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最新] 第 151 章 大结局

A+A-

    杜黎何氏这一对父母心底以为皇家不可能允杜明昭以正妻之身嫁入御王府, 杜家对杜明昭提的赐婚一事并未放在心上。

    可夫妻两人同样拗不过杜明昭,他们想为闺女相看曹家二郎最后还是告吹了。

    就在此时,宫中传出一件大事。

    淑妃娘娘早年谋害太子已遂, 伙同乔家从北地得来哭魂之毒,致使太子身中剧_毒多年而折了寿。

    太子儿时的那次失而不见, 并非孩童玩闹无心走丢,而是乔家设计故意将太子带离, 以好喂毒。

    明德帝勃然大怒,当时便将淑妃入冷宫, 并命金吾卫查封乔家。

    当今圣上的愤怒是乔家与淑妃无法预料的, 如今朝中仅有太子这么一位皇子, 王皇后背后的势力多为保皇党,不愿亲见宋杞和上位, 因此乔家毒计被拆穿,给了王皇后党一个绝佳的机会。

    至乔家于死地的机会。

    翻身是绝无道理再翻身的,乔家既然敢谋害皇子, 便要受得住明德帝的怒火。

    这件事由宋杞和牵头,他领旨查抄了乔家, 并在乔家主院的暗格之中翻找出了残余的哭魂毒。

    这回乔家再无辩解的余地。

    明德帝即刻下旨,当年主谋乔家老爷,后来的东宫掌事之一被赐死刑, 而乔家全府上下但凡有参与者无一不是处死,其余乔家人则处于流放。

    杜明昭有耳闻宫中巨变,还是因杜黎下朝之后返家了一句:“近来陛下可是为太子殿下讨了当年的公道。”

    也是关切宋杞和, 杜明昭坐不住便去了云江楼寻井远。

    而后是应庚找来告知了她详情。

    想到前不久在东宫见到的乔家嫡女乔欣宜趾高气昂,如今却沦落流放结局。

    杜明昭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宫中有皇后娘娘坐镇,倒闹不出乱子, 乔家和淑妃的事迹败露,陛下敲京中各府的意思很明显,那便是不得有异心,还是要尊太子。”

    “太子殿下如何了?”杜明昭担忧宋鸿信的病。

    “他身体无碍。”应庚却是了另一件事,“不过这些时日东宫也不太平。”

    “怎么?”

    “东宫有一位侧妃被诊出了身孕,只可惜那孩子没能保住。若是保住,那将是大明的头一个皇孙。”

    闻言,杜明昭的眼皮狠狠一跳,她忽而想起了那日在东宫被施盈盈的婢女喊住的时候,她问:“孩子怎么没的?”

    “后院的那些……”应庚垂首,似有些难言,“好似是一位良娣故意迫害了侧妃。”

    “她姓施?”

    应庚回想了一会儿,才慢道:“是。”

    杜明昭真不知道何才好,她长叹一口气,“她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施盈盈再不是当初那个在菏州的她了,这京城繁华惹人眼的富贵终是让她迷了心智。

    如若她能乖顺听从施夫人的话,留在溪川县,又怎么会随宋鸿信私奔离开,到今日这个地步?

    何至于此啊!

    杜明昭喟叹。

    原本杜明昭还想问应庚何时才能见到宋杞和,可应庚却先道:“殿下在宫中处理乔家后事,县主想见殿下的话,兴许得再等等。”

    “我没事,让他先忙吧。”

    杜明昭含笑摆手,和应庚道别后,她径直从云江楼回了杜家。

    再见到宋杞和,已是五日之后。

    这一日乃是杜黎的沐休,因而杜家一家人皆在家中。

    吃好早膳,杜明昭起身便要离家上医馆照看生意,可还没等她走到院门口,门外传来了一阵马匹急促的脚踏声。

    “县主!”

    “福清县主可在?”

    杜明昭听出是连慈尖细的嗓音,她立马走出开了门,迎面笑道:“连公公,你怎么来了?”

