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为你写诗

A+A-

    大年初二,陶抒苒起了个大早。

    洗漱完之后就开了自己的梳妆匣,虽然她才高一,不能用什么首饰,但匣子里还是满满地装了一大盒蝴蝶结。

    学习的时候是没有办法,但假期里,她每次见姜寒栖都会尽量挑她最满意的装扮。

    而今天,是姜寒栖在新年里第一次见她。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几个(毫不相关的)名词在陶抒苒脑子里着转,总之,她觉得自己一定要选出最好看的一套才行。

    比对了半天,陶抒苒才选定了一只红丝绒发夹,上面有一层弧度自然的深色薄纱,在色系上刚好适配她今天想穿的裙子。

    接着,她对着手机软件开始挑发型,跟着视频现学了三遍才扎出了她满意的形状,头发蓬松,不仅能增高颅顶,而且显得头圆脸。

    陶抒苒对着镜子照到自己不能再满意了才出去吃早饭,一直捱到爸妈出了门,她便立马回了房间,发短信通知姜寒栖可以过来了,然后就开始换衣服。

    她取出了一件浅褐色V领毛线衫,再配上一条酒红色灯芯绒百褶短裙,这是她昨晚就想好的搭配。

    不过这么穿对于这个季节来还是太冷了,而且为了显得腿细必须要穿稍微薄一点的丝袜。

    所以,她只能等爸妈走了之后把家里空调都开,再穿上漂亮裙子迎接姜寒栖的到来。

    这些当然是不能被陶父陶母知道的啦。

    陶抒苒在浴室开满了浴霸太阳,耐心等到姜寒栖已经到楼下了,才心翼翼别上了发夹,一路跑着去门口开门。

    然后,她就看到了门外独自站着的姜寒栖,风衣的每一个纽扣都扣得极为整齐,衬衫领子洁净端正,就连站姿也标准得透露出些许拘谨。

    姜寒栖拎着两个礼品袋,面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

    虽然昨天做过了很久的功课,也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了,但姜寒栖终究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么重要的场合,实战时难免有些僵硬。

    给陶母的礼物相对简单很多,挑了一套不会出错的高奢护肤品。

    至于陶父,则是她在申交的各大网站聊天版块找到的学生评论——都每每看到胡教授,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办公室里,他都必然捧着他那用了十几年的玻璃水壶,里面厚厚地铺了半层绿茶。

    于是她便在昨天下午,破天荒地致电了她的母亲。

    接到电话时的姜母第一反应就是女儿是不是出什么天灾人祸了,医护人员在用她的手机通知自己。

    毕竟这个女儿真是一点都不亲她,虽一直有听汇报姜寒栖各方面都极为出色,但她倒是从没听姜寒栖主动和她起过。

    没有因自己的耀眼而与她分享,也没有因她的忽略而抱怨斥责,自始至终,只有疏离。

    而这通电话,竟然是为了一盒西湖龙井来的。

    西湖龙井其实只是以地域为命名的,普通产品,市面上虽然价格不低,却也算不得多好;而其中最上品的西湖龙井,对于天时地利和制作工艺极为讲究,一年也不过一百盒,基本流向了官道,是国宴级别的用茶,再多的钱也难求一盒。

    姜母略一思考,也不是弄不来吧,但是:“你要这茶有什么用吗。”

    “很重要,一生一次的重要。”第一次见岳父岳母这种事难道不是一生一次吗,姜寒栖在电话里语气笃定。

    姜母听到女儿这番郑重地口气,微微挑了挑好看的细眉,便答应了,托了朋友另找人脉拿到了两盒,连夜从首都送到了申城。

    此时,伸手接过姜寒栖拎着的礼盒的陶抒苒,压根就不知道里面装的东西有多值钱,她只是在心中感到悲伤——

    姜寒栖见到她的第一刻,开口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冷不冷,去穿件外套吧。”

    她随手就把礼盒放到了客厅茶几上,一边招呼着姜寒栖进了自己房间,一边解释道:“我老爸老妈今天走亲戚去了,嘿嘿,超自由。”

