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菜的问题
“这个办法好,咱俩认识的哥儿,也就这个村儿的,还没几个好的,而且八成咱哥也看不上,要不然,早就跟爹娘了。”铁青觉得笑哥儿这办法不错:“程夫郎是当冰人的,认识的哥儿多,谁啥样也知道,他还懂这些。”
总比他们俩摸瞎强。
夫夫俩在炕上了半宿的悄悄话。
这种为了家里人操心的感觉,还挺新鲜。
这正月里就是走亲戚串门儿的日子,他们还去了肖姑姑家,吃了一顿饭。
肖姑姑也算是顶门立户了,大家就当她那里是独立的一家人,三家人都去了她那里,肖姑姑特意做了好多菜。
酸菜炖大鹅,酱肘子,葱拌豆腐,黑白菜。
开花的碱面大馒头,炕上放了两炕桌,地上放了俩大桌子才坐得下所有人。
肖姑姑高兴,端着酒碗一个劲儿的跟三位哥哥敬酒:“来,喝,都是好酒。”
他们能来这里专门走一遭,是他们将肖姑姑看做一家之主,来这里做客,是给妹妹撑腰来了。
“姑姑做的葱拌豆腐就是好吃。”笑哥儿吃了能有半碗儿了。
“你少吃点,这都吃了半碗了,来,吃个酱肘子,这可是酱了半天的,都烀透了。”肖姑姑给他单独夹了一点酱肘子。
这酱肘子是整个酱了之后,将骨头去掉,然后切成了片儿,沾着蒜泥吃。
的确是很好吃。
“嗯!”笑哥儿这几日东家吃,西家吃的,像是一只掉进了米缸里的老鼠一样的欢乐。
他哥回来了!
今年比去年更开心。
铁青今年单独走礼的也有好几家,其中就有老杨家。
夫夫俩一起去的,毕竟笑哥儿还跟杨大嫂一起做生意呢。
内眷们他们的事情,杨大庆就神神秘秘的跟铁青:“那跑掉的独行大盗,又被人给抓了回来。”
“呦?你咋知道的?”铁青故意装的很惊讶的样子。
“我初六就去上差了,听人的!”杨大庆以为铁青不知道呢:“那家伙,好么,被人的老惨了,然后捆起来丢在了衙门口儿,是个受过县丞许州恩惠的大侠所为,而赏银也让大侠送给了许县丞,留信明的,县令大人也不敢得罪这样的强人,给了许州县丞一百两的赏银!”
“怎么是县令大人给的?不该是从大账上出的吗?”铁青愣了一下:“咱俩的赏钱,就是从那里出的啊。”
当时还是许州去给领的呢。
“你是不知道,上头只给了八百两赏银,但是这不是独行大盗逃跑了吗?这第二次的赏银,是县令大人自掏腰包。”杨大庆爆料:“不过啊,县令大人还是罚了那俩个死了的狱卒的家里,一家五十两银子,这不是就出来赏钱了么?他们两家想不给,县令大人就直接抓了他们当家的汉子,不给也得给了。”
反正县令大人没吃亏。
铁青目瞪口呆:“还能这么干啊?”
果然,当官的都是心狠手辣,哪怕县令大人是个文绉绉,话软绵绵的南方汉子,也是下得去手的啊。
要那俩家人其实也不冤枉,他们要是不贪心,也不会让独行大盗跑掉。
“不管怎么,人是回来了,丢进大牢里去,哦,大牢都是新修了一间牢房关他。”杨大庆这消息还挺全面:“不过啊,老倪充当了一把狱卒,亲自去看守,结果一晚上,好么,那家伙死了!”
“死了?”铁青假装自己头一次听。
“其实也怪不得老倪班头,这人啊,先被大侠给一顿胖揍,然后又丢在衙门口半晚上,发现的时候啊,他都冻得不出来话了,后来八成是发烧发热了,人就在牢房里头一晚上,就死了,这也没个仵作,县令大人就按照暴毙,给府城那边去了消息。”杨大庆幸灾乐祸的道:“这人死了,就消停了,要是还活着,咱们可就得提心吊胆,万一哪天再跑了,还不得找咱们报仇啊?”
