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练军
得到了朱厚熜的保证之后,虽然杨廷和依旧在怀疑朱厚熜,担忧朱厚熜未来还是会尊崇兴献王,但还是决定退让。
正德6年0月日。
内阁终于拟旨。
杨廷和他们和朱厚熜争了近一个月时间,最后还是没能够争过朱厚熜,还是按照朱厚熜的意思拟旨。杨廷和的退让,内阁的退让,不是因为朱厚熜的强势,而是因为朝臣的选择。
朝臣大量的倒向朱厚熜这边,还有大部分人选择中立。
这才是杨廷和退让的原因。
内阁拟旨,朱厚熜同意,最终盖上了玉玺,过了六科。圣旨的内容是追封兴献王为兴献帝,尊封兴王妃为兴国太后,尊封邵贵妃为寿安太皇太后。及朱厚熜以兴献帝为考。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兴献王一系,因为朱厚熜成为皇帝,都是身价倍增。之前是兴王府的那些属官,一个个鸡犬升天。而现在是朱厚熜的血脉亲人,都获得了尊封。
之后则是关于明孝宗和张太后的尊封。
朱厚熜以明孝宗为伯考,尊封张太后为“昭圣慈寿皇太后”,也唤为“伯母皇太后”。
至此喧闹一时的大礼仪之争,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退让结束。一步退步步退,这是最明显的事情。本来朱厚熜登基之后,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朝臣都是觑朱厚熜。
杨廷和更是如此。
杨廷和他们开始的想法是,哄着皇帝,让皇帝听话。如果皇帝不听话,朝臣就合作起来给皇帝压力。反正用这样的办法,让皇帝支持杨廷和的“新政”,允许杨廷和他们控制朝政的走向。
本来他们想的真的是非常好的。
因为在杨廷和他们看来,朱厚熜是藩王世子。而且还只是一个就藩几十年的新藩,实力比那些大的藩王府差了十万八千里。甚至兴王府目前就剩下了孤儿寡母,朱厚熜连个亲兄弟都没有。
这样的皇帝登基,应该是非常容易对付。甚至一些朝臣眼中,朱厚熜虽然是皇帝,但其实就是一个没什么见识的乡巴佬出身。对付明武宗这样皇太子出身的皇帝很困难,可是朱厚熜这样乡巴佬出身的皇帝对付起来能有多难。
可惜都想错了。
朱厚熜太聪明,超过了朝臣对于朱厚熜的预想。面对杨廷和这样的老狐狸,不到半年之内已经是压制住了杨廷和。杨廷和这半年之内一步一步的后退,每一次后退朱厚熜这个皇帝的权力就大涨。
以前的朝代是皇权和相权的争斗。
到了大明朝,朱元璋废了丞相,就没有了皇权和相权的争斗。但朱厚熜和杨廷和的情况特殊,朱厚熜是藩王世子登基的皇帝,杨廷和是权势滔天的内阁首辅。
在朱厚熜登基之前,杨廷和代行皇权。
所以朱厚熜登基之后,要做的就是从杨廷和中一步一步收回权力。这半年下来,朱厚熜步步前进,杨廷和只能是步步后退。每一次对于朱厚熜退让,就是把中的权力让出来。
一直到这一次。
此次退让,杨廷和几乎是惨败。
相比起之前的退让,这一次的退让是真正的被动,无可奈何的退让。杨廷和自己都明白,此次退让之后,朱厚熜对于朝政的控制,已经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
朱厚熜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利用追封兴献王,打压了杨廷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巴尔斯博罗特济农?重点防范这一支?”
