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第 123 章 一百二十三

A+A-

    自从西街三条街道的房舍皆住满人后, 王太医便请宋鸿信静候在县令府足不出户,以免万一在城中不知道哪地就染上了鼠疫。

    可以如今的永阳城,每一处都存在有隐患, 衙门守在西街的衙役有几位中了招,王太医每日去往西街那是格外的心谨慎。

    这日王太医走后没多久, 便有衙门的人受他吩咐折回。

    那人禀报孟伟与宋鸿信,“孟大人, 太子殿下,今早上有三人因病离世, 五人陷入昏迷, 眼下王太医正开药施救。”

    “唉, 这么下去也不是个法子啊。”孟伟听得满头焦急,他来回踱步, 忽而停下望宋鸿信,“太子殿下,如今城中每日染上鼠疫的人日渐变多, 不从这源头解决是治不了本的啊!”

    宋鸿信叹气道:“王太医等几位太医不是全权插手此事了吗?”

    “你来。”

    孟伟喊了一位衙役,让他回答:“就昨日有多少人被送去了西街。”

    “回大人, 共十五人。”

    宋鸿信听后沉默许久。

    永阳城这样多的人感染鼠疫,王太医等几位太医光是看诊开药根本管不过来,且不论王太医还需费心思想治鼠疫的药。

    正在宋鸿信思忖之间, 他突然忆起一件事,遂问道:“林太医可是去了御王世子那儿?”

    这位林太医正是一大早上被派去为宋杞和诊脉,看他十日后病症情况的人。

    恰巧有位衙役匆匆入屋, 道:“殿下,世子殿下等人已回了衙门。”

    “你是……”

    宋鸿信大喜过望,他立马站起身, 克制不住要去迎接,“祈之的病痊愈了?”

    孟伟也是万分惊讶,“杜姑娘先前承诺会亲自治好世子殿下的病,看来她真是有能耐的。”

    宋鸿信迫不及待,“请世子殿下进来。”

    衙役应后去前院接引宋杞和与杜明昭入内,衙门之内被宋鸿信派人监守,外头的人需得准令方可进入,因此这里是一处隔绝鼠疫的地方。

    宋鸿信再见到宋杞和,他脸颊的病气已然消退,整个人容光焕发,看不出半点似有病的模样。

    孟伟见后先是行礼,“下官见过世子殿下。”

    宋鸿信则满心宽慰,轻笑道:“祈之,你无事了便好。”

    宋杞和的桃花眼一斜,缓慢落在他身后踏入房中的杜明昭,他勾唇道:“太子殿下,我的病可痊愈还是多亏了杜大夫。”

    孟伟喜笑颜开,“杜姑娘的医术高明啊!”

    “诶,世子殿下的病是这一位给治好的吗?”

    林太医是最末走入的,他才意识到宋杞和被隔离的时候病症并不轻,林太医看向一身朴素衣裙的杜明昭,“听闻你是民间的大夫?”

    杜明昭回以淡淡的笑容,她点头,“是我。”

    林太医又问:“你就是世子殿下请来的大夫?”

    杜明昭还是道:“是。”

    “下官不知晓世子殿下从哪儿寻得杜姑娘这么一位大夫,还是从菏州来的。”

    林太医十分质疑杜明昭,只因她过于年轻,往往学医之人越是上了年纪,经验颇深过后对诊脉才更有把握,他就道:“但我等是领了皇命前来的永阳城,杜姑娘既无奉命,还是不要插手城里事宜了吧。”

    宋鸿信与宋杞和当场变了脸色,尤其是宋杞和,听见这话眉眼难看至极。

    而宋鸿信是看出了宋杞和不耐的神色,本要开口劝林太医一句,但杜明昭却浅笑颔首:“好啊,那就请林太医来治鼠疫了。”

    宋杞和蹙眉不认同,喊道:“昭昭!”

    宋鸿信很意外,他狐疑问杜明昭,“杜姑娘,你真不算插手医治鼠疫?”

    “杜姑娘!”

    孟伟在边听两位殿下与杜明昭的交谈,着急上火恨不得插一嘴,奈何他没胆量断太子殿下,只能干看着。

    杜明昭杏眸荡开一抹光,她应声:“王太医等几位太医皆是太医院所出,西街那面还是由他们来医治吧。我只是一介平民郎中,能治好世子殿下,我已经很满足了。”

    不是杜明昭不愿意,而是太医院前来的王太医等人手中有圣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那边都不会乐意让杜明昭插手,她贸然去西街,只会被请走而非留下和王太医共事。

    她没应,是以退为进。

    宋鸿信没强迫她,应道:“医治世子殿下你也辛苦了,接下来几日别外出,就待在衙门吧。”

    “多谢太子殿下。”杜明昭弯腰福礼。

    “太子殿下,”林太医转而和宋鸿信道:“世子殿下已是无病,下官想若能了解世子殿下如何痊愈,这事请王太医看过后能更好为治理鼠疫。”

    宋鸿信笑道:“有道理。”

    杜明昭却抢着道:“太子殿下,世子殿下得的并非是鼠疫,他的病情无从得鉴。”

    “并非鼠疫!”宋鸿信眼瞳瞪大,“此话怎讲?”