铁青低头:“可不是么。”
已经找过你家了,杨大庆还不知道,估计这子回去之后就没回家,在衙门里凑合的,回家也没啥吃的,不如在衙门里混个大锅饭。
铁青猜的一点都没错。
杨大庆媳妇儿带着孩子在婆家过年,后来又去了娘家,还没回来呢,他上差的时候,就在县衙里头凑合了。
回去也是冷锅冷灶,还不如大家聚在一起,热闹一番,过年么,大人也不会啥。
而且在衙门吃,都是公家饭,大过年的,也不好太差。
大锅饭也就是红烧肉,清炖羊肉啥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吃公家饭也不花钱,他是傻了才会回家去好么。
所以还没发现家里的不一样。
后来杨大嫂带着孩子们回去,发现了家里的不一样,她却以为是杨大庆自己整的,故而也没多稀奇,就给收拾了一下,杨家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跟死神擦肩而过。
如果他们不是提前一步离开家,恐怕真的会跟独行大盗撞上,就他们一家,两个大人三个孩子,还不得都被独行大盗给抹了脖子啊。
两个汉子私底下还庆幸了一番,然后就勾肩搭背的去喝酒了,一起分了赏银的人就是不一样。
杨大庆也是个好汉子,他将四百两分成了三份。
自家留了二百两当家底儿,孝敬了父母一百两银子,剩下的一百两,他给了自己的亲弟弟杨大生。
杨家就兄弟俩,杨大姐出嫁十几年了,杨大生还没娶亲,这个是他当哥的给弟弟的私房钱人,让杨大生攒着娶媳妇儿:“哥在县城照顾不到爹娘,你可得多多的上心,找个好人,跟你一起照顾爹娘。”
“我知道的,哥。”杨大生点头,他早就想好了,自己没啥能耐,无法出去闯荡,大哥有能耐,就出去,他在家种地照顾二老。
杨家发了财,村里人也知道了,铁家又得了四百两银子。
刘老三家的在家骂骂咧咧,良夫郎也是羡慕嫉妒恨,刘三儿只是听了一耳朵,就赶紧去干活了,以前懒惰的人,这些年被生活磨砺的也不懒了,他家就他一个汉子,要是懒惰了,那些活儿,谁干?
如今的铁家和肖家,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
其他人家则是觉得铁青真是“艺高人胆大”啊,独行大盗他都敢跟着去抓人。
又有老杨家,这下子也是发了啊,好几个家里有没出门子的哥儿姐儿的人家,往老杨家跑了好几趟。
杨大生瞬间成了村里人眼中的金龟婿。
正月十一的时候,铁家出了两辆马车,铁青驾车,拉着笑哥儿,铁力驾车,拉着自己媳妇儿跟子。
老肖家出了三辆马车。
肖伟驾车,拉着肖姑姑娘四个。
老肖头儿驾车,拉着老肖婶子。
李军驾车,啥也没带,他主要是回来的时候,拉货,看大家在县城买啥。
邵家今年不去县城,所以几家人就托付他们家给看一下房子,其实就是去烧个炕,东北这地方冷,要是一天不烧炕,屋里就会一点热乎气都没有。
去年是老乔家,今年老乔家要去县城了,改成了老邵家帮忙看家。
(看在这里读kan,一声)帮忙看守家里的意思。
乔家也是一起走的,不过他们进了城之后就分开了,老肖家有自己的地方落脚,地方不大,但是住得下他们所有人。
就是吃饭不行,要出门在饭馆里吃,铁青也不挑,直接就去了十里香,但是要进去的时候,却被香满盈的吴掌柜给拦住了:“到了这里,你不能总去老田那里啊?也得来我这儿坐坐不是?”
“吴叔,你俩这地方有啥区别啊?”铁青哭笑不得:“咱们都这么熟了。”
“不一样的,走吧!”吴掌柜还知道拉重点,他一手扯着铁青不撒手,一手却亲亲热热的拉着老肖头儿:“老肖大哥难得来一趟,到我这里尝尝新菜,我这儿可是有新捞上来的大黑鱼,做了生鱼片!”
大冬天的能吃到生鱼片可不容易。
这东北的生鱼片跟旁的地方还不太一样,使用的是黑鱼,嵴背上那一熘儿没有鱼刺的嫩肉,切成薄薄的片儿,用米醋拿生之后,搭配黄酒和一点黄芥末吃,味道简直好极了!
