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熹哥儿的坚持
“可是熹哥儿喜欢大哥啊!”笑哥儿有点不高兴的道:“再我家有啥不好?有房有车有地,还有父母双亲在,虽然大哥年纪是大了一些,但那也不是大哥的错。”
仗的这么多年,这样的大龄剩男多了去了。
要是都成不了亲,朝廷能乐意?
古代可不讲究啥“少生孩子多种树”,古代人口就是财富。
多大年纪不成亲,朝廷都要罚的,农家罚粮食,富家就罚钱财。
熹哥儿家再是大户人家,也是要脸面的,被朝廷这么惩罚,是很丢人的一件事情,好像是自家的孩子,没人要似的。
所以不管是大家还是家,都很在意这一点。
“我知道,大家都明白。”铁青看他气鼓鼓的,赶紧转移话题:“今天你跟熹哥儿都了啥?他是个啥意思啊?”
肖伟这里磨磨蹭蹭,要是熹哥儿也犹犹豫豫,那可就有的磨了。
“我们俩啊,我问了他,跟我大哥是咋回事儿,他都跟我了!”笑哥儿很是得意地道:“我觉得他肯定会成为我的哥夫。”
“嗯嗯,他跟你了啥?”铁青难得好奇啊,这可是他夫郎听出来的道消息。
“其实,熹哥儿跟我哥认识的还挺刺激。”笑哥儿就了。
熹哥儿其实跟肖伟的认识,真的很刺激。
熹哥儿没实话,但是也的七七八八。
只是他告诉笑哥儿,他的父亲,当时是跟前朝对着干的义军,是其中的一个将军,当时肖伟他们已经是他父亲手下,了三年仗的老兵了。
随着天下越来越乱,前朝的气数也将尽了,为了压叛军,前朝的国师想出来一个馊主意,抓捕那些叛军的家眷,要是不投降,就杀家眷。
为此,前朝的鹰犬爪牙全都出动了。
也的确是抓住了两家人,可是那些人宁死也不被活捉,可见前朝是多么的失去民心了。
可有更多的人都是逃走了。
当时熹哥儿的家就在京城附近,前朝的鹰犬爪牙第一个就直扑他们家而去,索性他的父亲,当时有安插在京城的眼线给通风报信。
他父亲信不过别人,又怕别人没有那个能力,救出他留在老家的最的孩子,熹哥儿。
就派了一队人马,便衣潜伏去京城救人。
当时的熹哥儿,只有六岁,家里有十几个仆人负责照顾他,没有了祖父母,更没有父母在身边。
只有一位他父亲的舅母在隔壁住,算是熹哥儿的舅奶奶了。
当时领队的人,就是肖伟。
一队人马其实也才十二个人而已,他们的任务,就是带走熹哥儿,这么一个孩子,人去多了显眼,也没啥大用处。
肖伟带着人早一步找到了熹哥儿,将家里的人都挪去了隔壁舅奶奶家,然后留下了一座空的府邸,就带着熹哥儿走人了。
那个时候,条件十分艰苦,熹哥儿又是个孩子,肖伟那个时候年纪也不大呢。
可能是看到熹哥儿,就想起了笑哥儿,肖伟是一路背着熹哥儿走的,本来条件就不好,一路上风餐露宿且不,熹哥儿还发起了高烧,是肖伟背着他去药房找大夫看病,这是他弟弟。
为了掩人耳目,他还给熹哥儿换了非常普通的衣服,脸上还擦了一些灰尘,免得被人注意到。
一直到熹哥儿跟肖伟的将军汇合,这才洗干净脸蛋儿。
肖伟也因为如此,成为了一个将,跟着熹哥儿的父亲征战天下。
熹哥儿随军,其实并不方便,但是那个时候,各路高举大旗的义军,都被朝廷的无耻行径吓着了,祸不及妻儿,朝廷是要将他们的家眷都抓了啊!
为此,家眷随军也是迫不得已,这也是为啥,肖伟他们也会传回消息阵亡了。
肖伟也怕前朝的那些昏聩的官员,拿他的家里人问罪。
三年过后,在一次战役里,熹哥儿他们所在的后营被人偷袭,肖伟回军救援,又救了熹哥儿一命,那个时候,熹哥儿九岁。
又过了四年,最后一次大决战,对方的一群杀手,突袭大后方,而且还找到了家眷营地,不少人回防,家眷营地被杀手围住了,而杀手们也被大军给围住了。
其他人都有人救,就熹哥儿没有。
为啥呢?
