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第 127 章 一百二十七

A+A-

    “王老爷的病情……”

    王太医不出何种神色, 总归很是微妙,而林太医更是不可思议地直瞪眼:“你什么,王老爷真的好转了!”

    吴太医诧异望了杜明昭一眼, 再看宋杞和深沉的注视,又是垂头呵呵一笑道:“没成想还是杜姑娘有法子。”

    明太医心中暗骂了一句“墙头草”, 咂舌道:“王院正你去看一眼吧?”

    太医院向来以王太医为首,王洪才的病症趋于好转, 怎么都该由王太医来定夺。

    因而王太医入了里屋探看王洪才,林太医满脸急切, 不知是为王洪才的病多些, 还是为自己。

    待王太医折返, 他缓步来到杜明昭的面前,弯腰行了个大礼。

    “杜姑娘, 是我愚笨了。”

    一听王太医这话,宋杞和眉宇盖不住的讥讽便涌出,“看来王太医是认了王老爷可医治, 只是有本事的不是你们。”

    “是,老臣知错。”

    王太医最终还是跟杜明昭认了错, 他承认过于固执己见,才屡次刁难于她,还让这场鼠疫蔓延至今, 乃至王洪才病发几日都不见好。

    然而杜明昭接手病者不过两日,王洪才的病症便有了成效,他的脉搏恢复几分有力, 亦再不咳血,病不会加重。

    一切都昭示杜明昭胸有成竹。

    “杜姑娘,这位王老爷应如你所, 确确实实是来西街之前染上的鼠疫,而非在入了西街之后才病发。”

    王太医自知羞愧,他连头都不敢抬,“想来起初,你就是对的。”

    杜明昭冷声回答:“我那时过,我做不出糊弄人的诊脉。”

    “对不住。”王太医接连道歉。

    而宋杞和的桃花眼则轻轻飘向林太医那处,他抿唇发问:“林太医,王院正已断定王老爷的病症是多日之前生的鼠疫,你以为如何?”

    “对不住,我真心错怪了杜姑娘。”

    林太医最是看得懂眼色,王太医已认下自己待杜明昭有偏见,林太医还敢再做对?

    他自然不敢。

    林太医高呼几声:“殿下,老臣再不会拿杜姑娘当孩看,杜姑娘的医术堪佩来到西街治理鼠疫。”

    “这西街的难题有了可解之法。”

    明太医朝杜明昭扬笑道:“还请杜姑娘助我等一臂之力。”

    “杜姑娘既然能治王老爷,那么其余的重病也可一治。”

    王太医亦是开口:“西街如今缺不得杜姑娘,请杜姑娘留下吧。”

    在场几位太医皆因王洪才的鼠疫转愈,而对杜明昭另眼相看。他们终于乐见杜明昭留在西街,可宋杞和更在乎杜明昭的情绪,他没应几人,而是侧目而望。

    杜明昭就站立于宋杞和的手边,在王太医认错低头的那一刻,她心中并未荡起多少波澜。

    没有快意,只有一股消逝的怅然。

    或许是她要的不过是还自己一个清白。

    宋杞和问杜明昭,“今日要留在西街吗?”

    “不了。”杜明昭一口回绝。

    几位太医只当杜明昭还在恼他们当初的怠慢,个个面露晦涩,而明太医则抬头就恳求道:“杜姑娘,你真不愿意帮永阳城一把吗?”

    杜明昭不忍拂明太医的面子,她杏眸复杂道:“明太医,我今日需到城门接一个人,王老爷这面他的病应无大碍,你按我之前开的方子喂他吃就好。”

    “好,我记着。”明太医应道。

    ……

    杜明昭与宋杞和从西街离开后,一路前往永阳城城门。

    原本杜明昭算先回衙门一趟,请得宋鸿信的准信允薛径入城,而宋杞和却告诉杜明昭,是自己在的话,衙门的人应会准许放行。

    两人才会同来迎接薛径。

    宋杞和先行走上城墙,杜明昭身份低,趋步跟在他的身后。

    守在城门的衙役见是宋杞和,纷纷行礼唤道:“拜见世子殿下。”

    宋杞和让众人起身,负手而立远望一眼,城门之下有吵闹的拥挤声,他复而道:“今日可有人意欲入城?”

    衙役们面面相觑,皆感到茫然,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位回道:“要入城的都是永阳城的百姓,他们在城外等的急不可耐,问过我等几回城中鼠疫的情况。”

    宋杞和挥袖道:“可以告诉城外的百姓,就鼠疫可治,让他们再耐心等候几日。”

    “可是……”

    衙役露出难色,他们只是觉得这话城外百姓听了数回,早已不大相信,了无异于是没。

    杜明昭看出衙役的犹豫不决,杏眸微含有笑意,她轻瞥宋杞和,示意他先不话,而她则道:“我是孟大人与太子殿下钦点的大夫,你们应识得我。”

    衙役们点头,“我等都认得杜姑娘。”

