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成长

A+A-

    裴君在离开医馆之前, 单独和木军医聊了一会儿,谁都不知道他们了什么。

    回府后,裴君面对没有阿酒的府邸, 静静在院中立了片刻,方才回到书房看卷宗。

    金吾卫和京兆府衙已经很努力地建档, 如今也不过才登记完整个京城的三分之一。

    开年后, 各国来祝寿的使臣便要陆陆续续抵达, 届时各部门皆要戒严, 以免出现乱子。

    那时如果建档未完成,一定会暂停,所以还得再快些……

    第二日,金吾卫衙门办公的厅堂内,裴君召集曹申、郝得志、孙长史议事。

    “还加快?!”郝得志声音都变了调。

    曹申亦有些为难, “将军, 大半金吾卫已经数月未休沐了, 且每日天亮便到衙门, 天黑才回家中,恐怕吃不消。”

    孙长史忍不住抚了抚越来越秃的脑门儿, 他一把岁数,已经开始吃不消了。

    “现在辛苦些,将来就少些麻烦。”

    裴君当然知道大家都不轻松, 她也是日日奔波, 只是金吾卫辖京城治安,京城的安定和百姓的安危便是他们的职责。

    “我看过卷宗,京城每次庙会或者节日期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人祸,待到年后, 各国来使,期间若是发生什么事情,必然要使我大邺在各国面前国威受损。”

    “届时我们都没法儿向陛下交代。”

    大邺经七年战乱,京城的商贸亦受到冲击,近两年才渐渐恢复到盛时,宵禁时各坊内有些商铺开着,百姓稍许走动并不严格约束,只是不许出坊。

    远的且不,只正月十五京城不宵禁,若有走水,偷盗、女子孩童被拐等事发生,金吾卫便是巡防不力,负首要责任。

    往年出事,那些有背景的金吾卫自然不会受到重责,普通金吾卫却常常要受到鞭笞之刑。

    裴君身为上官,一视同仁,自然要为他们负责。

    是以她坚持道:“吩咐下去,以后从宵禁解禁开始干活,到宵禁鼓声敲响,再结束。”

    曹申和郝得志对视一眼,两人再没有异议,异口同声地应下:“是,将军。”

    孙长史试探地问:“将军,金吾卫的档案越来越多,书吏人手不足,日后也要人巡视看守,您看是否需要再招些人手进来?”

    裴君沉吟片刻,道:“我记得新建的籍册中记录,京中有一批老举人,统计出来,我教人听过人品,招几个进来做事。”

    年轻的举人还有上进的心思,屡试不中的恐怕早就放弃春闱的算,只是有些有门路的人早早托人求了一官半职,有些没权没势的便只能做教书先生或者其他一些营生。

    金吾卫的普通书吏虽品级低微,到底是官差,一定有人愿意做。

    孙长史已经很高兴,当即便道:“下官今日便找出来。”

    裴君点头,让他们各自去忙,随后抽出一本空奏折,请求陛下为金吾卫衙门和京兆府衙多批几个月的俸银,以犒劳众人的辛苦。

    她如今已经意识到,明帝对她刻意的扶持,所以一些无伤大雅的请求,她都能够达成目的。

    果然,裴君的折子递上去之后,直接便到了明帝手中,并且直接御批准许。

    裴君拿到后,和娄府尹一合计,算两个衙门皆从本月发俸开始,每个月给众人多发一点,待到明年陛下千秋之前,正好发完。

    裴君那一份多的俸禄,她没留下,也都添进其他金吾卫的俸禄里。

    为此,曹申还劝了几句:“将军,您府里如今养着那么多人,连老郝也在您府上,衣食住行全不用自个儿花用,这些钱您不用分给大家。”

    裴君无所谓,“我的俸禄足够府里花销,这些年也攒下些积蓄,无妨。”

    “可您没少拿从前的积蓄接济困难的将士们,还要给您家七娘备嫁妆。”曹申劝她,“您总要为子嗣考虑……”

    “公主自会照料孩子。”

    裴君认真地看向曹申,“曹申,我如今已经算是富足,不需要奢靡的生活,也不能有。”

    曹申默然,“末将只是认为,将军您值得更好的。”

    裴君淡然一笑,“我心中有数,不会亏待自己。”

    ……

    雪地野外行军那日,裴君早早便出府,带着一众金吾卫赶至京城北那片绵延的山峰。

    今日不用翻过三座山,只需要翻过一座便可返程。

    但众金吾卫瞧着满山覆盖的白雪,个个脸上都写着:这山今日真的能翻过去吗?

