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决定

A+A-

    此后的谷城,又下了两场大雨,虽然造成了些麻烦,但有了灾民组织起来的救援队伍,疏通河道,修葺房屋,一切都做的有条不紊,很快就稳定了局面。

    章池又跟江令志探讨了天气炎热、预防瘟疫的问题,他提出的方案让江令志深以为然。他让章池把需要注意的问题都写成了宣传口号,让衙役们每天在街上宣传,并且派专人去他的住处负责卫生和秩序。他又让城里的大夫写了几个预防疾病的方子,熬了药,投放在平时饮用的水里。

    有了这一系列的措施,谷城镇里井井有条。虽然有灾民走了,又有灾民来了,但没有瘟疫发生,没有老百姓闹事,一切都往好的方面转变了。

    差不多又过了半个月,李村河全部治理完毕,倒塌的房屋也都修葺齐整。

    谷城镇当地的村民开始安居乐业的时候,很多灾民想要回家了。出来这么久,他们想家了。

    江令志尊重他们的意见,无论是想留下还是离开,他都不勉强。

    大部分人都想回乡,江令志遵守了自己的承诺,每人发了一百文钱,还多发了十斤粮食。

    他的个子不高,嵴背挺得笔直,语气十分诚恳。

    “父老乡亲们,虽然你们不是我谷城镇里的百姓,但都是大名的子民。咱们能相逢一场,也是缘分。你们想留,我欢迎,你们想走,我祝你们一路顺风。”

    众人都十分感激江令志的收留,齐齐跪下给他磕头。

    江令志心里十分感慨,要不是章池,怎么会有谷城镇的现在呢?这个章池还真有两下子呢!难怪自己的女儿会看上他。要是自己早知道他如此睿智,怎么也要把他弄到衙门来做事。只是,他是个双儿,真是可惜了!

    章池有好多天都没有到衙门来了,江令志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章池在的时候,有什么事他总想问问他的意见。他不来,他做起事来都像是没了底儿。

    江令志叹了口气,不过一个多月,自己居然就离不开他了!

    章池不来,他也没有办法,毕竟人家是一介布衣,没有义务每天到衙门来。

    刘湘跟了江令志很多年了,很能猜透他的心事。

    “大人,您是想请章池来衙门帮您的忙吗?”

    江令志摇头,“我就是想请他来,他也不会来的。”

    刘湘道:“是,他是双儿,不能入仕。可是大人,卑职觉得像章池那样的人,您不需要请他来衙门做事,咱们有困难的时候去找他,他一定会帮忙的。”

    江令志皱起眉头,“这不太好吧?”

    刘湘笑起来,“大人,章池是开茶馆的,您经常去他茶馆里坐坐,喝壶茶,聊聊民生大计,他既可以赚钱,您又能得到帮助,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个……”

    这似乎是个好主意。

    江令志回了家,依然想着章池的事儿。

    吃饭的时候,江汀兰见他蹙着眉头,不由得问道:“爹,您有心事?”

    江令志摇头,没有。

    江夫人笑道:“我听,现在河治理好了,灾民们都走了,这镇上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你爹还能有什么心事?老爷,莫不是想着给兰儿找女婿了?”

    江汀兰娇声道:“娘,您就这么急着要把女儿嫁出去?”

    江令志也笑了起来,“夫人,这个不用我想了吧?你看那位何公子来咱家来的如此勤快,我是不是该给兰儿准备嫁妆了?”

    江汀兰蓦地红了脸,娇嗔的瞪了他一眼,“爹,您什么呢?他来又不是来找女儿的,明明是您让他来的。”

    江令志把女儿当掌上明珠,哪里会生气?只是摸摸胡子,叹口气,“唉!我看何嘉豪跟章池都是好孩子,怎么都不愿意入仕为官呢?”

