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会话

A+A-

    鲁盼儿给钱进的侄女侄子做了衣服后, 钱婶儿也买了布请她给儿子做了一套, “进还没对象呢, 总得穿好点儿。”

    钱嫂看着钱进穿了新衣服很精神,给丈夫也买了一块布,然后钱大哥一定让妻子也做一套……最后, 钱进一家每人都做了新衣服。

    于是,钱婶儿便要给手工费, “毕竟做了这么多, 再不给手工费就不过去了……”

    “我们跟钱进可是好朋友呢, 再这次买房子多亏钱进,我们才在北京安下家。”鲁盼儿怎么也不肯要,对钱力和钱进, 她的态度很分明……

    钱嫂做了衣服, 又跟鲁盼儿学新式样的毛衣,有一天见了梓恒和梓嫣便主动:“你们家梓恒已经三周岁多了,正应该上幼儿园, 幼儿园里生活规律, 伙食营养搭配也好,还能学不少东西呢。”

    鲁盼儿早听杨瑾过幼儿园, “我倒是有心让孩子试试,可我们这次过来只住一个假期, 可以吗?”

    “按是不可以的, 不过, 我在幼儿园工作, 倒是可以通融一下。”钱嫂怕鲁盼儿不懂,就又告诉她,“变压器厂的幼儿园是附近最好最大的幼儿园,只收本厂职工家的孩子,外面的人想进来还不容易呢——你们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迟早会搬过来的,让孩子早些适应幼儿园是好事儿!”

    鲁盼儿感觉到钱嫂的好意,“那就听你的。”

    “我们幼儿园离这没多远,把梓嫣也送过去,那样你就能有许多空闲时间,可以到处逛逛了。”

    女儿还是太了,鲁盼儿舍不得,“梓嫣还是算了,等她大一些再麻烦钱嫂。”至于北京有景致,以后还会有机会看的。

    钱嫂本为了回报鲁盼儿,因此也不多劝,只细致地了上幼儿园应该准备的东西和一些注意事项。

    鲁盼儿与杨瑾商量后,第二天便带着梓恒去了幼儿园。

    变压器厂是上万人的大厂,幼儿园规模也不,占了一幢三层楼,孩子从几个月到六七岁,规模比红旗九队的学还大些。

    幼儿园的院子里摆着滑梯、秋千、跷跷板、木马等玩具,梓恒都是第一次见到,跑过去就与朋友们开心地玩了起来。

    鲁盼儿进了楼里办手续,见楼里光照特别好,墙壁上彩色的图案鲜艳活泼,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床、桌子、椅子可爱极了,心里的几分担心慢慢散去,办了手续,交了六元钱托费和伙食费,便去找钱嫂。

    钱嫂正带着孩子们活动,向鲁盼儿摆摆手,“梓恒在这里你就放心吧,他正玩得高兴呢,晚上来接就好。”

    果然,梓恒根本没有看到自己,正在朋友中间排着队,一个个地去玩滑梯,鲁盼儿就悄悄走了。

    梓恒果然喜欢幼儿园——想想也是,幼儿园里有同龄的朋友,有好多玩具,又有老师带他做游戏、讲故事,比在家里丰富多彩。

    于是鲁盼儿每天都送他去幼儿园,正好变压器厂一直在加班,职工们周末不休息,幼儿园也不休息,一周七天开放。

    转眼就要过年了,这天梓恒没有上幼儿园,一家人要去友谊商店,家里可是有四百元的外汇券呢!

    北京友谊商店就在东华门,里面人还真不少,间或还有几个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东西就更是琳琅满目,鲁盼儿到了这里才知道自己还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姑娘,电烤箱、彩色电视机、人头马洋酒、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进口商品,又有苏州双面绣、北京景泰蓝、天津起士林西点等国内各地的名品……

    再看看价格,更是令人咋舌,一瓶洋酒居然要上千元,电烤箱差一点三百元,就连国产的景泰蓝、双面绣也都价格不菲。

    “我也以为自己财大气粗呢,”鲁盼儿声嘀咕,“到了友谊商店才知道好多东西都买不起。”

    杨瑾听了就笑着拉住她的手,“物质上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只是平平常常过日子就行。”

    “是啊,姐,这些东西买了又有什么用?”跃进也:“我们不买也一样过得很好。”

    “难道我会因为买不起而伤心?不过随意感慨一声罢了。”这一会儿鲁盼儿早调整好心态,也决定了,“我们要买一台电烤箱,再留下三十元去全聚德吃烤鸭,其余的大家随便选,今天全花光!”

    “外汇券是你挣的,都听你的!”

    电烤箱二百九十八元,再加上预留三十元,只剩下七十元出头,在这里实在是很少的钱,大家便只看不贵的物件,没多久就发现了一样特别好的东西——指甲钳。

    过去剪指甲,大家用的是剪子,也没觉得怎么样,但现在看到指甲钳才发现这才真正方便呢。弧形的刀口正合指甲的形状,而且指甲钳中间还有一个的锉,剪过指甲后在上面磨磨边,真不知是谁想出这么聪明的主意!

