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朝廷变化2

A+A-

    嘉靖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协办大学士兼任翰林学士的李时,主持内阁阁臣的廷推。

    内阁阁臣的候选人是不多的。

    在大明朝除了一些特殊的官员,就像是杨廷和、张居正这样跟皇帝有特殊关系的官员之外,其他官员想要入阁,基本上都是要当过六部尚书,或者是资历比较深的都察院左都御史。

    杨廷和和张居正两个人,情况很是特殊,都是皇帝老师出身。所以还没有当过六部尚书,就直接入阁参赞务的。他们入阁参赞务的时候,都只是正三品官员。

    出身不一样,和皇帝的关系不一样。

    朱厚熜是藩王登基,唯一算得上老师的,就是已经去世的袁宗皋。其他顶多就是经筵讲师,算不得皇帝的老师。所以这一次的内阁阁臣廷推,候选人就是现在的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高友玑,总共七个人。

    内阁阁臣也来到了廷推的场所。

    但不是参与廷推,而是过来看看廷推的情况,属于是列席廷推。因为内阁权力虽然大涨,现在甚至有资格给皇帝推荐内阁阁臣。但在廷推上,依旧是没有投票的资格。

    有廷推资格的人不少。

    朝廷正三品以上的官员,加上不够正三品的九卿,还有都察院佥都御史,以及科道官员都有资格投票。因此来的人还是不少的。

    “现在”

    “李学士。”

    李时主持廷推,前面是了关于候选人的事情。

    还有投票的注意点。

    都是固定的程序。

    然后正准备宣布廷推开始,让这些官员找一个地方,不记名秘密投票。可是有个人叫住了李时。

    “高都御史,你有什么话要。”

    “李学士,我要退出内阁阁臣的评选。”

    “高都御史,马上就要廷推了。你确定你要退出?”

    李时很惊讶。

    在目前的内阁阁臣候选人当中,兵部尚书汪鋐、刑部尚书胡世宁、户部尚书秦金,都是根本没有可能成为内阁阁臣的。胡世宁才刚刚成为刑部尚书没多长时间,兵部尚书汪鋐资历太浅,在朝中没什么根基。汪鋐能够成为兵部尚书,还是多亏了皇帝的宠信。至于户部尚书秦金,虽然掌控户部这样重要的部门,但却不受皇帝的喜爱。

    因为大礼仪之争的时候,秦金可是反对皇帝的主力之一。

    虽然因为秦金的能力,皇帝一直让秦金担任户部尚书,但皇帝不喜欢秦金是众所周知的。而且秦金的资历也有限,并不是资历很老的官员。再看看这两年,户部权力是一直在缩减。不管是土地部、税务总司,那都是从户部挖肉。

    剩下几个人当中,王宪资历足够,而且还接连担任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是最有可能的。其他几个人,礼部尚书汪俊、工部尚书赵璜、都察院左都御史高友玑,资历差不多。赵璜和高友玑更是同一届的进士。

    但这些人当中,最受皇帝器重的显然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高友玑。

    也就是,高友玑是有很大可能的。

    没想到高友玑竟然是主动退出。

    “肃政兄(高友玑)。”

    王瓒站了出来。

    虽然这段时间,皇帝的态度有所变化。但王瓒并不想放弃此次大好的会。因为这一次会,对于王瓒来真的是千载难逢的会。

    内阁突然空出了两个位置。

    而且目前有会入阁的大臣当中,王宪和高友玑显然是会最大的。只要他们两个人进入了内阁,加上掌控了吏部,那么就算是少了盛应期这个“反骨仔”,王瓒这边一样可以成为朝中最大的势力。

    可是高友玑在干什么?

    高友玑可不是盛应期这个“反骨仔”。

    高友玑的人品,在朝野算是有口皆碑的。并不是那种政治上左右摇摆的人。再高友玑是浙江人,而且高友玑、王瓒、张璁都是浙江温州府的人。正儿八经的同乡。

    这个时候怎么能退缩呢?

