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推进

A+A-

    *

    远在内蒙荒漠, 陆军训练基地已扩建完成。

    这是在原有的坦克训练场的基础上,扩大了好几倍,达一千多平方公里。沙漠、草原、山地、沟壑, 排兵布阵,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切准备就绪。

    到了深秋时节, 全军战术训练拉开了帷幕。

    各大军区都将派出最强的 “王牌旅”, 跟驻扎在基地的蓝军比试一番。

    柳冬生也参加了。作为作战参谋, 他是蓝军中的一员, 跟团队一起拟定战术, 败前来挑战的红队。按照计划, 蓝军也需要磨砺,这样才能战无不胜,成为真正的磨刀石。

    作为战略专家,柳进原自然不能错过。

    他收到江立峰的邀请, 成了参观团的一员。来到基地,登上高高的瞭望塔, 俯瞰着一望无际的草场、丘陵、山岗, 豪迈之情顿时涌上了心头。

    第一场对抗开始了。

    某军区“王牌旅”乘专列抵达, 浩浩荡荡的。可尚未到达指定地点, 就被全部“消灭”了。带队的旅长胸前挂了彩,气得破口大骂:“不讲规则, 胜之不武!”

    原来,蓝军破常规,埋伏在路上, 搞了个突然袭击。“王牌旅”来不及反应,就被包了饺子,全军覆没。

    “呃, 这个法……”柳进原是又好气又好笑。

    他想起了当年军区比武,柳冬生所在的二团就是这么胜出的。

    前来观摩的顾问们也看法不一。

    有不服气的,:“胜之不武,应该再比一场!”

    还有情的,:“人家大老远地跑来了,啥都没摸着,就再给一次机会嘛!”

    江立峰挑了挑眉毛,不以为然。

    “这就是战场,胜了就是胜了,败了就是败了,哪有规则可言?”

    要想一雪前耻,唯有等到来年。

    到了第二场,参战的红队有了戒备。

    尚未抵达训练基地,就全副武装起来,气势汹汹的。

    可还是失败了。

    蓝军东一股,西一股,不晓得从哪里冒出来的,根本不按照常规法。武器装备也胜出一筹,红队根本不是对手。

    一场接着一场,各大军区的“王牌旅”都吃了瘪。

    参观团也起了内讧,为各自军区抱不平。

    “老江,不能这么,这不是乱来嘛……”

    “怎么不能?这就叫兵不厌诈……”

    江立峰哈哈大笑,得意得不得了。

    最后一场,是来自南京军区的“王牌旅”。

    柳进原提前了预防针,:“蓝军很狡诈,千万不能轻敌……”

    拉到基地,南京“王牌旅”表现得很出色,抵抗得时间最长。可最后,还是被歼灭了。蓝军以数倍的人马参战,红队虽败犹荣。

    对抗赛结束了,参观团即将道回府。

    江立峰把柳冬生喊过来,跟柳进原见上一面。柳冬生这才晓得父亲也来了,怕搅他,一直未露面。

    在空旷的原野上,父子俩穿着军大衣,并肩走着。

    “冬生,在这边习惯吗?”

    “习惯……”

    “伙食可好?”

    “好,后勤上养猪种菜,品种可丰富了……”

    柳冬生报喜不报忧。北方蔬菜少,赶着冬季不是大白菜就是大萝卜,单一得很。可这些话,却不能跟父亲。身为军人,这点苦算什么?

    可即便不,柳进原岂不明白?

    他想关心几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冬生,梅子跟建军“元旦”办事,参加集体结婚……”

    “喔,那我恐怕回不去……”

    “没关系,我和你苏阿姨都赶过去,梅也去……”

    柳冬生问了家里的情况。听到梅想哥哥,绷不住笑了。

    梅很调皮,最喜欢翻他的东西,有时候不讲道理,胡搅蛮缠。可跟他的感情很深,还到处跟人家显摆,:“我哥对我最好了,啥都给我买。”可他呢,却跟梅抢过几回东西,那是给苗的,被梅发现了,就厚着脸皮要回来。

    看到冬生咧着嘴,柳进原的内心一片柔软。

    “冬生,梅子都快成家了,你也要考虑一下个人问题……”

    “爹……”

    柳冬生的脸一红。这是父亲第一次跟他提这事儿

    “冬生,苗是个好姑娘,等人家回来,就定下来,让你爷爷奶奶也高兴高兴……”

    “嗯……”柳冬生点点头。

    他不知苗什么时候回来?可他有一种感觉,苗就要回来了。

    父子俩边走边,转了一大圈。

    快到招待所门口了,柳进原停下了脚步。

    “冬生,我明天一早就走,过年若是放假,就回去看看……”

    “好。”

    “冬生,一个人在这边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不要把肠胃弄坏了……”

    “嗯……”

    柳进原叮嘱了几句,就摆了摆手。

    “赶紧回去吧,不要耽误工作……”

    “好,爹,您先进屋,外面冷……”

    柳进原假装回屋。可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来。

    柳冬生站在那里,望着父亲。

    看到父亲转身,就用力挥了挥手。

    柳进原硬下心肠,进了屋。

    他站在窗前,目送着冬子远去。

    看着那高大挺拔的背影,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

    *

    从训练基地回来,已是十二月底。

    柳冬生忙着写报告,顾不上别的。

    等放下笔时,发现外面下雪了,白茫茫的一片。通信员一溜跑过来,递上了几封信。有梅子的,有五一的,还有三子的。

    他拆开来,细细地看着。

    当拆到三子的来信时,不禁瞪大了眼睛。

    生日贺卡?是苗画的,笔迹也是苗的。

    他立马明白了,这是苗临行前备下的,托三子转交给他。

    “苗,你在哪儿?一切可好?”

    柳冬生看着世界地图,寻找着苗的方位。

    他想,总有一天,苗会亲口告诉他,把他当成秘密的一份子,不再保密。

    在遥远的欧洲,也下了一场大雪。

    田苗算着日子,冬子的生日到了,应该收到贺卡了吧?赶在这个时候,格外想家,想念亲人,想念冬子和梅子,想念曾经熟悉的一切。

    在忙忙碌碌中,迎来了一九七一年。

    这一年,注定不平凡。

    就像嗅到了什么,使馆收到的邀约不断。赶着大使、参赞们出席活动,田苗和江黎明也随同前往。他们充当着翻译,看着不起眼,却担着保护之责。

    自从国家领导人再次会见了米国友好人士,表示欢迎米国总统访华,两国的关系再度缓和,邀约也多了起来。尤其是西方国家,官方虽然未露面,可民间团体不断。这都是见风使舵的,怀着各种目的,人员也很复杂,要防止出现纰漏。

    到了“春节”前夕,使馆举行了招待会。

    田苗和江黎明也出席了。他们跟在大使、参赞身后,一边做着翻译,一边保持着高度警惕。

    就要有结果了,可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