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雒阳小朝廷内部话语权的争夺

A+A-

    天下大乱看似因董卓的入主雒阳,事实上就算他不进入雒阳,天下也会因西园八营、雒阳各城门兵马杀入皇宫而大乱,原因并不复杂,盖因雒阳原本可以支撑一阵子的钱粮被乱兵洗劫一空。



    打仗打的是后勤辎重,宦官们搜刮的无数钱财在那一夜蒸发一空,如何养活将近十万的美阳、雒阳汉兵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偏偏朝廷还不能将之解散。



    这些都只是天下大乱的表象、引子,实则还是从士人到底层百姓都渴望改变现状。



    士人希望汉朝政治、权力由自己掌控,而不是由一群宦官掌控,底层百姓期望能够吃饱穿暖,所有人都期望能够改变现状,天下大乱是民间不满怨气不断积累的结果。



    有些事情是可以推演出来的,假设没有董卓,十常侍、何进拼了个同归于尽,朝堂上完全由太傅袁隗掌政,甚至废掉了太后大何氏、皇帝刘辩或者再进一步,袁家也成了篡汉的王莽,成功的篡位了,朝堂上也没有发生较大的动荡,甚至各州郡也与以往继续向雒阳运送赋税,天下能不能安定不乱?



    董虎可以十足肯定,即便将何进死后的局势假设成了最好的情形,天下也绝对不会安定了几年,原因还是因为赋税不足!



    皇帝刘宏活着时都已经将太守、三公打包售卖了,扒拉出来的钱财还是无法够用,没了这些赋税之外的灰色收入补充,朝廷只会更加拮据,至于开源袁隗就算再如何精明若鬼,他也绝对比不了董虎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



    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不会有其他的开源的可能,唯一能够开源的就只有一条路子,就是触动天下无数大族的利益!



    触动大族利益,改革是这么容易的?秦朝的商鞅,隋朝的杨广,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他们都算是改革家,可又有几个落了个好下场?



    袁家若没有篡位称帝,汝南袁家是名门望族中一员,皇帝是刘辩也好,是刘协也罢,想要通过掠夺世家大族的利益来补足赋税那是别想了,可一旦他袁家篡位称帝,那就站在了世家大族的对立面,也定然会有诸多大臣反对他实施有损大族利益的改革,一旦袁家敢来硬的,天下就会进入四分五裂战争阶段,此时的天下可不是太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时期,各郡国事实上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



    袁家不可能解决赋税不足的难题,任何一人都不可能在不触动世家大族利益情况下解决这个难题,偏偏此时的大汉朝处处冒烟,凉州韩遂、马腾造反,各地黄巾军造反,若没有董虎重创了匈奴、鲜卑,同样还会有匈奴、鲜卑、乌丸人的侵边!



    天下大乱后,三国时代的袁绍、曹操都可以面对匈奴、鲜卑、乌丸人的侵入,偏偏天下未乱的汉室没有能力应对,看似有些不可思议,事实还就是如此。



    大汉朝是天下共主,若各家族没有造反叛逆大罪,朝廷就不能剥夺他们的财产,无论天下是否大乱,朝廷都不能公开做这样的事情,也正因这种原因,历代王朝缺钱了都会重用宦官扒拉钱财,一旦激起了公愤,直接将背黑锅的宦官砍了也就是了。



    可一旦天下大乱了,曹操、袁绍就有了会对富户大族动,用武力强行将地主富户霸占的田地、佃户抢过来,虽然这种事情极为暴力,但却与土地改革内在意义是一样的,只有从富户大族里抢回土地才能解决赋税不足的根本性问题,赋税充足就可以供养无数兵马,兵力充足,甲坚兵利,汉兵自然可以想揍谁就揍谁。



    无论天下是否大乱,朝廷都不能明抢,即便明抢也需要一些背黑锅的宦官、馋臣人去做,可清流士人把宦官杀了个七七八八,朝堂上就没了背黑锅的一个群体,即便袁家篡位成了皇帝,如何弄到维持天下稳定的赋税?



    根本不可能做得到,所以,即便袁家成功的成了皇帝,朝堂和各郡国也不与袁家捣蛋,该交的赋税也依然上交,袁家也不可能支撑三五年,任何人篡位者继承了大汉朝各种弊政情况下都不可能支撑下去!



    天下大乱是必然,只有重新洗牌,只有富户大族吐出土地,只有将他们吞下的纳税百姓吐出来,帝国才有可能获得足够的赋税。



    董虎对此一清二楚,他很清楚天下需要一场战争,需要更多百姓成为自由农民,而这一切都不能建立在汉室旧有根基上,一旦建立在汉室旧有的根基上,就意味着承认了旧有家族的政治特权,想要大量增加纳税百姓也就成了水中月雾中花



    摧毁掉旧有的一切,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游戏规则才是董虎的最终目的,他不可能因为与刘辩交好,敬佩荀彧的品德而不顾未来天下安稳。



    第二日,董虎带着两个儿子和三千骑亲随离开了蓟县,准备北巡渔阳、右北平两郡,但他在离开时留给大丫一封信件,是他写给荀彧劝谏的信件。



    大丫、三丫只是将父子三人送出府门,之后就寻来了阎忠、贾诩、杨义等人议事,主要是两件事情,其一是安置各地民意代表,其二是民报宣传的事情。



    大丫将董虎昨夜话语里的意思大致复述了一遍,正色道:“夫君最为看重百姓的安定和民心归附,诸位不能在这两件事情太过疏忽。”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之西凉兵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西凉兵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



    阎忠与几人相视了一眼后,抱拳犹豫道:“大王所虑颇为稳妥,只是只是民报的事情”



    阎忠心下暗自苦笑,但还是硬着头皮道:“臣不反对民报宣扬大王的仁德,只是此事若无礼部参与,是否有些不妥?”



