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少年英才
饭要一点一点吃,钱要一点一点赚。
7月中旬,沐云河在超市边上开了一个的服装店,取名叫做“玱珩”。
经过半个月的整理,她采购的女装已经分门别类地摆上货架,角落里的帽架,左侧的上装区,右侧的裤区、裙区,以及最里侧收银柜旁的饰品区。
至于男装,则开架放在店外的铁框子里,统统标价5折。
麻雀虽,五脏俱全。
因为开在超市旁边,客流不,客人们大多对着店招看一会儿,尝试读出来,但因为两个字都不认识,所以只读半边,成了“仓行”。
销售方面,除了开业头几天生意不错,之后女装看的人多,试穿的人少,买的人更少。
大多数顾客的反馈是样子太新了,穿不了。
倒是门口便宜卖的男装很多阿姨爷叔来挑,即使标了五折,很多人还是嫌有点贵。
沐云河也不着急。
找了一天,让夏莹的妈妈帮忙看店,自己拿着十多套搭配完毕的衣服,乘船跑到对面的贾门县上,找正经的照相馆子拍了照片,让店家把照片放大都用精美的大相框框起来。
回到店里,她把这些大相框都挂在店门口,自己每天一套穿着相框里的搭配。门口还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购物超过100元送“拍立得”相片。
很多顾客本来只来看看,被这牌子吸引,什么是“拍立得”?
衣服是很好看没错,100元也太贵了……
但很快,这种真人秀的效应就发挥了威力。
岛过去是没有专门的时装店的,如果想买漂亮的时装就得乘船到对岸的县城,或者更大的城市里去买。
如果是在城里开这样的店,恐怕还得去发发传单广告,营销一下店。可岛上是熟人社会,哪里冒出爿新店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得飞快。
在沐云河挂出两排大相框后没两天,店真正意义上的顾客变多了——岛上经济条件较为宽裕的女孩们闻讯来了。
本来沐云河也想过,是不是把店换到有钱老板比较多的岛中地带去,比如相天逸家所在的那座山就是在岛中央的,山脚下也是独栋楼院鳞次栉比,久而久之住在这里成了“有身份人”的象征。
但后来为着方便考虑,还是算了。
开得离家近些,无论是搬货运货还是找人看店都更容易些。何况岛面积不大,若她的店吸引力足够,那顾客多走几百米一公里路来店里也不难。
有档次的购物,本来就该是件有门槛的事。
虽然没有系统性地学过相关课程,但或许是出于漂亮姑娘的自我修养,沐云河选来的衣服都很好看。
弹力棉质罗纹连衣裙、亚麻挂脖收腰连衣裙、刺绣丝缎修身上衣……在大多数朴素的岛女性看来,这些衣服材质诡异,式样完全不适合劳动,颜色要么非黑即白灰扑扑,要么五颜六色花里胡哨。所以常常会疑问“这店里的衣服能穿?”
那些爱时髦的岛女孩初来也会生出同样的疑惑,但在沐云河的鼓励下,一旦试穿,她们通常都会舍不得脱下来,大半会选择直接买走。
因为这些衣服太显身材了。
九零年代的渔家妹子几乎就没有胖的,青春窈窕一二十岁,不管长相如何,个个天鹅颈筷子腿。
这些看着奇奇怪怪的衣服一旦上身,腰是腰屁股是屁股,顿时有种“这才是做女人”的感觉,看着镜中的自己,觉得电视上的时装剧女主角穿得也不过如此。
最意外惊喜的莫过于还可以“拍立得”。
虽然牌子上写的是购物超过100元可以拍,但按套买的话,即使不足百元,也可以得到一张“拍立得”,店主会亲自帮你拍,然后等照片显出来了再送给你。
没过多久,这个圈子里的女孩儿都知道,这家服装店里捎带的“拍立得”照片特别好看时髦,比在照相馆子里拍的好多了。
还有一些不差钱的,就想自己也搞台“拍立得”玩玩,有人还问沐云河哪里买的相机。
虽然这年头互联网还没普及,但这家店已经妥妥做出了“网红”味儿。岛上爱时髦的少女都非常迷恋这家店铺,对年少的店主更是充满了羡慕,长得又美又会扮,什么衣服被她一穿就特别好看,特别让人想买。
沐云河每隔一段时间会换新一批大相框的照片,每天她身上穿哪套,哪套就卖得最好。
虽然因为受众数量有限,总的来销售额没有隔壁超市厉害,但沐云河做着挺开心。
而且在一次次往返申市批发市场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新感悟。她想做个自己的衣服牌子。
另一方面,她还在建立高端商品的顾客名册。
有了“玱珩”做窗口,要拿到这部分顾客的联系方式很容易,最常光顾这个服装店的姑娘基本就是岛上经济最宽裕的家庭的女儿们。
留下她们的家庭电话和住址,沐云河在启动高端商品的货运前,利用空余时间对岛上富户做了一次彻底的排摸和需求调查。
很快,沐云河就在岛上的富户圈子里出名了,大家信息一对碰,发现这个丫头哪家人家都去过了,甚是有趣。
丫头上门,先拿出印好的图文并茂的纸张,请老板和老板娘们勾选偏爱哪类东西,从家具到家电再到各类健身器材。很多渔老板拿着这张纸还看不太懂,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
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山上的相家人耳朵里。
一天吃饭起这事,相铁惠问相天逸:“老朱这丫头挨家挨户敲门,她怎么没来我们家?”
