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庄语(二十四)

A+A-

    公元前306年,各诸侯国紧盯其他国家动向恐受外患。赵国在赵雍的勤政与变法下雄起强大。

    金戈铁马,赵国对中山国发动了全面进攻,兵至宁葭(今石家庄市西北),又向西攻胡人至榆中(胜川北的黄河北岸)。

    这两仗皆是赵雍亲自率兵攻。

    这一战使赵军士气大增,赵国虽一直名位诸侯国行列可在以前却被这些宵之国霍乱。自三家分晋以来赵国一直不如其他两国强盛,果真是世道轮回如今赵国竟成了唯一能和秦国抗衡之国。

    赵王归来举国大喜之际国君书房却比往日更加废灯火。

    赵雍回庄语宫中也都是到了深夜。

    “王后,近日邯郸城中热闹非凡王后可要出去解闷?”若青问。

    起来一堵宫墙之隔,里面还不如外面热闹。民众更加欢喜于今年的捷报。

    庄语想了想道:“我去看看君上去不去。”

    书房内的人蹙着眉头沉思,庄语走进他身旁还未被察觉。

    “君上又在忧愁什么?”庄语问。

    “哎呀,王后来了。”

    庄语俯身看案上的东西,好像每个人都认识组在一起怎么就看不懂了?

    她道:“如今战事大捷大家都在庆祝,听闻邯郸城热闹非凡君上可要出去看看?”

    邯郸城能够欢庆自然是得到了赵雍的许可,外面热闹他当然知道,如今伏案也是怕日后走错一步让百姓空欢喜一场。

    “夫人替我去与民同乐可否?”赵雍问。

    庄语:“君上当真不去?”

    赵雍摇摇头,“此一举大胜确为喜事,但六国的眼睛只会更加盯准赵国。”

    “会有对策的。”庄语道。

    赵雍:“夫人准备带几人?”

    “我与若青即可。”

    “不可,带着侍卫。”

    “那我借君上门外侍卫一天。”

    “仅一人?”

    “一人足矣,否则不像是游玩更像是巡街了。”

    “也罢,他也算心细。”

    “君上,那侍卫可有名字?”只叫人家侍卫不太礼貌。

    赵雍:“叔禾。”

    庄语道:“名字好听,人也英俊。”

    “咳咳。”赵雍道:“细细想来叔禾年少还是让石白为你挑选一位更好。”

    “不不不,就他了。”庄语道。

    她越是坚持赵雍就越发不想让叔禾跟着她,全然是没把自家夫君看在眼里!

    “晚些他需要陪我出去。”赵雍在撒谎。

    “是吗?去哪里?”庄语盯着他的眼睛问。

    赵雍:“将、上将军府上。”

    庄语道:“君上,人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

    赵雍:“什么意思?”

    庄语手撑在案上身子向前倾,脸离赵雍越来越近,眼睛直勾勾看着他约有十秒。

    她一笑破了有些暧昧的氛围,问:“君上可从我眼中看到了什么?”

    赵雍不解,“什么?”

    “目之所及皆是君上。”庄语道。

    中年大叔被一个姑娘撩的神魂颠倒。

    她接着:“足不离赵,心不离宫,眼不离君。”

    赵雍伸手想要扣住她的头吻上去,狡猾的女子早就看透了国君的心思灵活一躲赵雍手落了空。

    “君上,我替你与民同乐去了。”庄语笑着跑出门。

    在门后深呼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道:“若青我们去宫外走走。”

    “我们两人?”若青不觉得赵雍会同意她们两个出去。

    庄语往左手边一看,叔禾立正着身子不敢看向她这边。那目视前方的人却早已把心思集中在了余光里的人身上。

    “叔禾,跟我走。”庄语道。

    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叔禾的脸红到了耳根。

    “愣着干什么?”庄语走出去几步看他没跟上来。

    “啊?是!”叔禾追了上去。

    一路上庄语都在和若青些有的没的,叔禾倒是尽责眼神就没从庄语身上离开过。

    走的久了有些累他们便找了个客栈歇脚。

    “几位是要酒还是茶?”

    “茶。”庄语道。

    若青不解问:“君上推行马奶此处怎的没有马奶?”