因为那些人都是皇子,或者是公主,不管是哪一个,都是大有可为的。
皇子谁知道哪个能继承皇位?
公主用来联姻不能更妥当了!
女人只要身体健康,对方没有啥不能人道的,一般都会生孩子,不定就是某个大势力的继承人……哥儿呢?
生育能力不行,熹哥儿又不会带兵仗。
虽然是大将军唯一的哥儿,却不是非救不可。
(那个时候熹哥儿的父亲还不是皇帝,还是大将军,没登基称帝)
熹哥儿没的那么明白,一直是隐瞒了其中的身份问题,换了个法讲给笑夫郎听的。
危急时刻,肖伟进来了,他是杀进来的,全身是血,背着熹哥儿,杀了出去,脸上的那道疤痕,就是当时受伤留下来的!
只是谁没有猜到,其实当时还是大将军的皇帝,对熹哥儿其实是很喜欢的,很重视的,后来其他人察觉到了,就对熹哥儿换了个态度。
可惜,那个时候熹哥儿都多大了?
经历得多了,熹哥儿也长大了,无奈的是,家里的父亲当了皇帝之后,就变了个态度,熹哥儿十五岁的时候,就跟他了,要嫁给肖伟,那个时候,肖伟已经二十来岁,天下抵定,民心思安。
只有一些股叛军在沿海一带流蹿。
他提出来此事之后,他父亲就将肖伟派去了南方,清剿前朝余孽。
同时,又开始积极的给熹哥儿找婆家,可是熹哥儿是个倔脾气啊!
他认准了肖伟,就不会放手,何况肖伟救过他三次,甚至是更多次,别以为他不知道,肖伟不,他也能听别人。
两年之后,肖伟回来了,同时也退伍了,回了老家,是解甲归田。
“熹哥儿,他父亲逼他嫁人,他就将金簪抵在了脖子上,要是嫁人,他就自杀!”笑哥儿激动的道:“你听听,他是真的很喜欢我哥的,为了我哥,他都拒婚多少次了,甚至不惜以死相逼。”
其实熹哥儿后来还想用金簪子划破自己的脸,肖伟的伤在左脸上,他就要划破自己的右脸,跟肖伟脸上的瘢痕正好相称。
大概是熹哥儿这样的烈性,震慑住了家里人,最后,熹哥儿赢了,他带着人马,来找肖伟了。
虽然笑哥儿觉得自己的很不错。
完美的学了一遍熹哥儿的话,但是铁青却是不信的,这里面各种矛盾的地方比比皆是。
熹哥儿也就欺负笑夫郎是个没啥见识的乡下夫郎,听不太懂里头的各种弯弯绕,只需要让笑夫郎知道,自己是一定要嫁给肖伟的,就行了。
熹哥儿跟铁青接触的不多,他是不知道铁青有多精明。
“是,是,那我们再找个机会,问一问熹哥儿,是咋个算?”铁青决定自己去问,笑夫郎太单纯了,问也问不出来啥。
夫夫俩了半宿的话,才睡下。
第二天,铁青倒是起来正常的出门了,笑哥儿睡的晚了,起来的就晚,起来唿噜了一下早饭,就跑去找斌夫郎了。
结果刚出门,就被人告知,肖六叔跟肖八叔,带家里人去肖大叔家做客了。
就是笑哥儿的娘家,笑哥儿赶紧又跑去娘家,幸好离得近,抬抬腿就到了。
家里人齐聚一堂,老肖婶子带着熹哥儿挨个见客,给熹哥儿介绍人,熹哥儿都有问好。
汉子们倒是没啥,内眷们可就来了兴趣。
肖六婶子在熹哥儿叫了一声“六婶子”之后,立刻就将自己手上戴着的一个老银镯子摘了下来,顺手拉着人家熹哥儿,就给熹哥儿戴上了:“好孩子,来了家里头别拘束,这是六婶子给你的见面礼,不值啥钱,别见外。”
熹哥儿的脸红的呦!
