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着点
舅舅来了, 姐弟几个都高兴地围着舅舅话。
半晌, 鲁盼儿才想了起来, “还没做饭呢。”又向舅舅:“现在形势跟过去不一样了,这次舅舅一定留家多住几天!”
想想上次过来不敢告诉别人,看过几个外甥外甥女儿马上离开了, 王铁尺就笑,“今天舅舅不急着走, 我们在一起好好话儿。”
鲁盼儿急忙做了饭菜, 又给舅舅烫了酒, 一家人坐在桌边边吃边聊。
“舅舅,现在就连高考也不看成分了,公社和生产队也再不开□□会, 你和舅妈有没有回来的算呢?”当年舅舅一家去林场是迫不得已, 听那边是真正的苦寒之地,伐木也艰辛异常,舅舅总不能一直干体力活儿了, 且他每年冬天都要回来干老本行, 今年更是留在这里三个多月,不如就直接把家搬回来。
“盼儿倒是猜到了我的心思, ”王铁尺喝了一口酒,“我本来就是这边的人, 如今年纪也大了, 受不了那边的风寒, 早晚要回来的。”
“明天我请假陪舅舅去前进公社看看那边的情况, 顺便再问一下能不能迁回来。”
“我要是回来也不去前进公社。”王铁尺摇了摇头,当初王家在省城开裁缝铺子时,在老家可没少做修桥铺路施粮的好事,可回到老家非但没有得到庇护,反而受了许多委屈。老人过世后,他的心中早没有故乡了,毅然带着家人去了北边的林场。
鲁盼儿看着舅舅沧桑的面容,心里也懂了几分,想了想,“其实舅舅的老家应该算是省城,只是想在省城落户并不容易,不如舅舅到我们红旗九队来?”
“我对这边不熟,而且九队工分很高——越是工分高的生产队,就越不愿意让外人落户。”不过王铁尺也没有想来红旗九队,“我觉得如果能把户口落在省城附近的生产队最好。”
“有道理!”鲁盼儿想了想便明白了,笑着帮舅舅倒了酒,“平时就在生产队劳动,到省城做衣服也方便。”
王铁尺一直做最贵重的皮毛衣服,认识几个有权势的人,把户口迁到省城附近的平平常常的生产队并不是难事儿,“怕就怕搬回来之后又变回去。”
“听杨瑾的师兄,也就是襄平县的县长,他不会了。”
省城一些领导也这样,但是谁又能保证呢?王铁尺还是想着要再心谨慎一些,便也不再提,只笑着问:“丰收和丰美,你们将来是不是也要考上大学?”
丰收丰美早知道要好好学习,姐夫考上大学后,他们更是立志也要考上大学,“当然!”
王铁尺就许诺,“如果考上大学了,舅舅供你们读书。”
鲁盼儿赶紧拦住,“我能供丰收丰美读书;舅舅挣的钱虽然多,可家里还有表哥表姐呢……”
“只要舅舅能做衣服,上大学的钱不算什么!”到这里王铁尺十分内疚的,当初自己若是有一点能力,应该供大外甥女继续上学的,可却眼睁睁地看着盼儿辍学回家,所以他一定要为丰收和丰美尽上一份力,“你的表哥表姐们在林场学习都耽误了,没有一个能上大学的,现在我让他们都跟着我学裁缝……”
一家人一聊就聊到了很晚,姐弟们第一次听到姥爷、姥姥、舅舅、舅妈、表哥和表姐们的事儿,而他们也将自家的一些故事讲给舅舅听。
梓恒早睡了,鲁盼儿看看时间,“舅舅也歇下吧,这些天在外面做衣服一定很辛苦。”着让丰美搬到自己屋里,在她房里铺好被褥,又了水请舅舅洗漱。
看丰收丰美出去了,舅舅降低了声音,“有一句话算舅舅多嘴,可还是要,外甥女婿上了大学身份又不一样了,老话‘贵易友,富易妻’,你也要防着点儿。”
鲁盼儿就笑了,“他不是那样的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舅舅年纪大了,见的事儿也多了,也不敢能看清谁是什么样的人,你留点心眼儿不是坏事儿。”
舅舅是为了自己好,鲁盼儿点了点头,“虽然肯定他不会变心,但若是果真变了,我也不怕——我当民办教师,又会做衣服,带着孩子一样生活得好。舅舅过去告诉我,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对,要是有什么事儿,你就跟着舅舅一起做衣服……”
一时丰收丰美进来,舅舅便起了别的,“要不是你辍学耽误了功课,一定也能考上大学的,你妈妈早跟我过家里几个孩子你学习最好。”又告诉双胞胎,“你们别忘记了姐姐是为了你们才辍学的。”
