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 第 51 章 把谢霄抱回来的那日,九嶷山下了大雪
厉闻昭回来不过片刻, 本想回停云阁歇息,然而脚还没迈过门槛,就有下属上前禀报。
“尊主, 您总算回来了。”下属急急忙忙地追上来, 还来不及行礼,便见厉闻昭微微侧首瞥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寒气太重,下属霍然一惊, 背脊冷汗直泛, 嗫嚅不敢言。
厉闻昭微微蹙眉,进了阁里,坐在了太师椅上,先是吩咐侍女去添茶, 才道:“什么事。”
下属被他先前那一眼吓得大气不敢喘,行礼回道:“回禀尊主, 属下是七长老峰上的人,七长老从十天前的夜里就再也没有过来过, 属下问了很多人, 都没有见过七长老,本以为长老是受命出去了, 结果,就在昨晚……昨晚有人把七长老的人头送上了峰。”
那下属到这, 再也不下去, 他跪在地上, 低着头, 只能从平移的视线里, 看见厉闻昭的皮靴。
厉闻昭翘起腿, 默了半晌,问道:“何人送上来的?”
“不、不知道……”下属噤若寒蝉。
侍女很快将热茶送了上来,厉闻昭始终没有话,他的眼神从下属身上滑过去,望到了别处,茶盏里被倒上了热茶,递到他面前。
那下属见他不话,忍不住抬头去看,屋子里太静,他大气不敢喘。
厉闻昭察觉到了:“下去。”他对一旁的侍女道。
“是。”侍女应声而退,迈出门槛的时候,合上了门。
“旁人知道么。”厉闻昭用瓷盖拨去浮上的茶叶,呷了一口茶。
下属明白他的意思,连忙回道:“属下已经吩咐下去了,在您没有回来之前,谁都不准将这件事外露,现在除了我们峰,无人知晓这件事。”
厉闻昭眼神一扫,不再去拨弄茶叶,而是等他下文。
“尊主,七长老十天前回过一次峰,然后当天夜里就去了桃花岩,是有事找九长老,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属下去桃花岩问过了,他们九长老也是自那之后没回过峰,九嶷山四周都有杀阵,若非九嶷山的人,不可能轻易上山,还可以全身而退。”
话到这,意思明了,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谢霄做的,不容置疑。厉闻昭将茶盏搁下,不动声色的思虑道,以谢霄金丹初期的本事,去杀一个元婴期的长老,还能够不漏痕迹,未免有点奇想天开了。
话虽如此,但他未必不能借刀杀人,只是谢霄不至于这么蠢,杀了人自己还要消失,明摆着把最大的嫌疑往自己身上揽。
那下属看他又沉默,立马添油加醋道:“尊主,属下知道九长老是你的弟子,但是七长老也是帮您做事这么多年,您不能因为这点,就——”
话还没完,厉闻昭陡然望住他,眼中全是冷意。
下属知道错了话,登时匍匐在地,连连磕头:“尊主,尊主,属下知错,属下不该多嘴,属下罪该万死。”
厉闻昭不欲再和他多言,冷声道:“退下,将东西送过来。”
“是,是。”下属闻声,连滚带爬地逃走了,生怕只要晚一瞬,就会被厉闻昭取了性命。
门在他离开后,重新被关上,厉闻昭扣指一弹,面前瞬间浮出一面水镜,周围水雾晃动,不多时,形成了一个画面。
画面上是谢霄,此时是深夜,他正在书房里翻找什么东西,找了许久,最后坐下来,闭目了片刻,看样子,他是收到了传音,只不过水镜只展示画面,不会有声音,所以也不能推断他听到的什么。
听完传音没过多久,他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用法术消弭了自己留下的踪迹。
厉闻昭再一收手,水镜顿失,这是他临行前在停云阁布下的阵法,目的就是要看看谢霄是不是真的决心要叛变,他一路上猜想了无数回,反反复复,都不希望从水镜里看到谢霄的身影。
然而谢霄终归是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了。
厉闻昭端起了茶盏,却是没有喝,他盯着里面沉浮的茶叶,兀自出神,像是在回忆什么,他将情绪沉淀在眼底,整个人都陷入了另一片光景。
把谢霄抱回来的那日,九嶷山下了一场大雪。
长长的袍摆扫过石阶,沾了碎雪,他跑着,一脚一个雪印子,天太冷了,他怕孩子冻着,只想着尽快回到阁里,连溢满血的衣裳的都来不及换,便让侍女去把屋子里添上火盆。
楠竹跟在他身后絮絮叨叨,问他是否真的想好了,要养这个孩子。
“你真的要把谢子辰的孩子养大?你疯魔也该有个限度吧?”
厉闻昭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手上脸上,全是血,连身上也全都是伤痕,好在袍子是深色的,显现不出来,然而他并不在意,只着急问侍女这个孩子怎么样了。
他没什么经验,只知道这个家伙路上一直哭闹,不知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侍女被他的样子吓到,嗫嚅不敢言。
“你先别急这件事,孩子只是认生而已,不要紧,”楠竹让侍女退下,把厉闻昭拉到旁边,道,“你听我完。”
厉闻昭眼神不从孩子身上离开过,那时候的谢霄只有两三岁,还不懂自己面临着什么样的处境。
“谢家这件事,仙门的人一定会怀疑到你头上,你留下了谢子辰的孩子,无疑是在挖坑自/焚,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养了他,他长大要是知道你杀了他一家,会怎么样?”楠竹按住他的肩,不让他走,“这件事,你好好想想,这不是动了恻隐之心就能得过去的事。”
厉闻昭目光停驻,没有话。
白玉剑客谢子辰,是仙门里人尽皆知的存在,一夜之间,被厉闻昭灭了个满门,任谁听了不得咬牙切齿的骂几句?