    “杂家先拜见县主了。”

    连慈躬身地弯了弯腰,他再一见杜明昭身后的杜黎与何氏,又侧过来道:“恭贺杜编修和夫人啊。”

    “公公在什么?”杜黎摸不着头脑。

    “杂家带了御王世子殿下前来。”

    连慈朝身后的马车一伸手,一只玉骨分明的手撩开帘子,宋杞和那张夺目的美人面展露在众人眼前,他桃花眼轻轻愠着笑,身上的朝服未褪,可整个人很是容光焕发。

    宋杞和下了车,朝杜黎抱拳,他还是那个称呼不变,“杜叔。”

    杜黎愣住了,他看看宋杞和,又看看连慈,“世子殿下,连公公,这……”

    “是好事啊,好事!”

    连慈从袖中摸出一道明黄的圣旨,便那么翻开,他清清嗓子喊道:“福清县主杜明昭接旨!”

    杜明昭跪下,“臣女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杜家嫡女福清县主钟灵毓秀、蕙质兰心、品貌出众,正值婚配。今有御王府世子宋杞和年已弱冠,当择贤女与配,福清县主与御王世子堪为天造地设,特赐其为御王府世子正妃,择日完婚!”

    杜明昭杏眸荡开震惊,她下意识往宋杞和那儿望去,宋杞和张口应道:“臣谢过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女叩谢皇恩。”

    杜明昭随后接下圣旨。

    连慈笑眯起眼,连连恭贺道:“杂家改日便要改口称县主为世子妃了。”

    “多谢连公公。”杜明昭示意柳叶递去红包,“劳烦公公跑一趟。”

    “不麻烦,往后还要请县主多多担待。”

    杜明昭还要再,可宋杞和已是走到她身侧,他一双桃花眼紧锁着她,唤她:“昭昭,应你的赐婚圣旨,我讨来了,你可能兑现诺言?”

    “什么诺言?”杜明昭装傻。

    宋杞和一愣,“你不记得了?”

    杜明昭回身一瞥杜黎和何氏已傻了的模样,她的笑意止不住从唇边倾泻,她看宋杞和,递过去手:“来。”

    宋杞和到底还是牵住了她。

    杜明昭便领着宋杞和走去杜黎与何氏跟前,她曲了下膝盖,郑重道:“爹,娘,女儿此生认定了祈之一人,他承诺过会为我讨来正妻之位,也请你们能心甘情愿承认他这个女婿。”

    “昭昭。”

    “祈之他是御王府的世子,也是爹娘的宋。”

    何氏又是喜又是忧,嘴巴都有点合不拢了,她飞快扫过宋杞和的脸,道:“娘是真没想到宫里会下了圣旨。”

    若有赐婚圣旨在,何氏愿意接纳宋杞和。

    而杜黎的心情就复杂的多,他注视着宋杞和那双幽深的桃花眼,只是道:“这圣旨下来,我们杜家是不会反悔的,可我还是忠心的期望你能善待我们的孩子。”

    宋杞和回道:“在菏州之时,杜叔既然能信我,那么我亦希望在京城杜叔能同样信我。”

    不管是菏州杜明昭遇险,宋杞和不顾自我安危倾身相救,还是宋杞和陪在杜家身边的日日夜夜,那些过往都是真实存在的。

    是抹不去的真心实意。

    杜黎闭合起眼,他重重深呼吸,后睁开眼道:“我们会等陛下赐下的良辰吉日。”

    这是应了的意思。

    宋杞和与杜明昭对视一眼,两人绽出喜悦的笑来。

    苦尽甘来。

    他们也终于能名正言顺。

    ……

    明德帝的这桩赐婚圣旨可谓是乱了京中多少名门的心。

    御王府世子身为朝中唯二的皇室子弟,又是除开太子之外仍未有婚配的男子,各府都盯着世子妃之位,期盼能扶上自家的嫡女。

    这里面首当其冲的便是容家。

    算计了这些年,容家的嫡出长女仍云英未嫁,可惜容家的算盘落了空,明德帝根本没有为容家嫡女与御王府世子赐婚的算。

    反倒是在永阳城平乱大放异彩的杜明昭,被册封为福清县主后,又一举跃至世子妃。其父还是今年才考中的进士,如今不过是七品官。

    这样的门第却能坐上世子正妃一位,明德帝看中了福清县主的什么?

