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第 61 章 六十一

A+A-

    玉米烙被煎得松脆可口, 杜明昭吃掉半张后,绽笑道:“好香!”

    “明昭,你怎不吃菜?”郑佳妮撅着通红的嘴, 她给杜明昭夹了一块鱼肉,“这个老好吃了。”

    杜明昭尝了一口, 辣味直冲喉咙,她猛咳几下, 摆手就道:“妮子,婶子平日在家都做的这么辣?”

    郑佳妮眼含遗憾:“原来你不能吃辣啊, 我都用习惯了, 那这一桌子的菜你一样都不能吃。”

    “你可别折腾我了。”

    杜明昭到这会儿还在捂嘴哈气, 她一吃辣杏眸都会染红,湿漉漉的像要哭出来。

    好在何氏到底是亲娘, 没让杜明昭饿很肚子,不到一会儿何氏就又端来了几盘新菜。

    这几样都是她烧的,虽何氏能吃辣, 可王婶子与郑婶子已做了不少辣菜,她惦记着杜明昭, 过手的一点剁椒都没搁。

    杜黎问道:“忙完了吗?”

    “完了。”

    “快坐着吃饭吧,再等饭菜都凉了。”

    杜黎拉着何氏坐在了手边。

    蒋正诚还表谢道:“今日多亏婶子来蒋家,这么一院子的人若靠我娘一人根本忙不开。”

    “还没祝贺你考中秀才呢。”何氏以水代酒, “婶子给你道喜。”

    杜明昭两眼不观窗外事,她只在乎干饭。

    来这里后,她的胃都被养刁了, 何氏烧的菜极其对她的胃口,宋杞和还帮着将菜换了位子,把几样辣菜换走, 端来何氏烧的那几盘。

    杜明昭夹了一碗炒面,用葱油一过的面香气太过诱人,她配着鸡丝凉菜,卷一口面再卷一筷子淋麻油的鸡丝入口。

    味道太绝了!

    杜明昭捧着碗满足吃着,余光中瞥见宋杞和夹了一块青椒酿肉,细细咀嚼。

    她好奇问:“辣不辣?”

    宋杞和摇了头,“不辣。”

    有他试毒,杜明昭也跟着探出筷子。

    青椒酿肉用的是不辣的青椒,椒皮煎出虎皮样,里头裹满了肉沫,一口咬下去唇齿间十分过瘾。

    杜明昭感受到久违的大口吃肉的快乐。

    她的味蕾得到了救赎。

    因食欲大好,杜明昭吃完碗中的面后,又盛了满满一碗。

    筷子扒拉了两口,她侧目却看到宋杞和直盯着自己看,手突而顿住,她就问道:“我,我脸上沾了东西?”

    杜明昭怕自己吃相不好,令宋杞和多看。

    宋杞和只吃了一碗饭便收筷,他却是道:“看你今日吃的多。”

    比以往的哪一顿都要多。

    她能吃,是好事。

    杜明昭莫名噎住,她停口抬手抚脸,“我可是吃太多了?”

    “没有,吃吧。”宋杞和看她微微犯傻,唇角都翘起,“是婶子烧的菜太香,多吃些。”

    杜明昭不知为何燥得脸上飞红,她杏眸一转,就道:“你怎么吃的这么少?”

    “清早用的饭多。”

    “那个玉米烙很好吃的,你试一口。”

    杜明昭不清楚宋杞和能否吃辣,两人同桌用餐时,她几乎没见过他用辣,而今日郑婶子烧的跺脚鱼头却是淋了大油的,宋杞和吃不得。

    听她言好吃,宋杞和便伸筷子夹了一块玉米烙。

    近用饭毕,蒋正诚朝宋杞和这边睇眼,他摆出关切的态度道:“宋兄,你留在抚平村养伤有些时日,如今养已好,不着急回宋家吗?”

    “我为家中闲人,不受管。”

    蒋正诚又忆起宋杞和那番“坐吃家中祖产”的言论,他嘴僵住,“我记着宋兄年已过二十,已是该成家的年岁了。”

    宋杞和桃花眼凛冽起来,他挑眉看蒋正诚。

    等他下一句。

    蒋正诚有些接不住他的直视,硬着头皮道:“我们抚平村有许多未嫁之身的姑娘,你若是看的上眼,我,我……我爹应很乐意为你做媒,左右你亦不急着回去,不如留在村里?”

    杜明昭刚巧吃好,她擦过嘴后放下筷子。

    村里未嫁的姑娘涵盖面可就广了,不这一桌的杜明昭三人皆云英未嫁,更还有蒋正诚的妹妹,蒋秀莲。

    郑佳妮不轻不重凑到杜明昭身侧道:“蒋大哥不会是起了意要为蒋秀莲牵线吧?”

    “怎么会?”杜明昭低喃。

    可出口她猛然想到宋杞和过他为漳州人士,又背靠庞大家业,蒋家动心也不是没道理。

    果然蒋正诚就接着叹道:“宋兄你知道的,我妹妹她啊……这都年满十五了,家中为她看了几门亲都老大不愿意,怎么劝都没用,我这做哥哥的心里头是干着急。”

    然而宋杞和不接他话,“待蒋姑娘姻缘到时,自然会寻到好夫婿。”

    “呵呵是啊。”

    蒋正诚只能干笑。

    各桌菜盘皆已用过大半,众人正欢笑谈话,突然之间,有道尖叫声破了院内弥漫的喜气。

    “曹妹子倒地了!”

