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铁青的态度
铁青把人撵走了,拉着笑哥儿回了屋里头:“我她们咋非得等咱家卖了粮食才能收村里人的粮食,合着在这里等着我们呢!”
“我就她看上了你,你还不信?她们就是过年的时候,想要你去给她猜灯谜,赢花灯的那个姑娘!”笑哥儿红着眼睛气嘟嘟:“这都追到了家里头,要早知道是这样,当时就不该让她们进门。”
“乖,撵走了就是。”铁青道:“以后不许她们进门。”
笑哥儿还是很生气,铁青好生安抚了一下,中午都没吃饭。
长工们也觉得晦气。
“你,咋还有这样的人家?”唐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啊。
“东家太好了,这就让人看上了,要是东家没成亲,也算是一段佳话,可是这都成亲了,咋还找上门来了呢?”刘太也觉得这母女二人是脑袋有毛病。
伍夫郎跟元夫郎也在这事儿:“这也太不要脸了。”
“是啊,笑夫郎就是和气,要是我的话,早抓花她的脸了!”元夫郎的脾气可大了。
俩人了半天,又问杏花嫂子:“嫂子,你见过这样的吗?”
“虽然我们觉得不要脸,但是人家觉得挺合适。”杏花嫂子却道:“这种事情,以前挺常见的,一些人发达了,就嫌弃自己的原配,休了再娶也有,更有人抢别人的相公,但是我看咱们东家不是那样的人。”
大户人家别看规矩多,实际上,他们才是最不讲究的人。
联姻,为了利益,为了关系,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啥不能凑成一对儿啊?
她也没想到,到了榆树村,到了铁家还能遇到这种事情,真是活久见了。
铁青觉得不合适,中午气的两口子都没吃好饭,下午倒是饿了,但是生了大气了,铁青没敢让笑哥儿吃硬东西,让杏花嫂子做了肉沫鸡蛋羹吃,这种东西软,吃了能顶饿,还能不耽误晚上吃晚饭。
而他们俩刚吃完饭,老肖婶子跟肖姑姑就过来了。
“上午听了这事儿,我把人撵出去了,我宁愿不挣她们那十两银子,也不要她们在我那里住!”肖姑姑也气得不行,在知道她们竟然想破坏笑哥儿的家,她就将宋氏母女,连人带东西,都给丢出了大门。
“你爹跟老魏村长了,我们家不卖粮食给宋家粮铺。”老肖婶子道:“我宁愿少挣点,也不要……笑哥儿,你咋样了?可别气坏了身体。”
“娘,我没事,我知道,我相公这么好,谁都会喜欢,但是铁青是我的相公,谁也抢不走。”笑哥儿吸了吸鼻子:“但是,娘,他们不收村里头的粮食,那别人会咋想?”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老肖婶子道:“他们还能逼着你俩和离,让铁青娶那个啥宋家姐?”
老肖婶子这么,看的却是铁青。
实在是宋家姐可比笑哥儿强多了。
不止是因为宋家姐是个女子,比哥儿更容易生育,还因为宋家姐嫁妆丰厚,娘家硬气。
宋家就算是落魄了,那也比老肖家这样的乡下人家好啊。
再了,宋家的长子,还在府城读书,将来是要考秀才、中举人,当状元公的,将来就是大官儿。
这样的人家,不管是横看还是竖看,都比老肖家要强。
如今笑哥儿还没好消息,铁青就是……那老肖家也没地方喊冤去啊。
肖姑姑也看向了铁青。
铁青却板着脸道:“老丈母娘,姑丈母娘,放心吧,这事儿,我来解决。”
“你解决啥啊?那宋氏母女被我撵了出去,老魏村长家也不接待了,结果你她们去了谁家?”肖姑姑一拍大腿:“她们一伙人去了刘老二家,平时真没看出来,会咬的狗不叫啊!不声不响的这就勾搭上了有钱人。”
“王屠夫在镇子上住着,听老宋家的老宅就在镇子上,大概是这样认识的吧?宋家不能不吃肉。”老肖婶子道:“再了,有钱能使鬼推磨。”
老宋家不就是有钱吗?