    江夫人白了他一眼,“人各有志,勉强不得。再,入仕有什么好?就老爷你,当了这的县令,钱不多,事儿却不少。如果靠您那点儿俸禄,我跟兰儿不是要喝西北风去?我看嘉豪那孩子生意做的挺好的,就他给我的那本书,真是有意思!我现在一天不让兰儿给我讲一段,我都睡不着觉。”

    靠着夫人过日子的江大人顿时无语了,过来倒水的翠儿见大人窘迫,连忙换过话题。

    “大人,今天奴婢去街上,几乎看不到灾民了,都回乡了。街上井井有条,根本看不出闹过洪灾。百姓们都在夸您处置得当,是个好官呢!”

    江令志晃晃脑袋,才要得意两句,江夫人又道:“我听嘉豪那孩子,这次对付灾祸,多亏了章池。老爷,我很想见见他呢!您是不是该请人来家里吃顿饭?谢谢人家?”

    翠儿快言快语,“夫人,老爷就是想请人家,人家也来不了了。”

    江令志连忙问道:“为什么?”

    其实他也有这个心,请章池和顾喜和来吃顿饭,感谢两个人的帮助。

    翠儿道:“章池跟顾老板去云山书院了。”

    “哦?”江令志有些吃惊,“以顾公子的才能,今年秋试必定会高中,去山上读书也是必然。怎么章池也跟着去了?”

    “是啊,孙征和崔叔也觉得纳闷儿,章池这会儿根本不适合外出。不过,谁让人家两口子感情好呢!”

    江汀兰用指头戳了下她,趣道:“翠儿,你跑茶馆比跑我这屋还勤快。”

    翠儿红着脸叫屈,“没有啊姐,奴婢、奴婢两三天才去一次。”

    江夫人道:“老爷,我看咱们该给这丫头准备一份嫁妆了。”

    翠儿从入府,服侍江姐,跟姐一起长大,情同姐妹,江夫人也把她看做女儿一般。

    翠儿哎呀一声,羞赧的退了下去。

    此时,章池跟顾喜和确实是去了云山书院。

    此时顾喜和完全没有了孕初的不适,除了腹稍有凸起,当然要是不留心,完全看不出异样。

    马蹄声“咯噔咯噔”的走在清的凉爽里,赶车的老刘头哼着曲儿,车上的人却是沉默的。

    过了好半晌,快要到了山上,章池才道:“喜和,你想好了吗?”

    顾喜和点头,“嗯。我想好了。”

    “可是,喜和,只是两年而已。”

    顾喜和抬眼看着章池,“池哥,我想你应该会理解我的。”

    “我……”

    章池理解他,可是他肚子里有他的孩子啊!到时候他的肚子变大了,遮不住了,怎么办?帝都那种地方,又是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万一被人看出来,或者他和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又该怎么办?

    他深深叹了口气,“喜和,我理解你。可是,你也该理解我,我会很担心你。”

    “池哥,不会有事儿的。到考试的时候,我才六个多月,帝都偏寒,到时候我穿件大氅,自然没有人能看出来。”

    “可是,进考场到时候不是要搜身吗?”

    顾喜和笑道:“他们搜身只是看看有没有私藏纸片,又不摸肚子。”

    章池看着他轻描淡写的笑容,心里郁闷却又不出话来。

    好半天,他才道:“喜和,我们去书院问问陆老师的意见,要是他不同意,你就不能去。”

    顾喜和靠在车厢上,挑了挑眉毛,淡淡道:“要是我服了老师呢?也算是他同意吧?”

    章池看他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自己要做好陪他去帝都的准备了。

    到了书院,学生们正跟着陆子修练字,他们没去扰,先去拜访了陆恺廷。

    陆恺廷看着顾喜和,端详了一会儿,才笑道:“没看出有什么变化,就是精神好了很多。”

    “让老师担心了。”

    陆恺廷道:“我已经修书给你师叔,让他务必尽快回来,没有他在山上,我哪能放得下心啊!