    毕竟整个永阳城仅有杜明昭这么一位女大夫,想不印象深刻都难。只要杜明昭往那一站,众人见她温婉笑颜,立刻便会想起温煦日光。

    杜明昭笑道:“我去过西街,亦见过重病之人,他们的病是可缓解的,你们不必担心外人不信,就是我诊的脉。”

    “我等了解了。”

    衙役们得到确定的答复,散后逐一与彼此交换讯息,告知守在城门边的护卫杜明昭的意思。

    宋杞和与杜明昭却守在城墙之上,等候薛径的到来。

    未免衙役遗忘,宋杞和还提道:“若有一位老者想要入城,即刻禀报我。”

    衙役应是。

    永阳城地属偏南,此刻已是四月春时,城墙之上春风拂过并不冻人,反之头顶炙热的日头还平添几分暖意。

    尽管天色温暖,但宋杞和还是担忧杜明昭,她肌肤脆弱,应受不得暴晒,他就道:“昭昭,你可带了药?”

    杜明昭刚一回头,那张玉色面容却生出几道红色痕迹,尤其是耳边至下颌的那处,红痕稍稍鼓起,是被晒的很了。

    宋杞和当即蹙眉,“你先抹药。”

    杜明昭回过神,摸出腰包里随身携带的药盒,她掀起口罩的一角,缓缓将裸_露在外的肌肤涂抹严实。

    宋杞和注视着她擦药,幽幽了一句:“早知如此,还不如让你在马车里候着。”

    杜明昭挑眼看他:“我怎好意思不亲自接师父?”

    薛径是为她而来的永阳城,她身为徒弟若是不在城门口,还不得寒了薛径的心。

    宋杞和腹诽:薛径却不会那样和杜明昭计较,他那人向来偏袒徒儿,可宝贝杜明昭的呢。

    奈何这话出来杜明昭都是不信的。

    两人在城门等了近一个时辰,临近午时,日头已升至正头顶,终于有一位衙役上了城墙,禀报宋杞和道:“世子殿下,城外有位年逾五十几的老者恳请入城。”

    宋杞和的桃花眼一亮,“带我们去见他。”

    “是。”

    衙役便在前领路。

    把守城门的护卫正与老者交谈,他们问他要可证实身份的凭证,那位老者声音中气十足道:“你们世子殿下不是在城内?他一见我便知我岂是骗子!”

    杜明昭听得薛径的声音,哪里还需要应证,早按耐不住脚步疾步上前。

    宋杞和察觉她的喜色,大步跨至前方先一步来到城门口。

    不用想,薛径正在城门之外。

    “薛老。”

    宋杞和熟悉的声音响起,薛径循声望去,果真与他那双明亮的桃花眼对视。

    薛径冷哼一道:“御王世子殿下在啊。”

    “行了,开门放人吧。”

    宋杞和扬手命护卫们开门放薛径入内,经过几日的风尘仆仆,薛径是从菏州赶去京城,后只休息几日便又赶路来到永阳城。

    薛径的年岁已高,多日奔波令他的双眼稍显疲惫。

    护卫们看是宋杞和下的命令,他们不敢不从,开了门就允薛径入城,而城外还有些想趁机窜进永阳城的,被衙役们一拥而上堵在了城门之外。

    城门闭合之后,薛径放下了惶惶不安的心。

    杜明昭走在宋杞和身后,她迫不及待上前捉住了薛径的手,喊道:“师父!”

    “杜丫头。”

    薛径笑望杜明昭,将她全身量了一番,欣慰地发觉她并无大碍,他松口气道:“你在城里应无事吧?”

    “没有,我和祈之一切都好。”

    “那就好。”

    薛径暗地里睨了一道宋杞和,只是他问的可没有宋杞和。

    “师父快戴好这个。”

    杜明昭连忙从袖里取出一方口罩,亲自给薛径带好。

    薛径任她动作,疑惑问道:“这是何物?”

    “这是防染上鼠疫的面罩。”

    杜明昭:“师父,你贸然来永阳城,不知道城中鼠疫有多猖獗。”

    “城中现如今怎么样了?”

    薛径还是不大习惯戴口罩,他用手拨弄了两下,耳边又是杜明昭的叮嘱,要他不要乱摘,薛径只好听从。

    杜明昭回道:“各府是待家不出,但染上鼠疫的皆被送到了西街,太医院的四位太医正全力医治重病之人。”

    宋杞和还道:“太子殿下与孟大人在衙门,薛老可要去见一面?”

    三个人边走边谈,衙役们看出薛径与宋杞和相熟,便无人上前搅。

    薛径一听要去见宋鸿信与孟伟,他花白的胡子立马抖了抖,面色微变道:“还是不了吧,我并非奉皇命前来的永阳城。”

    “那师父你……”

    “杜丫头,这城里若如你的那般重,我们还是尽快先去见重病之人为好。”

    “师父要去西街?”

    杜明昭与宋杞和对望了一眼,两人互相暗语。

    宋鸿信若知晓,恐怕巴不得薛径去西街,但太医院等人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