刘老二家为的也是钱。
加上老郭家,这都是见钱眼开的人家。
不过榆树村里头,没有几家不是见钱眼开。
老肖婶子犯愁啊,要是自家笑哥儿有了那可就不一样了,可是笑哥儿没有。
晚上的时候,铁青让杏花嫂子做了酱炖老鸭子,炖的烂烂的那种,又做了个炒土豆丝。
酱炖老鸭子是炖了一大锅出来,杀了十几只的老鸭子呢。
老肖头儿跟肖伟还有李军都来了。
“老丈杆子,咋整了?”铁青把人撵出去,其实就是将事情交给了老肖头儿去处理,老肖头儿是笑哥儿的父亲,又是他的老丈杆子,还是乡老,当然是要他出面了。
“没咋整,宋家粮铺的人,都住到了刘老二家,麻的,平时没看出来,刘老二家还挺厉害啊?三言两语的就攀上了富贵人家,还想卖婚是咋的?刘老二我算是记住他了,没良心的东西,要不是铁青,他们都得死在山上,这会儿见了钱,就特么的忘了本!”老肖头儿很生气。
这事儿换成谁,谁不生气啊?
倒是肖伟,看着铁青:“弟夫,你是咋想的?”
“我没想法。”铁青摇头:“我跟笑哥儿是不可能分开,这事儿谁都没有用。”
李军看了看肖伟,张了张嘴巴,到底没啥。
于公于私,这事儿他都掺和不了。
有了铁青这句话,老肖家的人貌似放心了。
不过当天晚上,肖伟跟李军睡在一铺炕上,声的嘀咕。
正确的,是李军跟肖伟嘀嘀咕咕:“我,大将军啊,都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你咋还不吭声啊?”
“吭声干啥?”肖伟却道:“我看看我这弟夫,有几斤几两。”
“铁青?”李军一愣神:“他……他就是个普通的平民百姓,一个猎户而已,发了点财,立了这么一些家业,还让人看上了,听宋家跟军中有点关系,这些粮食他们家收了,会卖给军中,大赚一笔,而狼骑营的确是有在本地采购军粮的事情,每年都有不少钱是花在这上面的。”
宋家有这个门路,就有赚大钱的买卖,恐怕过不了几年,这家业就该起来了。
落下去的宋家再起来,那肯定更强盛。
因为朝代更迭之后,最初都是人心思安,自然是天下太平,兴旺发达。
他们当了武将之后,也跟着军师学了一些东西,史书是必读的东西。
“你觉得他普通吗?普通的猎户,能挣下这么大的家业?你看看他那家盖的,像个堡垒一样,恐怕这人也经历了不少,有这么一个宅子,牢固得很,还记得吗?咱们这个村子啊,每年冬天都有野兽下山,前两天还修了村里头的围墙呢。”
“你是,他……他不单单是个猎户?”李军挠了挠头:“我还以为我有机会了呢。”
“你有啥机会?”肖伟莫名其妙的看着李军。
“他要是跟笑哥儿掰了,我就娶笑哥儿当夫郎啊!”李军还挺敢想:“到时候你恢复了身份,让他后悔去吧。”
“恐怕你这盼望是真的要落空了。”肖伟呲了呲牙:“当然,如果他选择放弃笑哥儿,那我就接笑哥儿回家。”
实际上,他也想看看,铁青是怎么处理此事的?
这事儿起来,是个聪明人,就会选择宋家姐。
因为老宋家的条件太好了,肖伟不知道,这位弟夫能不能受这个条件的吸引,从而抛弃自己的夫郎?
有这个想法的人,可不止肖伟,还有好多人!
因为第二天一大早,王屠夫来给老铁家送肉,明夫郎就跟着来了,带着子要在家里头住几日。
宋氏母女这一夜住的也不舒服。
她们都是娇生惯养了的人,刘老二家是三开门的土胚房子,卫生条件不好,住宿条件更不好,而刘老二家的子,还对着宋姐流口水,对大丫鬟也看的眼馋……那子才十四岁啊!
