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顾平川原本以为苏沫至少会给齐老和严老面子,顺着他们的话给个台阶下,结果没有想到她那张看起来有些天真无邪的脸上居然带着认真地表情,在和齐老和严老出最难听的话。
齐老和严老在这个时候,刚在苏沫的面前这样话,不过就是仗着自己是定边城德高望重的老人,所以话才这么无所顾忌。
按照他们的想法,苏沫操办这次的宴席,不过就是想和定边城的人示好一下,让定边城的人都对苏沫心存感激,好让她在定边城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
而如果要在定边城好好的生活下去,那必然是要对他们两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心存敬畏,所以不管怎么样苏沫都不应该抚了齐老和严老的面子。
所以齐老和严老才敢这么和苏沫。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苏沫居然是个直脾气,心情不好居然敢当面怼回去,这就让两个老人家的脸色很是不好看了。
顾平川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大家的视线都停留在他们的身上,看样子似乎是有些看好戏的意味。
在这个时候,实在是不适合再发生点什么事情了,于是顾平川就赶紧开口道,“齐老严老,我们都是孩子呢,话不好听还请担待一下,实在是我爹早些年为了大周子民的安危着想,没有时间来教我们怎么和长辈话。不过话回来,我们在家也这么和我爹话,所以二位不用太难受,你们这是和我爹一个待遇呢!”
顾平川笑眯眯地着,好像他真的把齐老和严老都当成自己的亲生长辈来的对待。
但是齐老和严老两个人也感受到自己身后的目光变得有所不同——他们就算是再怎么德高望重,在这定边城能和顾侯相提并论?
这里的百姓虽然敬重他们两个,但是也知道齐老和严老两个人的分量根本比不上将军府。
现在顾将军都出这样的话来了,他们真的是没有什么好的了,只能站在原地不知道应该怎么将话题进行下去。
顾平川也不想事情闹得太大,所以看到现在气氛僵持不下的时候,他就又道,“若是齐老和严老有什么事来找我,真的只要直就好了,我是粗人听不得那种七拐八弯的话,二老放心,只要你们的我顾某做得到,那便一定帮你们做到。”
顾平川这下唱白脸,也算是给齐老和严老两个人一个台阶下,他们虽然还是满脸的不开心,但是至少现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反抗的架势,于是就哼哼唧唧地道,“我听,你们将军府要内设学堂?”
顾平川愣了一下,府中的事情他绝大多数都不管的,都是苏沫来操持,所以这事情,他从来都是不知道的,现在他们突然来这么一茬,倒是让顾平川不知道怎么接话。
但是好在苏沫马上就接茬了,“是啊,要内设一个学堂,不管是什么人家的孩子都能来我们将军府内设的学堂上学,这也是我们将军府今日宴席的重点。”
定边城和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地处边疆,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如京城,甚至有些事情还不如苏沫时候住的乡下。
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里的人似乎都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孩子上学。
不过仔细推演的话,也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一旦被战争所影响了的话,那他们只能出走。或者就是成为戎狄的俘虏,一旦成为俘虏的话,那就得过上生不如死的生活。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戎狄因为是以游牧出名的,从来都没有在一个地方定居过,若是真的占领了宁都或者是定边城,他们就有了一个固定的地点,可是他们的人不会愿意在一个地方生存的,所以他们会找一个有学识的人来帮助他们守城。
而这个守城的人可以是大周人也可以是大周人和戎狄人的孩子,只要是有一点点学识,就都能胜任。
所以即便是俘虏,但有学识和没有学识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再者了,就算是定边城能被守住一百年不被侵犯,那他们就还要这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吗?
在定边城的青年,基本上都是参军了,每一个参军的人基本上都没有回来的,所以这里的人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参军。
但是他们又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定边城,离开也不知道应该要去哪里,所以他们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学习六艺,然后去京城参加科举,或许还有一线生。
可是在这定边城内物资匮乏,而且因为就在边疆,所以时常被战乱缩波及,只要是有那么一点学识和能力的人都会想着离开定边城,谁会乖乖地留在定边城担惊受怕呢?