    莫非是福清县主有什么过硬的本事?

    除了她顶顶好的医术,旁人还真不知晓其他。

    杜明昭被赐婚,可是赚足了众人的好奇心。

    外界的推测再多,都没能妨碍杜明昭的好心情。

    自赐婚之后,宋杞和又高调地带了十来号人,亲自抬着聘礼前来杜家下聘。杜黎虽很不满他代替长辈下聘,可一听御王爷不管事后,杜黎的怪罪便化作了同情。

    宋杞和身为男方,他备了整五十箱的聘礼来到杜家,一行人足足搬了一个时辰,才将物什都抬入了院中。

    杜家的府邸不大,根本没库房能放得下这么多箱笼,无法,只能全堆在院里。

    杜黎看着这样多的聘礼,相当的发愁。

    何氏悄悄问他,“咱们可是得还同样数目的嫁妆?”

    杜黎点头道:“不可让外人看轻了昭昭。”

    也是如此,杜黎才愁眉苦脸。

    御王府那头送五十箱,那么他们杜家也得备五十箱才是。可王府多的是古书宝贝,他们杜家哪来的根基,又上哪备这么多好东西?

    可这还没完,没过两日,宫里又送来了几箱赏赐。

    前有连慈受明德帝的命给杜明昭抬了几箱嫁妆,后便是王皇后下懿旨,赏赐整十箱的珠宝绸缎,一下就替杜明昭上了脸面。

    连皇室都如此重视杜明昭和宋杞和的大婚,杜黎何氏身为父母哪里敢怠慢。

    好在钦天监那边算出的良辰吉日还要等个四个月,给足了杜家赶制家具器具的时候。

    杜明昭自掏腰包,出钱购置黄梨木造嫁妆需备的木椅等物件。

    可就是这么的赶时间,还是凑不够五十台。

    用医书等塞箱子充数,算下来杜家至多只能凑出三十台的嫁妆。

    杜明昭便让应庚带话给宋杞和,如实禀报实情。

    宋杞和亦是出手阔绰,知道杜家凑不够嫁妆。他立马让人搜罗了二十来箱的首饰古玩与稀奇珍宝,什么东海的珍珠,西边别国的稀罕玩意,一并都塞入箱笼。另外,他还让绣娘们准备香囊、帕子等物什,怎样讨吉利怎样来,像很是熟稔,一点也不陌生。

    在大婚之前的半个月,一家人终是凑出了五十多台的嫁妆。

    当然了,杜家为嫁妆都费尽了心血,自然不可能有功夫请人赶制嫁衣。

    这事宋杞和一早便知会了杜家爹娘,是他会备好,杜家只管备嫁。

    在大婚的十日之前,应庚与东宏送来了嫁衣、头冠与婚鞋。

    何氏望着院中琳琅满目的箱笼,她感慨道:“宋真是亲力亲为,誓要给你一个风光的大婚啊。”

    这一回不止是何氏,连杜黎都相信了宋杞和的诚意。

    待到大婚的头一日夜里,杜明昭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而何氏则抹黑来到了她的屋中。

    “昭昭。”何氏坐到了杜明昭的床边,她笑了下,又叹口气,“你要嫁入的是王府,爹娘帮不到你太多,之后的路你得靠自己走,不管酸的甜的,爹娘永远都会是你的依靠。”

    “娘……”

    杜明昭被的眼眶湿润,更闭不上眼了。

    可何氏却摸了摸她的眼皮,哄道:“好好睡一觉。”

    末了,她塞了一方本子在杜明昭手中,叮嘱道:“走前你翻看两眼,可不要新婚当夜闹了笑话。”

