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预警
*
赶在午休, 孙梅英在地板上铺了褥子。
“苗,你们三个娃娃躺下,盖上被子。”
三个娃娃躺在褥子上, 盖着被子。
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 暖洋洋的。
冬子想起苗上次过生日, 就问:“苗, 你为啥叫苗啊?”
“我娘, 我是春天生的, 禾苗刚刚冒出来, 就给我给了个名字叫苗……”
“哦, 我是冬天生的,下着雪,我爹就叫我冬子。”
“那梅子呢?”
“梅子啊,梅子是腊月生的, 所以叫冬梅……”
冬子啥都懂,起来头头是道。
田苗听着, 觉得有两个伙伴真不错。
孙梅英也听见了, 就瞅瞅三个娃娃。盘算着津贴下来了, 买几斤毛线, 一人织一件毛衣。这个学着不难,孙同志就会织, 跟着学一学。
田大旺记着开荒的事儿,就去后勤处借了两把锄头。
他扛在肩上,兴冲冲地回来。
“梅英, 咱们去刨地!”
“好。”
孙梅英换了一身旧衣裳,包上蓝印花布头巾,很利落。
田大旺瞅瞅, 也不嫌土气了。
三个娃娃一看,就躺不住了,嗷嗷着要去帮忙。
孙梅英赶紧拦着,怕娃娃们把衣裳弄脏了。
“苗,等到播种的时候,你们三个撒种子……”
“好的。”
田苗怕帮倒忙,就答应了。
孙梅英和田大旺挥着锄头,在楼前刨地。
楼里的同志看见了,纷纷下来帮忙。
“建国同志,俺早就想干了,可一直下不了决心,怕人家笑话,咱进了城,还是个农民……”
帮忙的同志都是农家出生,最见不得土地闲置。有腿脚快的,又跑到后勤处找了几把锄头和铁锨,还有几包蔬菜种子。
人多力量大,楼前的废地刨出来了,一垄一垄的,整整齐齐。
可同志们嫌不过瘾,又把隔壁也刨了刨。
隔壁楼栋住着家属,看到大家干活儿,就提着水桶出来,把种子播下去,浇上水,就能长出苗苗了。
干活是有带动性的,其他几栋楼的同志也加入进来。
一问,都是农家出身,那铁锨把子一拿起来就知道有没有。同志们有有笑,干得热火朝天,很有大生产运动时的景象。
阁楼上,三个娃娃呼呼大睡。
等到睡醒了,趴在窗户上往外一瞅,才发现蔬菜种子播下去了,水也浇好了。
冬子扁扁嘴,眼巴巴的。
田苗瞅瞅冬子和梅子,宽慰着:“等下个星期天,咱们一起浇水,没准苗苗就冒出来了。”
“好吧。”冬子一脸遗憾。
梅子跟苗拉拉勾,:“苗姐姐,千万不要忘了。”
“嗯。”
田苗虽然没有农耕情结,可对种菜很支持。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既省钱,又能吃到新鲜蔬菜,何乐而不为呢?
周末过得很愉快。
田大旺和孙梅英干活起劲儿,可一撂下锄头,才发现腰酸背疼,楼梯都快爬不动了。
孙梅英还好,干农活习惯了,虽然累一点,可歇一歇就缓过来了。
田大旺就不一样了,农活丢了好几年,再加上转业后除了出操,基本上没有大运动量。他往床上一躺,就不想动弹了。可跟柳进军约好的时间到了,把冬子和梅子送回去。
田大旺咬着牙想起身,被孙梅英一把按住了。
“大旺,你别下去了,我来送吧。”
田大旺呲呲牙,不再逞能。
他再次意识到多年不在家,梅英一个人操持着家里家外,有多辛苦?
冬子和梅子下楼,孙梅英和苗送到院门口。
柳进军正等着,见了孙梅英就挥着手。
“大姐,跟你个事儿,后勤部给家属们安排了活儿,主要在厨房里帮忙,杂。有一位大嫂怀孕生产,正好有一个空缺,大姐会炒菜做饭,要是想去,我就报上名。考核通过了,就能上岗,管吃管住,还有一份津贴……”
“那太好了!你帮俺报上吧?”
孙梅英正发愁钱的事儿,柳兄弟就报告了好消息。
“好,那就等我回信儿。”
柳进军大手一挥。
冬子和梅子上了自行车,一个坐在后座上,一个坐在横梁上。俩人冲着苗摆了摆手,了一声“再见!”
田苗也挥着手。
柳叔叔又帮大忙了,认识柳叔叔一家就像开了外挂。
孙梅英兴冲冲地赶回家。
田大旺一听,也很高兴。梅英闲不住,时间长了会憋出毛病来。去部队上做事儿,也算有个营生。
“梅英,先试一试,要是累,咱就回来。”
“大旺,俺不怕累。”孙梅英信心十足。
可田大旺晓得部队上人多,蒸米饭、蒸馒头都是成大笼的,炒菜都是上锅台的,挥舞着大铲子,一下一下,力气了可干不了。
*
一觉醒来,到了星期一。
田大旺借了一辆自行车,送苗去托儿所。
三个娃娃又碰面了,在一起叽叽咕咕着话儿。其他娃娃有追着跑的,有沙包的,跳盒子的,像往日那样玩耍着。
到了半晌午,警报突然拉响了。
娃娃们吓了一跳,不知所措。
保育员们“哔哔”吹着哨子,喊着:“集合了!集合了!”
娃娃们这才反应过来,按照平日里训练的那样,排着队,甩着手。可有几个胆的,哇哇哭了起来。
保育员赶紧抱起娃娃,一边点数,一边指挥着。
“朋友们排好队,去办公大楼。”
田苗反应很快,立马意识到是防空警报,敌机来了。
她牵着梅子,扯着冬子,随着队伍往外跑。
防空洞在办公楼下面,有很大的空间。到了那里,从楼里撤出了不少同志,还有搬文件的。
一群娃娃跟大人进了防空洞,贴着墙蹲着。
梅子吓得闭上了眼睛,腿直哆嗦。冬子攥着拳头,一脸怒火。
田苗也很紧张,心咚咚直跳。
这是大轰.炸过后,敌机再次来袭。大白天的成群结队,耀武扬威,有多嚣张啊?
田苗担着心,大旺同志还好,经验丰富晓得躲藏。那娘呢,一个人在阁楼上,有没有人指挥?她不停地跟自己:“楼外有巡逻的战士,一定会把娘转移到安全地方去的。”
不晓得过了多久,警报解除了。
娃娃们排着队,回到托儿所。保育员们赶紧发饼干,安抚一下。
同志们也搬着文件回到楼里。
到了下午,所长同志兴奋地:“同志们,刚刚传来的消息,敌人的飞机还没飞到沪上,就被下来几架,吓得直接调头飞回去了!”
“太好了!”保育员纷纷鼓掌。
娃娃们虽然不明白,也跟着拍巴掌。
田苗心,这是防空部队立了功。“大轰炸”过后,防空部队就建立起来了,有高.炮.团、雷达营、还有沿海一带的空中监测哨,只要敌机一露头,就发布空中警报,实施空中击,把敌人狠狠地回去。
有惊无险,和平来之不易。
这一阵子的安宁,让田苗差点忘了周边形势紧张。就在前一阵子,市里实行了夜间灯火管制,市民们都做了演练,一到夜里就用黑布蒙着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