    姜寒栖进了房间,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风时,微微蹙起的眉头才放松了下来,她看着陶抒苒雀跃的身影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迅速开手机备忘录记好了笔记:大年初二走亲戚,注意选择合适的拜访时间。

    那厢,陶抒苒已经拉开了椅子按着姜寒栖坐下,献宝似的拿出了自己的作文纸。

    《情有独钟》,这是陶抒苒了十几遍草稿后才誊上去的最终版本。

    陶抒苒的字秀气而大方,是她从学就开始练的适合填写答题卡的正楷。所谓字如其人,字体的风姿雅韵,一如陶抒苒本人,姜寒栖一眼望去便觉得很是赏心悦目。

    她拿起了一旁的空白A4纸和红笔,对齐了作文纸放平,就开始批改了。

    陶抒苒写的这首诗意趣盎然又情意绵长,姜寒栖只是对几个用词做出了改动,保留了陶抒苒赋予的风骨,她反复看了三遍,才抬起头看向陶抒苒,眼中满是赞赏:“写得很好。”

    在一旁忐忑了许久的陶抒苒,听了这番话,脸上羞怯的笑容却突然有些凝固了,她坐在姜寒栖的身侧,左手捋着鬓角,有些失望:“就、就没了吗……”

    “嗯?”姜寒栖有些疑惑地看了回去,“因为写得非常好,已经不需要再多改动什么了。诗歌本身就是特别需要个人风格的,你发挥得很好,额外添笔反而是破坏了意境。”

    她见陶抒苒依旧一副不出话的样子,以为是对方觉得自己点评得过于敷衍了,便想了想回答道:“你的想象力一直都很好,我如果硬要在写诗方面能有什么胜过你的,也只能是阅读量了,那你更应该相信我的判断了。”

    “不过,日常写写诗,可以凝练语言、提升笔力,但是考试时,批改主观性过强,诗歌的得分也很不稳定,我是不太建议的。”

    “……谁要听你这些啊。”陶抒苒低着头,下垂的刘海堪堪遮住了眼睛,她左手食指抠着桌面,觉得心里有些闷。

    她确实是想象力太好了,不然怎么可能会给姜寒栖这种木头写情诗啊!

    姜寒栖好像点评得头头是道,还什么意境,其实是根本没看懂吧!

    亏她还妄想要什么回应……

    陶抒苒在心里叹了口气,虽然确实是不好回应的,但她不甘心地做了一点提示:“姜寒栖,这是一首叙事诗。”

    “嗯,我知道。”姜寒栖点点头,笑了起来,话语间尽是坦然,“因为你让我有幸参与了,所以这首诗让我觉得非常温暖,比起精心设计的格式架构,倾注诗中的情感更让人动容。把时光封存进诗歌里是非常好的保存办法,我非常喜欢,也非常高兴,谢谢你把我写进你的诗里。”

    陶抒苒过去一直觉得,姜寒栖是一个非常寂寥的人,对人、对物、对自己,不论她看向什么,眼中总是无物,恍若从不会有任何在乎。

    她曾经觉得,这是强者独立于世界之外时的漠然。

    但她发现,每当姜寒栖看向她时,眼神总是专注而郑重,不会避讳,凝视着她,在寒霜镀成的虹膜背后,似乎有热情在燃烧,就像元旦晚会那天她们遥遥相望时,就像现在。

    虽然听起来只是简单的一段大白话,只有主体和客体的交替,还连用了三个非常,但是陶抒苒突然就满足了,她觉得自己彻夜的心血一点都没有白费。

    “你家有复印机吗?”姜寒栖问道。

    陶抒苒摇摇头。

    “作文会交上去,被批改,但我想留个档。”姜寒栖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看来只能用手机扫描了。”

    见陶抒苒点头应允了,姜寒栖便拿出了手机,指纹解锁后,准备开启一个新备忘录。

    “其实,我我,”陶抒苒脸上爬上了微红,她感觉自己仿佛是在自荐枕席,“我之前有在草稿本上写过几遍,那个你要不要看,可以直接把本子给你哦。”

