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芋泥饼

A+A-

    起结婚的事, 罗青梅就想到了邱爱婷,“爱婷在今年年初时结婚了, 挺好的。”

    也是去年, 爱婷来找自己, 罗青梅才知道她竟然是喜欢黑八的。

    好在邱爱婷自己也走出来了, 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何在言点头:“那个年轻人不错, 对爱宏也照顾。对比起来,黑八那就逊多了。”对于邱爱婷姐弟, 他是当弟弟妹妹看待的,黑八也一样。

    然而黑八这子却不听劝,非要跟那女孩走,去了粤省之后,出乎意料地竟然熬下来了。

    两人闹腾得不行, 为此何在言前两年还特地给黑八处理过一回烂摊子。

    两人闹分手之后,又复合, 还结了婚,然而何在言对此并不看好。

    罗青梅听何在言过黑八的事, 但细节并不清楚, “他已经是成年人了,该为自己做的选择负责。”

    “你得对,我们也管不了太多。”何在言点头,到底不是亲的,管得太多伤感情。

    他着又拿了一块红糖肚脐饼,“这个饼好吃, 怎么做的?”外皮香脆,内馅软,红糖味十足,并不会甜得发腻。

    “用的面粉、地瓜、红糖做的,再放进烤箱烘烤而成。”

    罗青梅笑着:“你喜欢吃?你什么时候回去,我做一些给你带走。”

    何在言点头:“挺不错的,如果做起来太麻烦就算了。”

    因为梁师傅和梁师母,罗青梅最终选择留在东梁市,去海市开店的计划搁置了,何在言想想就有点心疼自己,少吃了多少好吃的啊!

    “不会麻烦,你还有别的想吃吗?芋泥饼?绿豆饼?”罗青梅现在对于烤制点心已经很上手了。

    西式的面包、蛋糕她也会,但没那么精通,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她现在学的已经够多了。

    “有没有咸味的点心?”何在言记得咸味的糕点并不是很多。

    “有,千层鲜肉酥饼,红糖梅菜饼,萝卜丝酥饼等等,不过含有新鲜馅料的都没办法长期保存,红糖梅菜饼还行。”

    何在言有些感兴趣,“这个红糖梅菜饼是什么口味?甜咸口吗?”

    “是的,因为用的是梅菜,能保存比较长时间。你想吃吗?”

    何在言舔舔嘴唇:

    “如果我我都想吃,你会不会我?”

    罗青梅斜睨了他一眼:“你呢?这一些饼做好后,超过五天,味道就没那么好了。”

    所以为什么许多点心都是甜的,还是更耐存放的原因,但相对的,成本也高。

    “我肯定很快吃完。”

    “你不是要在东梁市待好些天,我每种都给你做,刚出锅的才好吃。”

    “你别累着,做一两种就行了。”何在言忙,他回来可不是给罗青梅添麻烦的。

    “我心里有数。”罗青梅笑着,其实做这一些东西,只要掌握了原理和技巧,都是一通百通的。

    又不是大量做,她把几种口味都做了,也不过是费个半天的工夫罢了。

    何在言难得跟罗青梅能私下相处,也舍不得她在厨房里忙碌着为自己做晚饭,就提议出去吃。

    罗青梅也没有意见,几年过去,下岗的工人增多,以及经济上的发展,人们思想转变,摊贩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手艺很好的。

    整个东梁市就有好几个夜市,在东华街这一片,自发形成了两个夜市,一个是旧货市场,另一个就是东华街了。

    当然,距离院也近。

    两人太阳还没落山就出门了,这时虽然很多摊子还没摆出来,但能逛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百货大楼改制,如今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人进进出出的,而去不远处的西餐厅,更是忙忙碌碌的,经营风格也变了。

    两人见柜台里的温姐忙得团团转,就没进去叙旧,转而找了一家咖啡店坐下。

    相比西餐厅,咖啡厅的人更少,相应的,消费也更贵,不过人清静,适合约会、谈事。

    “你现在还有过去店吗?”何在言把蛋糕推到罗青梅面前。

    “一周会过去一两趟。”自从她不住在店里后,刘玲侨就搬到店里住,顺便看店。

    “生意怎样?”

    “还行,但也不是独一家了。”市场上的模仿能力很快的,特别是冰糖水,不别的地方,光是南门街上就多了好几家。

    “你做的卤味相比别家的更好。”

    罗青梅点头:“店里用的卤水方子还是简化版本的,用上太好的,卖不上价。”

    何在言喝了一口咖啡,甜得有些发腻,不由皱起

    了眉头,早知道就跟罗青梅一样点奶茶了。

    “你有没有想过专门弄个工厂做卤味,开连锁店?”何在言问道。

    “嗯?弄卤味作坊?”罗青梅有些疑惑,“这能行?”

