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五一
*
这场慰问改变了很多人。
白丽雅回来后, 写了决心书,还动员父亲捐款。
白鹤鸣唉声叹气,:“公司那边资金周转不灵, 家里的汽车都卖掉了, 哪里还有闲钱啊?”
“阿爸, 您不晓得前线有多艰苦, 米国人吃肉罐头, 喝牛奶, 志愿军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 没有青菜和肉食, 营养跟不上,很多战士得了夜盲症,一到晚上,啥都看不见……”
白丽雅坚持着, 想服父亲。
她去了一趟前线,亲眼看到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 很有触动。如果, 一开始还抱着投机心理, 亲临战场之后, 有了很大转变。
白丽雅好歹,白鹤鸣才勉强点头。
“丽雅, 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大好,这点钱就以你的名义捐出去吧!”
白丽雅拿着一张支票,送到单位, 代表他们全家捐款。筹款组的同志很激动,握着白丽雅的手,:“白同志, 我代表组织上谢谢你们一家!”
“罗组长,这是我应该做的。”白丽雅面色微红,眼睛闪闪发亮。
一千块银元,搁在白家不算什么,可对普通人来,是个天大的数目。
为了表决心,白丽雅收起了洋装,换上了普通工作服。
白衬衣,翻领外套,工作裤,很朴素,也很大方。
白丽雅的变化,同志们都感受到了。对她的看法也有所改观,没有人再轻视她了,那些冷言冷语也听不到了。
白丽雅记得韩主任的好,特地去拜访。
韩名义夸道:“白同志,进步很大!”
捐款的事儿,韩名义听了,还在会上做了表扬,:“年轻同志进步很快,革命就是锻炼人啊!”
回到办公室,人事科的崔大姐叫白丽雅过去。
“白,你的试用期通过了,恭喜你!”
白丽雅填了表格,开心不已。
终于得到认可了,这是她努力的结果。
办完了手续,崔大姐随口问道:“白,你个人问题考虑过吗?”
“崔大姐,我刚参加工作,暂时还不想考虑。”
白丽雅略带羞涩,脸上飞起了一抹红晕。
她想起了大哥的,找个革命干部,将来大有好处。
这些日子,白奕雄不在身边,可对白家的影响依然存在。
白奕雄跑路后,避了几个月风头,就用化名给家里写信,:“去了港岛,继续跟内陆做生意。还跟英国人搭上线了,一起倒腾物资,利润很可观……”
白鹤鸣松了口气,就按照白奕雄的开始收拢资金。
本来,白家的资产早就转移出去了大半,只剩下宅子和商行。商行保留着,是舍不得沪上的市场而已。拿白奕雄的话:“港岛那个弹丸之地,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如果不是背靠大陆,连喝水都成问题……”
像白家这样脚踩两条船的,大有人在。
政府并不干涉,只要遵纪守法,贸易往来很自由。当然,对不法分子要严惩。这几个月,工商处查处了一大批伪劣商品,吊销了几个军需品供应商的资格。
对坑害志愿军的行为,田大旺特别痛恨。
只要发现,一律严惩。
公安机关也展开了行动,该抓捕的抓捕,该判刑的判刑。
可面对高额利润,还是有铤而走险的。
*
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爱国运动如火如荼。
舆论宣传非常到位。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大人还是娃娃,同仇敌忾,团结一心。
田苗在学校,每个星期都要出黑板报。
就像伟人的,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为了形象化,她跟冬子商量着画了一只纸老虎,用拳头一通猛揍,就耷拉下了尾巴,瘫在了地上。
对美帝国主义要蔑视、鄙视,消除恐美心理。
二战过后,相当一部分民主人士是崇美、亲美的,对米国抱着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总是替米国人话,甚至还有泄密通敌的。在京城就出现了一起,未等开战,就有人把军需战备、粮食物资等机密数据传给米国,美其名曰为国家好。
可战场上血淋淋的现实,破了一切。不是跪下来求和,就能解决问题的。要想不挨,必须站起来反抗。
到了“五一”劳动节,沪上组织了大游行。
这天清,天刚蒙蒙亮,起床号吹响了。
田大旺爬起来,准备出操。
孙梅英刚想下床,就觉得肚子往下一坠。
“不好,要生了!”
孙梅英捂着肚子“哎呦”了两声。
田大旺赶紧过来,扶着孙梅英躺下。
“梅英,你坚持一下,我去借一辆平板车。”
田大旺手忙脚乱地跑出去。
按,还有几天才到日子,可家伙等不及了,想提前出来。
田苗也醒了,哒哒哒地跑过来。
“娘,不要紧张,咱们这就去医院。”
田苗提着包袱,里面装着收拾好的物品。田大旺借了一辆平板车,把孙梅英抱到车上,拉着去部队医院。
这是柳进军联系好的,部队医院离得近,条件好。
冬子、梅子也跑过来,跟苗一起在后面推车。
五月天暖和了,三个娃娃穿着褂子,“嘿呦嘿呦”推得可有劲了。
孙梅英躺在平板车上,望着蓝色的天空。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娃娃的名就叫五一吧?
