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涨价

A+A-

    于春阳的到来, 让这次的交流会变得有些不一样,罗青梅他们三人都尽全力地表现。

    厨房本就,三个人在里头就很挤,艾元也不敢在里头影响罗青梅, 就搬了一把凳子站在玻璃窗外看。

    店里的电视放着, 艾元丝毫不受影响, 倒是看电视的人群里,多了好多刚考试结束的孩。

    不过随着厨房里传出来的香味,本来专心看电视的人渐渐分心了,眼神不断往厨房那瞅。

    有那嘴馋的,已经忍不住走到玻璃窗那边围观了。

    今天店里来了客人,看电视的街坊们等电视一结束, 就马上散开了,不好意思继续待着。

    倒有几个手头宽松的, 被香味馋得不行, 算买点卤肉回去当点心。

    罗青梅把钱收进抽屉里, 迅速把客人要的东西弄好, 然后继续忙自己的这道菜。

    她算做清炖狮子头,这是一道淮扬菜,因着是第一次做, 不少地方摸不准, 就想让于春阳指点一下。

    项春和李翔龙是掐着时间来的, 闻着厨房里飘出来的阵阵香味, 见到一旁的于春阳, 三人就攀谈起来。

    三人做的菜陆续上了桌, 此外,还有几道凉菜, 等会配着吃。

    于春阳是最后进的厨房,他带那一块豆腐过来,想了想,决定做文思豆腐。

    他多年的功夫,把豆腐切成头发丝般粗细轻而易举。

    选这道菜也是他临时起意的,拿来当教学品也是行的。

    让于春阳意外的是,罗青梅做了清炖狮子头,不看其他,色和香就是过关的。

    而陈大先做的是鲍鱼红烧肉,林友谊做的是酿鱼。

    他们对这次的菜都有信心,可以是梁师傅离开后水平最好的一次了。

    特别是陈大先,这回在香料上下了不少功夫,琢磨了一个自己的配方,做出来的鲍鱼红烧肉色泽红亮饱满,香气浓郁,馋得人直流口水。

    而林友谊做的酿鱼跟罗青梅做的不同,他并不是从背部剖开去鱼刺内脏,而是从鱼鳃那着手。

    但是这种做法特别麻烦,一不心还会把把鱼皮弄破,那这条鱼就废了。

    取出来的鱼肉要和猪肉等物剁成茸调味后再塞入鱼中,而后蒸熟再淋热油。

    罗青梅看着那一条条圆滚滚的鱼,脑子里瞬时想起了许多酿菜的做法。

    正想着,于春阳拿着筷子,一一品尝起面前的菜来。

    他先吃的是清炖狮子头,口感松软,肥而不腻,然而入口的味道却跟他熟悉的不同,似乎另外加了什么,他没品出来,不过这个味道颇有风味。

    “你这个狮子头,挺有意思的。”于春阳嘴角翘了起来,他喜欢这种变化。

    “您吃出来不同,应当是我加的酒原因。”罗青梅却不自己加的是什么酒。

    于春阳愣了下,脸上的笑意多了两分,“有想法。”

    林友谊的酿鱼做法复杂,关键单还在于肉馅的调味,于春阳尝了一口:“调味不错,但我觉得,肉不用剁得这般细,颗粒的口感或许会更好。”

    于春阳最后吃的是陈大先的鲍鱼红烧肉,“这是今晚最让我惊喜的菜,鲍鱼你处理得特别好,非常入味且不柴,不会盖过猪肉的味道,两者相辅相成,很完美了。”

    陈大先得到于春阳的夸赞,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项春拿着筷子笑眯眯地:“快尝尝你们自己做的菜吧,配着凉面不错。”

    虽然清炖狮子头做得不完美,但罗青梅还是高兴,毕竟她没吃过这道菜,做法还是从书上看的,能做成这样已经很满意了。

    大家尝菜快结束的时候,何在言才急匆匆赶来,因为赶得急,整个后背、头发都是湿的。

    罗青梅给他拿了碗和筷子,让他先吃点,自己则和项春聊天。

    项春问罗青梅:“要不要做藕粉?我家那位有个战友的家乡大量种植莲藕,在寻找买家呢。”

    “现在还早吧?”罗青梅疑惑地问。

    “真等到莲藕成熟再找客户,那黄花菜都凉了。”项春没好气地,“不过我不赞成你买。”

    罗青梅眯着眼想了想:“项姐,藕粉还是要在当地生产比较合适,否则光是运输费就要拖垮我们。要不办个分厂?”

    “别,美味还不到办分厂的时候。”项春拒绝了,他们不像开元食品厂,工厂业务跨度大,不得不把饮料部给分出去。

    罗青梅想想也是,“不过莲藕挺好吃的,我果断日子试着腌两缸看看。”

    “莲藕?你倒不如做萝卜,我就从来没听莲藕还能腌的。”项春想到自己吃过罗青梅做的脆萝卜,就觉得胃口大开,还想再吃一碗凉面。

    “萝卜肯定是要做的。”罗青梅指着后头的那些大大的缸,“去年做了不少,屋里都摆不下了。”

    “你做那么多做什么?难不成要卖?”