然而只有厉闻昭知道,这件事,是谢子辰自己找上门来的,谢子辰年不过二八,修为高深,却无人知道他图一时之快,练得邪功,他着正道的名义,修炼邪魔外道,要是被世人知道了,保不齐也会落得个万古骂名。
谢子辰出生名门世家,若是一朝名声被毁,不仅对不起祖上,也会让下一代抬不起头来,即便他再谨慎不过,但是这件事还是被沈耀知道了。
沈耀借此威胁他,让他帮自己做事,谢子辰怕事情外露,只好答应下来,然而事情做的越多,把柄也就越多。
从一开始的借刀杀人,到后面无条件的被蹂/躏,无论他怎么哀求沈耀,沈耀也置若罔闻,他杀了太多的人,走过尸山血海,留下的痕迹也愈来愈多,不过短短几年,便有人怀疑到了他头上。
那时候的厉闻昭少年得志,是修真界里出了名的魔道之主,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无论什么坏事,仙门第一个怀疑的对象都是他,他也从不屑于解释。
谢子辰找上厉闻昭的那天,大雪落了满山。
一个传言里高高在上的世家仙长,落魄的样子令厉闻昭都有所吃惊。
谢子辰的话很简单,意思也很明显,他知道自己是整个修真界里最能够威胁到厉闻昭的存在,他要用自己的命去换得一个名声,只希望厉闻昭可以帮他的孩子养大。
同时,他也不希望这个孩子的事被沈耀知道,哪怕谢霄以后真的步入魔道,也要比那群表面自诩清高,背地里又无恶不作的人强。
谢子辰这话时,眼里有无法抑制的怒意,却又被深深压了下去,他自嘲地笑着,因为这话也是在他自己。
厉闻昭听后盯着他沉默了许久,外界时常感慨谢子辰的高风亮节,两袖清风,殊不知早在很久之前,他就跌入了万丈深渊,仅仅是一念之差。
谢子辰的事情过得太久远,如今厉闻昭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他临行前得那句,他自己像是个被烧空的骨架,没有尊严的活着,倒是不如死来的快意。
为了不让人起疑,厉闻昭按照谢子辰的要求,灭了谢家上下几十口人,那天纷飞的血染尽了他的墨袍,他穿着短靴踏过血污,来到了谢子辰面前。
“厉闻昭,我谢子辰这辈子从不敬魔道之人,但时不同往日,我谢某人,谢过你了,倘若有来生,我谢某人一定要与你结交,喝上两杯!”他言罢,深深作了一揖表示感谢,持剑而上。
明明是殊途陌路的敌人,彼时交锋时,却好像是陈年旧友,谢子辰满目笑意,和他过了几招,告诉他,剑意由心而至,无形似有形,未必要按照卷中所写的来。
厉闻昭不知道他话中意思,只记得后来谢子辰被钉死在牌匾上时,是笑着的,他的眼里有抹不去的笑意,像是如释重负,他在片刻安静中缓缓阖上了眼。
背负的东西太多,他总算得到了解脱。
那天,漫天漫地的大雪,消弭了所有的过往和不堪,厉闻昭站在他尸首面前,沉吟了许久。
心中有怅然、迷惘、还有可悲,谢子辰选择这条路让自己不堪的一生悉数掩埋在谢家的名声中,让“白玉剑客”的名号永远停留在了世人心里。
值得么。他想问,做个世人口中的魔道孽障,逍遥快意一辈子,有什么不好?然而三里清风绕匝,像是在告诉他,所有的执念也好,恩怨也罢,最终都得归于天地间。
若真的有情绪无法消弭,大抵也是愧疚,他愧疚于自己的妻儿,愧疚自己的一念之差把全家送上了不归路,可要真把他们留在人世,自己去了,只怕沈耀也不会就此罢休的。
后来,厉闻昭抱起了年幼的谢霄,回到了九嶷山,沈耀自然不敢让人将这件事追查到底,一旦事情败露,要牵扯的事太多,故此,他朝外界散布的所有消息里,矛头全指向了厉闻昭。
这是谢子辰想要的结果,厉闻昭从未有过解释。
现在,谢霄约莫是从沈耀那里知道了当年的事,才会选择这条路。厉闻昭的手在下意识收紧,杯盏在他手中砰然碎裂,茶水淌了一地,有血从掌心滴下。
他看着满地的狼藉,恍若经年。
门外,江淮正在想着如何找个辞问厉闻昭谢霄的事,忽然听到屋里有东西被摔碎的声音,连招呼都来不及,赶紧推门进来了。
“师尊,师尊!”他担心厉闻昭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然而刚进门就看到这一幕,不由愣神。
厉闻昭的手搭在椅把上,血顺着指缝朝下滴,他依旧保持着一种克己的姿态,不让任何多余的情绪显现出来。
他总是这样,喜怒从不溢于言表,然而却在看见江淮的那一瞬,笑了笑,柔声问道:“怎么了?这么急着找本座,是不是有事不合心意了?”
*
作者有话要:
谢子辰的事,我在第三章提到过一点。谢子辰如果要自行了结,沈耀还会威胁他的家人,而且以沈耀的实力,找到他的家人很容易,也跑不掉的,所以他才会选择这条路,而谢子辰对厉闻昭来确实是一种后患,所以他同意了谢子辰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