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脆皮烤鸭

A+A-

    项春走后, 罗青梅把她带来的那个袋子放在一旁。

    但架不住刘兆好奇心重,他吃完晚饭也不回家去看电视, 反而缠着罗青梅罗青梅问脆脆面的事儿。

    罗青梅就把袋子开, 里头都是青蛙脆脆面, 它比方便面要一些, 但是包装袋上的图案如同刘兆的, 一只只青蛙排着队张着嘴等着吃面。

    袋子的颜色是几种绿色的过度,看着清新又童趣。

    刘兆一眼就发现了这些脆脆面里头有一样的口味,很简单, 图案不一样, 排在最前面的那只大青蛙头上多了一片荷叶。

    “罗姐, 这么多包脆脆面,你卖我两包吧。”刘兆想, 他要是带着不一样口味的脆脆面去学校,一定会引起伙伴的关注的。

    “你很想要?”罗青梅看刘兆, “行吧,你自己挑。”

    这一些脆脆面她是不想吃, 送人也合适。

    刘兆两种口味各挑了几包,留下了钱, 背着书包就跑了, 他还要赶着看电视呢。

    剩下的半条鱼, 罗青梅和王碧玉她们三分着吃了,份量不多,一人就一口的量。

    鱼肚子里的肉馅吸了鱼香, 荸荠清脆,鱼肉吸收了肉馅的油脂,鲜嫩无比。

    罗青梅抿了抿唇,有些意犹未尽,这道菜做得还算成功,可以记进自己的菜单中。

    罗青梅有单独的一个硬皮本,专门用来记菜谱的,这是她为以后酒楼而准备的。

    一道菜一面,数一数也有二十多道了。

    而一旦她对一道菜有新的想法,就会在这一面菜谱下用红笔补充。

    菜肴不是一成不变的,口味也一样,罗青梅很享受这样慢慢雕琢的感觉。

    何在言到了海市,见爷爷奶奶在这过得舒坦,跟以前的老朋友时常走动,倒是更年轻了。

    两位老人家得知何在言谈了朋友,喜得不行,何奶奶更是把自己保管着的手镯拿出来,让何在言交给罗青梅。

    他们都对罗青梅的印象很好,这事儿没什么好反对的。

    现在何在言开着厂子,创立了自己的牌子,何爷爷也不那么执着于祖传的那点东西了。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他也老了,何必操心那么多。

    何在言陪了两位老人一天,就带上东西去找罗青鸿。

    只是他没想到罗青鸿那么难找,宿舍没人,实验室也没有,一问,才知道罗青鸿跟老师出去处理事情了。

    罗青鸿回来听有人来找自己,直觉就是何在言,他急忙忙找去,果然没错。

    “抱歉,让你久等了。”罗青鸿不好意思地道,随后他想到眼前这个人是抢走妹妹的家伙,嘴角就往下耷拉了些。

    何在言哪能不知道罗青鸿的想法,他挠了下鼻子:“青梅让我给你带了东西,都在这了。”

    “走吧,到我宿舍坐坐。”罗青鸿提起一个袋子,“我们聊聊。”

    到了宿舍,罗青鸿给何在言倒了一杯热水,自己拉了一把凳子坐到他面前,一副准备审问的模式。

    何在言拿着搪瓷杯,认真地看着罗青鸿:“有什么话你就问吧。”

    “你真的确定了吗?”罗青鸿一脸严肃,以前一起玩,何在言比他们几个人还要受女孩子欢迎,这让他担心。

    “我很确定我的选择,我不会让青梅伤心的。”何在言一直知道自己的目标,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向来很清楚。

    罗青鸿不为所动,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何在言越回答越惊心。

    这一些问题,不一定是要他表决心的,而是列举一些事情,问他的解决方式。

    何在言有时都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就是最优的处理方法。

    罗青鸿问到后面,他拍拍何在言的肩膀:“记住你今天的话,我们还是好兄弟。”

    “知易行难,我从来都知道这一点。”何在言想,以后他更要时刻把这一点记在心上,别做那明知故犯的事儿。

    罗青鸿送走何在言,想了想,给罗青梅发了一封电报:他通过哥的考察了。

    罗青梅收到电报的时候,烤炉正好送过来,她看着电报,明白了罗青鸿的意思。

    二哥的关心让她心情很好,就决定先把烤鸭给折腾出来。

    这个烤炉并不是很大,呈六边形,大约一米三高,正中间有一个圆柱,这个圆柱可拆卸,或安装,里头可装上木炭等物。

    罗青梅也不知道这个烤炉的效果怎样,算先试做几只烤鸭后再请师傅调整。

    王碧玉和刘玲侨很好奇这个烤炉,真的能用来烤鸭子吗?

