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媳妇熬成婆5
新婚的两口过得还算甜蜜,但是第一个孩子出生后,花钱的地方多了起来,韩家宝又没有正式工作,再加上一些琐事,两人的争吵逐也渐多了起来。
马为芳嫌弃韩家宝不上进,韩家宝嫌弃马为芳太强势。
上一世马为芳生下女儿后,原主出钱又出力,忙前忙后的伺候月子带孩子,将一切都理的井井有条。
也让两口的日子过得格外舒服。
这一世没人支付生孩子的相关费用也没人伺候月子带孩子,什么都得靠自己。
韩家宝本想跟着伍木匠学个木匠手艺,但是那个梦又让他觉得在时卿面前抬不起头来,便和上一世一样拜了村里一个老瓦匠为师,学习瓦匠手艺。
他们跟着镇子上的包工头辗转各个村镇给人建房子。
几乎每天都不在家。
马为芳刚生完孩子,月子期间一个人带孩子。
白天晚上的都睡不好觉。
脾气也跟着越来越差。
韩家宝白天上了一天工,晚上回来连口吃的都没有,马为芳一见他还会冲她发脾气。
夜里他经常被女儿的哭声吵醒,马为芳对这个女儿并不怎么上心。
女儿夜里哭得嗓子都哑了,她还躺着不动。
被吵醒的韩家宝叫她时,还会被她吼。
韩家宝从看人眼色长大,骨子里有着一层无法摆脱的自卑,平时看着嬉皮笑脸的,但是一到关键时候就犯怂。
为人非常的怕事。
老婆从不给他好脸色,动不动就冲他吼,他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顶嘴,只敢在心里嘀咕几句。
马为芳越来越瞧不起他这幅怂样,让他去自己娘家将自己娘家妈接过来伺候月子,他也没能把人接过来。
气得马为芳歇斯底里的吼他。
住在周围的邻居经常听到马为芳歇斯底里的发脾气,月子还没坐完,马为芳脾气大的名声在村子里已经传了开。
她生孩子刚好在暑假,开学的时候她早已经坐完月子,将孩子送去了娘家,自己立马就去学校上班了。
韩家宝的工钱不是按月发放,而是等房子建完,雇主家检查没问题了,付了包工头钱,包工头才有钱发给他们。
雇主找茬赖账那是常有的事。
工钱经常发不上,有时候到了年底一帮工人去堵包工头,包工头又带着他们一帮人一块去堵雇主家的门,有时候才能拿到一部分工钱。
家里没有经济来源,马为芳脾气越发的差,经常骂韩家宝窝囊,老婆孩子都养不活。
她在家里脾气大,经常骂自己男人,到了学校,也控制不住脾气,经常吼学生。
她自己初中毕业,不会教课,每次上课都是应差似的照着教案上的读,其余时间就是让学生自习,然后布置一堆做到半夜都做不完的作业。
经常有学生完不成作业,她便会殴辱骂,人身攻击。
还会罚款,会让学生们互相掐对方眼睛,互相。
九零年代的教师大多都这样,特别是农村,体罚是常事。
后来有一次,马为芳骂学生时,将学生的耳朵撕破了,送到镇卫生院缝了十几针。
事情闹大了,马父托关系让女儿顶班也被扯了出来,之后马父被处分,马为芳也被辞退了。
失去工作的马为芳天天待在家里,更是看到韩家宝就骂。
骂他窝囊,骂他不上进,骂他老婆孩子都养不活。
韩家宝刚开始还会嬉皮笑脸的哄她,但是越哄她,她骂起来越凶。
有时候实在忍无可忍,韩家宝会动手弄她两下,马为芳就扯开嗓门哭,哭得周围邻居都能听见。
马母知道女儿工作没了,每天都在家,也不帮忙照顾外孙女了,将孩子送了过来。
马为芳对自己女儿也一样,话从来都是用吼的。
她将对丈夫的不满全都怪到女儿头上。
有一次她训斥女儿的时候,拿着菜刀在年幼的女儿面前一边来回比划一边骂,刚好被晚上放工回来的韩家宝看见了,让她把菜刀收起来,万一刀柄不心甩脱手,是要出人命的。
马为芳又开始骂韩家宝无能,不能让女儿以后长大了像他一样又穷又窝囊,一定要从就开始教女儿变优秀。
不满三岁的孩子,连数字都还不会写,她便要求女儿熟读诗词歌赋,还买了一堆电视新闻里播放的神童天才会背的论语、三字经等儿童读物回来。
她教了多少遍,女儿就是学不上。
有的汉字当时女孩记住了,可过一会儿再问,又不记得了。
马为芳气得上手就。
一次不记得,照着脑袋一下,两次不记得,照着脑袋两下。
有时候红了眼,马为芳会发疯似的把书撕烂了,吓得三岁的女儿躲在角落里不敢出来。
她红着眼走过去一把将女儿拎出来就是一顿暴。
周围的邻居经常听到孩子的哭声和马为芳的吼骂声,有邻居看不下去,会跟韩家宝,让他回去劝劝马为芳不要这么孩子。
韩家宝回去一劝,马为芳就站在院子门口叫骂那些让韩家宝回来劝她的邻居。
时间一长,没邻居再敢多嘴了。
韩家宝每天面对母夜叉似的老婆,心力交瘁。
梦境里,马为芳虽然强势,什么都得她了算,但是没有这样天天都跟斗鸡似的逮谁骂谁。
他不想跟她吵,也不想听她骂,就随便马为芳怎么管孩子了。
他自己也是白天在外面上工,能多晚回来就多晚回来。
有时候会跟着包工头去别的镇子干活,晚上也不回来了。
女儿精神出问题,他也不知道。
村里一个在镇卫生院上班的大夫发现女儿不对劲,跟马为芳提过两回,马为芳也没当回事,继续逼女儿优秀。
发现女儿越来越笨,越来越迟钝,她气得更是往死里。
有时候拿绳子将女儿吊起来。
女儿开始流口水,行动迟缓,会对人傻笑,谁都不认识了,马为芳这才发现问题严重,立刻带女儿去镇卫生院检查。
卫生院的医生让他们带孩子去县城医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