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再游临江

A+A-

    又是一年正月初六。

    一年前,陶抒苒揣着巨额(其实并不多)香火钱,在临江寺求了个符,结果过了十个月,就抱得美人归了。

    她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要去还个愿才合适。

    于是,她今天起了个大早,和姜寒栖又跑去临江寺等开门了。

    “嗳,不许笑话我。别人都是沐浴焚香、一步三叩首地,我这算什么呀。”陶抒苒今天专门挑了一件款式偏正式的羽绒服,出门前还特意洗了头和澡,就连最喜欢的蝴蝶结都没有扎。

    姜寒栖虽然一身穿着很随意,但此时却听得很是认真,她正轻笑着想要些什么,袋子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她低头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

    凭借过往的经验,她差不多猜到了对方是谁,勾起的唇角也不自觉地放下了。

    “怎么啦?”看到她在发呆,陶抒苒凑了过来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姜寒栖却已经缓过了神来,她直接拒听,把手机放了回去,一脸无奈道:“没事,是骚扰电话。”

    现在正是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时候,私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多得都让人见怪不怪了。

    陶抒苒“哦”了一声没有多想,继续着刚刚的话题,表情也严肃了起来:“老天爷很忙的!能安排到我们的姻缘当然要好好地感谢啦。虽然当时是给你求的符,但最终得利者还是我,我当然要认真对待!”

    姜寒栖被她逗得一阵笑,很快便把刚刚的插曲抛至脑后了。

    她们今天主要是为了还愿来的,也没有再求符的算,因而能够避开绝大部分的人流,也不用再去排那长长的队了。

    比起一年前的状态,两个人此时都感觉心里轻松了许多。

    其实神明这种很玄乎的事情,往往都是人们走到最后、别无他路的时候才会去考虑的选择。

    但现在她们俩心里差不多已经有了一条明晰的道路了,自然不再需要什么心理安慰,只用在自己的路上努力往下走就行了。

    作为一个从未逛过申城景区的虚假本地人,陶抒苒今天倒是起了看风景的心思。

    前边的区域里,香客较多,陶抒苒牵着姜寒栖挨个大殿晃过去,一眼就能看到汉白玉雕成的观音或是佛像边上围满了人,顿时就没了近距离欣赏的心思。

    但等绕到了后场时,看了看颇具规模的法坛,又觉得有些无聊。

    两人在后场绕了大半圈,一直逛到走不动了,才就近找了个歇脚的区域坐下闲聊。

    “我还是比较喜欢看房子。”陶抒苒一手撑着脑袋,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建筑,“看木头构架出的体系,还有斗拱构件的运用,怎么看怎么觉得精妙。”

    如果她当初有乖乖地继续学素描就好了,今天就可以背着画夹子来这边写生,把她喜欢的结构全都画下来。

    陶抒苒的视力还不错,她正偏着头量着屋檐一角的结构,刚在脑中虚画了几笔,下一秒就克制不住想在上面做受力分析图了……

    这就是当代理科生的自觉吗……

    陶抒苒晃了晃脑子,赶紧从被物理支配的恐惧中逃了出来。

    姜寒栖思考了一会儿,认可道:“古建筑承载着历史和人文智慧的结晶,苒苒喜欢的话应该能学得很开心。不过现在申城在古建筑方面的重点应该还是在新旧的融合上,可能达不到你所期待的审美意趣。”

    临江寺位于申城中部,新城区建设的时候,为了不破坏这座历史建筑,做出了不少的妥协退让,遗留下的不少问题时至今日都没有被妥善解决。

    “啊?不是,我不算学建筑。”陶抒苒听出了姜寒栖话里的意思,连忙解释道,“我就是感兴趣而已嘛。你知道的,外行人雾里看花的,哪里知道是不是真的喜欢呢?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后悔大学选错专业了。”

    一提起大学和专业的事情,气氛突然又沉重了起来。

    陶抒苒脑子里突然就蹦出了前几天爸爸妈妈的话,她之前一直没有和姜寒栖过这件事情,但此刻却又突然有了倾诉的欲望。

    “姜寒栖,你会放弃捷径吗?”一句话问得没头没脑地。

    “当然不会。”姜寒栖回答得不假思索,“但前提是,它真的是捷径。”

    陶抒苒想了想,还是选择了更为具体的描述:“如果,你在进行一场很艰苦的长跑,跑着跑着,你突然金手指一开,有了一条直线赛道,那你还会选择乖乖跑弯道吗?”

