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如何开口

A+A-

    他这是什么意思?裴时语疑惑着,不知他为何这会的模样与在王府里全然不同。

    但很快便释然,外头都在传他对她甚是“宠爱”,也不见王府的人辟谣,想来这是他默许的局面。

    也好,如今的她也的确需要这虚假的流言,相互利用罢了。

    裴时语行至萧承渊身侧,但到底脸皮薄,没有搭上萧承渊的手,自然而然走到萧承渊身后扶上轮椅。

    萧承渊握了个空,眸光黯了一瞬,悬在半空的手落回膝上,偏头问裴时语:“不是好了要陪我用午膳的,久不见你回去,我便自己来了,王妃现下得空了么?”

    裴时语不由得睁大双眼,满腹疑惑对上萧承渊的视线。

    却见他目光真诚,自然得很。

    莫不是白日见鬼了。

    但她没有表现得太过惊讶,趁机回答:“可是还没有接到祖母。”

    萧承渊心下了然,看向仍恭恭敬敬立在一旁的昌乐伯,客气地开口:“岳父大人,王妃思念老夫人,日日食不知味,本王想与王妃一起邀老夫人去王府住上几日,不知岳父大人意下如何?”

    裴奉平心头直跳。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传闻中的齐王殿下,听他性子乖张喜怒无常,不敢拒绝:“如此也好,那便麻烦王爷了。”

    黎氏在一旁急得不行。

    她盯着老夫人手里的产业有段时日,今天是收网的日子,人若是被齐王接走,恐怕会出幺蛾子。

    “王爷,”黎氏深吸一口气,尽可能诚挚地道:“老夫人有事外出,如今不再府里,不如等老夫人回府后,我们伯爷再派人将老夫人送去王府,如此也能全了王妃的孝心。”

    不管怎样,能拖延一刻也是好的。

    裴时语的心提起,生怕萧承渊答应,下一刻却听到萧承渊不紧不慢地开口:“不必,本王来时,恰巧遇见老夫人回府。告辞。”

    留下的两人面面相觑,今日亲眼见齐王来接人,才知道传言竟然是真的,这妮子平日不声不响蔫得跟面团似的,竟然真的得了齐王的青眼。真是怪事。

    直到那两道身影消失在门口,黎氏迫不及待向裴奉平道:“伯爷,不能让他们将老夫人带走。”

    裴奉平不以为然。

    之前不想让那丫头带走老人,是因为她放狠话,且要陷他于不义。

    如今人是齐王亲自接走的,就算被外人知晓其中缘由,也不能他不孝,毕竟齐王位高权重,且又喜怒无常,虽然是他女婿,他可不敢摆老丈人的谱。

    再了,老夫人左右是要靠他养老的,那丫头对他这当爹的怨气这样大,他们祖孙来往密切,由老人家在其中调和,对伯府没有坏处。

    今日齐王的出现倒是提醒了裴奉平,他清了清嗓子开口:“你往后对孩子们温柔些,尤其是女孩子,谁知道她们往后会有怎样的造化。”

    是时候让外头养的女儿们认祖归宗了,最好记到黎氏名下,有了嫡女的身份,往后也好亲。

    黎氏一听裴奉平这话就知道他没理解自己的意图,不得不告诉他实情:“伯爷,妾身之所以不想让人接走老夫人,实际上是因为老夫人这几日在点产业,想将伯府半数产业全交给那丫头。如今人让那丫头接走了,不正好给她机会了吗?”

    裴奉平觉得奇怪,“伯府的产业不都是你在理,哦,你余氏留下的嫁妆,反正大半都在你手里,那剩下的给她便给她了。”

    黎氏觉得伯爷最大的毛病就是不通庶务,这家里的进进出出全是她在操持,压根不知当家的艰难。

    黎氏不得不以实情告诉裴奉平:“妾身也是近日才知那老太婆并未将伯府全部资产都交到您手里,她叩下了大半,还有余氏的嫁妆,大部分也被她叩着。

    您是读书人,不理这些俗事,可孩子们大了,嫁娶都得早作算,妾身日日为伯府的进项为难着,您的手头这几年也越发艰难,老太婆明明看在眼里,却不将这些告诉您,您,她到底安的什么心?”