“我们都知道。”丰收丰美已经长大懂事了,“姐姐对我们最好。”
“一家人不要这样,”鲁盼儿笑着摇头,又解释,“没考上大学也不是因为辍学的缘故。”
不是因为辍学又能因为什么呢?外甥女可是襄平高中的第一名!舅舅只当鲁盼儿不愿让自己和弟弟妹妹难过,便笑着安慰外甥女,“不上大学没什么,学会一门手艺不比上大学差。”
鲁盼儿也笑了,“我做衣服挣的钱比民办老师的工资还高呢,不管怎么样,养活自己和孩子都没问题。”
娘亲舅大,舅舅是真心为姐弟们好的,大家也与他亲近,只是他在家里住了两天就要走了。
鲁盼儿自然要留,虽然是至亲,可是这么多年面都没见过几次,着实想念。
但舅舅是个闲不住的人,再者他离家已经很久了,且天气越来越暖,林场那边也就要开工,于是怎么也留不住。
鲁盼儿便将家里收着的一块毛呢料子,一块的确良,一袋花生,一瓶芝麻油包了起来,“替我带给舅妈和表哥表姐们——若是舅舅要回这边来,提前来信告诉我们。”
“回来的事情,我再想想,”王铁尺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若是鲁莽地搬回来,再有变化怎么办?想回林场恐怕都不能了,所以他还要等等,“今年冬天林场停工后,我带着你舅妈他们过来看看。”
“一定到家里住些日子。”
“那是当然,过去是怕影响你们才不来往的。”舅舅就笑了,又向外甥女挥挥手,“赶紧回吧,别耽误了给学校孩子们上课!”
“建国,那就麻烦你了。”鲁盼儿身子不方便,丰收丰美又去上学了,只得请了陈建国帮忙骑车把舅舅送到襄平火车站。
“这还不是应该的?”陈建国笑着推起自行车,“舅舅,上车吧,我们走了。”
看着舅舅走远了,鲁盼儿转身回学校,却听身后自行车铃声,“鲁老师,信来了!”
原来是邮递员。
自从寒假每天都在村口等信,鲁盼儿与邮递员就熟了,便笑着:“把信都给我吧,一会儿课间我送到队部。”
邮递员单腿撑着地,从绿挎包里拿出三封信交给她,“谢谢鲁老师了。”转过自行车前轮蹬起走了。
鲁盼儿的信特别多,两三天就有一封,不过今天还是特别,她居然一次收到了两封,一封是杨瑾的,一封是跃进的。
另一封是陈婶儿的。
课间,鲁盼儿把陈婶儿的信给了建立,“赶紧送回家再来上课。”自己开两封信看了起来。
原来杨瑾前些天的周末去看跃进了。
跃进所在的部队在北京的郊区,杨瑾清坐第一班公交车出发,两个时后到了终点站又走了半个时才到,不过接下来就很顺利了,跃进很好,空军的条件也很好,尤其是伙食,他跟着跃进在食堂吃了中午饭,有鱼、有牛肉,有青菜,还有水果……
空军不同于别的军种,特别重视文化,跃进在那里学习了许多电气知识,这次杨瑾又给他带了高考大纲和一套复习材料,让他空闲时间学习。
报纸上已经刊登了今年高考的消息,并明确以后大学招生都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而且,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高考时间在七月,全国统一命题。
还有,去年没有参与招生的军校也会一同招生。
先前,杨瑾和鲁盼儿高考过后就把复习材料邮给了跃进,就是考虑到他参军已经两年多了,能提干自然很好,如果不能提干复员回家自然要参加高考的,可以早些复习。
眼下,如果军校招生的话,跃进在部队就可以直接报考了,所以复习更需要抓紧。
郎舅俩儿见了面,吃了饭了话,又约定一起给鲁盼儿写信,让她同时收到两封信开心一下,结果就是,鲁盼儿的确很开心。
回到家,她给两个人都回了信,将舅舅过来的消息告诉他们,又了自己、梓恒和丰收丰美的近况。
没多久,鲁盼儿又接到跃进的信,他通过了提干的审批,但是决定放弃,准备参加高考进入军校学习。空军的首长们对他的想法很支持,并鼓励他成为空军大队里第一个考上军校的战士。现在他正在努力复习,至于报考的学校,就是空军的飞行员大学。
飞行员,天之骄子,正是鲁跃进的梦想。
鲁盼儿真心希望能早日看到他驾驶飞机,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