    罗青梅亲自选了两只鸭子,清理干净后再腌制,而后烤炉点燃木炭预热,再把准备好的鸭子挂进去。

    厨房的边上多出一台机器还是很醒目的,显得厨房拥挤了不少。

    因为烤鸭用的是木炭,要保持一个温度,罗青梅就不能一直走开,要掌控者温度。

    鸭子烤制的过程中,需要刷几次酱料,随着时间的延长,烤鸭的香味越来越浓郁。

    隔壁的乔娜受不了,直接跑过来:“青梅,你在做什么好吃的?天啊,这太香了,馋得人受不了。”

    罗青梅笑着:“我在试着做烤鸭,还不只能能不能成功呢。”

    “肯定能成功,这味道都那么香了。”乔娜咽了口口水,“我第一次闻到这么香的烤鸭,等会卖给我半只吧。”

    “我先看看。”罗青梅摆摆手,拿着火钳调整木炭。

    除了乔娜,也有其他人走进店里来问。

    大家似乎都习惯了罗青梅时不时地做新菜。

    今天这个烤鸭是真的很香,很诱人,罗青梅对于味道是满意的,但是吃起来的口感怎样,她也不敢保证。

    她取出一只烤鸭,晾凉后放在砧板上,一旁的刘玲侨马上就拿着菜刀,需按照罗青梅的,迅速砍好。

    罗青梅拿着筷子,先检查鸭肉的成熟度,然后试吃。

    鸭皮是脆的,罗青梅咬下去的时候,能听到轻微的“咔嚓”声,但内里的鸭肉依然很嫩。

    “青梅,咋样?”乔娜使劲地咽口水,好馋啊,她都快忍不住了。

    罗青梅想了想:“鸭子腌得还不够到位,内里的鸭肉嫩是嫩,但是味道不够,多吃两块就会腻,或许要蘸点酱吃才行。”

    “你们都尝尝,给我一点意见。”

    乔娜早就忍不住了,她伸手就抓起一只翅膀,鸭皮被烤得暗红色,焦脆,一口咬下去,外焦里嫩,醇香可口,让人吃了还想吃。

    王碧玉和刘玲侨则拿着鸭脖子啃,“罗姐,这个味道特别棒。”

    “鸭子的皮怎么就能烤得这么脆呢?一点都不肥,我太喜欢了。”王碧玉吮吸着鸭脖子,要知道她以前都不爱吃鸭皮的。

    乔娜不住点头:“这个鸭皮确实很棒,翅膀很入味。”

    罗青梅却摇摇头:“还是不够,鸭肉翻得不够均匀,翅膀和背部偏干了。”

    “还有鸭头和鸭爪,不是很适合烤。”她越,就越挑出不少毛病来。

    “青梅,你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乔娜和王碧玉面面相觑。

    刘玲侨突然:“罗姐,要不鸭爪剁下来,以后专门卖鸭爪?卤鸭爪其实很好吃。”

    罗青梅笑笑,“你们再挑两块吃,剩下的我再剁块点请人试吃。”

    “那我就不客气了,给老秦拿一块。”乔娜,她就喜欢罗青梅,不计较,你送我一点,我还你一些,有来有往,多好。

    这一盘子烤鸭,罗青梅请邻近的街坊邻居尝了尝,大家的意见都差不多,觉得好吃。

    罗青梅有些失望,她倒是希望有个嘴巴厉害的人能帮自己尝菜。

    而另一只烤鸭,罗青梅晚上的时候就特价卖了。烤鸭的价格肯定要比卤鸭贵一些的,不香料的耗费,关键是制作过程很麻烦。

    这个烤炉,罗青梅又请师傅调整了一下挂钩,同时,她算把放木炭的圆柱调整一下,重新再烤两只,比较一下差别。

    接连几天,南门街的上空就飘荡着一股比卤香味还要香的味道。

    附近的人都知道,那是美味店在试做烤鸭。

    每一天就做两只,价格比较贵,但是很好吃,去晚了还买不到。

    据老板还对自己做出来的烤鸭不满意,一直在调整。

    大家都很惊讶,如果这还不好吃,那怎么样才算好吃?

    东梁市很少见到有做烤鸭的,美味店的这烤鸭就靠着香味和口口相传,再次出名了。

    项春过来找罗青梅的时候,不由笑着:“青梅,你这烤鸭都出名了,听市里最大的饭店要请你去做烤鸭,专门供应贵宾。”

    罗青梅很诧异:“项姐,你开玩笑的吧,人家东方饭店会缺厨师?”东方饭店是国营饭店,之前就是专门招待贵宾的,那里的厨师可不一般。

    “我的是真的,你等着,很快就有人来找你了。”项春很看好青梅,“我觉得以你的厨艺,窝在这里可惜了。”

    “反正我觉得挺好的。”反正她还不想去别人的厨房。

    这天,罗青梅又做了两只烤鸭,是这几天来她比较满意的,因为条件有限,这已经是她可以做到的极致了。

    罗青梅刚切好鸭肉,店里就来了个瘦弱的老头,他一进门,视线就先在玻璃窗后扫过,而后实现落到罗青梅手里的那盘烤鸭上。

    “老板,我买一只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