    不用何氏,杜明昭都知道这个烫手山芋是何物。

    早经历过大风大浪,理论知识丰富的杜明昭随口应了个好,转头便逼着自己入睡。

    当清的熹微升起,今日便是杜明昭的大婚之日。

    天才刚刚亮,柳叶便喊了杜明昭起身更衣梳洗,迷迷糊糊之间,杜明昭了个哈欠,被柳叶牵着起了床。

    柳叶服侍杜明昭沐浴泡澡,全身都清洗了一遍,恰好石府的老夫人在这个时候也到了。

    今日为杜明昭开脸的正是这位石府的老夫人。

    据她很有福气旺夫旺子,年过七十身子还很爽朗,京中许多家中有女成婚都想请石老夫人开脸,可无一例外被石老夫人以老骨头为由婉拒了。

    承石大人的恩,杜黎才能请来石老夫人。

    石老夫人见到端坐在铜镜之前温婉的容颜,边为杜明昭用银丝开脸边笑道:“县主还真是一位可人儿呢,我只听过你医术高超,却不知模样也这么周正,你啊,铁定是个有福气的人呢!”

    “晚辈的祈愿便是如老夫人这般,家族美满,平安康健。”杜明昭轻笑回道。

    “必然会的。”

    石老夫人将杜明昭白嫩的脸蛋揉开,又替她点上了花妆,柳叶顺势接过手,为杜明昭编发盘髻。

    突然,屋外有闹声传来。

    “县主!”

    “福清县主。”

    杜明昭想扭头,但头被定住,她只能透过铜镜而望,仔细一瞧,来人是镇国公府的穆大夫人与穆秋玲。

    石老夫人认得两人,招呼道:“穆夫人。”

    “我们是来为县主添妆的。”穆大夫人亲切一笑。

    穆秋玲欢呼跑来,亲热地在杜明昭身侧转,“县主好些日子不来见我了,我娘你在家中备嫁,我才知道呢!”

    穆家的丫鬟们抬了一方箱笼入屋,里头便是穆家的贺礼。

    杜明昭杏眸弯弯,“三姐有心了,多谢你。”

    “没想到县主会被赐为御王世子妃,我听到这个信儿可是被惊到了。”穆大夫人坦言,“前几年容家与御王府走动频繁,大家伙都猜有点关系,不过县主入京之后,我见到了你的为人,你为世子妃,那绝对堪配!”

    “县主就是最好的!”穆秋玲童言无忌,捧着脸笑道。

    石老夫人断几个人交谈,她道:“吉时快到了吧?”

    院子里便有丫鬟的传话,“夫人,县主,御王世子殿下来迎亲了!”

    “快快,服侍县主穿衣,戴好盖头,咱们便要出屋的。”

    石老夫人催促柳叶,柳叶慌忙从箱中取出绛红的嫁衣,侍奉杜明昭一件一件套上。

    当最后一件外衫穿戴完整后,柳叶又将凤冠心搭在了杜明昭的头顶,顿时,她感到整个脖子都承受了无比之重的重量。

    “哇!”穆秋玲张大嘴巴,她指着杜明昭的嫁衣道:“娘,县主的嫁衣还会闪闪的呢!”

    穆大夫人眼里亦是艳羡,“县主可是未来的世子妃,嫁衣当然非比一般。”

    她认出嫁衣之上的金丝,还有那发冠其上各色的宝石,全乃罕见的宝物,这一身下来,定是价值千金。

    柳叶为杜明昭理好衣摆,她朝后一摊,嫁衣的裙摆轻轻落在地面。

    金线所绣的龙凤在刹那之间好似要腾空飞起,跃跃起舞。

    “县主,都好了。”柳叶盖上红盖头,搀扶住杜明昭的手。

    杜明昭觉得自己好似一尊木偶,任人扮,这会儿眼帘全然是一片红,她连任何人都看不见。

    屋外何氏的声音走近,“昭昭,是时候了!”

    石老夫人开口喊柳叶,“搀扶县主出阁。”

    杜明昭在柳叶的引领之下,缓步踏出屋门。

    “县主来了!”

    “迎新娘子咯!”

    院子里的贺喜声犹在耳边,可杜明昭没有专心倾听,她的注意力前方那道灼灼的注视。

    隔着红盖头,她亦能确信是宋杞和。

    “扶县主上轿。”宋杞和沉声开口。

    杜明昭被搀扶上了花轿。

    “起轿!”

