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真心
*
093 真心
田苗跟冬子、梅子在一起。
吃饭、睡觉、玩耍, 可开心了。儿时的情谊很可贵,等到长大了,或许会淡了, 却一辈子都忘不了。
孙梅英见不着人, 跟少了好些似的。
晚上熄了灯, 忍不住道:“大旺, 苗不在家, 心里咋空落落的……”
“梅英, 就一个月, 很快就回来了……”
田大旺用手垫着孙梅英的腰, 让她躺得舒服一点。孙梅英抚着肚子,:“好吧,星期天叫娃娃们过来,弄点好吃的。”
“行, 那就炖一锅排骨汤,补补钙……”
骨头汤补钙, 是听苗的。田大旺一下记住了, 时不时地买点排骨, 炖上一大锅。市场上猪肉卖得快, 去晚了就没了,可猪骨头随便买, 价格还便宜。
梅英怀着五一的时候,经济紧张,喝一碗鸡汤都要考虑半天。现在条件好多了, 一个星期买一次肉,隔三差五还有鸡蛋吃。食堂里的饭菜样式也多了,不想做饭, 就着吃。
苗不在家,这个星期有点漫长。
以前,孙梅英下班回来,苗哒哒哒地迎出门,喊着:“娘,快坐下歇一歇。”还拿着拖鞋,让她换上,又是端茶又是倒水,可勤快了。五一跑来捣乱,苗就把五一揪到一边,唬着脸:“五一,老实一点,不然,姐姐屁股!”
现在没有苗帮忙,孙梅英很不习惯。
闺女是娘的棉袄,果然没错。
五一也记着苗。可满屋子都找不着,就嗷嗷两声,表示抗议。到托儿所,看到苗来了,就隔着栅栏张着手,哈喇子都流下来了。
田大旺也有点烦恼。
苗在家,他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夜校补习。可苗不在,他不放心梅英,就在家里自学。碰到不会的,怎么都琢磨不出来,急得抓耳挠腮。
同样觉得难熬的,还有苏红霞。
那天,苏红霞从楼里出来,忍不住找到孙玉华家。孙玉华挺着肚子,:“红霞姐,坚持一下。”她是想坚持,可面对两个娃娃压力颇大。亏得有苗圆场,不然,真不晓得该咋办?
进原同志在外地,不方便电话。苏红霞除了跟孙玉华,找不到人排解。
柳进军想帮忙,就:“星期天,都去大哥家,聚一聚……”
到了星期天,柳进军买了菜,把大家召集到一起。
可冬子、梅子听田叔叔家炖了排骨汤,就要跟苗过去。苗也想娘了,自然要回去。结果,聚会没搞成,只有三个大人大眼瞪眼,没滋没味。
一直等到傍晚时分,三个将才回来。
冬子和梅子看到苏阿姨,了声招呼,就钻到自己房间里。
“冬子,梅子……”柳进军喊都喊不住。
田苗也咧咧嘴,跟着钻进去。
这对苏阿姨是一种磨砺,看看有没有耐心,也检验一下真心。
“这娃娃……”
柳进军和孙玉华也没辙,只好干笑两声,带着歉意。
苏红霞一咬牙,还真耗上了。
她一下班就过来,甭管冬子和梅子热情与否。每次都带一点好吃的,有话梅,蟹黄瓜子,五香豆、爆米花、牛杂糖,还有猪肉松。这是从家里拿的,母亲给她提供的糖衣.炮.弹,:“娃娃嘴巴馋,吃点好的就忘了……”
一开始,冬子和梅子瞅着零食,不伸手。
苏红霞把零食摆在茶几上。
“冬子,梅子,快尝尝,可好吃了……”
冬子和梅子互相瞅瞅,不动弹。
田苗也咽着口水,配合着。
等苏红霞一走,三个娃娃就冲上来,围着茶几,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可当着苏红霞的面,依然很矜持。
苏红霞发现零食没了,暗自高兴。
她乐此不疲地搬运着糖衣.炮.弹。还买了一套人书,搁在茶几上。
渐渐的,冬子和梅子绷不住了。
苏阿姨待他们很好。如果不是因为后娘,不会有任何戒备。
田苗“嘎吱嘎吱”吃着零食,开心得不得了。她瞧出来了,苏阿姨是真心的,无论是对柳伯伯,还是对冬子和梅子,都掏心掏肺的。
吃人家的嘴软,自然要帮忙话。
这天,田苗吃着点心,起了苏阿姨。
“冬子,多一个人爱你和梅子,不好吗?”