明夫郎回到了娘家,知道了此事办了一半儿,顿时就乐了,跟他娘刘老二家的嘀咕:“娘,我们的机会来了,我带了二十斤猪肉回来,你别吝啬,给宋夫人她们做了,大鱼大肉的别省着,如今全村子的人都指着卖粮食这些钱呢,老铁家还能扛的住?你就放心吧。”
刘老二家的也道:“就是,三个铜板一斤啊!光是咱家,就能卖上百八十两银子的粮食钱,不卖给老宋家,卖给谁家去?谁跟钱有仇啊。”
甚至明夫郎还通了王屠夫。
王屠夫给铁家送了半扇猪肉,拿了钱之后,就跟笑夫郎了:“我这也挺忙的,以后这猪肉就不给你家送了。”
“嗯?”笑哥儿的笑眼都不见笑意了:“为啥啊?”
“我忙啊!”王屠夫笑的都不自然了。
“忙啥啊?”笑哥儿都板起了脸,学他相公铁青的样子:“这都沙冷了,正是农闲的时候,杀猪杀羊杀牛的也多了,因为肉能放的住了,你跟我,你忙?”
这个时候,应该是屠夫正磨刀,算大干一场的时候,等到过半个月,就上冻了,肉就能冻得住,天气冷了,吃羊肉的人也就多了。
“宋夫人,你们家不知道好歹,还吃啥肉啊?”王屠夫却道:“不让我卖猪肉给你们家了。”
“你归宋夫人管啊?”笑哥儿好奇的看着他:“没听过啊。”
“我不归她管,但是……哎呀,事情多了,笑夫郎,对不起了,以后这猪肉,我就不送了。”王屠夫完就跑了。
笑哥儿想拦都没拦得住!
铁青没有出门,但是也没有在前头,他在后面,清点了一下家里仓库的粮食,大粮和各种杂粮。
加上他生气啊,就噼木头柈子,反正早晚都要噼的。
结果笑哥儿就跑来告诉他,王屠夫不给他们家送猪肉了。
“大概是那个明夫郎搞的鬼,不过他能听夫郎的话,也是少见。”铁青可是知道,王屠夫的脾气可不怎么好。
他是猎户,也见过不少屠夫,都是杀生这一行的,多少都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树林县地方不大,屠夫也就那么几个,王屠夫老大不的才成亲,就因为他的脾气不好,果然,在成了亲之后,听他还动手过明夫郎。
明夫郎一开始当然不服管教,后来就消停了,大家都猜测,估计没少挨揍。
更主要的是,刘老二家的本来想沾一沾光的,王屠夫家里头没啥人了,他又是个屠夫,有那好肉还不孝顺老丈人家一些?
他们就看到了铁青孝顺老肖家了。
没看到老肖家为了铁青的事情,每次都是走在前头的,光想着好事儿了。
结果王屠夫没惯着他们,刘老二这个岳丈去家里头,他就做猪杂碎接待,喝老白干儿,喝的刘老二回来就好几天都难受,几次之后就不再去了。
现在王屠夫不卖猪肉给他们家,铁青也不勉强人:“不卖就不卖。”
“那以后吃肉咋办?”笑哥儿犯愁了。
“好办。”铁青道:“第一,咱们家的猪也快长成了,大不了我们跟村里头的人买猪自己杀,孙空的手艺不错。第二咱们还能给村里头一个好价儿,让人念咱们个好。”
“相公,你,这收粮食的事情,要是黄了,村里人该咱们了吧?”笑哥儿担心的是这个。
“看看再吧。”铁青道:“他们的要求太过分了。”
两口子有些发愁的时候,村里的人也在发愁,不少人家都被人私下里游了一番。
到底是关系到卖粮食的事情,很多人都纠结的不行。
肖老大家、肖老六家和肖老八家自然是支持铁青的,还有一些人家觉得,那姑娘是不是个花痴啊?咋还缠着铁青不放了呢?
可是老郭家、老刘家他们这些人不这么想。
一个个的都闹到了老魏村长家了,老魏村长不堪其扰,让魏大亮去叫老肖头儿跟铁青过来,商量一下这个事儿。
不一会儿,铁青就出门去找了老丈杆子,一起去了老魏村长家。
而明夫郎就带着几个人,来了老铁家,找笑夫郎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