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情意
*
从学校回来, 章主任兴冲冲地找到柳进原。
“进原同志,报告你一个好消息……”
柳进原抬起头,瞅着章主任。
章主任把情况一, 柳进原皱了皱眉头。
“老章, 你怎么跑去找人家了?”
“进原同志, 这不是为了你好嘛?白女士知书达理, 对两个娃娃一点都不介意, 她是□□, 教育娃娃很在行。你看看, 这么好的女同志上哪里找啊?你认真考虑一下, 可不能错过了……”
“老章,我今年三十二,白女士才二十三,年龄差距太大, 不合适。”
柳进原一口回绝,章主任气得差点揍人。
“进原, 您这个脑子该敲敲了!”
“老章, 别生气, 改天我做两个好菜, 请你过来吃饭……”
柳进原安抚了几句,章主任也没脾气了。
可白女士那边咋办?总得有个交代吧?
章主任回到办公室, 就逮着电话给柳进军过去。
“进军,你咋做工作的?你大哥还是老样子,油盐不进, 死活都不通……”
“章主任,您都不通,我这个兵就更不行了……”
柳进军也没辙。
可又担心大哥, 就跑到伙房,跟孙梅英抱怨了几句。
“梅英姐,还是劝劝我大哥,这么拗着哪行啊?”
“好,大姐去两句。”
孙梅英满口答应。
不管白姐这事儿成不成,柳大哥有思想疙瘩,得解开才行。
*
十二月三十号,冬子过八岁生日。
他老早就跟苗:“苗,我爹了,按照阳历过生日,好记。”
田苗心,好吧,就准备一件礼物好了。
孙梅英也一直记着,织了手套和围巾。
生日赶在星期天。
柳进原想做几个菜,请田大旺一家聚一聚。孙玉华和柳进军提前过来,一头扎进厨房,要给大哥下手,学习一下厨艺。
柳进原不喜欢旁人占手,却为孙破了例。
柳进军悄悄地:“玉华,你面子可真大啊!”
孙玉华甜甜地一笑,圆圆脸像个红苹果。
冬子和梅子探头进来,闻闻香气。
爹了,要做六个菜一个汤,还有一大盆红烧肉呢。
正热闹着,田大旺一家来了。
孙梅英戴着棉帽子,扯着苗。苗戴着红绒线帽子、系着红围巾,穿着花棉袄,圆滚滚的,就像个团子。大旺穿着军大衣,抱着娃娃跟在后面,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见一点风。
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屋子里很暖和。
孙梅英摘下棉帽子,从布袋里掏出手套和围巾。
“冬子,来,看姑姑给你准备了什么?”
冬子乐颠颠地跑过来,孙梅英给他戴上围巾和手套。
“孙姑姑,这个围巾可暖和了。”
冬子喜滋滋的,露出了豁牙子。他又掉了一颗牙,还没长出来。
梅子也有一套,就当提前过生日了。
两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
孙玉华和柳进军收拾碗筷,进了厨房。柳进原和田大旺倚着沙发话,孙梅英抱着五一,在一旁听着。
大人们都忙着,娃娃们也不闲着。
苗拿出礼物,一张卡片,上面用蜡笔画了三个娃娃,挎着书包,排着队,肩上还扛着一支向日葵。
“冬子,送给你。”
冬子看着卡片,笑着眉眼弯弯。
“苗,这个穿军装的是我啊?”
“嗯,看看像不像?”田苗很得意。
自己动手做卡片,很有纪念意义,还省钱。
梅子也凑过来,:“苗,这个是你,短头发,圆乎乎,这个是我,扎着辫子……”
三个娃娃凑在一起,叽叽咕咕。
趁着这个机会,孙梅英跟柳进原提起了“个人问题”。
“柳大哥,你真得不想找啊?”孙梅英一脸关切。
“是啊。”柳进原呵呵笑道。
“柳大哥,人生苦短,年轻时还不觉得,等到老了咋办啊?”
“老了再老了,不用想那么多……”
“柳大哥,你别光考虑别人,也考虑一下自己啊……”
“好。”柳进原答应着。
其实,他也考虑过个人问题,可白女士不合适。
写文章耍笔杆子的太过浪漫,对家庭生活充满了幻想,真跟柴米油盐交道,还有两个娃娃在跟前晃悠,会受不了的。与其这样,还是提前住吧。
孙梅英心疼柳大哥,想着白姐不合适,那总有合适的吧?
