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贵人行行好,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三碗县,与乐至县一般位于官道上,虽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色,但因是来往商客歇脚的必经之地,所以还算热闹。
之所以称之为三碗县,是因为县城门口有三个大石碗,有磨盘那么大,中间深凹,下雨时就会装满了水,路过的人若是不嫌脏,也会直接喝里面的水。
姜妈妈透过马车车窗看向几个大石碗,觉得很是稀罕,“拿回家养鱼养睡莲倒是好看。”
姜策放下书,顺着窗户望出去,“养鱼怕是太了,还是用鱼池比较好。”
“也是。”姜妈妈觉得儿子得有道理,“可以拿回家喂鸭,那些鸭子吃东西就喜欢弄翻盆子,若是用这个肯定弄不翻。”
姜策同情的看着外面的三个大石碗,它们被造出来这么多年,大概从来没有被人肖想过吧。
“娘若是喜欢,以后找石匠为难造几个更大的。”
“也行。”姜妈妈看着马车逐渐入城,“今晚总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前几日大家都在路边扎营或是村落借宿,出门在外也讲究不了太多,什么都将就着,今晚进了城她一定要好好洗漱一番。
长兴商行寻了常住的客栈落脚,落脚的地方旁边就是商行的铺子,互相交换一下需要售卖的东西,然后再装上其他的货后,明日便继续出发。
入住客栈后,姜妈妈先洗漱了一番,然后便同儿子一道出门去买一些东西放在路上吃,整日赶路嘴边没有个东西嚼着总觉得日子难熬。
走到街上,姜妈妈看着纵横八条街的县城,“瞧着比咱们乐至县还一点,咱们还分了城东城西城南以及城北。”
“这个大概和各地县令习惯的有关。”姜策若是做县令,大概要分成五城区,然后他的县衙放在中间。
姜妈妈点了点头,然后去杂货铺买了瓜子、花生糖、核桃等零嘴儿,一样买了五斤,等吃完了再去下一个县城购买。
买好后两人就近找了一处面馆吃面,骨头清汤面,喝着还挺鲜,姜妈妈吃了几口:“味道很鲜,但是一点都不辣,没有辣的这面就少了些许滋味。”
“明州这边不怎么吃辣,你若是没提应当不会给你加。”姜策朝老板喊了一声,“劳烦加一些辣油。”
老板端着辣油走了出来,“客人,你们要的辣油。”
姜策应道:“多谢……”
老板问道:“客人你们是从云州方向过来的吧?”
姜策看向老板,“你怎么知道?”
“因为只有云州方向的人爱吃辣的。”老板笑着道:“咱们本地人吃辣吃得少。”
姜策笑了笑,“多一些辣味会觉得好吃一些。”
“确实如此。”老板笑着应了一声,“二位客人是去经商的还是去京城赶考的?”
姜妈妈问道:“你瞧我们像是做什么的?”
“瞧着像是走亲戚的。”毕竟谁去赶考带上老母亲呀,虽然这位娘瞧着很年轻,但老板总觉得怪异。
“确实如此。”姜妈妈笑了笑,没有再继续什么。
这时对面街道传来乞讨的声音:“好心的老板,赏口饭吃吧……”
对面的老板骂道:“滚滚滚,别挡在我这儿。”
姜策看向对面,一个衣着褴褛的妇人牵着一个孩,正沿着街道乞讨,“今年天气还好,怎么会有乞讨的人?”
老板解释:“客人有所不知,桐山那边起了山火,烧了不少村庄,村民的家和粮食都烧没了,现在活下来的村民流窜在四处,咱们三碗县也有不少,怎么赶都赶不走。”
姜策询问:“没人安置他们吗?”
老板耸了耸肩,表示不清楚:“这倒是不知道了,可能给了他们也不愿意回去吧。”
姜妈妈想起前两日看到的焦黄的一片土地,“桐山是挨着云州地界的。”
姜策点头,“有一部分是云州的。”
姜妈妈觉得很惨,“没了家园真的什么都不是。”
姜策嗯了一声。
这时乞讨的人走到了老板面店这儿,老板只给两人了一碗面汤,其他的是不敢多给了,“喝了去其他地方吧,我这儿可没东西给你们。”
女人看老板愿意给了,立即进一步的求道:“求你行行好,给我们一碗面吧,我们做牛做马都会报答你的。”
女人声音沙哑,像是久未喝水,“老板求你了。”
“你们都这么,就没看见真的有人来报答的。”老板挥手赶两人离开,“你们去找有钱人去,莫要挡着我做生意。”
女人没法只能往前走,走了几步后看到穿着细棉衣的姜妈妈和姜策,立即带着孩子走了过来:“贵人行行好,求你赏口饭吃……”
姜妈妈皱着眉看向得寸进尺的女人:“我都在这儿吃面了你看我像有钱的人样子吗?”
女人没走,“贵人行行好,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你给我出去。”老板过来将两人赶了出去,“滚出去,给你一分脸你还开染坊了,出去出去,再不走我拿开水泼你们了。”
女人也怕被泼,最后不情不愿的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骂:“怎么那么气?一点良心都没有,心倒闭!”
“给老子有多远滚多远,别再让老子看到你!”老板气得往外啐了一声,“他娘的,老子就不应该给你面汤!真他娘的晦气!”
女人带着孩子继续往前走,走了几步后又回头看向姜妈妈,“我怎么觉得那人有点眼熟呢?”
姜妈妈被那女人搅得没什么胃口,直接放下了面条,付了十文钱后便同儿子一起往回走。
经过一处巷口时,姜妈妈和姜策被刚才的女人拦住了,对方一脸欣喜的看着她:“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