    “昭昭!”

    花轿被稳稳抬起,杜明昭听到了何氏的喊声,她下意识要掀开盖头回声,很快她忆起石老夫人的叮咛,在入洞房之前都得守吉祥。

    万般的不舍被压在了心底。

    等回门之日,她再和娘亲撒娇。

    杜明昭攥紧衣袖。

    不知过了多久,花轿落了地,蓦地又震了震,外头有人在拍手,“世子殿下好箭法!”

    杜明昭沉浸在很不真实的虚幻之中,直到有一道刻入血骨的熟悉唤声。

    宋杞和用手敲了敲轿子,“昭昭,该入御王府了。”

    帘子被掀开,柳叶搀扶杜明昭出了花轿。

    入府之前,杜明昭按照古时的礼俗,踏过了火盆,未免衣摆被烧着,柳叶还帮着抬了衣裙。

    “昭昭,我带你走。”

    宋杞和晃晃手中的红绸,杜明昭才发觉自己手中多了一样东西。

    是牵连两人的红丝绸。

    杜明昭勾起一道笑,双眼被遮盖,可她知道他在那儿,她应道:“好。”

    相比于杜家,御王府可就冷清的多。

    兴许是御王府早已是宋杞和掌管,亦或者御王爷根本无所谓宋杞和迎娶哪家的千金,御王府并未宴请太多人。

    不过宋杞和不在乎。

    今日是他和昭昭的大喜之日,只要御王爷和王妃不添乱,他都可以看在讨吉利的份上,对他们既往不咎。

    因此宋杞和允许御王爷作为他的“亲父”坐在了上首,受成亲的拜礼。

    “一拜天地!”

    杜明昭曲膝。

    “二拜高堂!”

    宋杞和晃动手里的牵红。

    “夫妻对拜——”

    杜明昭也晃动了一下,回应了他。

    “礼成,送入洞房——”

    “祝贺世子殿下,祝贺世子妃娘娘!”

    纷涌而来的道喜没有阻断宋杞和最先关心杜明昭的心,他喊来御王府的丫鬟,吩咐道:“先送世子妃回屋。”

    “是,殿下。”

    杜明昭的红盖头还不能揭开,柳叶在右手边搀扶她,边道:“县主,王府的人领您回婚房。”

    “好。”

    一路抓瞎,杜明昭被扶着坐下。

    现在要做的,便是等。

    等了有半个时辰,头顶的凤冠沉甸甸的,杜明昭脖子酸疼,她揉揉脖子问柳叶,“我这发冠可能先取下来?”

    “世子妃娘娘,这可不行啊!”另一个丫鬟回道,“得殿下亲自来取。”

    杜明昭应了声,不再动。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宋杞和与嘈杂声一同进了屋,很快便有下人呈上喜坨,“殿下,请。”

    宋杞和揭开了盖在杜明昭头顶的红盖头。

    霎时间,杜明昭望到了一身红衣的宋杞和。

    他那双桃花眼本就生得深情,平日他喜爱冷色,多为冷淡,可今日成婚的赤红衬得他容颜绯靡,夺目耀人。

    宋杞和抬起手,抚摸了一下杜明昭的眼角,“很美。”

    杜明昭少见地涂抹了浓妆,她的眼尾画了染红的眼线,眉心还有一朵梅花,宛若画中走出的仙子。

    宋杞和情不自禁地想要倾身吻她。

    可喜婆喊出声道:“殿下,还要先喝交杯酒呢。”

    宋杞和递过去手,“拿来。”

    喜婆将合卺酒递给两人,一人一杯。

    杜明昭绕过宋杞和的手,品了一口。

    辛辣的酒味灌入喉咙,呛地她直咳嗽。

    宋杞和更没让她多喝,余下的他一个人全一饮而尽。

    喜婆看得傻眼,“这……”

    怎还能这样?

    宋杞和那双桃花眼冷冷扫过去,“还有什么?”

