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红糖梅菜酥饼

A+A-

    炸好的芋泥饼有点油, 罗青梅想了想,剩下的想用烤箱试着烤一下。

    真的, 这烤箱还挺好用的,温度恒定, 不需要像土烤箱要通过炭火来掌控温度,也不需要根据火力来掌控油温, 这无疑大大简化了学厨的难度。

    或许在未来,还会有各种方便的电厨具出现, 但是罗青梅对艾元的要求并不会因此而降低。

    有方便的工具是一回事,掌握了技能是一回事, 两者不能混淆为一谈。

    烤箱里的千层酥鲜肉饼出炉了, 罗青梅掰了一个品尝,眉头不由皱了下, 还差了一点火候。

    她把这一炉子的千层酥鲜肉饼重新放入烤箱烤制,把手中另一半给艾元:“尝一尝, 记住这个口感, 等会做比较。”

    艾元应了一声,把油锅里的萝卜丝肉饼捞出来沥油。

    萝卜丝饼的颜色还是很好看,淡淡的姜黄色,鼓得圆滚滚的,让人似乎能感到里头馅料的醇香。

    千层酥鲜肉饼好了,罗青梅让艾元试吃了半个,跟刚才做比较,同时把自己两次调的温度都给了。

    现在罗青梅算做红糖梅菜酥饼。

    面团另外加入了红糖揉的, 包入炒干的梅菜肉丁,一个就比象棋棋子大一点,然后迅速在浓红糖水中滚一圈挂色,就放到了烤盘上。

    最后撒上芝麻,就能放入烤箱中烘烤了。

    艾元在一旁看着罗青梅做,心里忍不住有些蠢蠢欲动,找了剩下的面团,自己弄起来。

    罗青梅看了一眼,也没有阻止。

    艾元就把面皮擀成薄薄的一层,切成正方形,抹上肉酱,然后再盖上一层,继续抹上肉酱,如此七层,而后用最后一张薄面皮把四周给封口。

    做好后,他纠结地看着眼前的成品,难看死了,看着像是一块土砖。

    “多做几个,刚好烤一盘。”罗青梅提议道。

    艾元点头,开始琢磨别的形状,罗青梅也不管他,孩子有创新的想法是值得鼓励的。

    何在言回来的时候,还没进院子,就闻到香味,口水一下子就盈满了口腔。

    罗青梅刚把艾元做的酥饼放进烤箱,看到何在言回来,就朝他招招手:“你回来得正好,红糖梅菜酥饼刚好

    出炉,尝尝。”

    一个个红糖梅菜酥饼膨胀了,有些甚至裂开了口子,红糖和梅菜那独特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竟然没有什么冲突。

    冷却后的红糖梅菜酥饼表面泛着红糖独有的色泽,咬一口,酥而脆,内里的梅菜肉丁和外层酥饼交融在一起,甜、咸两种口味,梅菜和红糖的想起交融,味道非常的独特。

    何在言细细咀嚼着,初始有些不习惯,但发现越吃越香,特别是那个梅菜,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一口一个接一个。

    艾元尝了一个就不肯再动,他觉得这个味道很奇怪,怎么会有甜咸味的呢?

    何在言看了艾元一眼,心想真是不识货,真好,现在这一些都是他的了。

    不过罗青梅并不让何在言多吃,转而让他去尝萝卜丝饼和千层酥鲜肉饼。

    何在言瞅着罗青梅把那些红糖梅菜酥饼收起来,眼底有些遗憾,还以为可以吃个够呢。

    萝卜丝肉饼就是完全的咸的,咬一口,入口的萝卜脆而嫩,咸香可口,同样好吃。

    何在言每一种吃一点,肚子就填得差不多了,但他最喜欢的还是红糖梅菜酥饼,感觉味道层次更丰富。

    剩下的红糖梅菜酥饼,罗青梅用油纸包了,放进铁罐子里封好,何在言宝贝地收到了自己的房间。

    从港岛回来的梁师傅,看到何在言在罗青梅的院子里,不由得吹胡子瞪眼。

    倒是梁师母笑眯眯的,把带回来的点心分给何在言,拉着他闲聊。

    看到何在言,其实梁师傅和梁师母都知道,三年时间到了,女儿即将要嫁人了。

    只是他们跟罗青梅在一起才生活两年多,心里还舍不得,总觉得还有许多的缺憾没有弥补。

    何在言家中无长辈,只好请了金厂长陪自己同梁师傅梁师母正式商谈婚事。

    梁师傅虽然不高兴,却也没有什么反对的话。

    商谈下来,婚礼定在年后,东梁市、海市、港岛各办一场。

    何在言没有意见,这跟他本来和罗青梅聊的也差不多。

    具体的时间还要找人算,梁师母当天晚上就抱着枕头来罗青梅的房间,最后这段时间,她们多聊一聊。

    两人先是聊了下梁思杰和梁思未的事,而后梁师母就提起了名字的事,“青梅

    ,你要结婚了,你看这名字要不要改了,要不登记结婚证的时候会不会麻烦?”