    庄语摇摇头也不知道为何。

    一旁的叔禾刚被庄语劝坐下,现下正在纠结要不要解释。

    “因为怕其他国刺探到军情。”叔禾道。

    庄语:“如今六国不是已经知道赵国的强军之策了。”

    “也是刚知道,即便想推行也还没来得及。”叔禾解释道,听起来却有些顶嘴的意味。

    身边陆陆续续走过一些人,庄语见面前的一桌很是奇怪。

    “这些人怎么看起来有些怪怪的?”庄语问。

    他们身着的衣饰和其他人一模一样也不知庄语哪里看出他们与赵人不同。

    若青道:“主人多想了。”

    “没有。”叔禾道。

    庄语:“什么没有?”

    叔禾:“主人没有错他们不是赵人,应该是楚人。”

    “主人是如何看出来的?”若青问。

    庄语回:“一路上我看赵人都如赵酒一般爽朗不拘节,而前面的人看起来则有些贵气也很挑剔。”

    叔禾笑了一下,“主人真是好眼力。”

    庄语看向他问:“叔禾是如何看出来的。”

    被庄语这么一看叔禾又开始不自在起来,他回:“赵人的桌上只会摆着赵酒,但赵酒太烈其他国人一般不能忍受,这些人看起来贵气的原因则是因为他们是商人,口音听起来纯正却还是夹杂着楚地之音。”

    “厉害!”庄语赞道。

    侍奉在国君身边的人果然不一样。

    前面的楚人一直在东张西望,甚至回头间刚好对上了庄语。庄语倒不像其他女子那样闪躲。

    楚人回过头不知在和同伴些什么,突然起身向他们走来。

    “不知姑娘如何称呼?”那人问。

    战国时并不是所有女子都有名字的,一般是直唤其姓氏,能问得芳名的都是大户人家。庄语一看就不是寻常家的女子。

    “我们走。”庄语没有理会他想和叔禾、若青一起离去。

    楚人拦住路道:“姑娘何故急躁?”

    叔禾挡在前拔出剑道:“楚人莫生事端。”

    店家一看这边都拔剑了急忙走了过来劝解。

    “莫要着急都莫要着急。”

    叔禾挡在前若青守着庄语,但那楚人却仍旧不依不饶口上着非要和庄语交友。

    店家道:“姑娘,不准也是好事。”

    店家显然更偏袒楚人这就让庄语大为恼火,明明是在自家的地盘为何要偏袒楚人呢?

    庄语问:“身为赵人偏袒楚人意欲何为?”

    原是这楚人往返两地多年在邯郸城早已有了一席之地,店家不敢得罪。

    “非也,姑娘面善识得大体。”店家含糊其辞还是偏袒着楚人。

    “好啊,那你讲邯郸令请来我便与这楚人交友。”庄语道。

    店家道:“官家哪里管的闲事。”

    庄语回头看向若青道:“你去请。”

    若青有些担心庄语的安危。

    “叔禾在没事的。”庄语看出她的顾及。

    邯郸令的府邸离此处并不远若青即刻便出发了。

    “今日邯郸令不来我们谁也不走。”庄语道。

    店家固然怕事情闹大,但又觉得庄语有些可笑,邯郸令那是任何人都能请动的?

    楚人更不害怕这一出,即便是邯郸令真的来了又岂会因为一个女子怪罪自己?反倒是欣赏这女子有些外乎常人的英气。

    “那便等着。”楚人道,“再来赵酒。”

    庄语坐着饮茶,叔禾握剑挡在前面,楚人面前摆着赵酒却未饮一口。

    若青策马来到邯郸令府前。

    “来者何人?”门口侍卫问。

    若青从头上拿下一根象征内侍身份的铜钗。

    侍卫道:“内侍请。”

    邯郸令此刻也正在书房,听闻有宫中内侍前来以为国君有事赶忙走了出来。

    邯郸令行了一礼,若青回之。

    未等邯郸令开口,若青道:“王后在城中有难请邯郸令过去一趟。”

    闻言邯郸令即刻上马虽若青前往,赵国臣子哪个不知君上对王后的宠爱,若是王后真出了什么事能是一个邯郸令担当的起的?