    一国都城所建之地,必定不会是在崎岖山岭之上,所以京城周边大多都是平坦天地,便是有山,最高也不过三、四百丈,而他们如今要爬的这一座,目测不超过三百丈,且并不陡峭。

    裴君自然要考虑到众人的安危,便道:“猎户入山猎,百姓来山中砍柴,定会留下痕迹,跟着走便是。”

    至于众人带的吃食,她没让人收,今日的主要任务是爬山,他们不嫌累愿意背,背便是。

    “进山吧。”

    一众金吾卫步履艰难地行走在雪中,也有叫苦连天、唉声叹气的,但只要他们不停,裴君便当没听到。

    待到走了半个时辰,裴君方才煞有介事地叹道:“既知道是要雪地行军,什么都带了,为何不带些工具?”

    她周围的一众金吾卫皆是一怔,随即全都哀嚎起来。

    前后离得远的金吾卫听到动静,纷纷看过来,一问得知缘由,也跟着嚎叫起来。

    显然他们都没想到要带清雪的工具。

    不过也不奇怪,这些人大多家世不错,估计从来没清过雪,有些便是想到了,也不敢随意话,所以才会这般。

    裴君看了眼众人的神色,催促他们继续前行。

    终于翻过山顶,已经过了晌午,众人皆不想在野外过夜,便是裴君询问是否休整,他们也都没敢休整太久。

    下到半山腰时,队列前方忽然骚动起来,然后喊道:“将军!前面有个人!”

    裴君所站的位置瞧不见下头的情况,便抬手命众人停下,就让前面的金吾卫去查看。

    那人看扮像是个猎户,似乎是摔下去时撞到了树,被树挡住身体所以没有落下山,现在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身上覆了一层薄薄的雪。

    郝得志带人在前头开路,他记得将军的交代,没亲自安排,而是让金吾卫们自行下去查看情况。

    宋乾跃跃欲试,郝得志没阻止。

    于是宋乾便在腰上绑了一根绳子,心地爬下去,靠近那个猎户之后,寻到稳当地落脚处,随即伸手贴在猎户的颈侧。

    片刻后,宋乾抬头激动地喊道:“还活着!再扔下一根绳子,我们拉他上去!”

    裴君听后,微微摇头。

    这时,罗康裕提醒道:“你再看看,有没有别的伤处,免得咱们拉人上来时伤上加伤。”

    宋乾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去查看猎户的头骨、肋骨以及四肢。

    只有头侧有肿块,其他地方皆没有问题,绳子扔下来,他绑人时便刻意用衣物护住猎户的头。

    金吾卫人多,拉人上去十分顺畅。

    郭响等人有雪地行军的经验,知道这种严重冻伤该如何急救,便主动开始安排。

    有的人去砍树,用绳子临时绑一个抬人的担架;有的人按照郭响所揉搓那猎户身体,还脱下大氅为他取暖。

    人命为先,因为这个受伤的猎户,裴君提前结束这次行军,教众人立刻返回。

    他们本来都已经疲惫不已,不过此时全都加快了速度,竟然赶在日头西斜之前重新返回到另一侧的山脚下。

    众人不敢耽搁,迅速赶到最近的村子里,直接找到第一户人家询问。

    村户何时见过这么一群士兵,吓得不行,得知是救了一人才进村询问,这才探头去看。

    “这不是罗猎户吗?”

    金吾卫们一听这猎户就是村子里的人,一面赶紧送到猎户家中,一面快马加鞭去请大夫。

    这些都是校尉们自行安排的,裴君和曹申、郝得志完全没有插手。

    好些人明日还要当值,需得在关城门之前回到京城,曹申便吩咐大队人先回京。

    宋乾明日也要当差,他头一次救人,犹豫着不想走。

    罗康裕见状,便道:“你若不放心,我明日替你当差。”

    于是宋乾便和几个金吾卫留下来,其他人离开。

    北方的偏方,百姓家中冬日会留些茄子秧煮水治冻伤,猎户是独居,裴君从猎户家中出来前,告知宋乾等人找出来煮水泡脚。

    宋乾等人才知道还有这样的偏方,连忙在猎户家中翻找,竟然真的在一个箩筐里找到了一筐奇奇怪怪的枝秧。

    然而他们并不认识,还是去村里请教了村人,才确定下来。

    炕烧的热腾腾,猎户呼吸渐渐大了些,但他却烧了起来。

    大夫还没来,宋乾急得踱步,想起之前听课时,讲过酒擦拭身体可退热,连忙解下酒囊叫其他人给猎户擦拭。

    一直擦到大夫过来,诊脉后开了药,他们又去买药,折腾一番,夜已经深了。

    但是万幸的是,猎户身体强健,第二日便退了烧,病情稳定下来。

    宋乾等人拖村长照顾,这才回京。

    而他们回京第一件事不是回去休息,反而是拿着从猎户家带出来的茄子秧,碰着一个金吾卫便得意洋洋地教他们认。

    这还不止,宋乾还拎着一根茄子秧回家,跟他的公主娘和侯爷爹滔滔不绝地他救了一个人,这茄子秧的用处……

    二公主和安平侯看他那一脸“你们没见识”的神情,无语:“……”