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A+A-

    田馨从赵家庄买的蘑菇差不多都卖完了,除了供应田爷爷的迎客饭馆,田馨去黑市上卖蜂蜜时,还捎带卖掉四五斤。

    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越来越宽容,道消息还,以后不准就没黑市这个法,让大家自由买卖。

    田馨在黑市卖货,听见旁边几个摊主聊天,不信能彻底开放。

    ”咱们现在卖点货提心吊胆的,生怕出问题,打死我都不信,以后大街上能随意摆摊没人管。”

    有人不同意:“咋不可能,政策开放了,你看省城还有私营的饭店,前些年大家都得去国营的饭店,这不就是变化?”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着,谁也服不了谁。

    田馨在一旁默默的卖货,转眼的功夫,一位年轻男同志买走了一斤蜂蜜。

    田馨知道,按照书里的剧情,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自由的做生意,只是大家都被禁锢着,不敢迈出那一步罢了。

    蘑菇筐已经见底,田馨琢磨着,还得去赵家庄买点蘑菇回来。

    田馨让林原给大舅妈发了一封电报,还汇去了四十块钱,让大舅妈帮忙在附近帮忙收着蘑菇,等田馨他们有时间就回去取。

    大舅妈很快回了电报,钱已经收到,蘑菇一定好好收。

    林原有崔明帮衬,时间上宽松很多,找了个不忙的周一,林原去了赵家庄把蘑菇带了回来。

    这些蘑菇都是田爷爷要的,现在饭馆里的生意好了很多,除了蘑菇面,猪肉炒蘑菇也很受欢迎。

    田馨的蘑菇有了销路,除了供应迎客饭馆,其他的在黑市上带着卖一卖,蘑菇利钱也不少,滚一滚田馨里也攒上了好几十。

    林原这次回来,除了蘑菇还带回来十斤的山楂,这些山楂都是山上的野山楂,当季的时候采回来的,林原田馨大舅妈让带着,他也不好回绝,就一并带了回来。

    十斤山楂也不多,田馨没拿出去卖,就留着自己家吃了,年轻人爱吃酸的,田馨给了郑梅两斤。

    提起郑梅,她最近在相亲,介绍人是供销社年长的同事大姐,给郑梅介绍的是供销社主任,是家里条件好。

    听到供销社主任田馨挑挑眉,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在书里,田静就嫁给了供销社的主任,后来一路发达起来。

    想到这一层,田馨委婉的劝道:“你见面了吗?不知根不知底的,人不知道靠不靠谱。”

    郑梅捻着一颗山楂,道:“前天在人民公园见了一面,人倒是挺知礼的,比我大六岁,今年二十五了,他家条件也不错,家里就这一个儿子,父母都在省城有工作。”

    听郑梅的意思,像是很满意。田馨想起了冯耀庆,不免有些感慨,前些年在西北田馨看的分明,冯耀庆心里是有郑梅的。

    有一天大雪封山,郑梅发烧了,天气格外冷,冯耀庆在郑梅身边守了两晚,郑梅好起来,他瘦了一大圈。

    当年的大家都对未来没有期盼,回城遥遥无期,谁也不敢在遥远的西北许下终生,他们这些人互相依偎着取暖,感情真挚。

    冯耀庆对郑梅的心思田馨清楚,刚回来那会儿她还想撮合这俩人,冯耀庆人踏实,老好人的性格,也值得托付,不过郑梅似乎对冯耀庆没那个意思。

    强扭的瓜不甜,田馨也不好多什么,但那位供销社主任还是令她觉得别扭,她又道:“梅,相亲的事不着急,要慢慢处。”

    郑梅在供销社工作,风光无比,供销社是个肥差,计划经济时代,谁想买点东西都得过来。

    里握着这么一份工作,郑梅家世也不差,想找个随心的婚事不难。

    操心完郑梅,田馨又道:“钟霖周日大家聚一聚,你转告大家一声,这事交给你了。”

    郑梅觉得新奇:“钟霖肯见人了?上次我见到秀云,听钟霖他爸要跟他断绝关系呢?”

    还有这种事?田馨摇头:“这个我不太清楚,钟霖跟我关系也就一般,他家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田馨和钟霖马上就要月考了,大伙聚会的时间就挪到了月考后的周末。

    经过这段时间的复习,田馨比进高中前多了点底气,田馨学习上有点天赋,再加上肯用心也勤奋,成绩进步了一大截。

    班主任章老师十分满意,还专门在课上表扬过田馨,田馨的数学成绩突出,相对来物理要弱一些。

    这次的考试模拟了高考,连桌椅摆放都是相似的,田馨进了考场,就感受到了一阵压迫感,田馨不由得纳闷,平时的月考阵仗都这么大吗?

    理科生的高考一共是六门,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英语,前面五科都是一百分,英语按照0的成绩计入,大家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这样的举措无疑是有利的。

    田馨搓搓,她心里无比清楚,99年的高考是她最好的一次会,根据书里描述,到了明年,高考会有重大的调整:

    总成绩提高到了0分,英语成绩百分之百计入总分!