    阎忠一开口“民报”两字后,众人就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大丫、三丫皆是眉头微皱,但不等两女开口,坐在阎忠对面的杨义就有了些不乐意。



    “不妥?董厚跟随大王的时间最久,与大王更是亲若兄弟,他若不妥,何人稳妥?”



    杨义是临洮老将,在临洮一系地位尊崇,知道的隐秘事情远比阎忠多得多,很清楚民报才是临洮一系儿郎长久掌权的根本,自是不愿意任何人插民报的事情。



    杨义率先不满,阎忠反而不知道该什么了,场面也一下子陷入了尴尬



    “呵呵”



    “董厚、董赤的名字是取自‘斥候’两字,因参狼羌不时越境侵入临洮劫掠,夫君就早早建立了两个斥候队,长年驻扎在临洮与参狼谷边界处,正因他们足够的谨慎、稳重,能够在人迹罕至的山岭常年戍守,两人才统领两个斥候队,也正因两人足够的沉稳、谨慎,董赤才会成为漠北草原总管,董厚才会接民报事务。”



    大丫自然知道内阁想接民报舆论话语权,但她不可能答应此事,不仅仅是因为民报事关临洮一系话语权的问题,更是“虚君”后儿孙能够影响朝政最重要的利器之一。



    董虎的意志不是大丫能够抗拒的,她心下就算有些不愿意也只能低头服从,本来“虚君政治”已经确定了下来,日后的君王不能直接插内阁治理天下,但董氏钱庄、董氏商会、民报、皇族联合会却是约束内阁的利器。



    钱庄掌握了纸币的发行,也就掌握了帝国未来的钱袋子,即便内阁掌控着天下赋税,日后也一定会拥有自己的钱庄,但皇家钱庄毕竟早一步出现,影响力远不是他人可以想象的。



    董氏商会同样恐怖,凉州军走到哪里,商会店铺就铺设到了哪里,几乎垄断了所有一切价值商品,根本不是任何一个世家大族能够与之对抗的。



    民报更不用多言,可以通过无数报童宣传影响到无数百姓,控制了百姓的口舌也就控制了无数官吏,足以影响到内阁实施的任何政策,与钱庄一样,内阁六部官吏不是没有感受到民报附带着的威胁,正因感受到了,这才想要拿到民报的掌控权,只是临洮一系对此极力反对,根本不愿意任何人插民报事务。



    临洮一系大多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百姓,只因董虎的崛起才鸡犬飞升,即便他们再如何知道自己的短板,拼命鞭打不好好读书的儿孙,那也绝对比不了世家子弟。



    当前是军政时代,临洮一系掌控着绝对权威,可当天下逐渐平稳,就会由军政逐渐进入训政、宪政时代,未来也一定是文臣的时代,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除非天下再次大乱。



    临洮一系可以不信任何人,但他们不敢怀疑董虎的任何话语,既然虎娃提前与他们了,他们也不得不提前有所准备,是由武人向文臣逐渐转移,可他们在文化程度上天然的低人一头,如此一来就需要从其他方面来抬高他们的威望,而民报就是这样的神器,更何况,就算他们成功的由武人转型成了文臣,也一样需要民报对他们的支持。



    临洮人是凉州边地人,他们不会考虑如此长久的事情,可董虎不愿意临洮系文武在短期内衰落,私下里也就与董重了些这些事情,董重哪能不向大丫告密吗?而大丫为了自己儿子能够获得临洮系更多的支持,私下里又透露了出去,临洮系这才明白了民报之重,根本不允许任何人插民报事务。



    董氏钱庄、商会掌控了九州之地的钱袋子,至少此时的内阁是无法与之对抗的,而民报则是掌控了民间话语权,继而影响内阁政策的实施,皇族联合会则更像是长老会、议会,虽然不会直接干涉内阁的治理,但却拥有政策的审核、律法的制定、以及海外事务,是比较复杂的一个构,只不过董虎此时还没有称帝,皇族联合会也还只存在于纸面上,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皇族联合会成立,也一定会成为内阁背后隐形的老大,避免内阁实施的政策太过激进。



    董虎虽然甘愿放弃皇帝权利,但他也知道这是怎样的时代,知道当国家利益与家族利益发生冲突后,很难内阁六部官吏会不会枉顾国家利益,所以必须要有一些制约内阁的权力构和段,而皇族联合会就是这样的存在。



    喜欢三国之西凉兵王请大家收藏:(三国之西凉兵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