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记者(3)

A+A-

    培养果决的性格十分重要。

    不想,就不想,这天回到家后,沐云河烧水洗澡又下厨做饭,很快把这个奇怪的男人忘到了脑后。

    外头的风一天比一天大。

    这年头还没有精细化的气象预警措施,岛更是连个气象观测站都没有,天气预报这种事只能凭自古以来的住民经验。

    糟糕天气只能在屋子里发时间,让沐云河很无聊。

    前两天,她二哥赶在变天之前回来了,了却她一桩心事,不用担心二哥的安全了。

    她二哥最近处了个对象,所以白天常去找那对象,只有晚上太阳落山才回来。

    这个对象也是岛上渔户的女儿,从船上干活。淡棕色的圆脸,鼻梁上面一粒痣,不太爱话,但一直笑呵呵的。脑后结一条很长的麻花辫子,绰号也叫麻花,但二哥嫌难听,不让人叫。

    这位姑娘给沐云河的印象很好。前生她混得这么烂,这姑娘也没有听信别人的法,二哥请她在他不在时关照妹,她便偶尔过来看望一下沐云河。

    她来的话会趁秦翠蓉不在的白天,没钱也买不了什么东西,就单纯只是看望,聊聊天话。

    尽管如此,于沐云河已经很珍贵了。

    她腿脚不方便,也不想惹人注目,所以尽量不外出。天天半大的姑娘窝在这么的破房子里,和坐牢似的。

    原本婚期也定下来,次年要办的。

    结果二哥失踪了,这姑娘也天天哭,和沐云河抱头痛哭。

    后来就不知道她的消息了。

    这位准嫂嫂的出现,令沐云河又是欢喜,又是紧张。

    欢喜的是这是位好姑娘,能陪伴二哥让他快乐;紧张的是,这姑娘出现了,总感觉距离前生二哥的失踪事件正式进入了某种倒计时。

    不过还有一两年呢!

    眼下,外头的怪风有一阵没一阵地刮,三姐一边看电视,一遍编渔网,手上的速度可快。沐云河靠着窗边,在看一本书,叫做《老人与海》,是初中语文的推荐课外读本。

    巧的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也是渔民。

    讲述了一名外国的老年渔夫在海上遭遇困境,从鲨鱼群口中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战利品,经过多日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宣告失败的故事。虽然主人公的遭遇是悲剧性的,但却反射了人类不向命运低头的灵魂光芒。

    沐云河也很佩服这位主人公,但她总觉得自己看书哪里有些看歪了。

    比如,书中反复描写当主人公飘零海上,能够充饥的只有腥气浓重的生鱼,虽然难以入口却强迫自己下咽。

    沐云河读着读着,竟食指大动,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三姐,今晚吃生鱼么?”

    虽然靠海吃海,但这一带的传统渔民并没有吃生鱼的习惯。沐云冰一开始没听懂什么吃生鱼,搞明白意思后觉得妹妹又疯了。

    然而也只是“口嗨”,因为最后一批货赶在天气变化前出掉了,目前家中并无海鲜,估计外头也都收摊了,想买也没地方。

    中午只能吃些平常的。

    沐云河一边读书一边吃,吃得没滋没味。

    正吃到一半,有人敲门了。

    沐云河很奇怪,这种天气谁会来?

    三姐却知道:“啊,可能是朱婶,她要给我送个绣花样子。”

    哦,那就不奇怪了。

    朱婶就住在隔壁。

    沐云河继续把视线放回书页上。

    三姐一开门,果然是朱婶。

    朱婶今年四十多岁,家中只有一个女孩,已出嫁,所以她闲得慌,很爱往这里窜门。

    沐云冰和她女儿年纪差不多,她就和沐云冰特别要好。

    朱婶差不多是被风推进门的。

    两个人合力,才把门给推上了。

    朱婶进门就:“这风大的,这次台风可厉害!”

    沐云冰:“可不是!”

    沐云冰请朱婶一起吃点,朱婶自己吃过了,让姐妹俩不用管她。

    自己在旁边坐了,一边等沐云冰吃完,一边和她聊天。

    沐云河本来在看书,结果注意力不自觉地就被三姐和朱婶的对话吸引了。

    三姐问:“婶子,叔不在家啊?”

    沐云河想,对哦,一般朱婶男人在家她是不太出来的,一个人了才爱往外跑。但这天气竟也不在家?

    朱婶:“嗨,别提了,让他别去非要去!你也知道,村委会里做事,平时啥破事都要叫他。这不是,之前来的那个记者找不到了。现在发动人去找他,我男人也去了。你这天气!都可别不是记者,是间谍吧!要不怎么也不让人跟,自己又不见了?”