    喜婆还是头一次见人迫不及待要赶自己走的,迎着宋杞和带杀气的眼,她擦去冷汗就道:“还要请世子妃娘娘品尝一样吃食。”

    杜明昭声色便柔和的多,“呈来吧。”

    下人端来一盘饺子,杜明昭夹了一个吃下去,秀眉顿时蹙起。

    饺子是生的!

    她想要吐出来,可喜婆却问:“世子妃娘娘,生不生?”

    话都这样了,杜明昭只好咽下生的饺子,点头道:“生。”

    “祝福世子殿下与世子妃娘娘百年好合,子嗣绵延!”

    喜婆的吉祥话才了一句呢,便让宋杞和一个瞪眼,“退下吧。”

    屋中伺候的人全退出了屋子,为这对新婚夫妻腾出地方。

    周遭终是清静,宋杞和弯腰取下杜明昭头顶的凤冠,他垂眸看她,问:“累不累?”

    杜明昭的一双杏眸稍一抬起,入目便是他极其认真的神色。

    好似为她脱凤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她轻笑道:“还好。”

    “这凤冠不轻。”宋杞和哪里看不穿她的心思,他道:“你的脖子肯定是酸了。”

    “你还知道啊!”杜明昭扁了扁嘴,“知道你还做这么一顶给我?”

    宋杞和缄默不语。

    他不吭声。

    也没告诉杜明昭,他是心疼她,可他更要他们大婚的一场圆满,尽管凤冠沉重,其上却是他能给杜明昭的最好。

    她配得上最好的一切。

    杜明昭的杏眸再一转动,眸子忽而瞥见大红装点的婚房左侧墙壁上头的一副画像。

    那是一张女子的画像。

    女子的容貌,与她记忆里东宫书房所挂的一模一样。

    杜明昭有些恍惚。

    她问:“那张画,是你画的吗?”

    宋杞和瞄去一眼便回头,他头也不抬道:“是啊,在王府见不到你,我只好画了你的像,整日睹物思人。”

    杜明昭眼神迷离。

    “昭昭,今晚上你可别想逃。”

    宋杞和啄了下她的唇,她来不及深思,耳朵就烧了起来。

    新婚之夜必然是夜色漫漫无边。

    体谅到杜明昭是初回,宋杞和只和她闹到了半夜。

    可杜明昭还是累坏了,她疲惫地连一根手指头都抬不起来。

    沉沉睡了过去,杜明昭甚至不记得被宋杞和抱去木桶梳洗。

    这一夜,她又做了一个梦。

    梦中宋鸿信在二十有四的年岁病逝,宋杞和后被封为太子,而她则被册封为太子妃。

    同年,宋杞和不顾宗室的反对,以强硬的态度补办了和她的大婚。

    那时候的她身穿一样的金丝龙凤大红袖嫁衣,头戴镶嵌一百零八颗宝石的凤冠,风光入主东宫。

    那是他们的过往,被她所遗忘、尘封的记忆。

    他:“在溪川县你我虽是夫妻,却缺了成亲拜堂,这本是我欠你的。”

    他还问她:“你后悔随我入京吗?”

    杜明昭答:“我从不后悔。”

    话音落,杜明昭睁开了眼。

    屋外的天还未亮,昏昏沉沉的光线之中,宋杞和紧闭的眼眸便在跟前。

    杜明昭凝望着他,痴痴地挪不开眼。

    原来,她早便与他结下了缘分。

    比这一世第一回见到宋杞和还要来得早。

    杜明昭想起了前世的新婚之夜,她靠在宋杞和的肩,他捉住她的手,放到唇边亲吻:“我不信命,但我想与你能有来生。”

    已是东宫太子的宋杞和在外常受人揣测,他并不好美色,东宫仅有太子妃这么一位正妻,太子连侧妃与妾侍都无。

    这于朝中大臣们是心病,可对杜明昭是再好不过的偏爱。

    杜明昭听见了自己的回答。

    “若有来生,我还想做你的妻。”

    杜明昭轻触睡梦中的宋杞和的眉眼。

    不论这一世他的身份如何,只要是宋杞和,便够了。

    这是杜明昭许下两世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