有太监时刻照顾着,值房里还是比外头凉爽许多,但在里头待久了,呼吸间都带着些水汽,还是有些不痛快的。

    和珅拿着蒲扇出来走走坐坐,外头的空气虽热,但是呼吸之间觉着干燥些,还是比里头还舒适许多。

    他这儿刚活动完,就在葡萄架子底下石凳上坐一下想要散散汗意,之前跟在和珅后头出来的几个军机章京没那么多时间,只稍稍活动一下就得进去继续忙活了。

    院子里便只剩下和珅一个人。

    这个时辰,便是太监也不会过来扰大臣们办差,和珅轻轻吸了一口气,虽有夏日无限热意,但空气还是清新宜人。

    可他这口气还没放下来,福长安就从里头匆匆走了出来。

    福长安生的很好,跟着和珅这么久了,也学得了和珅的几分泰然从容,可此时的他,面色却明显有些焦灼,眼神里也带着些担忧和不解。

    他将手中拿着一份公文递给和珅,轻声:“和兄,你看看这个吧。这个不该出现在我的案头。”

    公文都是一样的外部模样,从表明上瞧不出什么,要是不将福长安手中的公文翻看,不看那公文题头,这公文就同和珅案头上的都是一样的。

    可当和珅翻看来一瞧,只看了第一眼,他的神色便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