    “快,快把人抬回去,我刚瞧着她翻了白眼。”

    “咋回事?”

    “我哪儿知道啊!”

    李家几人与曹婶子在一桌,那面闹哄哄的,蒋夫人与村长听到响动声当即就去了那桌,蒋正诚也起身道:“我过去瞧瞧。”

    高燕眺了一眼,呛道:“曹婶子像是昏过去了。”

    郑佳妮却是望端坐不变的杜明昭,“明昭,你不去看一眼?”

    “我去做什么?”

    郑佳妮想“当然是为曹婶子看诊啊”,可她一见杜明昭的眼,顿时明悟她对赵氏与曹婶子的不耐。

    杜明昭道:“今日在蒋家我只是来吃宴席的杜家闺女。”

    院中仅有她们这一桌纹丝不动,其余旁桌的诸多村民都围去探看曹婶子究竟如何。

    趁着乱,吕婶子将别桌剩的玉米烙和炒面都端到了自家那桌。

    吕梦娣不快道:“娘,你拿别桌的干啥?”

    “吃啊,我还饿着呢。”吕婶子捧着盘子就大快朵颐。

    来蒋家一趟能用这多的大鱼大肉,不吃白不吃,她又不是傻子!

    吕梦娣有些生气,“你咋还没吃够?那一整盘都是叫你吃完的,你这肚子都吃的老鼓了,少吃点吧。”

    “我是你老娘,不是你是我娘。”

    吕婶子不理睬吕梦娣的话,继续痛快吃着。

    几人都在张望李家那桌,唯有杜明昭留意到了吕婶子一家子。

    许是医者的知觉,她第一时间目光就落在了吕婶子的肚皮之上。

    算日子吕婶子这胎五个月大,可看肚皮却像是有七个月。

    看吕婶子圆鼓鼓的肚皮,极有可能真的会难产生不下胎。

    还有早前宋杞和提过他算的一卦。

    杜明昭脑中的一根弦立马绷紧。

    ……

    蒋家摆宴本是庆贺,可最后曹婶子昏迷倒地,给蒋家弄了个鸡飞狗跳。

    杜明昭随何氏与杜黎回到杜家后,曹家派人上门来寻,他们想请杜明昭为曹婶子看诊。

    “爹,娘,我去一趟城里。”

    杜明昭果断选择避开。

    杜黎蹙眉想什么,可很快就被谢承暄的话断,“老师,正好我回去,可与明昭顺道。”

    “好,好,承暄你送昭昭进城去吧。”

    何氏对此也表示放心。

    正巧杜明昭也有话要和谢承暄,两人便同行绕了后门驾车进城。

    “还没好好与谢大哥道贺,你这次考中案首,当真是个有本事的。”杜明昭对谢承暄毫不吝啬地赞誉。

    “多谢你,明昭。”

    杜明昭笑着调侃,“谢案首,不如你是怎么考出头名的?”

    “明昭,”谢承暄眼中泛着热意,“你可还记得我考前那回寻你,你给过我一张纸?你的话对我启迪颇深。”

    他脑里划过杜明昭所写的那一行字。

    不坠青云之志。

    到如今,谢承暄都记忆犹新。

    那张纸他翻了看,看了又折起,来来回回已不知在纸页留下多少道痕迹,但他仍旧将其珍藏。

    那是杜明昭赠他的第一样礼物。

    “我是在书上看到的,觉着十分振奋人心便想送给你。”

    杜明昭笑回:“你这能考上案首凭的还是你的真才学啊,与我干系可不大。”

    谢承暄莞尔。

    杜明昭一副不揽功的模样,倒让他很是欣悦。

    两人驱牛车入城,一路来到泰平堂。

    杜明昭下车之后问谢承暄:“这两日你家中可方便?”

    “怎么?”

    “你忘了此前约好的,我上你家为令堂医治眼睛。”

    谢承暄清秀的脸面浮起诧然,他半晌才道:“明昭,你真愿意……?”

    “什么真的假的,不是好了吗?”杜明昭言笑晏晏,“我应过你的就不会食言,会尽力为你母亲治眼疾。”

    谢承暄心中太多情绪,他不知何才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

    这份恩情,他这辈子都还不清。

    杜明昭道:“那我明日去你家,可行?”

    “好。”

    谢承暄应下。

    两人在泰平堂门口分道扬镳,杜明昭抬脚入了前堂,柳叶笑着步跑来,“姐,一桩好事,一桩坏事,你想听哪个?”

    杜明昭看她满脸笑容,心觉坏事也不一定多坏,便道:“先好事吧。”

    “就那个药春堂,姐还记得吧,之前他们有意找了个人意欲败坏姐的名声,哼!”柳叶气得叉腰,“后那王波被当街拆穿,药春堂这几日可是难过了,城中沸沸扬扬传的都是他家做的好事,跑咱们医馆来的人可就更多了!”

    杜明昭弯着杏眸轻笑。

    这怪谁呢?

    还不是药春堂自作孽不可活。

    她都没想过去搞垮药春堂,只想着将泰平堂做好,在城中扬名众人皆知,可药春堂非要作茧自缚,那泰平堂就干脆收下这块垫脚石。

    杜明昭抬手搭在臂弯,“那坏事呢?”

    心情不好,再听什么都觉得能承受。

    来吧,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坏事啊。”

    柳叶嘟嘴抱怨道:“坏事就是,玉肌膏和阿胶糕全被抢空,半块都不剩了,奴婢还叫各府来置办的丫鬟姐姐们训斥了一番!”

    杜明昭简直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