    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本身学生们英语成绩就差,再加上前几年百分之十的举措,难免会对英语这个科目掉以轻心,这么一变革,将会有很多学生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田馨英语也不好,她在陈奶奶把恶补过一段时间,包括现在也会抽时间学上一会儿英语,但毕竟英语是个弱势科目,如果田馨今年考不上,再复读拖到明年,她怕自己考不上心仪的本科学校。

    田馨暗暗叹气,既然她预知了未来,一定要把握会,好好学习,以后的高考只会越来越难。

    试卷发下来,田馨屏住心思,把所有精神放在试卷上,先考的是语文试卷,田馨敏锐的感觉到,这次的试题比较难,比他们平时做的卷子要增加了难度。

    月考一共考了两天,最后一门考的是外语,这两天同学们都凝着神,嬉笑打闹的也少了,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已经没有了嬉笑的资本。

    答完最后一张试卷天已经黑了,明天是周六,再上一天课,就可以放松一天,田馨伸伸懒腰,钟霖隔着过道问道:“田馨,化学最后一道大题你做出来了吗?”

    田馨摇摇头:“我只解出来了第一问,056克,第二问我不会。”

    钟霖哦了一声,语气听不出喜怒:“你没做出来啊?还想着跟你对对答案。”

    田馨无语,怎么感觉又被钟霖鄙视了,田馨瞪了他一眼:“你是优生等,行吧?你去问问争一吧,她肯定答出来了。”

    钟霖:“争一是谁啊?咱们班的吗?”

    田馨:“”

    “咱们班的,年级第一,记性不好就去药房开点药吃。”

    田馨的嘲讽钟霖没在意,刚睡醒的头发歪歪扭扭,钟霖扯着演算纸:“年级第一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你下乡那会儿天天看书,现在不照样连化学题都不会。”

    田馨:“”

    这次田馨感觉自己发挥的还可以,除了一道半道特别难的题答不上来,稳稳拿分的题都填上了。

    田馨是理科生思维,政治感觉不好学,文科并不是别人以为的随便背背就能拿高分,文科也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归拢能力,一道政治题出来,需要运用好几个知识点进行分析梳理,如果只会死记硬背,是拿不到高分的。

    上初中时,田馨的数学都是拔尖的,这次感觉数学是她考的最好的一科。

    考完试就是晚自习,晚自习是不能随意走动的,但是可以声讨论学习问题。

    马争一每科都答的很顺利,除了英语。她英语入了个门,考不出高分来,好在英语只算十分,对于总成绩影响不大。

    田馨看着气定神闲的马争一,忍不住羡慕,不愧是优等生,光是这份气度田馨就学不来。

    月考的成绩需要两天才能出来,也就是周一开学后,就能公布成绩和排名了,看来这个周末,同学们要格外难熬一些。

    周日钟霖早就打好招呼要聚聚,钟霖和田馨商议聚会地点,他家肯定是不能去的,他现在还和父母闹别扭呢。

    田馨可以去迎客饭馆,老板她认识,菜炒的也好吃。

    钟霖觉得无所谓,对他来去哪都行:“国营饭店我也吃腻了,这次换个口味也行。”

    大家约好见面地点,这次是所有人聚的最齐全的一次。

    吴科平五金厂忙,经常加班加点,今天他特地跟师傅请了半天假。

    大家都已经上了班,经过了工作的洗礼看起来稳妥许多,少了前几年的肆意飞扬。

    女同志在就没点白酒,田爷爷煮了梨汤,每人一碗,大家端着梨汤一起举了碗。

    孙秀云道:“钟霖,上高中咋样?好玩吗?”

    钟霖指指田馨:“你问田馨吧,我上课睡觉。”

    桌上静默了片刻,冯耀庆道:“呵呵,钟霖就爱开玩笑,来,我们一起为友谊、为青春干杯。”

    孙秀云话最多,又问道:“钟霖,那么好的工作你怎么不去?高考完不也是为了找份铁饭碗吗?”

    冯耀庆瞪了孙秀云一眼,暗示她闭嘴,孙秀云不服气,递回去两个白眼。

    钟霖叹口气,声音悠长:“也没什么,就是想跟老爷子对着干,前些年我一直觉得,我的命运是被安排的,是没有选择会的,直到后来我明白自己错失什么,才追悔莫及,但后悔有什么用?都怪我懦弱,不敢争取,不敢反抗父母,现在我不想做提线木偶了,以后我要自己做主。”

    没人吱声,还是田馨先道:“让我们为钟霖的勇气和决心鼓掌,为一个自由者举杯!”

    钟霖笑了,这笑容里满是辛酸:“算了不提我了,跟你们比,我已经是在蜜罐里长大的。”

    几个人有一搭无一搭聊着,郑梅提起了田馨的生意,田馨算是进了正轨,茶水摊交给了二哥搭理,卖点蜂蜜蘑菇赚点钱。

    话间,有人进店,大声道:“诶,吴科平,你怎么在这儿?”