    港岛回归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两个地方两个身份听着好像不错,但是以后肯定会面临诸多问题的。

    所以梁师母就决定来问问罗青梅的算,如果她还是决定用这个名字,那就把港岛梁端户口本上的名字给改了。

    罗青梅显然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她犹豫了很久才:“妈,你让我想想。”

    她前世就叫这个名字,到这里后还是叫这个名字,现在要改名,她心里是有点郁闷的。

    但是仔细一想,罗青梅这个名字是属于真正罗家二女儿的,她再用好像也有些怪怪的。

    罗请见一犹豫就犹豫了两天。

    她想了想,跟何在言讨论了一下,或许他能够给自己一些意见。

    提到名字何在言想了想:“你要听实话吗?”

    罗青梅点头,当然是实话,要不然她来问他干嘛?

    “换成我来选的话,我会选择改名。”何在言认真地,“不其他的感情方面上的考虑,就利益这块。”

    “你改了名,同时拥有港岛那边的身份,做生意会有帮助。此外,现在改名手续比较简单,再过一些年,我觉得国家肯定是不允许多重身份存在的。”

    “再了,你户口本上改了名,跟大家叫你什么名字没什么关系,依然可以不用改口的。”

    听何在言这么,罗青梅还真的有一些心动。

    “我再想想。”

    对别人来,改名字或许只是改个称呼而已,可是对罗青梅来,这可是一件大事。

    为此她特地准备了一些素糕点、鲜花等,去了南华寺拜拜。

    求签后,签文对她所问之事是上上签,可行。

    走出南华寺的大门,她看到对面的那家卖香烛等的店,又进去问了一下。

    算出来的结果是好的。

    罗青梅心里就安稳了许多,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结果。

    她没把这个事告诉别人,自己拿不定主意,求助于这一些,出来不定让人笑话呢。

    罗青梅提着篮子,沿着南华街走到了美味店。

    店里主卖的依然是卤味,不过主食由饭改成了面,刘玲侨做的面条好吃,倒是出了名气

    。

    这个时候,两个女孩正在天井里忙着处理食材,看到罗青梅进来,先是一愣,而后高兴地从地上蹦了起来。

    三人了会话,罗青梅把篮子开,拿出了两盘子点心。

    乔娜听到隔壁店里的欢笑声,起初还有些惊讶,等听到熟悉的声音,也坐不住了。

    自从罗青梅搬走之后,她尝到罗青梅手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看她身上掉的五斤肉,就是没能满足口腹之欲的结果。

    “青梅,好几天不见,你最近很忙吗?”乔娜拍了拍罗青梅的肩膀,眼尖地看到桌子上的点心,想也不想就拿了一块吃。

    “青梅,你的手艺愈发好了,你怎么就搬走了呢?”

    罗青梅笑着:“最近确实是有一点忙。”

    她还没算自己年底要结婚的事,现在提太早了一些。

    乔娜是个转移话题的能手,她问出这一些问题也不是一定要得到答案。

    王碧玉泡了一壶茶,她和刘玲侨没能陪罗青梅太久的时间,店里的活还有很多要做呢?

    乔娜拉着罗青梅聊了又聊,那叫一个意犹未尽。

    南门街上少了罗青梅,真的少了许多乐趣,再没有那勾得人直流口水的香气了,也没有大家没吃过的美食了。

    罗青梅出去一趟再回来,心里就有了主意,决定把户口上的名字改了。

    除了考虑到一些现实的问题外,还有就是,她真的在梁师傅梁师母身上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爱。

    她觉得现在的自己是幸福的,那为何不让他们高兴一点呢?

    罗青梅决定改名字,那么许多事情就要改了,比如美味公司法人的变更等等。

    项春没想到罗青梅会改名,不过她也清楚罗青梅的那一些事儿,很快就想通了,不过她在称呼的时候还是不习惯改名。

    名字变更确实有一些麻烦,不过罗青梅基本上就没做什么,梁师傅那边很快就找人弄好了,她只需要签署文件就行。

    何在言走后,罗青梅除了更名的事情,还有就是秦恋恋的电话。

    她电话来不是为别的,而是跟罗青梅聊一聊婚前协议的事儿。

    这个婚前协议,对于大陆来是很陌生的,但是秦恋恋是很熟悉的。

    若是罗青梅只是个普通的女

    人,结婚就结婚了,不用考虑这么多。

    可现在不同,罗青梅名下拥有的东西并不少,若是结婚后,这一些都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没事的时候还好,若是男方那边欠债或是怎样,女方的这一些财产也得填进去。

    罗青梅是没想这一些的,她的概念里,还是认为新娘子自带的嫁妆都是自己的,有自己的支配权,丈夫都无权过问的。

    听着秦恋恋的一番科普,罗青梅终于彻底意识到这里的婚姻跟前世的不同之处,并不只表现在嫁娶、婚礼仪式上,还有其他的事。

    她开始仔细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