    高友玑转过头看向了王瓒。看到他的样子,高友玑想到了“周易”一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而谋大,力而任重,鲜不及矣。

    王瓒忘记自己是怎么升到现在这个位置的。

    没有足够的政绩,只靠着皇帝的宠信,想要走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不是一个好事情。不其他人,看看杨一清。就是靠着扎实的政绩,出色的能力,牢牢地稳住自己在内阁的地位。

    在内阁当中也成为了皇帝最为倚重的阁臣。

    因此高友玑果断道:“我已经决定了。”

    “你”

    王瓒很生气。

    盛应期的事情,已经是完全打乱了王瓒的计划。

    现在高友玑又退出来,情况就非常不好。再想到马上要进京的李承勋,王瓒头都大了。如果没有了高友玑的配合,那么还不如保持现在的情况。

    一个普通的内阁阁臣名额,真比不上吏部尚书的位置。

    但王宪的事情,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高友玑可以退出内阁阁臣的选举,但王宪却不能退出。因为王宪是内阁阁臣的候选人,这是皇帝都定下来的事情。正因为王宪是内阁阁臣候选人,所以这一次的内阁阁臣廷推,交给了协办大学士李时主持。

    这个时候王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退出来的。

    “好。现在高都御史退出,那么就剩下了六个人。大家就在这六个人中间投票。”

    李时也是很意外的。

    哪里有临廷推选举了,这个时候退出的。

    现在高友玑退了,让李时也是很紧张。毕竟这是李时第一个主持廷推,要是出现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皇帝对于李时的看法。所以李时担心还会发生其他事情,立马宣布投票。大家陆陆续续开始投票,投票时间倒是不长,很快就完成了投票。因为在投票之前,大家其实基本上已经心里有数。

    廷推的结果是当场出来的,也是当场需要宣布的。这也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些舞弊现象。

    李时立马开始统计投票结果。

    看着投票结果,王瓒深深地皱着眉头。自从内阁阁臣的位置出现空位之后,王瓒就开始谋划。对于王瓒来,此次一次性出来了两个内阁阁臣位置,就是上天给自己的会。

    因此王瓒做好了一切准备。

    只要这一次操作得当,那么王瓒相信,自己在朝中地位会迅速上升。不仅能够改变自己在内阁的地位,对于朝中几个重要部门的控制,也会增加一个档次。内阁那些大佬,谁也不敢忽视自己的意见。可是情况变化完全出乎自己的预料。

    廷推结果,票数最多的,不是之前大家想过的王宪。

    而是礼部尚书汪俊。

    这就是一种反弹。

    本来王瓒在朝中做好了准备,服了很多朝中大臣。让他们支持王宪和高友玑,他们也答应了王瓒。因为王瓒也给他们不少承诺。

    可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皇帝态度的变化,高友玑的退出,都让这些朝中大臣嗅到了不同的味道。

    因此反而是比较低调的汪俊,得到了朝中大臣的投票。再汪俊虽然低调,但身为当初杨廷和派系干将,自己本身在朝中是有很深的根基。

    因此这一次内阁阁臣廷推,汪俊票数最多。

    汪俊的票数最多,王宪的票数排在第二位。只要皇帝不反对,那么入阁的将会是王宪和汪俊两个人。这对于蒋冕他们是好事情,因为又多了一个支持他们的内阁阁臣。随着汪俊廷推票数最多,李承勋、蒋瑶他们要入京,让本来看起来摇摇欲坠的蒋冕他们稳住了阵脚。这两年很多人甚至以为蒋冕他们要被赶出内阁。

    可是现在的情况,反而是有利于蒋冕他们。

    相比起高兴的蒋冕,对于另一旁的王瓒来,这是非常不好的消息。因为意味着他们丢掉了吏部尚书的位置,只拿到了一个内阁阁臣的名额。

    “费阁老,廷推结果已经出来。”

    李时把廷推结果递给了费宏。

    廷推结果送给内阁,然后内阁再把这个结果送到皇帝中。最后皇帝圈定内阁阁臣人选,就走完了所有的程序,能够正式任命内阁阁臣。费宏接过廷推结果,面无表情。

    但知道皇帝利用这一次的廷推,狠狠地打压了日渐活跃的王瓒。

    结果反而是蒋冕这边获得了好处。

    费宏感受到了自己想要自立门户是多么的困难。杨廷和都致仕三年,但影响力还是那么大,留下来的政治遗产依旧是如此的惊人。皇帝稍微开一个口子,蒋冕他们的日子立马就好过很多。