久而久之,这里就剩下这些没有学识和能力的人在了。
而今天齐老和严老两个人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孙子找一个好老师的目的而来的。
“那这开设学堂都收一些什么人啊?”齐老到底还是忍不住先问了。
苏沫看着齐老,虽然他还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但是苏沫却还是选择了忽略齐老的表情,只是,“什么人都收,但是现在将军府内只有公孙先生一个人可以教书,所以总是要按照定边城和宁都城的孩子们的资质来筛选看看怎么教课会比较好,总不能把公孙先生这一个老师给累死吧?”
定边城和宁都城里都有一些适龄未上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少也有几百个。
事前苏沫就和公孙先生盘算过,全都收归门下不太现实,毕竟公孙先生就这么一个人,如果都教授的话那总有人跟不上,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先生没有照顾到其中的一个学生,就会引来无穷的麻烦事。
公孙先生也自己不过就是个人,就算是自己有泼天的志向,想要普度众生,那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分批普度的。
所以最后他们的想到的办法是,先选几个有资质的先教,然后让这些有资质的人再教其它的孩子,这样也算是能覆盖到全部的孩子们。
严老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就不能一起教了吗?”
苏沫挑了挑眉,“我和公孙先生也不是没想过,但是定边城的孩子们少也有几百号人,如果只有一堂课的话,那公孙先生声音再大,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听到他话啊。”
从很的时候开始苏沫就知道了,能够读书的人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像是贫穷之家的人,就没有什么读书的会,他们早早就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了,怎么可能好好读书呢?能够认识几个字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但是公孙先生来到这里之后,看到无数的孩子在街边帮助父母叫卖,自己也不懂怎么算账,觉得很是心酸。便萌生了这么一个想法,可是想来想去就算是举他一人之力,也不能带的动这里所有的孩子。
所以想来想去,带不动所有的孩子,就分资质来教授孩子们也是可以的。
若是父母那边实在是不想送孩子上学,他们也只能选择放弃了。
齐老点了点头,道,“这也是,那不知公孙先生选学生的资质是什么样的?”
这下苏沫就明白了齐老和严老来这里的动,她来定边城许久了,就知道这里大多数的人都还是想求学的。
但是他们只是边疆的蛮子,多少教书先生都不待见他们,所以他们也是没有地方可以好好学习的。
现在齐老和严老一起过来,想必也是为了自己孙子读书的事情。
而他们刚刚先来发难,主要是想震慑苏沫,后面好再谈条件。
苏沫道,“我知道二老心急如焚,但是二老也不用担心,有些事随缘就好。而且公孙先生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做事和别人总是不一样的,你们如此打听,公孙先生可能会不开心呀。”
今天苏沫原本是想让公孙先生一起来吃席的,这样也算是给定边城的父老乡亲们先见个面的,但是公孙先生有自己的想法,苏沫刚把自己的想法和公孙先生出来,公孙先生就立刻摇拒绝了,是如果自己出去和那些人见面了的话,不定那些人真的会来咬死自己,自己确实是想在定边城招一些学生,但是这里僧多粥少,他一个人也交不了全城的学生,所以只能是择优录取了。
当时苏沫听到公孙先生的这番话,还是有些不大相信,但是今天她开始相信公孙先生的话了,不愧是先生,就连这些人的反应,都猜得出来。
齐老在苏沫碰了一个软钉子,面子上稍微有些过不去了,但是也不知道应该些什么来反驳苏沫,只能哼哼道,“公孙先生是闻名天下的大儒,怎么会出这样的话?定是你从中挑拨的结果。”
苏沫愣了一下,她话都得好好地,怎么这个老不修的居然就直接赖上自己了,她看着这个老不修的,眉头皱得死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