    不出城庄语还只能不知道这邯郸城里他国人能如此威风,若是今日换了寻常百姓家的女子那还不被当街掳了去。

    “姑娘别等了。”店家道:“若是姑娘服个软的可帮您周旋周旋。”

    庄语回了他一剂冷眼道:“不必。”

    此时皆是围观之人,人群中不时发出感叹不知哪家的姑娘如此气魄又如此貌美。

    “邯郸令到!”一声而下,众人参拜,独有庄语与叔禾站着。

    邯郸令下马后立刻走到庄语身旁,他曾不止一次见过王后如今她身侧叔禾更是见过无数次。

    叔禾也向邯郸令行礼。

    “参见王后。”邯郸令一声之后众人惊之,随邯郸令来的人齐声道:“参见王后。”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道:“参见王后。”

    庄语道:“都起来,邯郸令还请您公断。”

    邯郸令道:“王后请讲。”

    楚人站起来后再不敢抬头看向庄语。

    庄语道:“我正在此处与内侍和国君侍卫饮茶遇到了楚人纠缠,是何人无礼?”

    邯郸令道:“楚人无礼。”

    庄语又问:“若今日只是一寻常女子呢?”

    邯郸令,“亦是楚人无礼。”

    庄语接着:“店家反为楚人撑腰是否有过失?”

    邯郸令道:“是为过失。”

    庄语走到楚人面前道:“今日尔之过失并非身在赵地,无论身在何出对人不敬就是过失,赵人与你们交好,你们应还之以礼而不是以此反击之,做出些许不入流的事出来倒叫旁人耻笑一人奈至损害一国之名。”

    “赵人听好了,均要以此为戒,无论身在何处对人都要敬之,这才是我泱泱大国该有的风范!”庄语道。

    “王后千岁!”庄语一番陈词让人心服。

    庄语回过头看了楚人一眼道:“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我不与你计较是我赵国大度。我们走。”

    “恭送王后。”

    回宫的路上若青道:“王否方才真有气势。”

    庄语深呼一口气道:“方才真是生气,若是换了寻常女子岂不是只有受欺负的份儿?”

    没有了刚才的气势又抱怨着刚才的事,庄语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孩子。

    叔禾看庄语看的入了神险些骑马撞到了人。

    “叔禾你慢点。”庄语道。

    叔禾从差点撞到人的惊吓中回过神。

    庄语用普通话吐槽道:“这要是在21世纪开车走神酿成大祸可就糟了,驾照估计都得吊销。”

    没人交流后她越发会吐槽人了,人心简单她想要和人相处。环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庄语很认同这个观点,毕竟她现在越发神神叨叨。

    她并没有和赵雍提及此事,在她进书房时里面还是沉寂。

    “君上可曾想到对策?”庄语问。

    赵雍:“回来了,今日可还顺利?”

    “自然顺利,夫君呢?”庄语一般只有在哄人时才会喊夫君。

    赵雍:“夫人觉得如何防范六国?”

    “我今日在街上遇到了几个楚人。”庄语看似答非所问。

    赵雍:“之后呢?”

    庄语道:“楚人能在赵国扎根,那赵人为何不能在其他国扎根呢?”

    “夫人的意思是派人暗中去其他国家?”

    “暗中也会被发现,倒不如明目张胆。”

    “那夫人觉得派什么样的人?去哪国?”

    “用人我向来不如君上,最好是有些职位的官员,本身就是带着使命去的。”

    “如此监查六国确实方便,当真明目张胆派去?”

    庄语反问:“君上,楚国的商人仅是来经商的吗?”

    赵雍冷笑道:“非也。”

    “他们想瞒着不也是什么都没瞒住吗?”庄语道:“我们这叫出使。”

    庄语不愧是学语言学的,讲语言□□用的融会贯通。

    当夜赵雍拟书,派楼缓出使秦国,仇液出使赵国,王贲出使楚国,富丁出使魏国,赵爵出使齐国。

    胡兵勇猛已是确定之事,当下也要更加全面发展才好。

    他又命代相赵固主持胡人部落事务,召集胡兵。

    战捷无疑是增强了赵雍的雄心与信心。

    治国上赵国终于确定了变法的可行性看到了曙光,赵雍也早就看出自家夫人的不同之处,又听叔禾讲了客栈一事更加喜爱自己的夫人。

    作者有话要:

    偷偷捉了个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