    “我为殿下把脉时便发觉他只是起热,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病状,此病症与鼠疫的病发有些相似,但不全是。第五日起世子殿下都未吐过血,后再服风寒汤这热便退下了,因而这不是鼠疫。”

    “可有能清晰辨别鼠疫和起热的法子?”

    “不太好。”

    杜明昭无奈摇头,“这第一日第二日的起热,在永阳城的病症之中,十有八_九都可能是鼠疫。最好还是将人隔开便于一一观察,若到第五日仍是起热症状,那么就可用风寒汤喂服。”

    林太医见杜明昭夸夸其谈,不堪示弱就和宋鸿信道:“太子殿下,太医院同是这么以为的。”

    话音落,杜明昭依旧浅浅一笑。

    但宋杞和转危为安,宋鸿信心中到底是高兴的,“你们都没染上鼠疫,我甚是欣慰,既然之中的人有可能是风寒,那还是要让王太医辛苦诊断才好。”

    林太医应道:“下官会亲自告知王太医的。”

    宋鸿信点点头,这一事毕,他却在发愁另一事,他看向宋杞和问道:“祈之,我和孟大人谈后觉着应想个法子使得重病之人病发后少传给旁人。”

    宋杞和桃花眼眯起,思索后道:“城中各家不是闭门不出,隔绝在家吗?这样一来还怎么会染上鼠疫?”

    “可老鼠那一类不一定不去各家厨房啊。”宋鸿信道某种可能,“除了鼠类,或许还有更多会染病的情况。”

    孟伟深深叹气,“两位殿下,不光是城中百姓,别忘了衙门的人亦有不少因要把守西街,却染上了鼠疫。”

    杜明昭听出宋鸿信是想要找出传染源,再减少人传人的现象,最好能将传染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只要染病的人变少,那么需要治愈的病人便是定量,不然这面医治患者,那面还有源源不断发病的人,对大夫来这样的抗疫毫无意义。

    还有些并非有意要与病者接触的,但被迫身处于重病区域从而被传染,这些本可以防护以避免。

    “太子殿下,我有一个提议。”杜明昭插了话。

    林太医又是一个深皱眉,而宋鸿信却挂上笑脸亲和道:“杜姑娘不妨。”

    杜明昭娓娓道来:“我需要做一件物什,不知道孟大人可能为我找来我所需的布料,之后最好是还能请到一位绣娘。”

    孟伟与宋鸿信虽不知杜明昭要做什么,但两人还是应准了杜明昭的要求。

    杜明昭要的是永阳城随处可见的麻布,之所以选这种布料而非其他,是因为好找且价格便宜,官府负担的起,另一层是适合贴身。

    不过麻布亦有弊端,它的透气性极佳,但杜明昭要做的是口罩,太能透气会令病菌直入人体,这并不是她要的结果。

    如今城中铺子皆关了门,要找绣娘更是难上加难,孟伟不得已只好请了自家夫人来见杜明昭。

    县令夫人柳氏在看见杜明昭画的草图后,既是疑惑又是好奇道:“杜姑娘要做的物什,我是见都没见过的。”

    “夫人放心,我全心为永阳城好。”杜明昭的真切,“这鼠疫一定会过去。”

    “好,你要,我都听你的。”

    柳氏听杜明昭讲解,着手剪布缝制。

    杜明昭准备的两种,一样用两层麻布,另一样用四层。薄一点的寻常百姓用正好,而更厚的口罩是为给在西街留守的衙役还有与患者亲密接触的太医以用。

    孟伟到两人这边瞧过一眼,同时问起这样貌怪异的东西是何用法,杜明昭耐心解释了一番,孟伟才明白是为防护,特别是那些因领命不得不留在西街的人。

    衙门挤破了头想找法子避开染病,要是真如杜明昭所,孟伟感激还来不及。

    “杜姑娘,这真的有用吗?”孟伟担心是无用功。

    杜明昭回道:“等孟大人发放下去,衙役们用起来便知道了。”

    孟伟似信非信地点了下头。

    他逗留了半个时辰,很快就有衙役找来,来人神色相当不安,禀道:“大人,王大人找来了。”

    “王大人?”孟伟蹙眉不快,“这样的时候他出府闹什么闹,来做什么?”

    王家乃是永阳城的大户人家,家中殷实,又盘有酒楼与多家铺子。可越是这种富贵人家,孟伟越怕和他们交道。

    因为来事都很麻烦。

    衙役:“王大人的嫡长子今早起热,被带去了西街,王大人执意要面见大人亲自谈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