    相比起来,费宏这边一直是不温不火。成为内阁首辅快三年时间,可是费宏依旧是没能够成为杨廷和那样威势赫赫的内阁首辅。这是费宏最大的遗憾。

    费宏切实的感受到,自己这边人才的不足。

    要是自己这边可用之才多一些,那么这一次内阁阁臣的廷推,对于费宏也是一个好会。但因为中人才匮乏,因此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会没有了。

    费宏脑海里闪现好几个大臣名字,特别是江西籍的官员。以前对他们还是少了拉拢,看起来自己也要努力拉拢一些有能力的官员才可以。

    要不然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能不能坐稳,真是一个大问题。

    费宏一瞬间想到了很多问题。不过表面上丝毫看不出来,缓缓地站起来道:“我立马进宫。”

    很快费宏来到了乾清宫。

    看到皇帝正在和黄锦下围棋。费宏不好打扰,因此就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乾清宫的太监看到费宏这个内阁首辅过来,立马给他安排椅子,不过费宏没有坐下,依旧是站着。朱厚熜是一个臭棋篓子,下围棋水平很是平常。黄锦的水平却是很高的。

    黄锦和皇帝下围棋,是非常疲劳的。

    因为要照顾皇帝的面子。不能让皇帝输的太难看。甚至有时候还要配合皇帝,让皇帝赢下来,又不能让皇帝看出来。这个比只是下围棋困难多了。好在朱厚熜并不热衷于下棋,只是有时候闷了,才会下棋。

    朱厚熜倒是不知道这些。

    实在是因为平常也没有人陪朱厚熜下围棋。和朱厚熜下棋的那些人,都是会让着朱厚熜,所以朱厚熜自己是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

    终于很“艰难”的赢了黄锦之后,朱厚熜心情大好。对费宏道:“廷推结果出来了?”

    “是。”

    费宏给朱厚熜递过去廷推结果。

    朱厚熜看了看,道:“既然廷推结果出来了,那就按照廷推的情况,让汪俊和王宪两个人入阁参赞务。”

    朱厚熜一边,一边用笔在汪俊和王宪名字上画圈。

    等于是皇帝圈定了他们两个人。

    “臣遵旨。”

    费宏没有立即离去,而是道:“皇上,广州那边来了大佛郎国。听闻这个大佛郎国比佛郎国人口还要多,军事实力也比佛郎国强大。臣想随着我朝继续开海,未来会有更多的海外国家来我朝。佛郎国在的地方,除了佛郎国、大佛郎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国家。能够跨越万里来到我朝的,实力都不是太弱,和我朝以往接待的那些番邦国家不一样。因此臣想,鸿胪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鸿胪寺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是不是应该提高鸿胪寺的品级。”

    朱厚熜抬头看了看费宏。

    提高鸿胪寺地位,是朱厚熜一直想要干的事情。不过朝中反对声音不。毕竟鸿胪寺本来是一个没什么权力的正三品单位,可是一旦提高鸿胪寺卿的品级,那么朝廷就又出来一个威势赫赫的部门。

    这对于其他朝廷部门来,不是什么好事情。包括对于那些朝廷重臣来,同样不是什么好事情。以前朝廷大事交给内阁和大九卿处理就可以。

    但随着正二品部门的增加,他们就算现在还没有参与朝廷大事,但以后是一定会参与的。毕竟大家都是正二品大员,也掌控一个重要部门,凭什么不能参与朝廷大事。

    这就是变相的削弱朝廷六部的权力。

    每增加一个新部门,或者是提高一个部门的地位,都是影响原有六部的利益。所以鸿胪寺品级的提升,一直没有完成。

    没想到今天费宏主动提起这个事情。

    朱厚熜还没有完全想明白费宏的意思。不过费宏的意思,也符合朱厚熜的想法。因此朱厚熜道:“此事你先在内阁商量一下,也跟吏部商量一下。若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同意,朕也没有意见。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鸿胪寺未来的确是越来越重要。”

    “臣遵旨。”

    “还有,最近朝廷新增设一些部门,都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这个你了解一下,拿出一个办法。”

    不仅仅是都察院人员不足。

    土地部、税务总司都有这个问题。新的部门成立,而且要在地方设立直属部门,需要大批量的中高品级的官员。一时之间朝廷哪里有那么多的官员。

    “臣立即和内阁、吏部商量此事。”

    “嗯,去吧。”

    “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