相天逸哈哈:“可能因为我们家太远了吧!或者还没轮到呢!”
相铁惠:“让她来,我也有想买的,让她上咱们家来。”
相天逸领了旨,屁颠颠来找沐云河。
相天逸老子开口邀请,总不方面板着脸不去……毕竟这船名义还是挂在他家名下的。
得知妹要去相氏别墅,沐云川主动要求同往。一来给妹做个陪同,二来这是过去的老板,三来他还没怎么见过这位大老板。
见识过相家在海上张牙舞爪的德行,他对妹能如此顺利地借用相家部分资源做成这几桩事也特别好奇。
虽然沐云河在带二哥看船时,一度隐瞒了相天逸的存在。但因为她是未成年,申请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还是得用他的名字,所以后来沐云川还是知道了。
兄妹俩在9月的一个星期天来到相氏别墅,主人家特别热情,在三楼的露台上摆了一桌菜请客。
相铁惠亲自向沐云川敬酒,感谢他这几年在船上的贡献。沐云川受宠若惊,不知是大老板太过平易近人恭维他,还是他的表现真的突出到让大老板也有所而闻。
又表扬沐妹少年英才,很有生意头脑,让沐云河把购物单子也给他看看。
沐云河拿给他,相铁惠呵呵笑,鼻子上的刀疤看上去非常慈祥,这些东西都很好,很需要,让她尽管去进货,到时候一定买。
沐云河把纸页收了回来,这些只是大概,还想做一份详细的目录册,到时候根据预订量去买。
相铁惠大为赞赏,让沐云河再去申市的时候,叫上相天逸一起。
相天逸求之不得。
从相氏别墅出来,看得出来沐云川的心情有些激动,但仍然努力克制着。
这或许就是大老板的权术,只一餐饭,就卸掉了一个二十出头的男青年对他整个企业的怀疑与防备。
沐云川觉得很神奇,不知道妹和相氏父子是怎么熟起来的。虽然按妹的法,相天逸只是个学师兄,但算起来,他们共同在校的时间并不长久。
不过既然相氏父子看起来不像坏人,沐云川也就放下疑心。
下山时他问妹是否喜欢相天逸,吓得沐云河一连用五个“不”字来否认。
本来十月国庆,沐云河是算再去申市来着,去丰富她的订购目录,顺便找苏江宁玩。如果苏江宁能陪她去走市场那就最好不过了。
结果节前苏江宁来了一封信,自己国庆要去北京拍阅兵。
沐云河盯着信纸发呆了半天,加上这些日子相天逸不断催促她什么时候启程。她想算了,那就相天逸吧,让他从需求侧出发看看想要哪些东西。
这次去申市,除了相天逸,沐云河还叫上了夏莹。
前几次去的时候她就想叫夏莹了,结果因为赶海队的事情夏莹一直走不开。到了国庆假期,赶海队暂停活动,夏莹这才有空随她去申市玩。
夏莹对相天逸的了解,仅限于那次相天逸硬闯沐云河的生日会。虽然当时她对相天逸的印象不错,但这次去申市,她牢记沐云河的耳提面命:不要在相天逸面前奇怪的话。
夏莹思路清爽,知道要和姐妹保持统一战线,把男人划到“三八线”的另一边去。
本以为能和沐妹来次两人之旅,当看到一只闪闪发亮的电灯泡出现在沐妹身边时,相天逸不爽了。
女孩子怎么都这样?他记得几年前,沐妹赴自己的约也爱拖上一个女同学,后来这两个姐妹还为了他的“大哥大”扯头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