    “好呀。”姜寒栖手指微顿,把手机放在了桌面上,便伸出双手接过了陶抒苒递过来的草稿本,放在腿上翻看着。

    陶抒苒既高兴又害羞,刚想补上一句“其实我还可以用卡纸、信纸或者明信片再誊写一遍”,突然留意到了姜寒栖手机备忘录界面上最新的一条,最近修改时间是不久前。

    标题是“注意事项”,下面似乎就是罗列的要点了,二级界面只能看到的正文开头二十个字写着:“1.初次拜访时一定要有端正的态度,展现出……”

    这这这。

    想象力非常好的陶同学马上联系起了一些不应该有联系的事情。

    陶抒苒看看备忘录,又瞄了一眼低头翻看着草稿本的姜寒栖,姜大佬神色如常,面上自有的寒霜未化,风衣平整,浑身都透露出一种肃然。

    为什么大佬的手机里会有这种东西,很难不让人乱想的好吗……

    陶抒苒过于震惊的神情显然被姜寒栖察觉到了,她抬起头,投来了询问的眼神。

    “额,姜、姜寒栖,为什么你会存这种东西啊。”陶抒苒再尴尬也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嗯,我在自我学习时有记笔记的习惯。”姜寒栖点点头,面色纹丝不动。

    “……为什么会学这种东西。”

    姜寒栖仍旧是一副严肃的神情,她声线平稳,仿佛在和陶抒苒强调学好导数对于高考数学的重要性:“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我看了很多书。尽管我苦恼过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根本派不上用场,但我现在觉得很有用。”

    ……讲的什么鬼话这能有什么用吗。

    陶抒苒一边默默吐槽着大佬的超前学习,一边催促着姜寒栖,表示想看姜寒栖的作文。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作文互改环节是她们在春节假前就约定好的,昨天也叮嘱过了姜寒栖记得带上自己的作文。

    姜寒栖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个透明文件夹,里面整齐夹好了她写完的寒假作业,递给了陶抒苒,陶抒苒便拿起了红笔开始写修改意见。

    虽然知道这是高考写作大势,但是姜寒栖居然写的全是议论文,陶抒苒偷偷撅起了嘴,内心有一点点失望。

    姜寒栖注意到了她神情的变化,轻声问道:“怎么了?”

    “唔,我觉得吧,唔,”陶抒苒字斟句酌,想尽量含蓄地表达出对于姜寒栖没有在作文里提到自己半根毛的不满,“我觉得你全部写议论文,是不是不太合理,应该尽量多种文体都要用到。虽然议论文在得分上最为稳定,但一篇好的记叙文也是可以写得非常出彩的。额,我的意思是,你可以选一个题目,写写,额,发生过的事……什么的。”

    陶抒苒越越觉得心虚,声音也低下来了。

    姜寒栖却是听得很认真,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陶抒苒话里的心思,似笑非笑地:“你得有道理。一方面是因为我不爱看,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以前的事情大多都非常无聊,无处可写,近期的事啊,我不想写。”

    “为什么呀。”陶抒苒尾调微扬。

    “写出来的作业,还是要给人看的。但重要的东西,我只想自己珍藏。”姜寒栖着,似乎有些意味深长地看了陶抒苒一眼,声音却显得漫不经心,“独一无二的宝物,被抢走了怎么办。”

    陶抒苒只是被瞥了一眼,脸突然又红了起来,仍接嘴道:“瞎,你那么厉害,谁抢得走你的东西啊。”

    不料,姜寒栖听了这话倒很是满意,她很高兴看了陶抒苒一会儿,才悠悠道:“好,借你吉言。”

    想象力非常好的陶同学,脸更红了。

    --------------------

    作者有话要:

    姜同学,每天都在查阅各种线上线下资料,收集各自土味情话……

    不过人嘛,都有这么个过程,这段羞耻的初恋学习期,就辛苦苒苒承受了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