    裴奉平的脸色顿时很难看,敢情人家从来没有诚心待他过,亏他还想着给她养老。

    到底不是亲生的,裴奉平阴沉沉丢下一句:“我知道了。”

    黎氏松了口气,只要伯爷支持她,许多事情都会好办。

    可惜了,本来也想学那老太婆,不想将这些过明路的。伯爷花钱没有松紧,一有钱便给养在外头的女人送去了。

    *

    沐长史见裴时语推着轮椅从院子里出来,原本想去帮忙,被萧承渊看了一眼,默默退到两人三丈远。

    去青松院的路上,裴时语木然推着轮椅,心底五味杂陈。

    前世萧承渊欠她一条命,今生却不能痛痛快快地与他撕破脸,为了成事还得同他周旋,实在是窝囊。

    萧承渊也安静得很,唇张了张,千言万语挤在喉头,不知如何开口。

    他能明显感觉到,裴时语对他很不满,甚至恨他,只是碍于目前的身份与处境,不得不同他虚与委蛇。

    他必然是要坦白的。

    可他前世错得太离谱,若是此刻表明他也是重生的,他怀疑她会同他算账,而后毫不犹豫离开。

    而他不想任她离开。

    两人各有心思,一路无话,才步入青松院,便见裴老夫人由余嬷嬷陪着,在院子里等候他们。

    “祖母。”裴时语丢开轮椅,迫不及待朝老夫人跑去,目含忧色,“您去哪里了,我一直在等您。”

    老夫人是被萧承渊的人护送回来的,之前如萧承渊所,在伯府里碰过面,见裴时语不管萧承渊,不由得冲陪萧承渊露出个不好意思的笑,“王爷勿怪,是老身将这孩子宠过了。”

    完冲裴时语使眼色,示意她注意些,她的夫君现在行动不便,没人理。

    萧承渊留意到祖孙之间的动作,苦涩的情绪一闪而过,而后诚挚地开口:“祖母不必见外,王妃是真性情,无妨的。”

    老夫人差点落泪。

    自儿媳去世,她这孙女何曾真性情地活过,她们祖孙虽然相互惦念,却是不能常来往的。

    昌乐伯被黎氏哄得服服帖帖的,从来不管事,也不会管事。

    若是被黎氏发现她们私下来往,祖孙俩回头都会受到苛待。她不怵黎氏,可那些责罚十有八九都会落在孙女身上

    她们祖孙二人,一个是处于深宅的残疾老妇,一个是没有父母照拂的无辜稚童,被人手众多、且有心针对她们的黎氏拿捏住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如今孙女能真性情的活着,无论旁人怎么看待他他不好,她真心实意感激眼前这人。

    听了萧承渊的应答,裴时语忍不住朝萧承渊投去一眼。

    恰巧与他的视线对上后,裴时语不得不承认他演技很好,目光真挚温柔,像极了对妻子百般包容的夫君,也不怪自己前世被他骗了三年。

    她自问这昌乐伯府里不会有他可堪利用的,实在猜不出他今日这样卖力演出为那般。

    罢了,裴时语劝自己,此人心思难猜,不用白费这些功夫,她如今唯一所求的便是早日替祖母解毒,并且找到下毒的真凶。

    裴时语收回视线,对裴老夫人软语相求:“祖母,您看王爷都来了,您就随我们一起去王府吧。”她不想将时态表现得太严重,这软软的声音落在耳里像是在撒娇。

    萧承渊还是第一次听她这样话,她以前话就不多,但那双眼睛会话。

    刚成亲那会,她明明希望他留下,或许是盼望得到夫君的爱怜,可她敏感得很,从不敢开口,只会心翼翼看着他。

    如今,她不会再如之前那般期待他。

    眼底有苦涩闪过,萧承渊收起神思,真诚地附和裴时语:“是啊,祖母,随我们去住几天,时语一直很思念您。”

    裴时语闻言一阵恶寒,竟不知此人有这般恶趣味,不光自来熟般认她的祖母为祖母,还这样叫她的名字,忍不住扭头再看萧承渊一眼。

    她并不希望萧承渊这样称呼她,那一眼中无意中包含了警告。

    萧承渊注意到了,也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似乎太露骨,略有些不自然地别开视线,重新看向老夫人:“祖母,我们启程吧。”

    老夫人笑着应好。

    她方才注意到了,王爷的视线几乎一直追着孙女,而孙女一改之前的怯懦,在他面前很是大方自然,可见王爷真的很满意孙女,孙女也从这桩亲事里获得了底气。

    如此,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见老夫人和余嬷嬷去收拾行囊,萧承渊叫住裴时语。

    老夫人见萧承渊身边空无一人,率先反应过来,笑眯眯地交待裴时语:“囡囡先陪王爷坐会,祖母去去就来。”

    老夫人进屋,裴时语不再需要在老夫人面前和他表现得恩爱,考虑到萧承渊今日的确帮了她大忙,裴时语收起冷眼,看他时尽量平静。

    却听见萧承渊问她:“老夫人要去王府,是否需要提前准备下。”

    “不必。”裴时语回答得干脆,这几天她时时都在盼望祖母来王府,祖母住的地方她早已收拾妥当。

    萧承渊不自然地看了眼远处,轻启薄唇,认真询问她:“若是祖母兴起,想去你住的地方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