    吴科平起身,见是同事,就跟大家介绍:“这是我五金厂的同事,叫杨彩萍。”

    杨彩萍眼睛尖,一下就看见了饭桌上的田馨,她过去拉住田馨的:“哎呦,田馨?这么巧啊?”

    田馨皱皱眉,不动声色地把抽回去。

    上次回北淀村见到过杨彩萍一次,趾高气扬的,言语间瞧不上田馨。

    田馨对杨彩萍没什么好感,一个在书里不断挑事陷害她的人,躲还来不及呢。

    杨彩萍却异常热络,跟吴科平介绍道:“省城可真,田馨从和我一起长大,我俩是好朋友,田馨,你给我留的地址我去过,是没这个地方,现在终于联系上你了!”

    田馨不咸不淡道:“咱俩没那么熟吧。”

    氛围有点冷,杨彩萍道:“我也没吃饭,加上我呗?我跟你们平摊钱,以后大家认识了都是朋友。”

    吴科平想添个座位让杨彩萍坐,钟霖伸长腿:“今天是老子的聚会,除了咱们几个不加别人,别等我翻脸。”

    钟霖话不客气,吴科平脸上有些挂不住,冯耀庆起身,让老板做了一碗面,又炒了菜,走到杨彩萍身边道:“杨同志,实在抱歉,今天是我们知青的聚,不太方便带你参加,我估摸着你也饿了,我点了面和菜,已经付了钱,就在隔壁桌。”

    杨彩萍心里愤愤的,可也没辙,一屁股坐到了隔壁。

    杨彩萍吃了一口蘑菇面,心里转了好多心思。

    杨彩萍是重生的,她知道这辈子身边所有人的归宿,她一直努力改变命运算计着。

    上辈子她嫁人没嫁好,丈夫当了一辈子的工人,身边人都发达起来,只有他们窝在厂子分的家属楼里。

    这样的生活杨彩萍不甘心,她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既然有了重新选择的会,她就一定要把握住会,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杨彩萍望着吴科平,满是怜悯。

    吴科平是杨彩萍上辈子的丈夫,在五金厂待了二十多年,后面赶上五金厂改制被买断了工龄,失去了铁饭碗。他穷苦了大半辈子,吴科平虽然人好,对杨彩萍也真心,可日子太穷了,杨彩萍想到再嫁给吴科平,就压不住心里的火气。

    这一次,她一定要混出样子!踹掉吴科平,找个有钱的丈夫,才是她奋斗的目标!

    杨彩萍吃了一口蘑菇面,面条很好吃,她竖着耳朵,听着隔壁的谈话,最后视线落在田馨身上。

    要田馨这人,也挺可怜的。

    在大西北吃了好几年苦,结婚又离了,偏偏她一离婚前夫就发达有钱了!杨彩萍都觉得惋惜。

    田馨被她妈算计、被妹妹坑,要工作没工作,要家庭没家庭,比自己还惨。

    杨彩萍眯眯眼,来也奇怪,现在的田馨,和上一辈子似乎不同了,更自信更气定神闲,她还插班上了高中,婚也没离成,竟然还去北淀村认了亲!

    不过杨彩萍不担心,田馨争不过命,她的宿命就是众叛亲离,田馨和自己不同,杨彩萍是知晓未来的,有了上辈子的经历,杨彩萍一步一步,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北淀村,提起杨彩萍谁都会夸上几句,端上了铁饭碗,成了城里人,有出息。

    连她那个重男轻女的老娘都高看她一眼,整天热络的喊大闺女,要知道她妈以前就爱骂她贱蹄子,赔钱货。

    从北淀村走出来,这是杨彩萍的第一步,她不会再重复上一世的老路。

    杨彩萍不喜欢田馨,田馨太耀眼,从到大她一直被田馨压制着,到了省城,田馨还是那么自信出彩,身边围绕的朋友都是城里人。

    杨彩萍希望田馨倒霉,田馨倒了霉,自己的气运才会好,杨彩萍琢磨过,上一世每一次田馨倒霉,她的生活就会顺遂一些。

    田馨离了婚,吴科平升职涨了工资;田馨没了文化局的工作,杨彩萍竟然拿到了先进员工的荣誉;就算是田馨发个高烧,自己都能在街上捡到两块钱。杨彩萍每次的好运,都伴随着田馨的失意。

    杨彩萍想,田馨不喜欢自己也没关系,田馨不主动,她就努力些,和田馨先成为朋友。

    还有田馨那个蠢笨的妹妹田静,田静是最好挑拨的,一碗面下肚,杨彩萍心里有了成算。

    首先,杨彩萍还是要和吴科平在一起,她看得出来,吴科平对自己有意思。

    杨彩萍在省城底子薄,吴科平是省城人,家里还是有些人脉的,能给杨彩萍提供一些帮助。

    吴科平的师傅有意撮合他俩,杨彩萍相信,自己动动指,就能让吴科平对自己言听计从。

    杨彩萍信心满满,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