    “如果是合规赛道为什么不跑?会产生犹豫,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道德情感上的无法接受,另一种就是出于谨慎不敢尝试吧。”

    陶抒苒就看着姜寒栖坐在她对面的石凳上,声音淡淡地分析着,感觉自己的一点心思全被看穿了。

    她叹了一口气,把大年初一那天父母的事情简单复述了一遍,到最后,语气也愈发地低落:“到底还是我太差劲啦!我自己仔细想了想,如果真要我考申大,擦线进应该没什么问题,但专业的话估计就要被随机分配了。”

    “他们得越是诱人,我就越觉得难过。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可以靠实力走在自己路上的人,到头来,还不是只能仰望我父母给出的资源,哈哈。”

    姜寒栖摇了摇头,无法苟同:“大可不必与你父母去做比较,毕竟他们有着数十年的积累。而且考试方面,你也无需感到自卑,这种一套卷子定生死的选拔性考试,心态、运气和情商都会成为决定性因素。至于你的那句话……”

    她轻笑了一下,继续道:“你怎么知道你不可以靠实力自主申请到名额呢?”

    自主申请的保送资格一般都会分发给各大竞赛的获奖者,就比如陶抒苒正在上的化学竞赛课,也是在为她的保送谋一条后路。

    但事实上,除了学科竞赛之外,还有不少实践相关的比赛,都具有一定的含金量。

    就比如姜寒栖在年前就开始筹划的青少年创新大赛。

    她低头从手机里调出了官方网站,把界面划到了参赛要求一栏,递给陶抒苒看。

    “不不不,我不行的。”陶抒苒下意识就拒绝了。

    青少年创新大赛每年都会举办,规模大、获奖机会,而且距离学生的课业知识有不的差距,因此,除非是本身就非常相关兴趣,绝大部分家长都不会考虑让孩子参加。

    比赛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一类是创业创新。

    陶抒苒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听过这个比赛。

    当时,他们区出了一个技术创新大赛的二等奖得主,就是她们学校前一年的毕业生,校方高兴得上上下下贴满了宣传。后来听她高一就被申交直接录取了,陶抒苒还专门去找了新闻来看,看到照片里的那个姐姐一手捧着她的奖杯、一手捧着她设计的机器人,心里也有点羡慕。

    羡慕他们的天赋异禀。

    不像她,永远在中等偏上这个最尴尬的区域。

    姜寒栖却像是没有听到刚刚那句否认一样,直接双击按键切换了界面,想要开口一自己的初步构想:“虽然技术创新中出彩的基本都是计算机编程、电子信息相关的,但我研究了一下往年的获奖作品,如果你想融入……”

    一番详尽的明还没开始就被猝然断了。

    “咦,这不是寒吗?”一个声音由远及近,不知道为什么听着还有些刺耳。

    陶抒苒一脸茫然地转过头去,就看到一个牵着孩子的女人走了过来。

    她转回来看看姜寒栖,声问道:“这人谁啊。”

    姜寒栖面上没什么表情,她直接站起身来,轻轻拍了拍陶抒苒就想拉着她走,眼神里有些闪烁:“不认识,我们先走?”

    她确实不认识那个人,不过结合女人牵着的孩子,再结合早上那通陌生来电,她倒是能猜到个大概,此时只想带着陶抒苒尽快离开,以防她的姑娘听到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话。

    可惜对方显然不想让姜寒栖如意,她低头和自己儿子了些什么,那个男孩就迈开腿朝她们冲了过来。

    “寒寒姐姐!终于见到你啦,爸爸经常和我起你呢!姐姐是个特别厉害的人,让烁烁以姐姐为榜样。”

    陶抒苒在一旁听得皱眉。

    她刚刚还在猜测会不会是姜寒栖的什么远房亲戚,这近乎一套,她就秒懂了——不就是那个便宜爸和三生的黑户儿子嘛!

    眼看着那子一双脏手要往姜寒栖身上扑,她气得想上前拦。

    刚一动身,就见姜寒栖把他一脚踢了出去,力度不轻不重。

    男孩一屁股坐在地上,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看看新买的衣服上一个大脚印,再想想妈妈刚刚教的话,扯开嗓子就要嚎起来。

    “重点景区可是没有监控死角的,我叫人稍稍调查一下就可以马上把你们请出去。”

    姜寒栖声音冰冷,仿佛每个字里都透着憎恶,眉眼间满是戾气与不耐,清澈的眼眸也瞬间沉了下去,似乎有吃人的妖兽浮现了出来,吓得男孩瞬间就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