既然赢了,朱厚熜当然要犒劳那些支持自己的人。
犒劳方式各不一样。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就要有不同的奖励。有些人是为了升官,有些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杨一清就是如此。
杨一清当然也是愿意成为内阁首辅,处理朝政。但杨一清明白,目前的“嘉靖新政”是杨廷和主导的。除非朱厚熜不支持“新政”,要不然现阶段谁也无法代替杨廷和的位置。
所以杨一清要的不是代替杨廷和成为内阁首辅,而是朱厚熜支持自己关于边关的一些措施。
“皇上,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从中原驱逐蒙古,太宗文皇帝(朱棣)在漠南持续打击蒙古势力之后,蒙古就四分五裂。虽然也有过也先的瓦刺强盛,但也没有统一蒙古各部落。包括黄金家族后人蒙古大汗也未曾让蒙古重新统一起来,这一百多年蒙古部落一直是分裂的。一直到达延汗横空出世,此人雄才大略,再次统一了鞑靼。把鞑靼分为左右两翼各三万户。正德2年达延汗死后,为了汗位鞑靼部落发生了内乱。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济农控制鞑靼右翼三万户,靠着强横的实力,以大汗接班人博迪年幼为由,自称大汗。不过达延汗其他的儿子不满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因此联合起来支持博迪继任大汗。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在压力之下选择退位。不过巴尔斯博罗特济农,控制鞑靼右翼三万户,依旧是鞑靼最有实力的人。博迪成为大汗之后,也不敢对巴尔斯博罗特济农怎么样,还要安抚他,因此封他三个儿子为汗。”
杨一清对于蒙古部落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
被朱元璋、朱棣联系打击之后,蒙古分为三支。鞑靼、瓦刺、兀良哈,其中瓦刺在西北地区活动,鞑靼在北方地区活动,兀良哈稍微靠东北地区。
土木堡之变,领导蒙古部队的就是瓦刺领袖也先。瓦刺在也先中实力迅速扩张,连蒙古大汗都要看也先的脸色,兀良哈部落被瓦刺揍得不像样。
不过也先只是瓦刺部落的老大,虽然因为实力强大,所以领导蒙古各部落打了土木堡之变。但蒙古各部落只是因为也先实力强大,暂时性的听也先的命令,并不是也先就真的统一了蒙古部落。
于谦的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蒙古各部落不满也先,因此立马是分崩离析。
等也先死了之后,强横一时的瓦刺也是迅速没落。
毕竟蒙古人承认的大汗,还是成吉思汗铁木真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就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后人,真正的蒙古大汗。达延汗此人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鞑靼部落,接着打击了瓦刺和兀良哈各部落,算得上是统一了蒙古部落。各部落都听从达延汗的号令。
其中达延汗最核心的力量,就是鞑靼左右两翼六万户。
自己亲领左翼三万户,右翼三万户则是交给自己的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济农。达延汗虽然雄才大略,但思维也局限在草原部落的思维。
虽然统一了蒙古部落,但并没有想过把他们真正的联合起来。不像是后金那样,弄成一个国家的模式,进行了中央集权。反而依旧是草原部落模式。达延汗的那些儿子,各有各的实力,而且都是正儿八经的实力。他们都控制了鞑靼某些部落,虽然实力比不上巴尔斯博罗特济农,但也不差。
因此巴尔斯博罗特济农自封大汗,这些兄弟就不满意,联合起来驱逐了巴尔斯博罗特济农。
不过就算是驱逐了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实力依旧很强。毕竟控制鞑靼右翼三万户,他的兄弟们没有一个可以比得上他。包括新的蒙古大汗,也根本无法指挥他。
“鞑靼左翼,虽然博迪成为了大汗,但支持博迪的那些兄弟们,一个个都不听号令。这些兄弟们当初反对巴尔斯博罗特济农,不是因为支持博迪,而是担心实力强大的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吞并他们的部落。所以左翼三万户,新任的蒙古大汗根本无法完全控制。博迪连鞑靼左翼三万户都无法控制,更不用东西两侧的蒙古部落,也就是原来的瓦刺和兀良哈部落。蒙古部落再次分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控制右翼三万户的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却是野心勃勃,想要和自己的父汗达延汗一样,再次统一蒙古部落。而且这些年袭击大同、宣府的蒙古部落就是巴尔斯博罗特济农控制的鞑靼右翼,在目前的蒙古部落当中属于是实力最强悍的一支,也是野心最大的一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我朝最主要的边境敌人就是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的鞑靼右翼三万户。”
杨一清仔细的给朱厚熜介绍蒙古的情况。
随着杨一清的介绍,朱厚熜对于北方蒙古部落的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可谓是一目了然。
果然看干巴巴的那些奏章,远远比不上杨一清他们亲自告诉朱厚熜。
“皇上,根据目前蒙古部落的情况,臣建议拉拢西北的瓦刺部、东北的兀良哈部,以及鞑靼大汗博迪。现在瓦刺部、兀良哈部都分裂成好多个部落。自从瓦刺、兀良哈部落没落之后,当中不少部落都是朝不保夕,非常适合拉拢他们。还有蒙古大汗博迪,目前控制不住局面,也是需要一些支持。还有博迪的那些兄弟们,实力都不弱,但却非常畏惧强大的巴尔斯博罗特济农。拉拢这些部落,孤立鞑靼右翼,孤立巴尔斯博罗特济农。”
“杨卿的意思是,关闭宣府、大同一带的马市,彻底断绝和鞑靼右翼部落的联系?”
“是。”
杨一清点头。
指着地图道:“加强辽东、蓟州一带的马市,在甘肃地区增加马市。以此来拉拢散落的东西两侧蒙古部落,但终止和鞑靼右翼的贸易。加强大同、宣府一带的防御,只要坚持几年,肯定是鞑靼右翼部落率先顶不住的。甚至会加剧蒙古部落之间的摩擦,他们之间的战争。我朝完全可以渔翁得利。”
“嗯。”
朱厚熜已经完全理解杨一清的策略。
不过还是担忧道:“杨卿,你久在边关,特别是西北地区。朕想问问你,若鞑靼尽起部队,跟当初也先一样,大同、宣府挡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