    “我确实是有这个想法,萱姐和我二哥那边都喜欢这个脆萝卜。但是厂里的包装机器就没空闲下来的时候,我想着量不多就没提了。”

    “咸菜这东西,现在家家户户都要做的,生产了也不好卖。”项春皱了下眉头,罗青梅做的脆萝卜味道那么好,要是贱价卖她都心疼。

    “不过机器的话你不用担心,新采购的已经在路上了,以后你有需要,就带来厂里包装。”

    “辛苦项姐了。”

    项春摆摆手:“对了,今年的新麦子涨了一点,我琢磨着把方便面和脆脆面的价格提一点。”

    她觉得接下去物价还会再涨,这一些产品若是再继续原来的价格,那就亏了。

    “项姐,先别急着涨,等年底时再涨。”那时候许多人走亲戚,方便面是一箱一箱买的,更别提麦片这些饮品了。

    项春想了想没拒绝:“也行,按你的来。”

    罗青梅又想到在海市时,钟爱华的话,“项姐,你这两个月帮我留意下,看能不能买一批咖啡豆。”

    “咖啡豆?你不是不喝咖啡吗,买它做什么?”项春疑惑地问,这东西喝的人是真少,就是她自己,也是偶尔跟风喝一两回。

    “这次去海市,跟朋友聊了聊,我就想要是有直接冲泡的咖啡,那应该不错。”

    “行,我帮你找找。”项春知道了原委,也没拒绝,反正这一批试验品要是成功了,那厂里就多个产品,失败了就当赠品。

    两人又就着厂里的事聊了不少,这会,其他人也都吃得差不多了,陆陆续续离开了。

    罗青梅才悄悄问何在言怎么这么晚才过来?

    何在言叹了口气:“别提了,黑八那边的事儿。”

    “黑八?他怎么了?”罗青梅还挺长时间没见过黑八了,倒是邱爱婷姐弟时常会过来店里吃个东西。

    “他在红安厂里谈了个对象,现在那姑娘闹着让他跟着去粤省发展。”

    罗青梅惊讶道:“他什么时候谈的?”不过这不是重点,“那黑八怎么?真的去粤省吗?”

    她和何在言去过粤省,知道那边的城市发展迅速,有遍地黄金的法,但实际上,哪有那么好混。

    “他要去。”何在言皱着眉,“我劝没用,他还是太顺风顺水了,让他吃吃苦头才行。”

    “……”罗青梅也不知道该什么,外地人去粤省可不好混,不是谁都是李超越,去了粤省就开厂。

    何在言一口气把碗里的水喝完:“那个姑娘不是能吃苦的,去了粤省,黑八迟早要回来。”

    罗青梅不清楚这里头的事,就听着何在言抱怨了两句,两人聊起了今年安沙县今年的花生长势。

    不管是开元还是美味,两家工厂对于花生的需求量并不少,就算厂里用不完,也可以用来榨油、做成炒货。

    两人还就今年涨价的事儿聊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都认为这是必然的。

    而且他们的原材料都是农产品,这尤其受自然气候影响,觉得储存方面也要做一些防备。

    何在言一直到九点多才走,他骑着车一路到了家门口,就看到,黑八在自家门口蹲着。

    “言哥,你回来了?”黑八一下子就从地上蹦起来,因为动作太大,差点没栽倒在地。

    “嗯。”何在言应了一声,“你蹲我门口做什么?”

    “言哥,”黑八深吸了口气,“你要相信我,我去了粤省会混出个人样来的。”

    何在言看着黑八,半晌:“你已经下定决心,我也就不再劝,日子过得好还是坏,都是你自己的事。”

    黑八嘿嘿笑了两声:“我一定会努力的。言哥,过两天我带上我对象,我们一起到青梅那聚一聚?就当是给我送别了。”

    “再吧,如果我有空的话。”何在言看着傻乐的黑八,也只有他还以为一切都还跟以前一样。

    今年的七月异常热,罗青梅闷得不行,不是很想进厨房。

    店里的冰糖水卖得特别快,而新推出的酸梅汤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即使一天不停地熬,也还不够卖的。

    头顶的电风扇不停转着,罗青梅算着时间,进厨房把鸭子捞出挂起来,就感觉室内的光线一下子暗了。

    她一瞅,发现天上迅速飘来一大片一大片的乌云,太阳早就不见踪影,平地刮起了大风。

    罗青梅吓了一跳,这天怎么变得这么快?她忙爬上阁楼,把晾晒着的干货收进屋里,又收了衣服。

    没一会,那大雨就噼里啪啦落了下来,罗青梅刚从阁楼上下来,见到王碧玉她们在关大门,正想上前帮忙,突然“啪嗒”一声,一颗拳头大的冰雹砸破瓦片,砸到了自己面前。

    下冰雹?罗青梅的脸色顿时变了,现在可是收割水稻的时候,突然下冰雹,田里的损失要大了,看来米价可能也要涨了。

    她下乡有一年也碰到过,那时人在地里,往回跑都来不及,冰雹直往人身上砸,被砸得头破血流,一身乌青的情况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