她跟田大旺一,田大旺大声应着。
田苗心,这个名字好记,过生日绝对不会忘了。
到了医院,柳进军正等着。
床位安排好了,孙梅英被送进了妇产科。
这是她头一回住院。搁在农村都是在家里生产,哪有这个条件啊?
孙梅英不想娃娃们害怕,就:“进军,你带着三个娃娃先回去。”
“好。”
柳进军牵着梅子往外走。
田苗想留下来,可孙梅英不答应。生娃娃很可怕,不能留下心理阴影。
田苗只好跟在后面,一步三回头。
冬子跟大人似,拍拍胸脯:“苗,不要害怕,我来保护你。”
这句话,田苗一下子记住了。
多少年后,跟冬子重逢时,这句话又冒了出来。
孙梅英是第二胎,可还是折腾了一阵子。
听到产房里的喊声,田大旺揪着心,如针扎一般。
他在门口走来走去,紧张得心都快跳出来了。
当太阳升起来时,“哇哇”一声啼哭。
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
母子平安,田大旺提着的心落了地。
孙梅英平躺着,从产房推出来。她面色苍白,头发凌乱,被汗水湿透了。
田大旺攥着孙梅英的手,:“梅英,你辛苦了……”
“嗯。”
就像完成了任务,孙梅英沉沉地睡了过去。
家属楼那边,柳进军下了一锅荷包蛋,加了几勺子红糖,盛在饭盆里,盖上盖子。
“走,送饭去!”
一行人赶到妇产科,伸着脖子等着。
田大旺探身出来,田苗飞快地跑过去。
“苗,你有弟弟了……”田大旺一脸喜悦。
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他都喜欢。梅英:“要生个男娃,给爹娘一个交代。”
这一下,总算如愿了。
隔着玻璃,田苗瞅着床上的娃娃。
一扎来长,裹在细棉布里,扁扁的脑袋,红虾虾的脸,就像个猴子。
冬子和梅子凑过来,不禁问道:“苗,这娃娃咋这么啊?”
“刚出生的娃娃,都这么。”
三个娃娃掂着脚尖,目不转睛地看着。
一缕阳光,从窗户上投射进来,亮堂堂的。
田大旺一下想好了娃娃的名字。
梅英娃娃的名叫五一,那大名呢,就叫田朝阳(zhao yang)。
田苗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很有意义。
孙梅英醒了,田大旺端着饭盆,坐在床边。
“梅英,吃荷包蛋……”
田大旺用勺子舀着红糖水荷包蛋,送到梅英的嘴边。
“五一”集会,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有十多万人参加了游.行,声势浩大。
各单位、工厂都在签名。
反对米国重新武装日本,争取全面的公正的对日和约。(注1)
朝鲜战争爆发后,数百万“联合国军”集结,军需采购是一大项目。订单像雪片似的飞到日本,日本开足马力,积极充当米帝的走狗,重新武装起来。日本战败后,贼心不死,借着朝鲜战争搞情报、搞武装,蠢蠢欲动。
田大旺照顾着梅英,顾不上参加。
傍晚时分,过了观察期。
柳进军找了一辆吉普车,接梅英回家。
田大旺抱着孙梅英,一步一步走过来。孙梅英的怀里搂着一个娃娃,的,嫩嫩的。
苗、冬子和梅子挎着包袱,跟在后面,开心得就像过年。
*
赶在“五一”节,徐科长这边收获颇丰。
根据张建设破译的电文,潜入沪上的刮民党特务一露面,就被盯上了。
顺藤摸瓜,设在外滩的一家米国商行浮出了水面。
抓捕行动是秘密进行的。涉案的间谍特务全部落网,还缴获了收发报机、情报底稿、大量的证件、密码、活动经费(黄金、美元)等等。(注2)
从此以后,设在沪上的米国中央情报局秘密站点被彻底摧毁了。
船厂那边,没什么动静。
顾三娘被抓捕后答应配合,就放了回去。可她回到茶馆,很不老实,暗里传递信号,金雕没再出现。
钱阿江也老实了,没有任何动作。
跟张鸿博接触的,还是以往那些人,没有异常。
这么一来,线索又断了。
徐科长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金雕化妆出行,不想露出真面目,会不会是船厂内部人员?他把研究所的所有人员档案都调出来,细细查看。又借着开会之机,实地观察。
可惜,没什么发现。
金雕平白无故地消失了?
这天,徐科长看着那幅画像,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金雕脸上的络腮胡子,会不会是粘上去的?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金雕是个白净脸,没有胡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