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缘故
*
柳进原收回了目光。
他告诫自己, 这是慰问代表,跟淑英没有任何关系。那位女士却看着他,眼睛亮闪闪的, 希望他能点什么。
柳进原不想开口。
这种场合, 他不怎么喜欢。他想离开, 可政治部主任堵着门, 防止个别同志提前溜号。
柳进原只好坐着, 腰杆挺得笔直。
对面的女士还在悄悄看他。
心, 有什么好看的?他脸上又没花儿。
那位女士正是白素雅。
在接收仪式上, 就注意到了这位青年军人。
英姿挺拔、气势夺人, 很有风范。
她追随着这个身影,心跳莫名加速。这会儿离得近,觉得似曾相识,像在哪里见过?可猛一下却想不起来。
座谈会气氛热烈, 同志们都在踊跃发言。
政治部主任捅了捅柳进原,意思是几句。
有那么多战例可以分享, 就发挥一下嘛。
可柳进原不想提起。
战争是残酷的, 有多少无名烈士长眠在那块土地上?他们不过十八.九岁, 尚未成家, 却再也无法回到家乡跟亲人团聚了。
他不愿意提起,就埋藏在心底。
柳进原的思绪飘向了远方。
他的耳边又隐隐响起了隆隆的火.炮声, 飞机的轰鸣声和战士们的喊杀声。
柳进原越是这样,越是与众不同。
白素雅时不时地看过来。
看到那位同志眼里的悲伤,心里莫名一疼。
她觉得那个身影有点孤独, 在热闹中特别明显。她想跟那位同志几句,可那位同志看着窗外,不晓得在想什么?
好不容易熬到了座谈会结束。
慰问代表们拿着记事本, 争先恐后请首长们签名。
在一片热闹中,柳进原悄悄离开了会议室。
他沿着走廊,大步走着。
“首长,请等一等……”
白素雅追上来,两手抱着一个黑皮记事本。
柳进原停下了脚步,回头望着。
白素雅到了近前,心咚咚直跳。
“首长,给我签个名吧?”
白素雅着,递上记事本,翻开扉页。
柳进原犹豫了一下,还是签了名。
“一名志愿军战士。”
白素雅接过来,莞尔一笑。
这位首长很谦虚,连名字都不肯留下?
柳进原只觉眼前一恍,就像看到了淑英。
他错开了目光,克制着内心的情感。
白素雅察觉到了,就鼓起勇气问道:“首长,我们是不是见过面?”
“哦?”柳进原模棱两可,并不想承认。
白素雅笑道:“首长,看着您眼熟……”
就像认识了很多年,这后面半句咽了回去。
柳进原客气地点点头,就转身离开了。
白素雅站在走廊上,怀里抱着记事本,远远地望着。她觉得首长看她的眼神不一样,就像认识了很久。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心莫名触动了。
这一幕,恰好被政治部主任章长虹瞧见了。
他从走廊另一头追上柳进原,呵呵笑道:“进原同志,你看人家代表多热情,你咋冷得就像一座冰川?”
“什么冰川,不要瞎。”柳进原不想提这个话题。
可政治部主任是代表组织的,曾张罗着给柳进原介绍对象。现在有女同志对柳进原有好感,哪肯放过这个机会?
不过五分钟,章主任就听到了。
话的女同志叫白素雅,教育界代表,思想进步,在报纸上发表过散文、诗歌,还有通讯报道,文采很好。
作为政治部的领导,章主任对笔杆子很感兴趣,就攀谈上了。
“白女士,听你喜欢写东西?”
“喔,业余爱好……”白素雅很谦虚。
她能当上慰问代表,跟写了几篇通讯有关,有爱国公约的,有慰问活动的,都是歌颂抗美援朝精神,很有鼓舞性。
三言两语,章主任有了初步判断。
这位白女士思想进步,政治可靠,对柳进原也很关注。还把记事本翻开给他看,:“刚才那位首长,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这是有苗头啊?人家女同志很热情,可进原同志那边没啥反应。
章主任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
“白女士,你发表过的文章,能不能让我拜读一下?”
“首长,您太客气了。”
白素雅开记事本,几张剪报露了出来。
“首长,请多多指教。”
白素雅把剪报摘下来,递给章主任。
章主任接过来,夹在公文包里。
“白女士,我先看着,过两天再还给你……”
“首长,不用了,我收藏的还有……”
“那哪行啊?一定要还。”
章主任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了白素雅的联络方式,剪报看完了,就邮寄给她。
白素雅羞涩地笑了笑。
章主任愣了一下,这笑起来有点像淑英同志。
话间,慰问代表们集合起来,要出发了。
章主任等同志代表军区送行。
白素雅站在卡车上,冲着人群挥着手。
那位首长果然没来。
她有点惆怅,觉得自己跟那位青年首长多少有点交情,想再见上一面。
卡车一走,章主任立马安排人员调查。
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不能有任何疏漏。
第二天,白素雅的档案摘要摆在了章主任的面前。
白素雅,今年二十三岁,出生在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是中学□□,母亲是家庭主妇,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她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在中学教书,做了□□。
看来,家庭出身没什么问题。
章主任放了心,就来到柳进原的办公室。
“进原同志,来看看这几篇报道……”
着,从公文包里掏出几张剪报,摆在柳进原的面前。
柳进原拿起剪报,扫了一眼。
这是一个笔名叫白岭的通讯员写的,生动有趣,很注重细节。
“进原同志,写得咋样啊?”
