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团聚
梁端心里其实很郁闷,有关于这个梁同明的信息实在不多,他无法根据那些信息来判断,他们之间是否有关系。
所以他希望他们能坐下来好好谈谈,看那些关键信息是否能够对上。
信息不多有可能是因为查的时间太短的关系,不过梁端倾向于这些信息是被人为删改过的。
梁师傅并不知道梁端心里的想法,他看似冷静实则慌乱地点头:“稍等,我回去交代下事情。”
他转身往厂里走,越走越快,垂在身侧的双手紧握成拳。
他进到厨房,语气急促地道:“大先,友谊,我有点事,请假半天,剩下的事情你们看着处理。”
林友谊心细,他见梁师傅的面色有点不对劲:“师父,你没事吧?”
梁师傅摆摆手,快速出了食堂,推着自行车快到保安室的时候,他放慢了脚步。
“走吧。”梁师傅忍不住多看了一眼梁端,视线在他的耳朵上多停留了一会,然后蹬着自行车先走了。
梁端不知道梁师傅想去哪,他和保镖坐上来时的三轮自行车,跟在梁师傅身后。
梁师母趁着天气好,准备腌一点大蒜,听到梁师傅的声音,她惊讶地上前开门,“今天这么早?”
梁师傅拉住梁师母的手,低声:“等会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冷静点。”
梁师母闻言有些不解,什么意思?
这时后面跟着的那辆三轮自行车终于到了院门前,车夫累得直喘气。
梁师母的视线一下子落到刚下车的梁端身上,她总算明白了梁师傅的意思。
然而出乎梁师傅意外的,梁师母并未万分激动,也没像他想象的那样哭泣或是晕倒,冷静得叫人诧异。
“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在院子里煮个茶喝吧,我去拿茶叶。”
梁师傅闻言若有所思。
他进屋搬出来茶桌、靠背竹椅、一整套的黑陶茶具,而梁师母则拿了个笸箩,里头装着茶饼、芝麻、红枣、红糖等物,还有一罐腌梅子。
“坐下吧。”梁师母看了梁师傅一眼。
梁师傅马上把竹椅按照当年的位置排好。
当年,他们计划撤退的前一晚,最后一次喝茶的场景好似还历历在目。--
他们把当年的一切重现了,包括那罐腌梅子的瓶子都跟当初一模一样。
梁端坐在梁师傅安排的位置上,莫名的有种熟悉感。
他看着眼前的两位老人,其实已经很难跟已经模糊的记忆对应起来,直到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面前。
袅袅升起的热气夹着的香味,勾起了记忆中熟悉的味道。
梁端喝了一口,陌生又熟悉的口感,眼前一下子就模糊了。
梁师母轻声:“你右耳朵前和肩颈正中间各有一颗浅褐色的痣,你的左腿肚上有一道食指长的疤痕,脚背
有烫伤的痕迹。”
“你走丢的时候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深灰色的外套,外套里有口袋,里头装着我给你做的装平安符的荷包,把端字绣成了瑞字。”
梁师母着着,眼泪就跟断线的珍珠一样掉下来。
“你的名字……”梁师傅被勾起了思绪,接着梁师母的话往下。
梁端握着茶杯,听着两个老人把他身上有的东西一一道来,没有一样出错,此外还有许多事,也跟林叔跟他的没有任何差别。
“爹,娘,是儿子不孝,您们受苦了。”梁端跪在地上,给两位老人齐齐整整磕了三个头。
两位老人忙把人扶起来,坐在一起,各自起这一些年的经历。
保镖悄悄地退出院子,守在院门外,老板终于得偿所愿了。
天气好,罗青梅店里的生意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到高峰期都恨不得多长两只手来帮忙。
她炖好的安神汤,那个名叫家安的年轻人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来取走。
连续几天了,她想问下梁端找人的后续,奈何这个人的嘴巴跟蚌壳一样紧。
而罗青鸿这几天也都没回来,临时被派去出差了,自然也也没能从梁师傅那听到什么消息。
中午的高峰期过去了,罗青梅把碗洗完放天井里晾着,就到隔壁的秦家酥饼买了一块酥肉饼。
秦家做的酥肉饼,是一层皮一层肉酱地叠起来,总共五层,烤完后饼皮都非常酥脆。
一口要下去,能听到酥皮在口中碎裂的声音,夹在其中的肉酱香且酥,很好吃,也难怪能成为招牌了。
罗青梅琢磨了下,这个肉酱她能做得出来,但是酥皮就不好做了。
她的白案工夫其实很一般的,做个葱油饼、简单的包子啥的还行,但是这种考究的酥饼,可没那么容易了。
起白案,罗青梅就想到了李超越,最近忙,她都把这个事儿给抛到后脑勺去了。
这事儿过去挺久了,难道他不想要完整的指点了?
最近红安食品厂的糖果还是很出名的,许多孩子就以买到红安的黏黏糖而兴奋。
可见李超越对糖果车间的事儿还是上心了的。--
正想着,隔壁的乔娜冒出头来,“青梅,电影院新上了电影,加上最近天气好,晚上看电影的人多,你要不要晚上摆点什么东西卖?”
“这我得想想。”罗青梅在想做什么吃的,才能实惠又
好吃。
“你好好想想,晚上的生意不见得差的。”
乔娜对最近的流行很清楚,“我还听有人从粤省那弄了不少新鲜的东西回来,要在南华寺边上摆摊,以后南门街就更热闹了。”
“在南华寺那摆摊?”罗青梅很惊讶,“难道不该选东华街吗?”