其实这一只老银镯子,的确是不值啥钱,但这是六婶子家里头传下来的古物,据是前朝的前朝的时候,造的呢。
银子是老银,样式是简单,但是摩擦的锃亮!
虽然颜色素净,可这是一位老人的一片心意。
肖八婶子给的就是一根银簪子,簪头发的那种,是一支素银簪子,只在头那里有卷草纹。
给的东西都不贵重,或者,在熹哥儿这里,如果单纯论贵贱的话,这样的东西,恐怕连佳夫郎他们都不会戴。
可是熹哥儿却珍惜的戴在了身上。
他头上的金发卡早就摘了下来,身上没有任何金玉配饰,只穿着素面的长袍和软靴,但是架不住人长得好看啊。
虽然不是新媳妇进门,但是第一次见面,又叫了大家,当然是要给见面礼的,熹哥儿还给两家的孩儿,各准备了一套银饰,作为礼物呢。
张丽娘第二胎又生了个闺女,如今在家照顾孩子没能来,但是斌夫郎来了。
他跟笑哥儿本来就是好朋友,如今又是妯娌了,俩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斌夫郎一个劲儿的感叹:“熹哥儿长得真好,真的是大哥的未婚夫郎吗?”
“应该是的呢!”笑夫郎也严肃的看了一眼他哥。
这八字还没一撇呢,笑夫郎已经跟斌夫郎俩,用看未来哥夫的眼神,看熹哥儿了。
“那不是快要办喜事了?咋没听大伯提起来?”斌夫郎是喜欢家里多多的办喜事的,尤其是肖大哥,他也是认识的,只是当年肖大哥走了之后,笑哥儿家就艰难了很多,如今日子好过了,他也想着,肖大哥也成家立业,那就圆满了。
昨天在家还听公爹了好几次,肖大哥的事情,都快成大家的心病了。
“我爹已经算去家具了,你知道的,我家后院现在就住着熹哥儿呢,等到成亲了,总不能没有一套像样的家具吧?我爹算用红木!”笑哥儿十分得意地道:“你也看出来啦,咱们的未来哥夫,是个大户人家的哥儿。”
用了普通的杨木,怕不好看。
老肖头儿也是豁出去了,用贵一些的红松木造一套家具给自家子成亲用。
“那可的快一些,大哥都这么大了,等不得啦!”斌夫郎偷偷地道:“而且我看大伯他们也想早点抱孙子呢。”
“不管咋样,先成家再吧!”对于孩子这个话题,笑哥儿也无法保证。
他跟相公这么能腻乎的都没有呢,斌夫郎倒是先生了一个,可是这二年也没了消息。
家里的地方大,人员好安排,汉子们都在东屋,夫郎内眷们在西屋。
后院是没人去的,都知道那里现在住着熹哥儿呢。
肖伟尽管嘴上不承认,但是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熹哥儿对家里人也没有盛气凌人的样子,反倒是十分融入他们。
大概是跟熹哥儿的出身有关系,再是皇家的哥儿,那也是从百姓做起,当年经历了那么多,磕磕绊绊的长大了,熹哥儿最想要的就是一个这样平静的家。
但是肖伟的表现,却让他很是着急上火,这人啥时候能不这么固执呢?
他不想想,他自己同样是个固执的人。
两家人没在这里用晚饭,而是坐了一会儿,喝了茶水见了人,就回去了,不过回去之后,村里的风向就变了。
以前大家都是肖伟在外面留下的风流账。
人家如今找上门来了,恐怕不能善了!
这是一些嫉妒老肖家的人传出来的,始作俑者就是良夫郎跟老郭家的人。
老刘家的人也跟着推波助澜,但是信的人少啊,熹哥儿一看就是个不能招惹的,这是比老宋家还要谱儿大的人。
不过后来,老肖家的人聚到一起,见了面之后,回去就到处,熹哥儿是伟子的未婚夫郎,人家是来完婚的!
这可真是“先斩后奏”了的举动。
肖伟在家养身体,就算是出门,也是跟一群老爷们儿话,又不可能跟一群内眷三道四,还真不知道,自己啥时候,就有了“未婚夫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