部队大院里女同志很少,那医院里呢,医生、护士大有人在啊。
趁着男人们话,孙梅英找到孙玉华。
孙玉华点点头,喜滋滋地:“梅英姐,我先观察着,有品行好的,给大哥介绍一下。”
“好,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大人们话,田苗顺耳听到了。
她有点惋惜,可又松了口气。
她跟冬子听过,冬子早忘了白姐。刚才看到冬子娘的照片,才猛然意识到白姐跟冬子娘长得有点像。可像归像,还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柳伯伯的定力。
不像一般男人在感情问题上弄不清爽,惹来麻烦不,还会犯错误。
*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章主任怕白女士受击,就来了个冷处理。想着,只要不接触,人家姑娘就明白了。
可白素雅正热乎着呢。
想着“元旦”即将来临,柳同志会不会邀请她?听章同志提过,有新年茶话会,欢迎她参加。
可等来等去,没见动静。
白素雅怀着满腔热情,写了一封信。信里没啥,除了新年祝福和问候,只附了一首诗。这是写给柳进原的,饱含着深情厚谊。
白素雅按照章同志留下的地址投递过去,就盼着回信。
可“元旦”过去了,却等来了退信。
信封上还盖着一个邮戳,写着“查无此人”。
白素雅的心沉到了谷底。她茶不思饭不想的,一下瘦了好几斤。她想给章同志电话,可到底鼓不起勇气。
白师母见了,追问再三。
“素雅,有啥话跟妈妈……”
“姆妈……”白素雅这才吐了口。
白师母一听革命同志,也挺欢喜。可听到对方结过婚,有两个娃娃,立马沉下脸来。
“素雅,你还年轻,不晓得做后娘的难处……”
白师母叨起来,还特意提到了二叔家。
“素雅,旁的不,看看丽雅的妈妈,嫁到白家多长时间了?还跟个外人似的,一点地位都没有……”
“姆妈,那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都是一样的。瞧瞧你二叔,穿西装领带,看着很洋派,可家务事儿上却很传统。还有你堂哥,文质彬彬的,对他那个后妈更是看不上眼儿,对他两个妹妹也只想着利用……”
白师母宁可女儿找个普通人家,也不希望女儿当后娘。
白先生也劝道:“素雅,爹供你读书,不是贪图富贵,而是希望你能自食其力,有个美好的未来。爹希望你找个好人家,和和气气地过日子,不要那么劳累。可后娘吃力不讨好,牺牲太大,弄不好把自己也给葬送了……”
白素雅有些醒悟,就起精神来。
即便她乐意,可家里呢?
她不能不考虑家里啊,纵有满腹委屈也得压下去。
这件事儿是章主任一手操办的。
他很愧疚,觉得辜负了白女士。
信件是托他转交的,可柳进原看都未看,:“老章,咱不都好了嘛,快刀斩乱麻,不要再给白女士徒增烦恼了……”
不得已,章主任把信件退了回去。
可事情总得解决吧,不能让白女士一直伤心啊?
章主任脑子转得很快,想给白素雅介绍对象。部队上有那么多伙子,不比柳进原差多少。
章主任立马翻起了档案。
他一口气挑了十个候选人,都是二十来岁,五官端正,身材高大,像白杨树一般挺拔。又从中选了三位,都是营级干部,上过战场,立过功,前途大有可为。
这天,白素雅刚下课,就见校工朝她摆手。
“白先生,外面有人找。”
白素雅赶过来,看到章同志站在那里,不远处停着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
“白女士,我来跟你道个歉……”章主任大方地道。
“章同志……”白素雅红了眼眶。
“白女士,是我考虑不周,柳同志早就有了意中人,结果,我乱点鸳鸯谱,闹了误会……”
章主任是做思想工作的,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了。
白素雅擦了擦眼睛,有点不好意思。
章主任将功补过,赶紧从公文包里取出三张黑白照片,递给白素雅。
“白女士,快瞧瞧,这几位咋样?”
“章同志……”
白素雅不想接照片,可章主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介绍开了。
“这一位,是作战英雄,刚从朝鲜战场回来,仗可勇敢了……”
章主任如数家珍。白素雅听着,心里的那团冰化解开来。
“章同志,谢谢您!”
白素雅微微一笑,轻松多了。
可她到底没接照片。
她对柳同志一见钟情,不是那么快就能忘却的。
章主任心有遗憾。
还是琢磨着,让白女士跟那几位候选人见一面。没准,就擦出了火花。
*
“元旦”过后。
孙玉华和柳进军要办婚礼了。这是部队上操办的集体婚礼,不请客、不送礼、不摆酒席,一切从简。
婚礼赶在星期天。
大礼堂里,军乐齐奏,锣鼓喧天。一对一对新人穿着军服,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鞠躬行礼,就走完了仪式。
气氛很热烈,也很喜庆。
柳进原、田大旺、孙梅英等人在台下坐着。苗、冬子、梅子也伸着脖子,好奇地瞅着,口袋里装满了瓜子和喜糖。
孙玉华的母亲也赶来了。
她四十来岁,一头短发,穿着翻领外套,一看就是女干部。孙玉华的两个兄弟在部队上,驻守在东南沿海,提前发来了贺信。
赵国江和蒋爱华也在台下观礼。
他是陪着蒋爱华来跟柳首长道别的。
蒋爱华随着部队回来,休息了一个月,又将踏上征程。停战之后,大仗没有,仗不断。停停,会持续很长时间。
这是双方的博弈,力量的对比。
破解对方的电文,需要蒋爱华这样的专家。她喜欢那种工作,惊险刺激。蒋教授虽然思想进步,可对女儿这么拼命很生气。
“爱华多大了,还不赶紧成家?让国江一直等着,不大好吧?”
蒋教授跟蒋师母抱怨着。
蒋师母也觉得,立了功,授了奖,该回国休整了。
可家里是劝不住的,女儿太有主见了。
赵国江对蒋爱华是全力支持。
这才是他记忆中的蒋爱华,聪明果断,才华横溢。
他知道等到凯旋归来的那一天,蒋爱华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不是他给予的,是爱华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光想一想就倾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