“我才不管为啥选这里,反正对我们有好处就是了。”乔娜挑着眉,“这里越热闹,我们生意就越好。”
“乔姐
得有道理。”
罗青梅想,如果乔娜的是真的,那她确实要赶紧出新的吃食了。
她进店喝了一口水,在仓库里查看存货,如果是夏天的话,她的想法很多,但春天的话,她还真的有点发愁。
罗青梅拿着本子写写画画,就听得外头有人叫自己,她连忙出去。
梁师傅和梁师母两人一同来了店里,两人笑容满面,年轻了许多。
梁思杰牵着梁师傅的手,看到罗青梅,就露出大大的笑脸:“姐姐,姐姐,看,这是我和妹妹的爷爷奶奶,爸爸找到他们了。”
罗青梅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朝思杰一笑:“那太好了,快请坐。”
她转身进厨房,泡了一壶蜂蜜水,“梁师傅,师母,恭喜您们一家团聚。”
梁师母抱着孙女,让她靠坐的自己怀里,然后拿着汤匙喂她。
“青梅,谢谢你。”梁师傅很感激罗青梅,“我听阿端了,是你坚持去找他谈话,才有我们见面的机会。”
--
罗青梅连忙摆手:“我没帮上什么忙。”她看着捧着碗认真喝水的梁思杰,“最该感谢的是思杰才对,是他突然高烧,改变了行程,要不我也见不到人。”
她把那天的事儿了一遍,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玄乎。
“一切都是天意,是最好的安排。”梁师母拿着手巾给梁思未擦嘴巴,温柔地。
“您们接下去怎么算?还留在东梁吗?”罗青梅觉得梁端也不像是会在大陆长期发展的。
“我们讨论过了,先跟他们回去住一段时间,等阿端在东梁市的事业稳固了,我们再回来。”
梁师傅笑着:“我们都这一把年纪了,也是时候退休了,看着孙子孙女,就很满足了。”
对此罗青梅并不意外,“听外头很繁华,您们好好玩。”
梁师傅拿出一张纸递给罗青梅,“这是我这些年自己在厨艺上的一些感想,希望对你有启发。”
“我不给你食谱,那都是死板的东西,真正的厨师永远能用手边现有的食材做出美味可口的食物。”
罗青梅看着手中的纸,觉得它太贵重了,“梁师傅,我并没有帮到什么,愧不敢收。”
“收下吧。”梁师傅拍拍罗青梅的头,“你这一家店位置不错,好好做,但是别累着自己。”
“钱赚起来辛苦,但我相信对你来并不难。”
罗青梅想了想,到底是收下了,她进屋写了安神汤的配方,拿了几包安神汤的配料,这些都是她已经处理过的。
“妹妹再喝几包安神汤,就调理得差不多了。”罗青梅把做法简单地了一遍,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复杂,关键是在她手中的药材上。
不是由自己熬出来的安神汤效果肯定是要差不少的,但对现在的梁思未也适用。
梁师傅和梁师母没有拒绝,爽快地收下了,现在他们满心满眼都是两个孩子。
没两天,梁师傅和梁师母就收拾好行李,把院子交代给两个徒弟理,就随梁端去了粤省,再由粤省去港岛。
速度快得有一些人都没反应过来。
邱爱婷下班后,带着邱爱宏过来罗青梅这边吃饭,完后也没马上走,而是留下来下手,顺便聊天,就到了梁师傅的事。
“真羡慕梁师傅和梁师母,能去国外呢,听那些地方有吃不完的食物、穿不完的衣服。如果我也能出去就好了。”
罗青梅见邱爱婷对国外一脸的向往,她有些不解:“怎么可能?哪里都会有穷人、富人,我觉得还是自己的国家好。”
“我就想想而已,还有爱宏呢。”她拍了拍邱爱宏的头,转头问罗青梅,“你在做什么好吃?我都闻到香味了。”
“想弄点新的吃食。”罗青梅着,把锅里的食物装到盘子里,“来,你们尝尝,给点意见。”
邱爱婷看着盘子里的东西,只辨认出来三层肉、地瓜,表面上沾着一层浅褐色的酱料。
她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块地瓜,外焦里嫩,沾上的酱是偏甜的,吃起来有点奇怪,但也不难接受。
她又尝了另一块东西,竟然是豆腐,比起地瓜,它里头更嫩,加了蘸料后更好吃。
“青梅,你到底是怎么做的?”邱爱婷好奇地问。
罗青梅没回答,而是问邱爱宏:“爱宏,你觉得什么最好吃?”
“豆腐。”邱爱宏毫不犹豫地答道,“还有肉,很香,很香。”
“就是煎后再拌的,不过我不是很满意,我再想想要怎么改。”
罗青梅自己尝了一口,觉得拌后的味道不大对,她应该在煎的时候直接把酱料刷上去,把酱料的香味激发出来。
煎、烤、炸三种烹饪手法做出来的食物,很容易激发人们食欲,不过联想到现实的情况,罗青梅决定用采用煎法。
罗青梅回到厨房,重新架起平底锅,下少许油,下豆干,两面煎得焦黄,撒上酱料,继续再煎一会就行了。
“这样呢?”
邱爱婷尝了一口,眼睛瞬时亮了起来,“这个更好吃,更香。”
“我明白了。”罗青梅尝了一口,香味比刚才确实更突出了,口感也刚才,不过调料还需要再调整,至少要有两种口味的。
此外,工具也得改一改,平底锅还是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