章主任凑过来,盯着柳进原。
柳进原随口道:“写得不错,很有文采。”
“进原同志,猜猜这个白岭是谁?”
“谁呀?”
“就是昨天找你签名的那位女士,叫白素雅……”
“哦。”柳进原不置可否。
章主任一看,进原同志又开始装糊涂了?
不行,得撬开这个榆木脑袋。
章主任把白素雅夸了一通。言外之意,希望柳进原考虑一下?
可柳进原是什么人?
他把剪报拢起来,还给章主任。
“老章,个人问题我不想考虑,您就别忙乎了。”
“进原同志,你这么下去可不行……”
章主任板起脸来。
他跟柳进原是多年的战友,自然晓得陈淑英牺牲的事儿。可都过去好几年了,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不能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啊。
章主任批评了几句,柳进原也不反驳。
他知道章主任是为他好,可他要为冬子和梅子着想。娃娃,渴望母爱,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当好母亲的。与其日后麻烦,还不如不抱希望。
章主任不通,就给柳进军电话。
“进军,劝劝你大哥,怎么一脑门子封建思想?”
“章主任,我劝过,可大哥就是不听……”
“进军,再想想办法……”
章主任把白素雅的情况一,柳进军猛然想起去年的游园会。
那匆匆一面,让他想起了大嫂。
他本想去学校听,却被大哥拦住了。
没想到一年后,又碰面了?
他觉得是缘分,就:“章主任,咱努努力,没准就把问题解决了。”
“好,那想个办法,让俩人再见见面……”
柳进军马上就要办婚礼了,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喜气。他感同身受,也希望大哥有个伴儿,知疼问暖,话也好。可大哥的心思不在这上面,劝是劝不动的。
这事儿得找梅英姐,大哥听梅英姐的。
赶在中午,柳进军找到孙梅英。
孙梅英见过白素雅,眉清目秀,话和气,对她印象很好。可柳大哥过,不想委屈娃娃们,白素雅太过年轻,恐怕担不起母亲的职责。再,人家是个姑娘,干嘛要上赶着当后娘?
这事儿很难办。彼此都要做出牺牲,没有两全的。
下班回家,孙梅英跟田大旺提了几句。
“哎,你觉得白先生跟柳大哥咋样?”
“白先生?”
田大旺吃了一惊,这俩人咋撞到一块儿了?
调查白奕雄时,听徐科长提过,白素雅跟白丽雅是堂姐妹,还介绍白丽雅去学校教书,跟白家有一点关系。
田大旺对白家没好感,可白先生义务教书那么久,兢兢业业的,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梅英,我觉得白先生跟柳大哥挺般配的,可牵扯到娃娃,就不好了……”
“嗯,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孙梅英想帮忙,可又怕帮倒忙。柳大哥不是凑合着过日子的人,他有原则,有自己的想法,想追上他的脚步可不容易。
田苗听见了,紧张起来。
白素雅不同于白丽雅,可毕竟都姓白,怕有什么牵扯。内心深处,她不希望柳伯伯跟白家人搅到一起。可缘分这事儿很难,当初在游园会上,冬子、梅子和柳叔叔都表现异常,一定是有什么缘故吧?
*
作为当事人,柳进原不动于心。
可白素雅的内心起了波澜。
慰问结束后,满脑子都是那位青年首长。她抚着记事本上的签名,遒劲有力,很有风格,就像那位首长一样。当时,不好意思听人家的姓名,现在后悔莫及。
匆匆一面,就这么失之交臂了?
白素雅觉得自己喜欢上了那位青年首长,就像书里描述的,一见钟情。对她来,这是头一回,从未这么茶不思、饭不想,愁绪满怀。
就在纠结中,白素雅接到了章主任来的电话。
“白女士,文章都看了,写得很好……”
章主任在电话里夸了一通。
“白女士,下午正好路过学校,捎带着把剪报送过来……”
到了下午,章主任在校门外等着。
他穿着一身便装,像个机关干部。见白素雅出来,就热情地着招呼。
“白女士,这是剪报,完璧归赵……”
“章同志,您太客气了。”
白素雅想问问那位青年首长,可到底不好意思开口。
章主任像是猜到了她的心思,特意问道:“白女士,上次遇到的那位柳同志,你觉得咋样?”
白素雅一听,脸微微泛红。
原来,那位同志姓柳?
她鼓起勇气:“章同志,我觉得柳同志挺好。”
“哦,那就好,我把柳同志的情况介绍一下……”
章主任开门见山,了柳进原的情况,还特地提到了两个娃娃。
白素雅一下想起来了。
在游园会上见过柳同志,一袭长衫,系着围脖,像个教书先生。再次见到柳同志,觉得面熟,却未意识到柳同志就是那位教书先生,一个英姿勃勃的,一个气质儒雅,就像截然不同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