    顾喜和看着陆恺廷如此紧张他,犹豫了半天,还是道:“老师,我想今年就去考试。”

    “你什么?”陆恺廷原本惬意的半靠在椅子上,此时一下坐直了身子,“你要去参加今年的秋试?不是了要过两年吗?再过两个月,你的样子怎么去考试?”

    顾喜和下意识的把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老师,还有两个月,到时候肚子肯定会比现在大。但是,胖子,或者长将军肚的人大有人在,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陆恺廷怒道:“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人家肚子里是肥肉,你的肚子里是个孩子啊!再,从这里到帝都要走一个月,你就不怕出点儿什么事儿?”

    顾喜和摇头,“老师,池哥会陪我一起去,池哥会保护我的。”

    “你明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陆恺廷深吸了口气,压了压火气,“我是怕你出事!”

    “不会的。人家女人怀个孕,照样干活,我又有什么娇气的呢?老师,我已经想过了,此次去帝都,我只要过了秋试,再在殿试上低调一点儿,皇上就不会注意到我。到时候让太子殿下点名我去东宫,更是没有人会见到我了。只是,需要您跟太子殿下一声,让他帮忙兜着点儿。”

    陆恺廷摇头,“让太子殿下帮忙……你真是敢想!再,东宫可是万众瞩目的地方,你要是去了,只会更加引人注意。”

    “那……要不让太子殿下派我到外面去做个知县,等我在外面生了孩子再回帝都?那样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陆恺廷还是摇头,“即便是你出了帝都,你作为一县之主,能不升堂断案吗?能不出门体察民情吗?能不跟其他官员往来吗?喜和,你不要妄想了。”

    章池也劝他,“喜和,你就听老师的好吗?只有两年,很快就过去了。”

    顾喜和摇头,“池哥,你不懂,官场上瞬息万变,要是能等,老师也不会在太子面前提到我。老师,其实我还想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顾喜和看着章池,突然道:“池哥,你站起来。”

    章池不明所以,但还是站了起来。

    顾喜和走到他面前,跟他并排站在一起。

    “老师您看,我跟池哥一样高,身材也差不多,要是我被外放了,池哥可以冒充是我,反正没有人认识我。”

    “这……”陆恺廷一拍桌子,“你这是胡闹!”

    顾喜和没想到陆恺廷这么大的火,立即住了声。

    好一会儿,他才道:“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去考试吗?您一定知道,今年很多地方大旱,然后又大涝,很多老百姓失去了土地,没有了房子,只能被迫流浪。他们成了灾民,成了乞丐,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原本觉得,自己还年轻,再过两年考试也可以。可是,看到今年的天灾,看到那些流浪乞讨的灾民,我觉得我不能耽误这两年,我一定要入仕为官,要做一个好官!”

    “你……”

    陆恺廷看着顾喜和年轻的,但异常坚定的脸,深深叹了口气。

    “喜和,如果你决定了,那就去吧!我想以你的才学和章池的聪明才智,一定不会有事儿的。”

    顾喜和知道陆恺廷是同意了,他对着老师深深的鞠了个躬,了声谢谢。

    陆恺廷走过来,抬手按在他的肩膀上,“喜和,你是个好孩子,不要让我失望。”

    “老师,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陆恺廷点头,又坐回到了椅子上,语气轻快起来,“你先在这里住几天,看看你师叔能不能回来,要是回来了,让他给你配几副安胎的方子。”

    顾喜和顿时红了脸,低头答应了一声。

    看顾喜和窘迫的样子,陆恺廷又来了气,他瞪着章池,“章池,你要陪着喜和去帝都,家里都交代好了吗?”

    章池点头,“是的。”

    “顾家老爷子和老太太没有起疑?”

    章池道:“我没是去帝都,是来书院,过几天就回去。我让喜和写几封家书,等我们走了,您按时派人送给他们就好。”

    陆恺廷轻笑一声,“你子,倒是挺会瞒天过海啊!算了,我也不跟你们计较了。从谷城到帝都,路途遥远,你们要是想好了,就早早准备,提前些日子上路。路上慢慢走,不用太赶了。”

    “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