    “完全可行的。”何在言又想,“除了开店卖,你还可以真空包装,加长保质期,销往全国。”

    “我怕是会忙不过来。”罗青梅倒不怀疑何在言的建议,“美味食品厂要扩大规模,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办一个新厂。”

    她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再已经有了工厂,对于再开厂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念想了。

    “这个不急,可以列一个三年或是五年计划,一步步来。”

    罗青梅点头:“海市那边的房子还是那么难买吗?”

    她想买一栋两层到三层的楼做酒楼,可何在言那边一直就没能找到合适的。

    何在言摇头:“不容易,不过新建的楼房有不少,再仔细找找应当有合适的。”

    不过,他记得梁端的公司在海市拿了地盖楼,梁端没跟青梅吗?

    他一时有些弄不懂梁端有什么算,就什么都没。

    “慢慢来吧,急不得。”反正都筹备了那么多年,也不缺这一点的时间。

    等天暗下来,两人结伴出去逛夜市。

    夜市里人来人往,摆摊卖衣服鞋袜的最是热闹的,其次就是各种用具,比如手表、时钟等。

    然后吃的摊子也不少。

    罗青梅嗅着空气中的味道,带着何在言在一家烤羊肉串的摊子前停下。

    她只瞟了一眼一旁泡沫箱里的羊肉串以及其他的串串,嘴一张,就点了不少。

    而后她拉着何在言在桌子上坐下,又跟隔壁的摊子买了一份煮粉。

    “你来过?”何在言看着罗青梅熟练的模样,好奇地问。

    “这家做的味道闻起来不错。”食材看着也新鲜,“我并不常出来吃。”

    她跟梁师傅偶尔会带艾元来夜市逛逛,教教徒弟怎么从肉眼去分辨这些已经处理过的食材。

    通过这样的实地学习,艾元的进步很快。

    今晚罗青梅和何在言出来,艾元放学回来就自己弄吃的,不需要别人操心。

    不一会,羊肉串、蔬菜串等就送了上来,何在言尝了一口,发现味道比想象中的要好

    。

    这调味肯定是比不上罗青梅做的,但是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羊肉鲜嫩多汁。

    两人没有多什么,埋头苦吃。

    吃过夜宵之后,罗青梅临走前还给艾元带了一份,正是长身体的子,适当的加餐没有坏处。

    艾元刚写完作业,看到罗青梅回来,刚要他今晚做了什么,还特地留了一份,等看到后面跟着的何在言,就有些郁闷了。

    每次何在言来,罗青梅都要单独为他做好吃的,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艾元,这是羊肉串,尝尝。”

    艾元接过袋子,先凑到面前闻了闻,惊讶地:“这是新来的?”

    “你闻出差别了?不错,有进步。”罗青梅夸奖道。

    “明天你不上学,早点起来,跟我去菜市场。”

    “好。”艾元高兴地,又能跟着学习,还能提前蹭吃的了。

    何在言伸手揉了揉艾元的头,“快趁热吃吧。”

    他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罐茶叶,对青梅:“我们喝茶解解油腻。”

    第二天,罗青梅就把需要的材料都买回来了,艾元跟着下手,处理馅料。

    “梅姨,这萝卜丝肉馅要炒,怎么另一盆肉馅不用?”艾元有些疑惑地问,他看罗青梅拿了一大袋面粉,以为要包包子。

    “因为要做的咸口肉饼,炒过和炒过的口感不一样。”

    罗青梅解释了一下,戴上手套给芋头去皮,她算也再一点芋泥饼。

    所有的馅料都准备好,罗青梅就带着艾元揉面团,这对他们来都是练过的,已经非常熟练了。

    面粉分成两份,一份用水揉面,另一份用猪油,水油不相容,做出来的面皮就会有千层的口感,一层又一层,非常的酥脆。

    咸口味的酥饼跟做甜口的酥饼做法几乎一样,艾元很利索就包了好几个萝卜丝肉馅的饼。

    等鲜肉饼送入烤箱,罗青梅起了油锅,炸萝卜丝肉饼,这个油温要掌控在一定的温度,炸的时间还长,她特地让艾元练手。

    然后她开始调芋泥馅,芋泥加入少许的牛奶、白糖、猪油,这牛奶不能多,否则芋泥馅太稀了,就得放锅里炒干水分,比较麻烦。

    芋泥搅成团后,团成剂子,拿两块圆形的饼干把芋泥夹在中间稍微

    压扁,把边缘按压整齐,再裹一圈白芝麻,一个约有一节拇指厚的芋泥饼就成型了。

    这时候把芋泥饼放入蛋液中快速泡一下,捞出后,放入中火的油锅油炸。

    艾元本来还在炸着萝卜丝肉饼,闻到芋泥饼的香味,忍不住扭头往罗青梅手里的那口锅看,怎么就那么香呢?

    刚炸好的芋泥饼非常香,饼干香酥,芝麻的香味浓郁,但是一掰开饼,就露出了里头的芋泥,它冒着丝丝的热气,独属于它的香味与芝麻香相融合,勾得口水直流。

    醇厚、香酥的芋泥饼,不管是干吃也好,配着蜂蜜柚子茶也行,都特别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