    沐云河抬起头,连书都忘看了。

    这可是桩大新闻!

    沐云冰也惊奇:“怎么?”

    朱婶道:“能怎么,这两天,东西在招待所,人不见了!我男人,往好了猜,这人是记者,那在岛上有个三长两短不得村委会担着?往坏了猜,是个完蛋玩意儿,那更吃不了兜着走,非得把他找出来!”

    沐云冰啧啧称奇:“看着不像坏人呀?”

    朱婶道:“坏人又不写脸上,我是没见过,我家那口子也没见过。但据,长得可好!”

    沐云冰:“我和妹见过,他来头一天,不是东滩上拍照呢么!”

    朱婶:“我就和我男人,你别傻,随便找找就算了,用不着你冲锋,再大的事儿有黄兵顶着呢。你一个村干部都不是的着什么急。哎,也不听。”

    这下,沐云河再也坐不住了。

    好奇的情绪像蚂蚁般在她的心上爬来爬去,爬得她好痒,想立刻出去一探究竟。

    她就觉得那人有问题!

    嚯,如果是个坏人,多刺激啊!

    平静得仿佛时间凝固、像世外空间般的岛,居然也能出现大片般的情节?

    沐云河三口两口吃完了饭,“腾”地站起来:“姐,麻烦你收拾桌子,我下午约了夏莹看电视,我先去她家啦!”

    沐云冰和朱婶聊天正起劲,妹妹突然来这一下,她睁圆了眼睛:“你没你今天要出去啊?”

    沐云河挺起胸:“我现在了!”

    她装模作样把《老人与海》塞进了包里:“书我带去看啦~”

    沐云冰还想拦她:“外头这天气!你和夏莹看电视什么时候不行?”朱婶也:“就是啊丫头,听你姐的话。”

    沐云河路过朱婶时做了个鬼脸:“朱叔不是也在外面吗?风大一点而已!”

    朱婶追着伸手了一下她:“这怎么一样,他那是工作!”

    少女已经到门边:“嘿嘿,我这是玩儿!”着一开门就出去了。

    刚出门,沐云河就被吹了个趔趄!

    好大的风啊~~

    她去夏凉房里取了雨披、雨帽和套鞋,全副武装,然后才重新出到室外。

    沐云河承认,她冲动了。

    听见那人不见了,还可能不是记者,是个不明人士,她便坐不住,贸贸然地跑出来。

    另一方面,确实这两天在屋里也待得闷,或许潜意识里随便找个理由出来放风吧!

    她当然不能真的去找夏莹,这种天气夏莹家里也不会放她出来。

    还是去招待所看看吧!

    黄沙岛有两个招待所,一个在岛东,一个在岛中。两个都是傍着村委会建的,只是原来村委会在岛中,后来搬到了岛东,岛中那个招待所便没落了,勉强维持着,房费比岛东这个后来建的要便宜一半。

    所以现在起招待所,一般都指岛东村委会旁边这个。

    距离沐云河家并不远,走路只有五分钟。

    沐云河顶着四面八方刮来、风向混乱的怪风往前走。路上行人很少,偶尔有,也都穿着雨披低头往前。

    忽然,被沐云河看见一个撑着伞的傻蛋,伞骨已经折向天空,伞面180度都翻到了上面,简直像一株手擎的树,下边人正风中凌乱。

    看着应该是个外来的。

    沐云河爱莫能助,继续赶路。她想,这些年岛上也开始有外面的人来了。

    思维自然而来又转到了另一个“外来人士”上。

    他来岛上是来做什么的呢?

    经过一番风雨跋涉,沐云河终于到了招待所。

    外面人少,招待所的人却不少,几乎成了个临时指挥部。不仅有村委会的人,还有很多来凑热闹的村民。

    大伙儿听前几天来的那个大记者不见了,可能是个间谍,都到现场来看一眼这个大八卦。

    招待所大厅的地砖被一个个带泥水的脚印踩得脏滑,服务员忙着给领导们倒水喝。

    黄主任一身从外面雨中回来的痕迹,坐在木沙发上,对人们的七嘴八舌统一作答:“三个自然村的村长,我都交代过了,都找过了!东滩、南滩、东高寺、码头、老码头、白蛇湾、三羊山、桑山都去找过啦,黄沙岛就这么点地方,没有!现在要么他不在岛上,要么认识谁,在谁家里。就这么两种可能!”

    满屋人纷纷点头,各自发表评论,嘈杂一片。

    沐云河挤到黄主任身边:“黄主任,北山那块找过了吗?”

    黄主任陡然在满屋男人中见到个女孩,一愣:“你怎么来了?北山?怎么可能在北山?一个外人去北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