“不好。”冬子咬着点心,摇着头。
“梅子呢?”田苗瞅瞅梅子。
“也不好。”梅子摇着头,手接着点心渣子。
可冬子和梅子嘴上这么,慢慢想起苏阿姨的好来。
买东西、织毛衣、手套,领着他们去公园玩,手拉着手,很开心啊。暑期里还报了培训班,学弹琴,学画画,苗都羡慕呢。
可忽然之间,就别扭起来。
到底是怕爹被苏阿姨抢走了,忘了他们的娘。
这思想一通,苏红霞的努力有了回报。
这天,她照例提着一盒松饼过来。
一进门,就开盒子,热情地招呼着。
“来来来,刚出炉的松饼,快尝尝,一捏就酥了,用手接着哦……”
冬子和梅子破天荒地围上来,当着苏红霞的面吃起来。苏红霞很开心,一边拿手帕给冬子擦嘴,一边冲着苗挤挤眼。
田苗只顾着吃,差点忘了回应暗号。
这一个月,对柳进原和苏红霞都是考验。
结果却出人意料。
柳进原回来时,已是十一月中旬。
他一进门,就从旅行包里掏出了两封桂花糕。
“冬子,梅子,拆开来吃。”
冬子和梅子:“爹,留给苏阿姨吃。”
“苏阿姨?”柳进原心里一松。
他不晓得苏红霞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他甚至考虑过若是冬子和梅子不乐意,就跟苏红霞断了,不要耽误人家。他这个人过于理智,在感情问题上要么缩着头不主动,要么远远地避开。
他心里藏着淑英,念念不忘。可红霞也悄悄走进了他的心里。
她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从未想过去比较,可苏红霞的开朗、大方令他感动。因为爱,所以才肯做出牺牲。他呢,不能再逃避了,要给人家一个交待。
短短的一个月,柳进原越发意识到苏红霞的难得。
红霞同志不但思想上跟他相通,对两个娃娃更是宽厚。
可娃娃们的心结,真得解开了吗?
柳进原瞅着冬子和梅子,故意道:“冬子,梅子,你们要是觉得苏阿姨不好,爹就不让苏阿姨来了……”
“爹……”冬子急了,桂花糕都顾不上吃了。
“爹……”梅子也停下了。
冬子声:“爹,苏阿姨挺好的……”
“爹,我也觉得苏阿姨好。”梅子想起了那一大包零食。
“是嘛?那爹问你们,要是有一天,苏阿姨跟咱们一起生活,你们乐意吗?”
“乐意。”冬子点点头,可随后又摇摇头。
“爹,我不想要后娘…….”
“苏阿姨不是后娘……”
柳进原心里记着淑英,从未想过让红霞同志当后娘,这对红霞不公平。
“冬子,梅子,爹跟你们保证,谁都没法替代你们的母亲,那是你们的亲娘,永远活在爹的心里……”
冬子听了,眼睛一亮。
“爹,那我以后还喊苏阿姨?”
“嗯,你和梅子喊苏阿姨……”
柳进原觉得娃娃们都大了,喊苏阿姨更合适一些。等到什么时候想通了,才能喊出妈妈。
问题迎刃而解。
柳进原提着桂花糕去找苏红霞,起了冬子和梅子。苏红霞本就豁达,笑着:“进原同志,娃娃们喊啥都行,哪怕喊我红霞同志,都没问题。”
“那成什么样?没大没的……”柳进原绷不住笑了。
“进原同志,要讲究平等,不要摆家长架子嘛!”
苏红霞咯咯笑着。
她一个年轻姑娘,真被娃娃们喊妈妈,反倒不好意思。
柳进原简单了金陵城之行。
“红霞同志,等到以后退下来了,找个地方教书怎么样?”
“教书?”苏红霞很惊讶。
进原同志喜欢看书,也喜欢写报告,很有头脑。
可真要教书,是不是大材用?
柳进原还真有这个想法。
这趟出差,他见到了老上级。老上级主动请缨去了军事学院,当副院长。和平了,深藏功与名,在学校教书育人。他很有触动,甚至考虑是不是也退下来?像老上级那样潜心研究军事,为国家培养下一代。
当然,这只是一个想法,一切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
柳伯伯回来了,田苗搬回了家。
孙梅英高兴坏了,把苗搂在怀里,使劲儿捋了捋。
“苗,瞧瞧头发长长了,娘给你剪剪……”
“娘,您歇着,头发长了,我扎起来。”
田苗怕娘累着。
孙梅英怀孕七个月了,负担重得很。不同于怀五一那会儿,住在一楼,现在住顶楼,上上下下很不方便。可孙梅英坚持上班,生怕耽误了工作。
还跟大旺:“等到了预产期,再请假也不迟。”
田大旺不放心,每天接送。
他自己也有一摊子工作,还要看护娃娃,忙得脚不沾地。
孙梅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亏得婆婆不在跟前,不然,会把她骂得找不着北。大旺也不敢这么勤快,没准就成了甩手掌柜。这就是单门立户过日子的好处吧?自己拿主意,没人在耳边叨叨。
田苗趁机:“娘,您可不能再生了……”
孙梅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生娃娃耽误工作,如果不是咬牙坚持着,只怕工作都保不住。再,跟前有三个娃娃就足够了。
孙梅英的思想发生了改变。若是搁在老家,可不讲究那么多,能生几个生几个,直到生不动了为止。
转眼到了十二月。
工业快速发展,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种出来的粮食不够吃,尤其是大城市人口集中,粮食、蔬菜、肉、禽、蛋等供应紧张。建国初期,私营粮店不少,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囤积居奇,妄图涨价。
物价大幅波动,对城市发展不利。
上面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只要国营粮店占据主导地位,私营粮店收不到粮食,自然关门歇业。这么一来,物价稳定就有了保障。(注1)
孙梅英所在的粮店又扩大了规模。
大米、面粉、杂粮、油、盐、酱油、醋等调味品,一应俱全。
田苗去参观了一下。
现在城里不缺粮食了,都是平价供应。梅英同志有定量标准,她的口粮随着大旺同志。机关里是供给制,住房、水电、伙食、服装等等,什么都包干,包括子女的份额在内。
可这种模式很快就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