    一个指甲钳四元八角,鲁盼儿默想了一下,“我们买六个,除了家里人,我还要给田翠翠带一个。”

    丰美声:“不如买五个吧,我和丰收用一个就行。”到了这里看到太多太多的贵重物品,家里最舍得花钱的她竟变得会过日子了。

    “还是每人一个的好。”鲁盼儿拿过店员递来的指甲钳:“你们看,指甲钳上还带一个钥匙圈,正好把钥匙挂在一起,多方便呀!”

    指甲钳亮晶晶的,钥匙圈也亮晶晶的,鲁盼儿便将自己的钥匙串拿出来,解开绳子将钥匙一一串上,最后又把先前钥匙串上那只彩色玻璃绳编的金鱼也挂了上去,“又好看又实用呢。”

    丰美喜欢不已,“指甲钳与玻璃绳金鱼在一起特别好看,我也要一个吧。”她的钥匙上也有一个玻璃绳金鱼,姐也给她编了一个。

    杨瑾、跃进和丰收也把指甲钳串到了钥匙上,平时用着方便。

    接着大家给梓恒买了两盒外国饼干;为梓嫣选了一瓶浓缩橙汁;当然还有第一次看到的咖啡和可口可乐,杨瑾又发现全英文的《纽约日报》,拿了几份,“这可是学英文最好的教材!”

    一会儿工夫花掉了三百多元钱,大家出门再去全聚德,今天要一次性把外汇券全花光。

    进了全聚德,大家才发现里差不多都是外国人,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穿的衣服也不一样,满屋子花花绿绿的,空气中飘荡着外语,一家人不由得迟疑着停下了脚步。

    杨瑾拉着鲁盼儿走在前面,笑着向弟弟妹妹们:“全聚德可是北京最有名气的烤鸭店,我们一定要尝尝。”

    感觉到他的从容自在,大家也就放松了,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来吃烤鸭的,并没有什么。

    眼见着一些外国人连筷子都拿不好,却非常欢快地吃着烤鸭,可见烤鸭一定特别好吃。

    杨瑾点了菜,又请服务员先送来半杯凉开水,将橙汁倒入一点,试试温度心地喂梓嫣。原来她在友谊商店里睡了一大觉,现在醒了,喝了橙汁便在妈妈的怀里笑。

    “What a cute baby!”

    外国人英语与录音机里的不太一样,鲁盼儿的反应就慢了一拍,转过头见临桌的几个外国女人都瞧着梓嫣笑,又笑着与鲁盼儿招呼,“你好!”

    两个汉字比先前的英语让鲁盼儿用了比先前还要多的时间才醒悟过来,实在太怪了,她不由笑着点头,又礼貌地回道:“Thank you!”

    “原来你会英语?”一位穿着宽松花格子衬衫的女人外国女人兴奋地问,重新转回了母语。

    鲁盼儿笑着用英语回答,“会一点儿。”

    “你的宝贝很漂亮,我想与她合影,可以吗?”

    女儿穿着一身粉红色的毛衣,上面点缀着几朵各色毛线编出来的花,正是鲁盼儿来北京前给她新织的,与她天真的笑容相映成趣,鲁盼儿自豪地点点头,“可以。”

    搭话的外国女人将梓嫣抱起来,她的同伴马上举起了相机,“咔—嚓”,然后从相机里拿出一张彩色的照片递给鲁盼儿。

    蓝色眼睛、披着长长卷曲金发的女人抱着黑发黑睛的婴儿,婴儿笑得露出两颗莹白牙,真是可爱得不能再可爱了。

    鲁盼儿看着照片,爱不释手。

    外国女人看了出来 ,便笑着:“这一张送你了,我与宝贝再照一张留念。”

    “谢谢你们。”鲁盼儿收下了,虽然家里也有相机,但外国人拿的相机又不一样,直接就能出照片,而且这张照片还是彩色的。不过,收了人家的东西,总要回礼的,出门在外又没带什么合适的东西,鲁盼儿一下子想了起来,赶紧拿出钥匙串,解下那只彩色玻璃绳编的金鱼,“送给你。”

    “好漂亮!谢谢你。”

    “这是我姐姐编的。”丰美也用英语。

    “原来你也懂英语。”外国人的目光转向一家人。

    梓恒笑着伸出手摆了摆,“Hello!”

    跃进和丰收也用英语招呼了一声。

    外国人惊呼,“我以为中国会英语的人很少呢。”

    杨瑾笑着:“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懂英语的人会越来越多。”

    “正是因此,我们才能到这里来。”

    “祝你们的中国之行愉快!”

    吃过美味的烤鸭,回到家里,丰收和丰美还在议论刚刚的经历,“没想到我们与外国人用英语了会话!”

    鲁盼儿便笑着望向丈夫,还在几年前,他曾告诉自己学英语可以与外国人交流,那时自己还不信呢。没想到,如今竟然已经成为现实了。

    杨瑾也想起了那个周六的傍晚,那一阵阵的轻风,还有懵懂可爱的鲁盼儿,不由得露出微笑,其实那时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天会如此快速地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