但是一般人很少做,因为米醋和黄芥末很贵,还有黄酒,这东西都不是东北产的,远道而来,价格自然贵啦。
再这黑鱼,是一种跟鲶鱼差不多的东西,这是个吃肉的鱼类,它吞吃鱼和虾存活,所以黑鱼很少,它要是多了,其他的鱼就该少了。
而且这鱼可遇不可求,每次都能卖上高价呢。
大过年的能有黑鱼吃,这对东北这边的百姓来是个享受。
吴掌柜给他们准备的还挺齐全,生吃黑鱼片儿,黑鱼骨汤。
搭配的鸡油烙饼,山东大拌菜,还有手撕烧鸡与红烧排骨。
这一桌席面,不可谓不丰富,但是这么丰富的饭菜,铁青却对吴掌柜道:“有啥事儿吴叔你就,不用这么客气。”
“我就是想问问,你家的菜,咋想的?都卖给老田了?”吴掌柜就搓着手,坐到了铁青对面:“他跟我,那菜他都要了。”
“他想要的是白菜,没大蒜跟秋菠菜。”铁青明白,田掌柜这是故意模煳了概念,是想一个人独吞他们家的菜!
“这个老田,真是的,话也不明白。”吴掌柜松了口气:“白菜我是不跟他抢了,但是大蒜可得给我留着,也不知道你家的大蒜是咋种的,咋那么好吃呢?我这儿蒜烧鲶鱼啊,蒜薹炒肉啥的都不够卖!”
其实作为调料,这大蒜的用途还很多,不过放了铁青家的大蒜炒菜,味道就是香。
后来他们这儿还有专门的暖房发豆芽菜,自然,为了不浪费,还在暖房里头种了点儿大蒜,大冬天的,一盘蒜苗炒肉丝,价格可不低。
县城一共才几个酒楼食肆啊?
高端的就俩,十里香跟他这香满盈。
老田还要垄断铁家的白菜,他这边就指着大蒜了,秋菠菜毕竟季节性太强,那东西割下来,三天不吃就烂了。
“其实,大蒜也挺好。”铁青觉得大蒜能放的住,白菜却不行,除非整成白菜干儿。
酸菜秋天腌制,冬天吃正好,开春之后就不能吃了,味道感觉不太对。
秋白菜也就只能储存一冬而已,开春儿之后就会发芽儿。
“那白菜我可以让给他,大蒜还是我们俩家平分,秋菠菜就随意了。”秋菠菜其实他们两家也没少买。
其他的酒馆和食肆,也分到了不少,只可惜,一年就那么一茬儿秋菠菜。
铁青点了头,他就放心了,又去跟肖姑姑了,肖姑姑一切听铁青的安排,这样的好事儿,她也是喜欢的,这菜还没种呢,就有人全包了,她都省的操心卖菜的事情了。
就是这种菜有点忙叨,开春儿种地就种下大蒜,夏天就收获,马上补种秋白菜,白菜收了就得赶紧趁着天气还好,种一茬儿的秋菠菜,一年三茬儿的菜,起来也是够忙的,也怪不得铁青不要菜地了,他家那么多钱,又有那么多的地,这点菜地的收入,还真是看不上,也懒得管,给了肖姑姑,他也省心了。
肖伟冷眼旁观,觉得铁青这人还真有意思,这样挣钱的事情,他也不上心,菜地给肖姑姑种了,就真的过户到了肖姑姑的名下,肖姑姑也乐意种菜。
那杂货铺子也能赚点钱贴补家用。
李军倒是对生鱼片儿很感兴趣,笑哥儿吃了两口,被呛的鼻涕眼泪齐飞!
铁青赶紧给他盛汤喝:“少沾点芥末啊。”
老肖头儿还哈哈大笑,一大家子人欢乐的吃过了饭,就上街去熘达,街上已经开始有花灯挂了起来。
各色吃摊子也支了起来,还有的铺子提前开业。
比起去年来,今年貌似更繁荣了一些,还有人独行大盗的事情,人都死了,大家也就安心了。
大家看啥都新鲜,虽然每年都有花灯,可是岁岁年年不一样啊。
逛了好长时间,没买啥东西,倒是都走饿了,找了个摊位坐下,要了炸汤圆子和羊杂汤,就听隔壁有一桌人,正在谈论独行大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